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4-28 04:22:09 作者:武宗藏書閣長老 Language

先天混元炁·後天修仙丹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0張

以武學打開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無懦夫

築丹功是一種活動的功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開通奇經八脈,幫助排除身體內的不良氣息。那麼,什麼是奇經呢?根據古老的醫學理論,人體的經絡除了主要的十二經之外,還有另外八條特殊的經脈,這就是我們說的奇經八脈。奇經的特點是它們不遵循常規的陰陽規則,沒有明確的表裡配合關係,行走的路線也比較特殊,所以被稱為奇經。

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臍脈、陰躋脈、陽維脈和陰維脈。其中,任脈位於胸腹部的正中間,它代表著全身的陰氣,所以也被稱為陰脈的海洋。督脈則位於背部的正中間,代表著全身的陽氣,被稱為陽脈的海洋。道家在修煉丹功時,稱任督兩脈的運行為河車之路。衝脈有向上衝的意象,它從腹部往上,經過咽喉,連接到口唇,也被稱為經絡的海洋。帶脈就像一條腰帶一樣環繞在腹部。陽驕脈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一條分支,而陰斷脈則是足少陰腎經的一條分支。陽維脈主要維繫身體的陽氣,起源於各個陽經的交匯點;陰維脈則維繫身體的陰氣,起源於各個陰經的交匯點,陰陽相互維繫。

這八條奇經與十二經脈是相通的,它們共同維持著經絡的通暢。比如,手的三條陰經從內臟走到手部,與任脈相通;手的三條陽經從手部走到頭部,與督脈相通;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部走到腹部,與衝脈相通;足的三條陽經從頭部走到足部,與帶脈相通。因此,這八條奇經各自與十二經脈的八個穴位相連。

九式築丹功分為上、中、下三盤,每盤各三式,總共九式。上三盤主要修煉內關、外關、列缺、後籍這四個穴位,這樣可以通暢手的三條陽經、三條陰經、任脈、督脈、陰維脈、陽維脈等六條正經和四條奇經。下三盤則主要修煉公孫、臨泣、照海、申絡這四個穴位,從而通暢足的三條陰經、三條陽經、陰驕脈、陽躋脈、衝脈、帶脈等六條正經和四條奇經。中三盤則進一步通暢任督兩脈,並開通衝帶二脈。

通過這九盤功法的修煉,可以匯聚全身的經脈穴位,使表裡、內外、上下、虛實都得以通暢,從而達到四通八達的效果。這樣可以有效地驅除體內的疾病,保持氣血的和暢,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從而享受健康長壽的生活。

築丹功的動作很簡單,一學就會。它的姿勢自然大方,陰陽的開合也很有節奏。在做這些動作時,我們要配合呼吸,還要用意念守住手和腳上的四對穴位。這樣做能最大限度地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柔軟。在道家煉丹的術語裡,這叫做“伐毛”和“洗髓”。漢代的大醫學家華佗說過:“人的身體需要活動,但不能過度。適當的活動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疾病。這就像門軸經常轉動就不會朽壞一樣。”築丹功符合我們身體的運動規律,它主要是鍛鍊全身的關節,力量傳達到四肢的末端,進而帶動內臟各個器官一起活動。這樣可以逐漸提高我們植物神經系統的適應性和興奮度,逐步調整身體的生理功能。它還能讓我們的關節、韌帶和骨骼更加靈活協調,促進血液循環,擴張和疏通毛細血管。這樣,我們的組織細胞就會更新,身體的陽氣也會提升。

練功的人常說:動功可以練氣,靜功可以養氣。古書《於氏中說》裡寫道:“靜能產生陰氣,動能產生陽氣。”在練築丹功的時候,我們要處理好動和靜的關係。玄牝功認為,如果陰氣重、陽氣不足,就應該多練動功;如果陽氣重、陰氣不足,就應該多練靜功。如果我們理解了動靜與陰陽的關係,以及疾病與陰陽的關係,那麼練功時就能更好地調整陰陽平衡,從而消除疾病。

