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世界:因與果》的恐怖和解謎元素其實不多,難度也不高,更多是在表現意識和深層心理的東西。遊戲很明顯地在致敬《1984》,還藏了不少彩蛋,而且用了很多電影化的手法,所以在氛圍和視聽體驗上做得挺不錯。

(牆上寫著“利維坦,記憶鎮”)
第一次玩的時候,劇情裡那些意識流、隱喻和深層夢境的內容讓我除了感到震撼,一時也說不出什麼。但後來越想越覺得背後發涼:盧卡斯和女博士的愛情線雖然有點突然,但女博士的所作所為真的讓人心碎。

主角丹尼爾一家更慘,他們被那個扭曲時代的規則徹底碾碎了人性——舉報別人就能升官,隨便關押審問嫌疑人,哪怕對方家裡有個餓了好幾天的女兒,甚至有人為了改善生活把自己的女兒送給權貴。

關於意識、深層夢境和《1984》的題材,在國產遊戲裡確實很少見,因為做得好不好都可能捱罵。但我很高興看到國產遊戲沒有原地踏步,而是在嘗試各種題材,慢慢成長。
我一個朋友說過,好的配音能彌補畫面的不足。這遊戲的中配真的很棒,雖然口型對不上(畢竟角色原來說的是外語),但問題不大。配音老師們特別敬業,把畫面表達不出來的東西都演活了——盧卡斯和純淨能量融合時的異變、丹尼爾被篡改記憶的痛苦和絕望,光靠畫面很難傳達,但那些撕心裂肺的慘叫,配音老師處理得很有層次,值得誇。
遊戲裡描述的那個世界已經成了歷史,但每次想起來還是讓人後背發涼。科技本該造福人民,但在那個年代,德國被分成兩半,東德成了冷戰前線,科技反而變成了監控工具:到處都是“眼睛”,人和物都被交給“Mother”分析,確保忠誠;舉報能升職,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累了有藥吃,敢反抗就直接切腦葉。除了少數特權階層,其他人都是可以隨意壓榨的“耗材”。
玩完之後心裡堵得慌,尤其是最後丹尼爾變成瘋癲老人,和姐姐抱頭痛哭的那一幕,壓抑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通關之後,滿腦子還是遊戲裡的那些片段。
歡迎關注我們的鑑賞家:走心評測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走心評測 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