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轻微剧透,敬请酌情阅读
“世界上有三种人——活人、死人还有出海的人。”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亲身见证了海洋文化的魅力。比起太空,人类对海洋深处的探索和认知甚至更为有限,而这也自然带来了无数的遐想和恐惧。
早在夏日游戏节,在众多游戏中独树一帜的《碧波之下》便让笔者眼前一亮。近年来,以海洋为主题的游戏可以说层出不穷,但以扣人心弦的故事为核心的作品便并不多见。在亲身体验了本作之后,笔者也想和各位读者朋友聊聊这段暗流涌动之旅的独特感受。
在1970年代的北海深处,受雇于石油公司的专业潜水员史丹正努力试图克服一场人生重大变故。作为科技和无人技术极为发达的平行时空,本作的一些设定让笔者有些想到了《底特律:化身为人》。
颇为有趣的是,Quantic Dream 正是本作的发行商,而游戏的整体氛围和感受都颇有David Cage作品的风味,而他也作为创意总监参与了本作开发。考虑 Parallel 工作室同样坐落于法国,不难看出为何 Quantic Dream 选择与他们联合推出本作。
海面之下,史丹正设法克服的创伤过往,并在现实与心灵层面拯救自己的人生。考虑到与世隔绝和孤寂正是游戏的主题,角色情绪的表达对于游戏体验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国内玩家来说,《碧波之下》的中文配音也许是最大的惊喜。不仅本地化翻译可圈可点,玩家更能通过“狐狸叔“苏鑫的精湛表演体会到别样的沉浸感。
也许是性格使然,受困于自我孤独的牢笼之中的主角史丹颇能让笔者感同身受。在逐步接近其内心灵魂倒影的过程中,海底世界的难忘之旅也颇为华美。从各类海洋生物、深不可测的海底一直到复古的未来主义设施,游戏在画面和场景方面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结合Nicolas Bredin恰到好处的精湛配乐,游戏带来给笔者带来的情绪感受颇为深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碧波之下》并非《深海迷航》,叙事体验是开发团队的最大侧重点。的确,游戏也有资源收集和物品制作系统,但整体来说游戏还是更为接近《看火人》这样类似的电影叙事。抛开操作手感、探索深度以及流程引导的些许问题不谈,在购买前最好对本作节奏做好预期。
从各种方面来说,本作都是一款颇具禅意的慢节奏游戏,并不太适合急性子玩家体验。另一方面,目前的 BUG和时有的崩溃则是最大的劝退点,笔者也希望团队能在未来的更新中修复这些问题。
作为游戏的高潮一部分,鲸鱼也将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考虑到着是一款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游戏,石油开采自然也是《碧波之下》剧情冲突的核心所在。在不透露太多的情况下,对海洋的保护绝对是开发团队想要让玩家思考的话题。海洋是地球的心脏,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多都无法逆转。伤人者必自伤,没有人能逃脱环境破坏的后果
就流程而言,二十余天的海底工作长约十小时。虽然日常的运维工作看似平凡单调,困扰史丹的“往日之影”让这场旅程注定无法宁静。除了精心打造深海中数百种海洋生物外,本作的潜水艇探索也满足了笔者一直以来的梦想。即使不推进主线,风格化的漆黑深处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生活是由一连串的遗憾组成的。没有人能真正放下,但未来不该被过往制约。不如扪心自问:这样的人生是你自己选的吗?还是说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呢?对于史丹来说,越来越深的深渊正是他内心灵魂的倒影。
正如宫崎骏在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所表达的那样,是否要沉浸在悲伤汹涌之中没有对错,毕竟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太过于纠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对于自己来说反而一种负担,或许这是这段冒险之旅的最大启发。 走出创伤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生命长路唯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对于不可避免的离别,没有人能真正的做好准备。
就《碧波之下》的主题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人类作为整体与个体不能混为一谈。是否鼓起勇气打破常规也同样不分对错,更为重要或许还是在可以的时候去体验生命中的精彩。无论做出怎样的抉择,史丹也不过是石油卡特尔的螺丝钉罢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史丹需要的只是与自己和解。
碧波之下,暗流涌动。 史丹能否重回海面? 如果读者朋友注重叙事体验和深海氛围,本作出彩的原声曲、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美丽动人的水下世界都值得一探究竟。对于注重游戏性的玩家,不妨在大促时再购买《碧波之下》,相信这趟深海之旅能带来不少惊喜和感悟。
Steam商城地址:点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