道家和武術家都把築丹功看作是一種動態的修煉方法。《武術匯宗》這本書裡說:“動態修煉,首先是強化身體的外在表現,將食物轉化為精力,使身體變得柔軟有彈性。然後再修煉內在的力量。”動態功法可以讓四肢和經絡都活躍起來,有助於強身健體。要想強身健體,就需要鍛鍊外面的筋骨皮和裡面的丹田氣。所以說,“氣要持續地養,勁要蓄積著用”。

一、上三盤築丹功

功效:能增強身體五臟六腑的功能,使精神安寧、智力通透、瞳孔明亮,還能雙向調節血壓,舒緩肩部、使手肘順暢,並貫通至手指尖端。

第一式 巧梳龍頭

要領:呼氣時開放,吸氣時合攏,動作要順應氣的流動,輕柔且緩慢,同時保持臉頰肌肉的鬆弛。

動作:

1.站立正直,全身放鬆,頭部和頸部有向上頂的感覺,舌頭緊貼上顎(這叫做“舌搭鵲橋”),尾骨保持中正(圖1)。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1張

2.左腳向左邁一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同時,兩手從正前方緩緩抬起,手心向上,彎曲手肘內劃弧線,直到兩手落至頭頂上方(但不觸及頭部)(圖2)。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2張

3.接著,兩手順著臉頰下滑到頸部,在這裡順勢外翻轉變成側立的手掌,並慢慢向前方推出直到肘關節伸直(圖3),然後再落回身體兩側。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4.身體向左轉45度,同時雙手向前向上內劃弧線回到頭部兩側,身體重心向右移,左腳迅速收回,用腳尖點地形成丁字步(圖4)。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5.當兩手沿著腦後下滑,並從頸部外翻向左側推掌時,左腳也向左斜前方邁出,側推掌至肘關節伸直(圖5)。雙手撤回時,左腳也收回,恢復立正姿勢。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6.然後身體向右轉45度,右腳向右邁出一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接下來的動作與上述向左邁腳的動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左右兩個方向的動作合起來算作一組練習。

7.最後,兩手按摩太陽穴、風池穴、百會穴,並搓揉耳廓和耳垂等,作為這一節的結束動作(圖6)。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根據個人體質的強弱,可以按照3次、6次、9次來逐漸增加練習的次數。

呼吸:當雙手和雙腳向上或向內運動時,都是吸氣;當向外或向下運動時,都是呼氣。

意念:當雙手靠近臉部時,想象從手心的勞宮穴向自己的面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發送氣息。這股氣從睛明穴、迎香穴、地倉穴、聽宮穴等穴位貫入(圖7)。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而當手向外推氣時,則想象從上述四個穴位排出體內的濁氣。當雙手經過腦後時,要意想氣息從風府穴、風池穴、天柱穴、啞門穴等穴位貫入或排出濁氣(圖8)。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注意:動作、呼吸和意念需要統一協調,保持一致的步調。整個練習過程中,應以緩慢和舒適為度。

第二式 彈抖龍鬚

要領:彎曲手肘,收縮頸部,放鬆肩膀,下沉髖部。用力彈出手臂並使其曲線運動,同時抖動肩膀和背部。

動作:開始動作與前一式相同(此處省略)。兩腳左右分開站立,距離略大於肩寬。然後,兩臂從身體兩側慢慢抬起,彎曲手肘使兩手落在左右肩膀上(圖9)。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調整一下手臂,讓其完全放鬆,並確保腳步站穩。稍微停頓後,用腰部帶動背部,背部帶動肩膀,然後伸直頸部、抖動肩膀、放鬆手腕,使兩手沿曲線上升到手臂完全伸直,同時兩腳稍微離地(圖10)。暫停一下,然後彎曲手肘使兩手再次落到肩膀上。再稍微停頓後重覆上述動作。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至少做9次以上。

