“你知道吗,我一直搞不懂,我对你的喜欢,到底是因为你的身份对我致命的吸引力,还是我真的对你抱持着那无可救药而又真心实意的死心塌地。”
“但唯当殷红绽放的那一刻,我却能如此清晰地感知:与其他无关,我仅仅是爱你,胜过自己。”
引
老实说,曾经有段时间,笔者特别沉迷于浏览与研究与SCP基金会有关的信息——也许这时候就有读者要问了,“SCP基金会”是什么?简单来说,SCP基金会是一处记载着网络作者们对于超自然异常项目的奇思妙想的收纳之所,而其作者分布于世界各地——通过一定的标准,譬如审核与读者的投票后,质量合格的异常项目文档将被收录于专门的维基站点中,供喜好超自然文学的读者们浏览。
作为一位对微恐类作品颇为偏爱的人,SCP基金会对于笔者来说简直是天堂一样的存在——从脆弱纸箱中翱翔天际的“龙曾于此”,到关系人类存亡的“骑虎难下”,又或是以人类的意志战胜苦难本身的“我于万物之中”——可以说,SCP基金会里精彩的文档启迪了笔者无数的构思,又带给了笔者许许多多或深或浅的感受。
“SCP-1762 龙曾于此”
而随着知名度的扩大,SCP基金会的存在,却又从文档库更进一步,成为了题材本身——许多影视作品,都开始或多或少地开始借鉴SCP基金会的设定,并基于此加入了自己的点子——像是由月亮计划出品,广受好评的怪物经营模拟游戏《脑叶公司》便明确表示过灵感来源于《SCP基金会》,《林中小屋》等作品,而近几个月相当火爆的恐怖联机游戏《致命公司》,其中的超自然设定也颇能让人感受到SCP基金会的影子。
而今天,我们要聊到的作品,在题材设定上同样与SCP基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便是由Orca Layout工作室开发的国产志怪视觉小说,好评如潮的《回溯依存》。
《回溯依存》
新怪谈之壳与暴风雪山庄内核
虽然说《回溯依存》与SCP基金会题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也是笔者稍微浮夸了——《回溯依存》本质上大抵算是套着新怪谈之壳,而内核却是施行着“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杀人游戏故事。
笔者为何先来说说,为何个人感觉本作的志怪部分仅仅作为糖壳而不是内在——《回溯依存》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存在着超自然现象的架空世界里,但游戏的故事主体却受限于一所老旧的学校之中,并且,故事的主要部分都是围绕着女主的推理与回忆展开(虽说女主能回溯时间观察过去的事物这点还挺志怪的),而游戏里大部分的新怪谈元素,仅仅停留在游戏的“名词”记录中,需要玩家自己翻阅才能了解到相关的“怪谈”,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本作的主笔还是蛮有水平的,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不存于世却逼真异常的超自然现象。
而唯一与本作推理部分相关的超自然现象“回溯”,其作用更多地聚焦于推理而非志怪本身,换言之,女主的每一次“回溯”,都是为了探案,而并不是为了查明超自然现象或不寻常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本作的新怪谈部分,更像是包装精美的糖壳,而非可口醇香的糖心。
本作真正的内核,是“暴风雪山庄”模式下的一场场杀人游戏派对——暴风雪山庄,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处于暴风雪天气下的一座,它是推理类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手法,通常指代一群人处在因某种情况而无法脱离的密闭空间中,就像身处因暴风雪天气而隔离外界的山庄一样,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又突然发生了各种奇怪的事情——诸如有人离奇死亡,而凶手则隐藏在人群中,而侦探就此展开调查推理。
《回溯依存》设定上正是采用了这样的内核,女主进入了一个因某种缘故而无法逃脱的区域,在她身处此地的过程中,此地的人们因为所谓的“杀人游戏”,而导致一次次离奇死亡案件的出现,女主则作为侦探,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进行推理。
不过,虽然题材的展开与笔者想象中有所出入,本作紧凑而跌宕起伏的剧情结构却仍然引人入胜——如果你是一位喜好推理文学的玩家,那么本作值得一试。
思考!推敲!决定!
凶手——就是“你”
脱胎于ADV类游戏,《回溯依存》与传统文字冒险类游戏相比,在游戏交互上,可以说做出了一些独属自己的特色,为玩家带来了新意十足的互动体验。
如果说里程碑般存在的伪科学ADV《命运石之门》中可让人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老式手机是不得不品鉴的一环,那么《回溯依存》中能将女主的精神投影至曾经的奇书便不可谓不是本作关键的一环——游戏大部分新颖的交互体验都来自这本书,通过书,玩家能操控女主伊吹兰回到关键节点,调查设施,与人沟通,甚至是作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选择,以此获得缺失的案件线索与证据。
而除了“回溯”以外,玩家还可以在发现尸体时,对尸体各部位与尸体周遭环境进行调查,以发现异常之处,也可以在“回溯”之后,帮助女主思考与推敲案件的疑点,并决定该保留什么问题进行推理——不可否认的是,诸多的交互,在给予了玩家参与游戏推理的快感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玩家的沉浸感——至少,笔者在体验过程中算是把自己代入进去了。
留而不得的现在,无法改变的未来
(涉及剧透)
讲实话,笔者很喜欢本作中的回忆部分——如果要说为什么,笔者其实并不能给出很简明的答案,硬要说的话,大概是《回溯依存》中的案件结合女主对特定角色的回忆,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好似“弹丸论破”系列中凶手作案必有其缘由或苦衷,从而让案件背后的故事动人心弦一般,本作也采用了这样的手法来引起玩家的感情波动。
本作中,笔者最喜欢的故事桥段,是角色浅仓真所操手的案件与其后续:负责校舍内维修工作的指定人员,利用工作间的钥匙取出牢固的绳索,在将犬童玉绞晕后,带至校舍旁的树林里,吊在了一棵不壮亦不细的树上,接着,再取出大号管钳,靠着自己身高的优势,硬生生将犬童玉的脖子扭转至一百八十度——这样离奇且残忍的作案手法,这样为自己平添风险的作案手法,又是这般看似有如仇杀的案发现场,明明处在校舍中的同学关系在表面上是如此融洽,明明浅仓真和犬童玉是同处一寝的舍友,明明她们彼此亲密无间,好似无法失去彼此,可为何,浅仓真又要选择这样的手法来迫害犬童玉呢?
