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諸葛亮(五)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18 19:18:16 作者:薩塔妮婭offical Language

  入川治蜀

       公元 214年(建安十九年),為助劉備儘快佔領益州全境,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將兵溯流克巴東”(《資治通鑑》)。《三國志》載:“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華陽國志》載:“飛攻巴西。亮定德陽。巴西功曹龔諶[chén]迎飛。

璋帳下司馬蜀郡張裔距亮,敗於柏下。裔退還。”這是史書中對諸葛亮戰績的第一次明確描寫,從中能看出此時諸葛亮已有不俗的軍事能力。

        成都平定後,三十四歲的諸葛亮被劉備任命為軍師將軍,兼管左將軍府中事。劉備外出,諸葛亮常鎮守成都,備足糧草和兵員。此時劉禪也就七八歲,由於劉備常年在外,在成都的諸葛亮自然也繼續肩負起了管教阿斗的責任(“相父”真不是白叫的)。據記載,諸葛亮曾經親筆抄寫《韓非子》、《申子》等古籍,讓劉禪學習治國之道,其中還有被奉為兵家鼻祖的姜子牙所著的《六韜》。

人物誌:諸葛亮(五)-第0張

        不久之後,在劉備的要求下,法正、諸葛亮、李嚴、劉巴和伊籍“共造蜀科”以推行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張,《蜀科》成為蜀漢的重要法典。他制定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執行條章,以明令能知能行的行為準則,勸戒及訓勵蜀漢官員將士。經過整治,劉備政權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吏治也逐漸清明。

  端倪初現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孫權因為劉備已取得益州,派使者告訴劉備想要收回荊州。劉備稱取得涼州再還。孫權大怒,於是孫劉聯盟的第一次內戰爆發了。呂蒙襲取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劉備領兵五萬進駐南郡公安並讓關羽率軍進入益陽。此時,突然傳來消息說,曹軍已經在漢中和張天師幹上了。如果曹操拿下漢中後南下,益州就岌岌可危了。劉備只好馬上和孫權議和,以湘水為界,分荊州東部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孫權;西部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歸劉備。當劉備解決了荊州問題,趕回益州時,曹操已經打敗張魯,佔有了漢中並開始繼續進軍。後來經過張飛主導的宕渠之戰,曹軍勢力退回漢中,三巴地區才復歸劉備所有。於是劉備率軍回到成都休養生息。同年,爆發了後世津津樂道的合肥之戰,張遼被孫權抬進武廟。

  漢中大勝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經過三年的休整,劉備又率各路將領進軍漢中,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人對峙了幾乎一年。在法正和黃權兩個頂級參謀的奇謀下,劉備留下偏軍守陽平關,保證己方糧道,然後帶主力部隊登上了陽平關東南側的定軍山,威脅夏侯淵主力糧道。當然代價也是巨大的,變陣定軍山使得運糧難度再次加大,逼得在成都的諸葛亮聽取了部屬楊洪的意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拼命供應後勤補給,以保證勝利。被迫來到定軍山的夏侯淵在修鹿角時不小心被黃忠砍了,漢中之戰蜀漢取得絕對的勝利。即便是後來曹操親至,也無能為也。於是曹操遷走了不少漢中百姓,以此給蜀漢一記重拳。

        在大家還沉浸在奪取漢中勝利的喜悅中時,諸葛亮又開始考慮新的行動步驟了。他認為,“跨有荊、益”是關係到將來北伐兩路夾攻中原的大事,是“隆中對”戰略計劃最後實現的關鍵。因此,兵定漢中以後,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跨有荊、益”的局面,他決定和眾人一起擁戴劉備為漢中王。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秋,包括馬超、許靖、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在內的一百二十人向名存實亡的漢廷上了一道表章。它成為了蜀漢政權建立的宣言書、討伐曹操的檄文和興復漢室的旗幟。這道表文是廣漢郪[qī]縣人李朝的手筆,但其策劃及立意卻是諸葛亮。實際上,整個擁劉備為漢中王的事件都是諸葛亮的大手筆,它體現著諸葛亮對時機的準確把握和高超的政治鬥爭藝術,同時寄託著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在沔陽建起高臺後,在軍隊和百姓面前,群臣讀完奏章便把王冠戴在劉備頭上,劉備便成為了漢中王。劉備隨後又親筆上書漢帝,除表明自己為群僚所迫正式即漢中王位的態度外,還再次揭發曹操謀權篡位的罪行,以及自己決心重振漢室的宏願。在當時朝廷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朝廷,把奏書上給朝廷,實際上就是交給曹操。但奏書中把劉備說成漢朝宗室的肺腑枝葉,說成是興復漢室的中堅力量,公開、鮮明地打出滅漢賊、興漢室的旗幟。這在當時是很具有號召力的。完成儀式後,劉備回到成都建立治所,他還提拔魏延為都督,鎮守漢中。

       此時關羽已經開始了北伐,大戰曹仁,擒拿于禁,威震華夏。然而不久之後,東吳襲殺關羽,奪取了荊州,這成為蜀漢大起大落的開端。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