呼吸:當手從身體兩側移動到肩部時吸氣,當手臂上彈抖動到伸直時呼氣。

意念:當雙手落在兩肩頭時,注意力集中在內關穴上。當雙手上升並伸直時,注意力集中在外關穴上。

注意:不能用笨拙的力量進行抖彈,以防拉傷韌帶。有肩部疾病的人在練習時,應儘量向上抬高手臂。也可以先做一些準備練習,例如雙手扶著牆,藉助牆的支撐使手臂抬得更高一些(圖11)。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第三式 探游龍爪

要領:活動肩膀,放鬆手肘,像蛇一樣曲線前行。眼睛隨著手的移動而轉動,確保穿梭自如。

動作:開始動作與前面的式子相同(此處省略)。兩腳左右站立,保持適中的距離,同時五個腳趾用力抓住地面。接著,兩臂從身體兩側抬起成側平舉狀。左臂伸直並向右旋轉180度劃到身體前方,同時右臂平行彎曲直到右手能摸到右肩鎖骨(圖12),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指尖指向左方。動作不停,只見右手迅速如蛇一樣從左腋下竄出,左手隨即撤回彎曲手肘停放在左胸前。右臂向前伸直的同時,左手再從右腋下竄出(圖13)。這樣一竄一收的動作就像穿梭織布一樣。左右手往返一次算作一遍。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按3、6、9次遞增進行練習。

呼吸:在做動作之前吸氣,手臂一竄一收時呼氣。動作停止或間歇時吸氣。

意念:吸氣時注意力集中在列缺穴上,呼氣時注意力集中在後溪穴上。

注意:在兩手穿梭探行時,腕關節需要左右擺動。兩臂往返時要緊貼在一起,上下臂交換時要靈活自然。通過練習使手臂變得像繩子一樣柔軟。

上三盤築丹功的功效和原理:

這套功法包括巧梳龍頭、彈抖龍鬚、探游龍爪三個動作。它的主要作用是疏通我們頭部的經絡,引導氣息下行。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清除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中的熱邪,調和肝膽的氣血。練習後,我們的頭部會感到清涼,同時,通過按壓頭部的主要穴位,可以使血液循環更加合理,從而起到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還能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

加速腦細胞得到營養。因此,經常練習這套功法可以提升我們的智力和體能。

我們的上肢和肩部是比較脆弱的地方,容易出現問題,氣血也容易在這裡淤積。所以,加強肩部、頸椎等關節的運動非常重要。在練習時,如果我們專注於守住四個特定的穴位,還可以得到額外的好處。比如,專注於內關穴可以預防和治療膽、脾、胃的疾病;專注於外關穴可以預防和治療由風寒引起的筋絡和皮膚問題;專注於後溪穴可以預防和治療面部、頸部疾病;而專注於列缺穴則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腹、脅等五臟的疾病。

從道家煉丹的角度來看,上三盤築丹功是通過練習使震顫的氣運到達手指和手掌。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意念來引導氣息,用氣息來催動力量,使力量到達指尖。在練習中,我們的手掌會出現麻、熱、脹等感覺。這是為了將來能夠吸收天地的氣息,以平衡身體的陰陽和調和氣血。

