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写的是亚眠之战,这一期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圣康坦。让我们看看圣康坦这片土地是如何见证鲁登道夫最后的攻势:皇帝会战。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圣康坦是个怎样的城市。圣康坦,法国北部城市。地处巴黎盆地北部,索姆河畔。距离首都巴黎150 km 。早在普法战争这里就曾成为战场,那时在此厮杀的是法国人和德国人。而在皇帝会战中在这里厮杀的则是英国人和德国人。
很美丽的法国北部小城
老样子,我们先看地图的俯瞰视角。德军将从炮弹耕犁过的焦土区发起进攻。英军如果失守则要退回亚眠,而德军将继续进攻亚眠与英军开始激烈的巷战。而历史上英军确实被鲁登道夫的铁拳打的找不到北然后退到亚眠了。
德军将从右边进攻
鲁登道夫发起皇帝会战的理由
第一.美国对德宣战但增援并未到位
美国在1917年4月对德宣战。然而,美国在宣战时的军事准备并不充分,事实上美军最近的战争是南北战争。而一战中西线堑壕战的战术不同于美军以往的战争,但当时美国陆军没有人接受过相应训练。时至1918年春季,美军的大批次运兵船才刚刚开始抵达西线战场。德国依旧存在速胜的可能。
战场上的美军
第二.协约国军队尽显疲态
协约国联军此时受到后备队不足的限制,同时受战役消耗已颇为厌战,显出疲态。索姆河战役后,劳合·乔治政府对于把英国人送往西线绞肉式战场上这件事情已经有所抗拒,因此坚持将庞大的部队留在英国本土,此举使联军中的英国远征军更加虚弱。
疲惫的法军
第三.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具体原因不便叙述。德国因此可以把东线的部队调回西线对协约国发起猛攻。
德军的准备
德军的战略目标
此战德军打算用自己的铁拳直接轰散协约国军队的防线,将不同部队之间的支援切断。并重新掌控战争的机动权,以机动性冲击协约国的防线,这将会给协约国在战斗中造成困扰。同时要占领协约国联军的交通枢纽(比如亚眠)并切断协约国的补给线。最后迫使协约国议和,这样就可以在美国这个生力军加入这场战争前结束掉一切。此战指挥官依旧是鲁登道夫。
战斗中的德军
德军的战术
在此战中,德军使用了新型的胡蒂尔战术,这种战术在东线曾被无数次验证其优越性。具体为先以急速射炮弹弹幕和毒气弹压制敌人,借助烟幕掩护,以暴风突击队作为矛头突击敌人阵地,渗透敌人的关键设施,撕开一个缺口为后续部队进攻做准备。随后大部队从这个缺口进入,一举轰散敌人的所有布置。
战术的创造者胡蒂尔将军
暴风突击队
暴风突击队的装备往往是最好的那一批,射程近、火力猛、适合单兵使用的MP18冲锋枪在1918年刚刚投入生产,经常被暴风突击队员广泛使用。除了MP18,G98缩短型,全场仅有1.1米,适配堑壕战的Kar98.a型卡宾枪和C96以及鲁格手枪也被广泛装备。
手持MP18的德国暴风突击队
Kar98.A型卡宾枪
C96和鲁格的合照
除了冲锋枪以外,暴风突击队还会使用喷火器、轻重机枪和木柄手榴弹。
M1915小型火焰喷射器。它可以容纳20升混合燃料、喷射距离达25米。
1915型木柄手榴弹
德军突击队装备图
1917年末开始的整个冬季,德国士兵们都在接受渗透战术训练为之后的作战做着准备。
开幕
1918年3月21日凌晨4:40,一颗白色信号弹划过了圣康坦的天空,隐藏在村庄里的德军炮兵们知道这是行动开始的信号。
第18集团军的各个炮兵连推出的单门火炮率先发射弹丸作为信号,随后该集团军装备的超过3600门各类火炮(包括1055门大口径榴弹炮、攻城炮和加农炮)开始按照时间表的规划对准对面阵地英国第5集团军阵地的堑壕、指挥所、通讯站和炮兵阵地等标定好的目标猛烈开火,为圣康坦的土地增添了无数的伤痕。第一阶段炮击以占比80%的毒气弹对准英国炮兵阵地实施压制,同时以占比20%的高爆弹对准步兵阵地进行破坏。数不尽的毒气弹无声无息地从笼罩的黑暗中落了下来,让英国人的阵地被大量的毒气覆盖。
