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chat 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带来了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争议,根据IGN的报导,前《龙腾世纪》的编剧大卫·盖德近日在推特上一连发了数条关于游戏叙事AI写作的看法。概括上来讲,他并不好看到该技术在游戏叙事上的应用,AI无法写出“有灵魂”的文字。
这里首先要提一下他针对的《卫报》文章中提到的一个AI实验,这场实验由斯坦福大学与谷歌共同开展,它们安排25个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AI NPC生活在小镇,每个NPC都有着自己的性格人设。并且小镇里所有的对话、决策、行动等,都由AI自主思考生成。实验结果表明AI至少有着“一定”的自主性,能够生活和社交,生成的一些事件和叙事文本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具备极大可能性,能给当前的游戏剧情写作一些参考,或许能满足小型独立游戏的一些简单要求,生成一些开发者意想不到的互动文本以及事件。
斯坦福项目的科学家Joon表示,这种AI生成的叙事文案不会取代游戏编剧,而是会改变他们在游戏开发中的地位,电子游戏的编剧只需要设定好AI,AI 就能自己进行交互、生成故事,类似于美剧《西部世界》。这是对于人类编剧能力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
这场实验导致了《卫报》上一篇文章作者对于AI叙事的观点,能够促进独立游戏发展,但对于3A项目还是很难应用。
游戏大厂育碧此前也在三月份宣布,它将开始在其游戏文案中采用人工智能,但育碧也十分谨慎,强调该技术目前将仅用于编写所谓的“吠叫”——NPC 在游戏过程中发出的罐头短语或声音,育碧的言论至少开了一个口子,证明至少是有开发者支持这项技术的。
大卫·盖德则为“AI生成故事”这项技术泼了冷水,他在自己的推特中直接指出:他和他的团队试了这个技术,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AI生成的文案最后都乏善可陈、没有灵魂,很难采用。
他还进一步指出,AI现在连一些基础的事件都生成不好,更别说更进一步的深层叙事了,它能做的基本上就是将一些叙事片段给拼在一起,一些开发团队把AI想得太厉害了,太依赖这个会翻车的(they will fail)。
事实上,不仅是生成的文案质量高不高的问题,AI生成的文案还涉及抄袭问题,毕竟AI需要吸收网上大量的数据样本然后生成文案,在这一过程就很可能存在抄袭洗稿,这也是许多游戏编剧坚持不在他们的游戏中用到AI写作的原因。
面对一项新技术,有争议确实是很正常的事情,AI或许是近些年最具争议的话题,有人将这件事类比为马车与汽车之争。汽车发明时,同样也饱受争议,引起马车夫的强烈不满,但历史终将证明谁对谁错。AI各方面应用的对错,或许也要留待历史来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