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6-21 14:11:14 作者:廣州仔吳小昕 Language

#黑盒影視鑑賞家#          作者:廣州仔吳小昕


說起《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日劇,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劇中的這個,由日本演員松重豐扮演的,穿戴整潔,頭髮梳理得整齊的井之頭五郎(下文簡稱為“五郎”),這個日本中年大叔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0張


然而,令人深入人心的原因,並非他的這身社會精英或上流人士的打扮,而是他即便衣履光鮮,仍能在街邊小攤、蒼蠅館子中大啖美食、盡享滋味的圖景: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張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2張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3張

 

日版的《孤獨的美食家》,目前在B站上就有放映,不過需要充值了大會員才能看到整個系列,我自己也是去年年底在B站上開始追,目前已經斷斷續續地追到了第八季。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套劇目前為止已經開拍了整整十季,而且其中還穿插了不少番外篇或特別版——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部劇的每集內容,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簡單概括出來:一箇中年男人在工作一天之後的吃飯過程。再簡潔一點就是當下最流行的直播內容之一:探店吃播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4張

 

一箇中年男人在工作一天之後的吃飯,居然能夠拍出了整整十季的內容,而且直到現在,依然人氣不減,放在中國的影視圈來看,這是十分費解,甚至是難以理解的——不就是吃飯嘛,有什麼值得好看的?而且還是一箇中年老大叔,不是一個帥氣年輕的帥哥;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5張

 

但妙就妙在,看五郎吃飯,是真的很上頭,很容易中毒:如果你是在吃飯的時候看,真的很下飯;而如果你是在空腹的時候看,看著看著你就餓了,甚至連你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隨著五郎的咀嚼節奏而上下運動起來——毫不誇張地說,和著名的話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老師的“吃麵”表演相比,松重豐所飾演的五郎叔在“吃飯”的表演上面,確實看著要香得多了。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6張

(作者注:此處並沒有一踩一捧的意思,只是單純從個人觀感上看,松重豐的“吃飯”表演確實是更加能打動觀眾。)

 

所以,五郎吃的飯,到底是香在哪裡呢?這部劇究竟有些什麼魔力,既能夠讓他吃得香,也能夠讓我們這些觀眾隔著屏幕也看得香?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7張

 

在我看來,其實五郎叔吃飯吃得香,我們觀眾看得香,根本原因就在於:五郎叔吃飯吃出了滋味,而這種滋味,又傳達到我們每一個觀眾的眼裡、心裡還有腦海裡。那麼這種滋味,究竟是什麼呢?在進一步深入挖掘之前,我想先來聊聊本次選題的原因。

 

無獨有偶,本次選題的靈感其實不只是來源於《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日劇,更加是來自於我和朋友們的幾次交談:

 

第一次是與我相識的輔導員老師的聊天。他偶然路過我的工作單位來看看我,順便吃飯敘舊,聊聊我們這屆學生的近況。席間,他跟我提起和我同屆的一位同學——她畢業後就留校工作,據說曾跟我的那位輔導員老師說,她打算在廣州買房落戶。我聽了漫不經心地回了一句:“哦,好事呀。”結果他聽了,冷哼一聲,說:“哎呀,很難的啦。”


我一聽就突然來了興趣,挑了挑眉,打趣地問道:“怎麼,你是瞧不起母校的工資?”輔導員老師回答道:“咳!不是那個意思,就是按她的那個消費習慣,很難攢得下錢買房的啦。”“你怎麼知道的呢?”我追問道。


我那個輔導員老師給我說,我的那個同學工作了小半年左右,每月月薪到手七八千的樣子,但是已經在不少方面有了比較大的花銷:四五千的掃地機器人、一千多塊的咖啡機,養了一隻嬌貴的布偶貓,甚至連裝米桶和分米器,她都專門花了兩百多。另外,她也在購買衣服上面,花了不少錢。我聽完老師的話,點了點頭,大致明白他為什麼說她很難攢下錢買房。

 

第二次就是我之前和親戚去俄羅斯的時候。團友之間互相聊天的時候,說起買東西的訣竅,我的一位親戚不以為意地說了句:“錢就最識貨啦!(“識貨”,即粵語中“懂行”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表達“越貴越好”的意思。)我當時聽了,抿著嘴暗暗笑了笑。

 

上述提到的兩段我和親友的談話,並不是為了說明“我”是多麼懂得省錢,而親友又是多麼地窮奢極恀——畢竟,我本人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曾經花費了不少錢在購買健身房私教課程和健身房辦卡方面上,而且在數碼產品上也曾有過不小的開銷。因此,上述提到的兩段討論,其實更多是為了進一步挖掘,“滋味”一詞,之於我們的內涵。

 

翻看字典,“滋味”一詞,其實是一個偏義複詞,指的就是味道的意思。因此,前文提到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滋味,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所能嚐到、體會到的味道。那麼緊接著的問題就是,不論是五郎吃飯,還是我們看五郎吃飯,為什麼我們都能看得如此“有滋味”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首先就需要我們回到《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日劇裡面,松重豐對五郎吃飯的表演處理上面了。首先最直觀的,便是五郎叔吃到美食時,那種大快朵頤的神情、全情投入的乾飯動作,以及愉悅高興的飽滿情緒: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8張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9張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0張


我相信應該很少有人不會被五郎叔這種全心全意、認真乾飯,以及因為吃到美食而流露出的真誠喜悅而說服吧?而且,我們總說要吃好喝好,私以為本質上更多是要感受體會到,食物帶給我們的那種快樂愉悅的飽腹滿足感。假如有五郎叔這麼一個開心吃飯的人和我們同座吃飯,相信大家就算菜不夠,也會多添幾碗白飯吧?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1張

