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是整部作品的关键篇章之一,详细描写了唐僧玄奘的出世背景以及他正式接受取经任务的过程。这一回通过玄奘秉持信仰组织水陆法会、观音菩萨的显圣点化,揭示了玄奘前世为金蝉子,承载佛法传承的神圣使命。故事中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对佛法普度众生的赞颂,同时奠定了日后唐僧西行取经的基础。
玄奘秉诚组织水陆大会
故事伊始,唐僧玄奘已经成为佛教界公认的高僧,他在大唐崇佛多年,心怀普度众生的宏愿。他深知世间众生陷入苦海,急需佛法的引领,脱离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超度亡灵、传播佛法,玄奘决定在长安城内组织一场隆重的水陆法会。水陆法会是佛教中的重要仪式,专门用于超度孤魂野鬼、普渡六道众生,希望通过佛法的力量帮助他们解脱,获得往生极乐的机会。
玄奘在法会上表现出了他无私的品格和大慈大悲的佛心。法会现场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玄奘率众高僧诵经祈福,焚香礼拜,以祈求天降佛光,超度众生脱离苦难。吴承恩通过描写玄奘的这一行为,塑造了他为取经人所具备的高尚品格,以及对佛法坚定不移的信仰。
法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广泛的尊敬。百姓们看到玄奘的慈悲心怀,纷纷前来顶礼膜拜。而玄奘的声名不仅在大唐国土内广泛传播,甚至传到了天庭和西天极乐世界。正是在这场法会的进行中,观音菩萨感知到了玄奘的诚心与佛性,认为他便是佛祖寻找的西天取经之人,决定前来点化他,赋予他取经的神圣使命。
观音菩萨显象点化玄奘
在水陆法会进行之时,观音菩萨显现了圣象。原文写道:“但见莲花座上,放出慈光,现出观音大士,祥光瑞气弥漫四周,众僧和百姓皆跪拜礼敬。”观音菩萨的出现,令在场的僧人和百姓无不震撼。她的光芒充满了整个法会现场,令人肃然起敬。这一段描写了观音菩萨神圣的力量与超凡的地位,表明她的到来不仅是为了指导玄奘,也是为了进一步宣扬佛法,救度众生。
菩萨向玄奘指出:“你前世乃是佛祖座下的金蝉子,因一世懈怠,未能专心听佛法,故被贬下凡间。如今你已历经转世多次,正是取经的时机。”她告诉玄奘,他今世的任务便是前往西天,取得佛祖真经,带回大唐,广布佛法,度化众生,功德无量。观音菩萨的点化使玄奘明白了自己不仅是现世的大德高僧,更是承载着前世因果、肩负取经使命的金蝉子转世。
观音菩萨的显现与点化揭示了玄奘的前世身份,也赋予了他取经任务的神圣性。这一段情节进一步强调了佛法传承的必然性,玄奘此生肩负的使命不仅关乎佛法的广布,更是他前世修行的延续,必须通过取经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与升华。
唐僧的前世身份:金蝉子的故事
观音菩萨继续向玄奘讲述他的前世身份:“金蝉子是佛祖如来座下的十大弟子之一,地位尊崇。然而因一世懈怠,未能专心听闻佛法,被佛祖责罚,贬下凡间。”这段背景揭示了唐僧前世因果循环的根源,表明他今世的取经之路不仅是度化众生的功德之举,还是他个人修行的一部分。
金蝉子因懈怠而被贬,这体现了佛教对修行中的专注与持戒的重视。尽管他是佛祖座下的高徒,但稍有不敬便要历劫转世。这一情节不仅为唐僧的出世赋予了神圣的佛教背景,也通过金蝉子的堕落与转世,传达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
今世,玄奘作为唐朝高僧,正是佛法传入东土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完成这一重任,带回真经,重新修成正果。通过这段前世背景的揭示,吴承恩进一步将玄奘的取经任务神圣化,表明他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取经,更是为了解脱自身前世的业障。
取经任务的正式开启
经过观音菩萨的点化,玄奘心中更加坚定了对佛法的信念。他明白,取经的道路将充满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作为金蝉子的转世,他无可退避。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佛祖的重托,也是为了自己前世未尽的修行。玄奘在菩萨面前发下宏愿:“愿不畏千难万险,必将真经带回东土,广布佛法,造福众生。”
观音菩萨见玄奘如此虔诚,告知他取经之路上的种种险恶,但同时也预言,他将会得到几位忠实的弟子保护,他们会在途中帮助玄奘度过重重劫难。这些弟子将会是他取经路上的护法神,帮助他成功完成使命。菩萨还交代玄奘,这些弟子并非一开始就心向善良,他们原本是因为罪孽被天庭贬下的神仙或妖怪,需要通过护送唐僧取经来赎清罪业。
至此,玄奘正式接受了西天取经的任务,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念与力量。尽管他知道前路充满挑战,但他深信只要秉持佛心,心无杂念,最终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结语
《西游记》第十二回通过玄奘组织水陆大会、观音菩萨显圣点化以及玄奘接受取经任务,正式拉开了取经故事的序幕。这一回不仅展示了玄奘作为取经人的德行与信仰,也通过揭示他的前世“金蝉子”的身份,赋予他出世与取经的使命以深厚的佛教因果背景。
观音菩萨的点化,进一步强调了取经任务的神圣性与必然性,预示着玄奘将经历重重磨难,但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通过这一回的铺垫,吴承恩将唐僧的取经之旅与佛教的因果报应、宿命轮回思想紧密结合,展现了佛法广布众生的深远意义,也为后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冒险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