二、中三盤築丹功

功效:能滋養心肺、補充體內的元氣,通過五臟六腑的運轉,打開身體的通道,使內外暢通無阻,確保胸腹部的健康平安。

第四式 龍形八卦

要領:放鬆腰部和髖部,向左擰轉和向右旋轉,畫出一個橫躺的“8”字形,同時帶動臟腑起伏。

動作:初始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省略)。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腳趾緊抓地面。兩手從身體兩側慢慢向上抬起成側平舉,手心朝上。當手臂伸展到頭頂上方時,手腕翻轉使手心朝下,然後沿著頭部和胸部的前方下落至腹部(圖14)。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在下落的同時,兩手外翻使手心朝外,形成撐掌的姿勢,此時膝蓋稍微彎曲(圖15)。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左掌保持不動,右肘和右掌向內旋轉,使左右手掌的指尖都朝向右方。然後,雙掌同時沿左斜上方運動,指尖順勢向左轉(圖16)。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在左肩處開始向下劃一個半圓弧至左側小腹,然後雙掌再向右斜上方運動至右肩處,並從右肩處向下劃一個半圓弧至右側小腹。之後,雙掌再向左斜上方運動,如此連續組合,就形成了一個橫躺的“8”字形運動。完成一個“8”字形為一次動作。

次數:按照3次、6次、9次遞增進行練習。

呼吸:當手臂從下側向斜上方運動時吸氣,當手臂從上方向下劃弧時呼氣。

意念:吸氣時集中注意力在雲門穴,呼氣時集中注意力在章門穴。

注意:在劃“8”字形時,要引導胸腹部一起運動,有意識地讓五臟六腑跟隨動作一起運動。整個動作要流暢自然,如同行雲流水般連綿不斷。

第五式 烏龍擺尾

要領:腰部隨著手臂的擺動而擺動,保持腳步穩定,頭部旋轉,眼睛始終注視尾閭部位,並調整身體向後看。

動作:初始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省略)。左腳向左邁出一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同時,兩手從身體兩側向左斜上方弧形擺起(圖17)。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右手經過頭部前方繞到腦後,五指扶住枕骨部位。同時,左臂外翻,將左小臂放在身後,手背緊貼脊背部位。頭部隨著頸部的旋轉向左後方轉動,但兩腳保持不動,儘量讓雙眼能看見自己的骶骨部位(圖18、19)。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稍微停頓後,左小臂伸直打開,同時右手繞過頭頂上方。然後兩手順勢向右擺動。後續的動作與上述左側動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次數:左右兩側最好各做9次以上。

呼吸:從動作開始到左側動作完成為吸氣過程;當眼睛注視骶骨處並保持靜止姿勢時為呼氣過程;右側運動時的呼吸方法與左側相同。

意念:吸氣時集中注意力在大椎穴上,呼氣時集中注意力在尾閭穴上。

注意:在擺動和旋轉過程中要注意脊椎的放鬆和身體的旋轉角度儘量大些。在扭動頸椎時要適當用力但不要使用過度力量。

第六式 龍拔玉體

要領:手抬起時腰部下沉,手臂撐開的同時腹部挺出,胸部內含而背部挺拔,雙手搖動如同車輪。

動作:開始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省略)。雙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

雙手手腕下塌,使得手掌尖端向前,手心朝下。然後雙手同時向下按,並弧形向後緩緩拉起,肘關節稍微彎曲,讓兩臂向後使勁。隨著這個動作,腹部向前凸出,雙腳同時離地(圖20)。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接著,雙手垂直向上拉起,彎曲手肘置於腋下,然後手腕下垂並變為上揚手勢向頭頂上方舉起。之後,雙手向前並向下甩出(圖21),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同時背部弓起,肩膀前探,弧形下滑至身體兩側,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動作(圖22)。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最好做不少於9次。

呼吸:當手臂從後方提拉到完成上舉動作時,都是吸氣;當手臂向前甩出並弓背時,是呼氣。

意念:吸氣時,想象百會穴;呼氣時,想象氣息從百會一直穿透到中宮,最後到達會陰穴。

注意:在提拉手臂和前甩弓身時,要掌握好腳步和身體的重心。在想象會陰穴時,應該做提肛運動(就像忍大便那樣的鬆緊練習)。整個動作需要大開大合,瀟灑大方,氣息的吞吐要自如。

中三盤築丹功的功效和原理簡述:

