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lonso
*本文包含少量非核心劇透,遊玩前請酌情閱讀。
刻意冗餘
模擬探案類遊戲就像慾望電影。
何出此言?一方面,那些撲朔迷離的卷宗與精心設計的刑偵模擬,共同釋放著某種隱晦的“性張力”,既撩撥起玩家對罪孽的獵奇慾望,又不乏智性層面的誘惑與挑戰。
另一方面,符號學大師翁貝託·埃科(Umberto Eco)曾有個幽默的見解:任何文藝作品中,一旦角色從A點到B點的移動時間超出觀眾預期,那麼這部作品便堪稱“利用觀眾原始本能的慾望電影”。換句話說,衡量一部電影是否具備“慾望”屬性,不在於其表面的誘惑程度,而在於作品中“刻意冗餘時間”(又名“前戲”)的長短——即導演事無鉅細地展現寒暄、駕車、酒店登記等瑣事,以拖沓的節奏勾起觀眾對“正題”的渴望。
在《接線疑雲》(The Operator)中,當玩家剛剛結束入職“FDI接線員”的工作首日,初步瞭解遊戲“幕後智囊”的玩法——開啟聯邦數據庫坐鎮後方,實時支援前線外勤特工,通過專用軟件比對公民信息、進行物質分析、修復損壞線索以及梳理證據鏈,參與總部和一線間的信息傳遞——遊戲龐大的信息識別/分析機制方才展現了冰山一角,“接線員計劃”本身的詭異也初露端倪。然而,正當玩家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之際,系統卻出人意料地引導玩家“關機下班”,並不緊不慢地播放一段無法跳過的回家蒙太奇,這便立即讓我聯想起埃科的上述“理論”。
隨著操作界面熄滅,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模糊散焦的視覺效果,偶爾能辨認出關鍵的物象。加之沉浸式的場景音效,一幕幕下班片段緩緩鋪開:起初是辦公椅的滾動,接著是電梯內的靜默,然後是地鐵車廂裡的喧囂,終至回到家中響起貓叫以及暢飲啤酒的飽嗝。這些寫實而意識流的影像,相當於漫畫分格間的空白,或是電影轉場時的黑屏,本可以“跳切”留白,讓觀眾自行填補。然而,《接線疑雲》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徑,通過沉默的空鏡,細緻入微地刻畫每個瞬間,放大並催化了玩家心中的破案衝動。
更精妙的是,這些“刻意冗餘”並非僅是旨在“飢餓營銷”的情感調節劑。看似無足輕重、頗具文藝片氣質的空鏡,在被玩家逐漸習慣性無視後,會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被主線劇情引用。通過形式上的誤導,設計者讓玩家在注意力分配上產生偏差,不知不覺步入其精心設下的“陷阱”,並最終在模糊的、“主觀的”音聲回憶中扭轉乾坤,帶來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形成前後呼應的敘事閉環。
慾望電影中,種種“前戲”往往是迫於現實因素的妥協,成本需要控制,演員體能也有極限。但對《接線疑雲》的開發團隊而言,“刻意冗餘”除了是壓縮文本量的必要之“惡”,更是一種經過深思的表達。作為填充物,它使核心反轉得以舒展,共塑完整的故事結構;作為留白物,它使敘事節奏張弛有度,避免長時間高強度體驗的不可持續。並且,犯罪的種種陰暗面,以及偵探靈光一現的“尤里卡”時刻,都必須在日常生活的對比下,才能彰顯出其獨特魅力。畢竟,對極端變態、暴力、犯罪的描繪司空見慣,對常態的刻畫與鋪墊才是見真章之處。
基因拼盤
《接線疑雲》與慾望電影的相似,不僅體現在對“刻意冗餘”的運用,還在於它凝練至極的核心概念——一個能被輕易概括的主題,卻因細節的豐富而引人入勝。類似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作品中的常見母題,遊戲對主體身份與現實本質不懈地追問,討論著自由意志與命運的微妙界限。不幸的是,鑑於其短小精悍,任何進一步闡述或指出其近似的具體作品,都將直接觸碰到劇透的警戒線。