 

其次,就是我認為,這部劇能夠吸引並打動觀眾的地方,那就是五郎叔有自己對於美食滋味的獨特品鑑能力——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品味能力,而不是品味追求,因為如果一味強調他與常人的獨特品味追求,顯然就會漸漸喪失了他和大眾最廣泛的聯繫,但從不少劇照中可以看出,不論是西餐和食,中華料理,街邊小攤,還是蒼蠅小館,衣著光鮮的五郎叔,他的身影總是能和其身邊的食客完美地融為一體,可見其更多是強調他和周邊食客的共同點與聯繫,就如下圖所展現的一樣: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2張

(第七季第八集,五郎叔在吃著烤鳥串。雖然畫面中五郎叔的身影在前排,但結合畫面中其他人等的神情來看,絲毫不覺得五郎叔與其他食客有所區別)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3張

(第六季第一集中,穿著利落整潔的五郎叔和身旁打扮休閒的父女倆一樣,直接站在路邊攤擼串,和父女倆一樣吃得悠然自樂)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4張

(第五季第二集中,衣履光鮮的五郎叔,來到一家十分擁擠的餐廳吃飯,但即便衣著和周邊人相比顯得較為光鮮之外,他和周邊的無數男女食客儼然是渾然一體,神情上來看,他們都只是無數個享用美食的平凡人罷了)


吃著和大眾一樣的食物,臉上也會和普羅大眾一樣,流露出因為吃到美食而真心實意的快樂,這種和大眾的聯繫以及融入,在國內的影視圈來說,是不多見的。這種和大眾的聯繫以及融入,並不是說你和大眾做著同樣的事,吃著和大眾一樣的外賣,而是說,從神態行為上,影視劇主人公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大眾,是別無二致的,是沒有脫離大眾的實際生活,以及我們對社會普羅大眾真實面貌的實際認知的。

 

而除去五郎叔這種完美融入大眾食客的氣質之外,他對於美食的細細品鑑以及用心享受,便是形成他這種獨特品味能力的核心之處了——比較佩服《孤獨的美食家》的一點是,每每拍攝到五郎叔有關品味食物的部分時,通常就只有松重豐那個吃起來有滋有味的畫面表現,以及讓人聽了覺得中二無比、卻又熱血實在的內心獨白。吃飯吃得有滋有味的樣子,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這裡就不再複述了,難就難在文本內容和臺詞功底上,但哪怕只是看著文字,聽著松重豐念臺詞,你依然能夠體會到,這個男人在很用心用力地吃好每一頓飯、體會出食物的滋味,從而收穫到美食帶給自己的快樂與美好: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5張

(第二季第十二集,五郎叔在吃青菜沙拉的時候,對白簡潔得僅有三行,二十個字不到,這簡短的對白中,沒有深奧大義,也沒有精妙意蘊,有的僅是他對食物的簡潔描述以及感受評價,但觀眾仍然會被五郎叔所打動——“他吃得真的好開心。”)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6張

(同樣是第二季第十二集,五郎叔在給可樂餅澆醬汁的這行獨白,我估計應該也是還原了絕大多數日本人吃可樂餅時候的真實神情)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7張

(第六季第四話,五郎叔去吃烤肉,讓他覺得有收穫的,不僅是因為吃到了好吃的烤肉,而且也是因為學習到另一種品嚐烤肉的方式)


而五郎叔在第二季第七話裡,在家庭經營的西班牙餐廳Borracho中的表現,更加堪稱是“享受美食”的全方位表現。如,嚐到美味之後,向店家的真摯表達: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8張

 

對於美味來源的探尋與生動形象的表達: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19張

 

也有吃到動情處,情不自禁地用彈舌音唸叨著店家名字而不斷往嘴巴中送著湯汁和麵包的熱血乾飯的場景:

《孤獨的美食家》雜感:比起煙火氣,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滋味-第20張


總而言之,這個日本中年大叔,以他自己作為載體,用他自己的感受作為途徑,通過一種樸素但十分有力的形式,告訴觀眾:“這個東西很好吃,它的什麼什麼特點很能打動我,我十分欣賞它的什麼什麼特點。”如此一種具有個體特質的視角與表達,結合自己的體會,一下子就拉近了受眾的距離,讓觀眾得以因此信服。也就因此點出了一個內核:吃什麼食物並不是首要,而是在於,不管你吃什麼食物,都能體會到食物的箇中滋味,這才是最重要的。五郎叔對於美食的品味能力——我不只喜歡吃,我也是因為這道菜餚的什麼特點打動我,而讓我喜歡這道菜餚,我也因此享受吃飯這件事情。

 

所以,其實《孤獨的美食家》這套日劇之於我們的生活,便是:你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並不在於你消費了什麼、你用了什麼,而是在於,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體會生活中的美和滋味

 

說得更加直白一點便是,你的生活質量高低與否,並不取決於你使用的用品器具貴賤與否,而是在於你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挖掘它們背後的趣味,進而收穫到背後的快樂,讓自己獲得滿足感

 

就像我的那位秉持“錢最懂行”這一信念的親戚一樣。固然,貴,本身就是能體現物品價值的一種形式,但是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明確的定義以及價值判斷,一個物品對你的生活好壞與否,不應該由物品的標價來決定,而應該由你自己對你自己生活情況的瞭解把握而判斷。倘若我們將錢作為衡量物品本身價值的唯一形式,將消費作為我們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唯一手段,那這樣的人生,也未免太乏味了吧?

 

人世間的生活,固然需要有煙火氣,讓我們體會到塵世的喧囂與歡鬧,但一個人生活的好壞,最終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對生活的細細品味與自身的追求啊!所以,煙火氣是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本身就要過得有滋有味。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