看向身后的正脸,无法逃避的视线
但结合女主印象里关于浅仓真的记忆与浅仓真本身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其作案手法,又会发现一切行为动机竟然如此自然,甚至,让人忍不住心中有所触动——在女主的记忆里,浅仓真并不算她现实中认识的人,她是一位在湍流不息的十字路口中央切开自己动脉的少女,在她死后,没有下限的媒体为了博得热度,将其生前的事迹挖了出来,并公布于各种媒介平台上,而伊吹兰,正是借此机会了解到了浅仓真。
浅仓真并非简单的厌世主义,在现实生活里,她能将所有事办的面面俱到,她是身边人的模范,她是优秀的代名词——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陷入了深深的虚无主义泥潭,身旁的夸奖于她而言没有意义,没有目标的生活让她逐渐陷入了麻木,而在某一天,当她受家里人委托出去取回刀具,她在归家的十字路口无意间瞥到了广告牌上睁大眼睛而无神的鱼,那一瞬间,浅仓真的世界充满了鱼,麻木、翻着白眼的鱼,它们映在反光大楼的外璧上,它们翻过身浮在碧蓝的天空,它们躺在地上苟延残喘着——
“只要活着,就注定会成为鱼吗?”浅仓真喃喃着,
她拿出锐利的刀具,毫不犹豫地划过自己白皙的皮肤,直至鲜血将十字路口染红。直至越来越多的人将她围起与呐喊。
这就是为什么浅仓真深爱着犬童玉,又如此痛恨她——她热情四溢,太过耀眼,坚强的她无论做什么都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她就像太阳,永远燃烧而从不停歇,她是即使失去了最重要的人,也能重新振作,并将自己的苦痛转化为人生哲思的乐观主义者,而自己,虽然得到了她的照顾,虽然感受到了她的温暖,但被沼泽吞噬的心,处于无垠宇宙的空虚的心,却无法见证真正的光芒,也不明白,该怎么做,才能见到真正的光芒。
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让她羡慕,也让她嫉妒犬童玉,在她眼里,她是飞蛾,犬童玉则无疑是灯火,她越想靠近犬童玉,自己便越会被烧灼,可她又如同飞蛾般无可救药地扑向火焰,她满眼都是犬童玉,她的想法已然离不开犬童玉,她想着她的发梢,想着她读书的模样,想着明天该一起做些什么,甚至,她想着要如何一劳永逸地杀死她,让她永远不能再活过来,要她永远不再靠近自己。
近乎病态的想法,是浅仓真对犬童玉爱恨交织的根本原因,却同样是解决浅仓真虚无主义病根的出发点——她们靠得太近,让浅仓真止不住地晕眩,让她本能理性的内心被感性迷惑,她们只是需要一种距离,需要一种,既能让犬童玉的热情感染浅仓真,而又能让浅仓真认真思考,自己内心充满的悸动与激情到底源自何方的适当距离——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犬童玉复活并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指责了浅仓真后,在浅仓真一改自己冷热无常的心情并披头散发后,她们反而比从前更亲密,也更交心的缘故。
女主伊吹兰的回忆,是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记忆,而游戏内女主与其他人的接触与深入,却是一种离去后便会支离破碎的玻璃幻想,留而不得的现在,无法改变的将来,或许这便是为何,游戏内越是温馨的日常,越是动人心弦的情感,便越会让人心生遗憾——尘世无常,但至少,此刻能与仍然年轻的你相依,即使罪与爱同罚,即使生与死的投影不过雨沫,却也已让人,潸然泪下。
尾声
尾声已至,回顾在《回溯依存》中的冒险,笔者心中依旧在细细品味着游戏里透露出细腻的情感与价值观念。新怪谈、时间回溯、杀人游戏以至爱,本作的主笔用巧妙绝伦而又自然无比的叙述方式将原本看似相性不合的几个元素最终糅合在了一起,从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志怪之旅。
最后,该说些什么呢,此处,笔者似乎已然词穷——那么,希望Orca Layout工作室能仍然饱怀创作的热情与灵感,同时,也期盼工作室的下一作《亿数追忆》能更进一步,带来更加精彩的表演吧~
中间的角色看着好像山东小红(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