英军们在睡梦中被德军的弹幕惊醒,慌乱的爬起来,戴好防毒面具,走出堑壕发现自己被无边无际夹杂着毒气的雾气包围了。周围不停落下的炮弹仿佛世界末日一般。新兵已经被这种末日般的场景吓破了胆子,连老兵也是惊惧无比,圣康坦之战从德军的弹幕,开始了。
Mrs.16榴弹炮
K.17加农炮
延续
清晨6:40,德军开始按计划进行第二阶段炮击,一部分火炮继续打击英军炮兵阵地,而野战炮和榴弹炮构成的反步兵火力转而轰炸英军二线堑壕,开始发射大量窒息性毒气弹和呕吐性毒气弹攻击英军步兵。
到了6:50,德军又开始实施第三阶段炮击,过程与第二阶段相同,但反步兵火力转而覆盖英军一线堑壕。
清晨7:00,德军炮击似乎暂停了一会,英军军官赶紧督促士兵们进入坑道吃早饭,结果德军就在这一刻启动了第四阶段炮击,把英军阵地的中央区域当作重点目标。一口热饭还没下肚的英军士兵们只得一边骂娘一边钻入掩体躲避如雨般轰击的德军炮弹。
遭受过炮击的区域
随后,小规模暴风突击队借着毒气和雾气掩护前来刺探阵地薄弱点并破坏铁丝网。
清晨7:10,德军炮兵开始了长达70分钟的第五阶段轰炸,德军野战炮和榴弹炮开始瞄准英军前沿阵地实施破坏,而远程重型火炮则全力对准英军的后方炮兵阵地、桥梁、预备队集结地等纵深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阶段的炮击中,各式列车炮也加入了此次炮击。恐怖的炮声甚至让炮组成员也失聪了好几天。
28厘米SKL/40型“布鲁诺”列车炮
斯柯达M.11重型攻城炮
早晨8:20,德军炮兵启动了第六阶段炮击,过程与第五阶段一致。
早晨9:35对于英国步兵来说绝对是此生难忘的噩梦,因为德军开启了收尾式的第七阶段炮击,6608门火炮、3534门迫击炮以及678门陆军统帅部直属重炮、列车炮等全部对准英军前沿阵地实施饱和式炮击为德军步兵开路。成千上万颗炮弹为英国人奏响了丧曲,而无数英国人临死前的呻吟成了它最优美的伴奏。
成为废墟的圣康坦
阵亡于德军炮击的英军士兵们
1918年3月21日早上9:40,德军5小时预备炮击正式结束,炮兵转而发射高爆弹和毒气弹混成的双重徐进弹幕掩护步兵推进。39个突击师开始沿着69公里宽的战线开始向前推进,虽然炮击结束,但炮兵也没有退出舞台,他们跟随步兵一块前进。而作为前锋的暴风突击营也有4门迫击炮和6门步兵炮作为重火力。
英国人脑子还没从炮弹震荡中缓过劲来,德军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烈焰已经招呼到了他们身上,一时间是哭爹喊娘。一些没被德军炮兵干掉的机枪据点和简易堡垒开火抵抗,随后被暴风突击队随行的迫击炮和步兵炮轰去地狱。
跟随突击队的德军炮兵部队
暴风突击队此时如入无人之境,英军有的吓破了胆开始溃逃,有的顽强抵抗然后被火焰喷射器和步兵炮变为虚无。德军仅用4天便推进了14英里,这是1914年以来西线上德军向前推进最远的一次。然而就在德军以为就要看到1918年胜利曙光的时候,胡蒂尔战术后劲不足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迅速向纵深进攻的德军,很快遭遇了后勤运输无法赶上前线部队的状况,无法扩大战果。
如果你是英军的话,这真的很恐怖
由于缺乏补给,德军攻势日益减弱,攻势在7月被迫停止。在此次攻势后,德军人力资源耗尽,士兵疲倦。德军本想达到的目标一个没有达到。没能击溃协约国的军队,没有成功逼迫他们议和,美军的支援也分批次抵达欧洲。作为分开的一场场战役,皇帝会战无疑是成功的。但局部的胜利并不足以为德国赢得整场战争。
就像鲁登道夫在回忆录中承认的,德国在一战中,技术和战术上都有极大的优势,而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体战略上的缺陷,因为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战争的胜利。
皇帝会战,就此结束。
至此德国再无进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