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一種中產家庭的年輕人們的娛樂項目。這種團建式遊戲模式,深受廣大年輕人追捧喜愛,這種遊戲模式,對於我來說有很多缺點,它的價格較貴,聽說劇本良莠不齊,而且需要湊很多人在一起才能玩,如果遇到不想認真扮演角色的玩家,一場遊戲體驗就會極度糟糕。
從這一方面來講,價格更低,結合了“劇本殺”元素的單機遊戲《子歸》,讓我第一次體驗到了“劇本殺”大概是一種怎樣的遊戲形式。
如果拋開“劇本殺”來說,《子歸》不過是一個水平中上的驚悚偵探遊戲故事,劇本尚佳,但有些濫用JumpScare,但加入了“劇本殺”的遊戲模式,為遊戲提供了新的遊戲體驗。
對我來說,“劇本殺”模式的存在,有以下幾點好處(當然不喜歡劇本殺,遊戲也有劇情純享模式):
1,收集證據之後的質問環節,大大讓故事情節更加緊湊,遊戲劇情和伏筆梳理的更加清晰。
2,每一章節的討論環節,可以就現有情節給予多角度的實時分析,使玩家的思路被真相與現存證據多方向誤導。對於不同結論的判斷,即便是誤判,也能獲得“新信息”對劇情進一步瞭解,而非是進入死路——順帶一提,遊戲中帶的類似於B站的彈幕,玩家也可以發佈,參與討論,增加雲探案的互動感。
3,比起傳統的解密遊戲,因為是劇本形式,能夠在最後結算時,明確瞭解自己錯失了哪些信息,便於在重玩時去尋找那些信息。
4,在遊戲本身又套用了一個“遊戲中玩劇本殺”的殼,因此劇本在表達上就可以更加用力大膽。
當然,缺點也有一些:
1,劇本殺模式,需要使玩家暫時脫離所扮演的角色本身,犧牲一部分代入感。
2,《子歸》這款遊戲由於成本原因,用的是單人劇本,無法扮演其它角色。
《子歸》給我感覺最有趣的交互,是採用了中式恐怖的“侵染”,原本一身白衣的女主角,在每一環節失誤時,衣服都會被象徵著鮮血與女鬼服飾的紅色侵染,遊玩時非常有感覺。
作為一款將“劇本殺”融入中式恐怖的遊戲,《子歸》雖有不成熟之處,但這個嘗試卻很新穎。這會是未來同題材遊戲的一個新賽道,新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