中三盤的三式動作主要是針對胸腹部的活動。它的主要功效是改變胸腹腔的內壓,使這些區域的氣血充盈並流暢無阻。這樣可以增大肺活量,消除心肺和肝臟中的不良氣息。此外,它還具有補心、益脾、和胃、強化腰部和固定腎臟以及促進腸道蠕動等多種功能。

雲門穴屬於手太陰肺經,打開這個穴位可以預防和治療咳嗽、氣喘和肩背痛。章門穴是脾臟的募穴,也是足少陽和厥陰經的交會穴。向這個穴位發送氣息進行導引,可以調整肝膽兩經的氣機,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除心肝之火和養胃的功效。大椎穴是奇經督脈的重要穴位,專注於這個穴位可以預防和治療陽氣不足、頭部和頸部疼痛以及骨蒸盜汗等症狀。這個穴位是督脈氣息通過小周天的背部通道,為陽中之陽穴,又與手太陽和手少陽經相通,所以打開這個穴位最能振奮和激發陽氣。尾閭位於脊背的盡頭,有七個骨節,與大椎上下對應,是三關九竅的第一關。守住這個穴位可以預防和治療腎陽底氣不足、陽痿、腹瀉、腰膝冷痛等症狀。百會穴是頭部所有陽經的交會點,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專注於這個穴位可以提升陽氣和益氣、健腦醒神,因此可以預防和治療胃下垂、脫肛、遺尿等症狀。會陰穴古時候被稱為“海底探寶”,與百會穴同在中宮線上,是任脈、督脈和衝脈的起點,也是陰陽的分界點。專注於調理這個穴位可以溝通內氣與外界的聯繫,驅動體內的元氣運轉,將疾病排出體外。

三、下三盤築丹功

功效:能增強精力、健壯氣力、強化腿部力量,使下盤穩固,還能舒緩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肢體關節,讓人感覺身體輕盈、動作靈敏、步伐矯健。

第七式 雙龍盤繞

要領:步伐穩定,膝蓋微屈,手握膝蓋進行動作,先逆時針後順時針旋轉,旋轉前半圈時吸氣,後半圈時呼氣。

動作:起始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省略)。兩腳平行站立,兩腳內側的距離不大於10釐米。兩手從身體兩側上抬,在體前下落並按在兩膝關節處,同時兩腿半蹲(如圖23所示),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身體隨之前傾,眼睛注視雙手。雙手推動膝關節從左側開始逆時針向後繞環旋轉一圈(如圖24所示),然後再從右側做順時針繞轉一圈。左右各轉一圈即完成一次動作。在雙膝旋轉時,動作需緩慢柔和並協調,同時配合呼吸。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至少做9次,如果單獨練習則不受次數限制。

呼吸:當兩手在身體兩側向上運動時吸氣,當兩手由上向下落至膝關節時呼氣。雙膝做360度繞環旋轉時,前半圈180度吸氣,後半圈180度呼氣。左逆右順的呼吸方式相同。

意念:當兩膝做劃圈旋轉時,隨著吸氣,將意念集中在膝眼穴,隨著呼氣,將意念集中在委中穴。

注意:雙膝下蹲的深度應根據個人的體質來決定。如果膝關節有疾病,更需要控制好屈膝的角度。練習次數要逐步增加,不要急於求成。

第八式 金龍關門

要領:採取騎馬蹲襠的姿勢,膝蓋和腳踝要靈活運動,雙手相對運動進行對扣反撥,呼吸時內吸外呼。

動作:開始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省略)。兩腳左右分開站立,距離略大於肩寬。

兩手從身體兩側上抬,然後在體前下落到膝蓋,同時兩腿蹲成馬步姿勢。身體稍微前傾,眼睛隨著手動。雙手扶著膝蓋進行相對運動,直到兩膝在大腿內側靠攏(如圖25、26所示),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然後再同時向內推動使腿變直(如圖27所示)。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之後,兩手移到膝關節內側,將膝部向外撥開,還原成馬步半蹲姿勢(如圖28所示)。這樣就算完成了一次練習。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根據個人體質狀況,按照3、6、9次逐步增加練習次數。