不過,我們還是能旁敲側擊地介紹其案件架構。遊戲由數個簡明的“案發現場”構成,包括登山客“被外星人挾持”、普通的家庭火災、咖啡廳意外槍擊等,每個案件都將考驗玩家對不同輔助系統(電子刑偵工具)的熟練度,而(玩家扮演的)接線員往往能從特工同伴的一手情報和系統數據的比對中,嗅出不尋常的非自然痕跡。隨著情節發展,玩家對案件被害人與兇手的身份逐漸熟悉,各事件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性也陸續浮出水面。最終,在亦敵亦友的被通緝黑客的協助下,所有線索匯聚為一個龐大的謎團——“接線員計劃”背後的驚天陰謀。
儘管遊戲流程緊湊,開發者卻巧妙注入了一些致敬與彩蛋,為遊戲平添幾分文化與娛樂氣息。例如,“接線員計劃”的領導者特倫奇局長(Director Trench),或許是對《控制》(Control)中同名角色的致敬,他們不僅名字相同,人物經歷也“異曲同工”,真相揭示之際,當能博得玩家會心一笑。與《控制》相同,《接線疑雲》也是典型的新怪談驚悚故事,遊戲中生物醫藥公司的標誌設計——三個向內的箭頭,可能是對SCP基金會符號的間接引用,再加上幾份被黑條塗抹的臨床腔文檔,“地道的”新怪談風味油然而生。此外,當一個名為“楚門”的配角悄然現身,你便能隱約預感到劇情將步入何方——不過,真正的轉折遠比基於姓名的猜測更有衝擊力。
從需被“呵護”的情節介紹中抽身,將目光轉向機制。模擬探案類遊戲,本質上是一種高級版的“指向點擊”。玩家遵循系統提示與劇情走向,即可執行看似技術含量十足的操作:翻看“專業手冊”,輸入對應“參數”,運行“分析軟件”(比如質譜儀),而遊戲則以圖文並茂、音效真切的演出予以回應。如果僅靠這些機械化的“迷你玩法”或“刻意冗餘”的橋段填充體驗,遊戲難免顯得乏味,對此,《接線疑雲》的解決方案是,將已被市場驗證的成熟玩法優化打磨,最終端上一例精工細作的“刑偵拼盤”。
請原諒我必須舉出一些實例來說明:當外勤特工在任務中突遇炸彈威脅,求助信號隨即傳至玩家耳畔,此時,主管火速遞來一本厚重的《拆彈手冊》,並建立電話連線,將你瞬間置於一局《保持通話不會爆炸》(Keep Talking and Nobody Explodes)的拆彈遊戲。又或者,你需要根據檔案庫中的建築平面圖,通過語音引導特工在迷宮般的走廊與密室間穿梭,這一幕又像是空降到了《致命頻率》(Killer Frequency)的緊張氛圍中。
這些穿插於探案過程的迷你遊戲,每每能帶來包含“既視感”的驚喜。在原作中,它們或許顯得過於純粹,僅靠關卡設計維持新穎。但嫁接在《接線疑雲》的刑偵框架下,它們成為了推動敘事的關鍵要素,大幅增強了模擬探案的交互性沉浸感觸。此外,這些迷你遊戲中的搭檔均由電腦扮演,因而“突發狀況”得以提前精心設計,既確保了“節目效果”穩定呈現,更添幾分真實與緊迫。
綜觀全貌,儘管《接線疑雲》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呈現,但其卓越的製作質量卻能撩撥起玩家的多元情緒與慾望。全程的專業級配音、逼真的監控畫面,再加之適時穿插的特效與音樂演出……使其在新品節上收穫了廣泛讚譽。同時,為了保持這份精緻,本篇簡評或許略顯“謎語人”,意在確保讀者的初次體驗不因劇透而減損。
儘管對於中文玩家而言,對大量角色姓名保有印象或許會是一項挑戰,但遊戲也頻繁要求玩家手動輸入這些名字以查詢信息,不斷通過實操實現記憶強化。總而言之,《接線疑雲》情節雖不那麼“新穎”,轉折後的收束也有些戛然而止之感,見仁見智。但勝在呈現方式足夠出彩,其融合刑事偵查、新怪談元素與軟科幻理念的敘事框架,足以讓熱衷此類題材的玩家願意親試這場特殊的“慾望之旅”。
文中游戲《接線疑雲》Steam 的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