呼吸:當雙手在身體兩側向上運動時吸氣,沿體前下落至膝關節處時呼氣。當兩膝相互接觸時吸氣,推成直立腿時閉氣,外撥還原成馬步時呼氣。

意念:吸氣時想象自然的清新空氣從手掌進入勞宮穴。隨著呼氣,當雙手落至膝關節時,想象手掌勞宮穴的氣進入雙膝關節內。閉氣時想象膝部發熱或有跳動感。呼氣時引導膝部的濁氣下行,從腳底(湧泉穴)流入地裡。

注意:動作、呼吸和意念需要合為一體。動作應該慢一些但要適度,否則容易感到憋氣。吸氣時應該細膩、均勻、深長,而呼氣時則應該快速一口氣呼完。要掌握好呼吸與動作的節奏性,使其連貫自如。

第九式 黃龍翻舞

要領:這一招要求手放在膝蓋上,左手搬動右腿,右手搬動左腿,動作起伏交替,同時鍛鍊膝關節。

動作:開始的動作與之前相同(此處不再贅述)。左腳向左邁一步,兩腳之間的距離與肩膀寬度相同。兩手從身體兩側上抬,然後在身前下落到雙膝關節的位置,同時兩腿蹲成馬步姿勢。身體稍微前傾,眼睛看著膝蓋。左腿保持不動,右手將右小腿向內並向下搬動,使得右小腿幾乎與地面平行。然後,身體的重心轉移到左腿上,稍微停頓一下,左手將左小腿向內並向下搬動,也使其幾乎與地面平行。同時,右小腿恢復到直立姿勢,右腿此時成為支撐腿(如圖30所示)。左右腿都搬動一次,這樣就算完成了一次練習。

玄牝功·九式築丹功(通六正經四奇經)-第3張

次數:如果按照功法的順序來練習,只做三次就可以。如果單獨練習這個動作,那麼次數不受限制。

呼吸:從開始動作到雙手落到膝關節處,這個過程是一次吸氣和呼氣,交替的方式和前一招相同。接著,在左手搬動左小腿的時候是吸氣,當左小腿恢復到原位,右手開始搬動右小腿的時候是呼氣。

意念:吸氣的時候要想象手部和膝部的氣息是相互貫通的,呼氣的時候要想象氣息流向踝關節處。

注意:這個動作的運動幅度比較大,強度也比前八節要大,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練習,不要自行增加練習次數,否則可能會導致下肢關節勞損。

下三盤築丹功的功效:

下三盤的那三個動作,特別關注下肢的活動,因此能推動下肢的氣血流動,促進足三陰、足三陽這六條經絡的順暢運行。在我們活動肢體的同時,如果用意念去引導呼吸,還可以顯著影響那些管理內臟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這樣可以幫助因疾病導致的功能紊亂逐漸恢復正常。

膝關節是人體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膝部的問題往往是因為運動傷害或風寒侵入,這些問題會導致氣血淤積、經絡受阻、腫脹和疼痛。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就是皮下組織、肌肉、韌帶等受到了損傷,進而影響到毛細血管和微循環系統,造成運動系統的功能障礙。而下三盤功夫是玄牝丹家基於疏通經絡、推動氣血運行、調節陰陽以滋潤筋骨和潤滑關節的理論創造的。它能加快病灶周圍的血液循環,有意識地引導下肢經絡的走向,調動全身的元氣來驅散病氣,從而消除病灶。特別是當我們用意念轉動膝眼和委中穴時,能幫助舒緩筋骨、強化腰膝。湧泉穴是與地氣連接的關鍵穴位,屬於足少陰腎經,是排出體內濁氣的重要通道。專注意念於此穴,有鎮靜、安神、清熱降火、平肝熄風的效果。所以,下三盤的這三個動作有完整的理論基礎,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病方法。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