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非AI生成,除非作者沒有察覺自己是AI。——編者注
本文稍長,但有圖。——編者又注
“DC又雙叒叕重啟了?”
截至7月6日,《閃電俠》全球票房2.48億美元,華納預計面臨近2億美元的虧損。
粉絲看爽,華納賠慘,雙贏!
總結影片票房失利的原因,一方面,夏威夷戰神Ezra Miller真真假假的醜聞引發了海外觀眾聲勢浩大的抵制(海王2,危!);另一方面,DC宇宙重啟在即,一波N折的DCEU,已經燃盡了粉絲的好感與熱情。閃點的劇情框架廣為人知,電影的彩蛋爆點又早早洩露,票房失利已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結果。
“DC又雙叒叕重啟了?”
打開一個影視新聞,此般感慨評論便紛至沓來。事實上,享年十歲的DCEU,才剛剛要面臨它的第一次終結與重啟。
而讓觀眾們產生DC一直在重啟的錯覺的重要原因,大概可能是——
蝙蝠俠太多了!
We Are Groo...BatMEN!
“漫威有一個鋼鐵俠,DC卻有無數個蝙蝠俠。”這是為觀眾們所廣為調侃的玩笑,但說回來,十餘年間高產二十餘部相關聯的影視劇,還能維持同一角色演員不變的MCU,實在是難以復刻的影史奇蹟。大多數好萊塢商業IP能在十餘年甚至數十年間產出三五部續集已然不易,維持相對穩定的影片質量和規模龐大的粉絲群體,則更是難上加難。
簡單說:好萊塢三部以上的系列續集基本難逃答辯化。——編者注
😁
回溯歷史,造成DC作品和演員紛繁混亂的原因,一部分是源自華納一脈相承的權鬥狠活,一部分則是由於——
DC影視發展的歷史實在太長了!
從飽受技術與拍攝思路限制的古早時期開始萌芽與生長的DC影視劇,註定難以擁有如漫威宇宙一樣一帆風順的發展史。而今天,我們將嘗試把時間的齒輪撥回近一個世紀前,將DC那些年在熒屏與幕布上的狠活仔細梳理。
好吧,其實,也不算完全一帆風順。有關古早漫威趣事,詳見之後可能會寫也可能不會寫的「Marvel影視狠活史」!——編者注
1.黑白膠捲上的雄心壯志——早上好,兒童秀!
"你有點太極端了,別人最多講講亞當蝙和裡夫超,‘一個世紀前’,能有什麼東西可講?”
事實上,早在20世紀20年代,繼承了古老的羅賓漢精神的Superhero形象便已逐步成形——秘密身份、身手不凡、蒙面出擊,諸如佐羅和大力水手等火爆的超級英雄則已經被眼光毒辣的商人請上了劇場和影院的舞臺。超英作品的民間反響屬於出道即巔峰,這些俠客形象從經濟蓬勃的20年代,到大蕭條的30年代,再到戰火瀰漫的40年代間,始終激勵著不同時代背景的人們奮發向前。
“我是佐羅!”在部分版本漫畫設定中,韋恩一家正是在電影《佐羅》散場的回家途中遭遇不測
30年代末,國家聯合出版公司(National Allied Publications)推出了他們的兩個新角色——身穿緊身衣的貓頭偵探,和一個飛天怪人。
靚仔登場!這本漫畫刊物將在四十年後成為這家漫畫公司的品牌標誌
這些充滿戲劇要素的角色很快被好萊塢相中,來自哥倫比亞影業的製作人Rudolph C. Flothow選擇讓蝙蝠俠化身成對抗洛杉磯市內日本間諜的美國秘密特工,並在此劇情框架上創作了1943版的蝙蝠俠電視劇,這也是DC旗下的原創標誌性角色首次以真人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Batman, 1943
演員Lewis Wilson的面孔被認為十分接近當時漫畫中的布魯斯·韋恩,其認真投入的演出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肯定,但蝙蝠俠臃腫的體態與笨拙的動作設計、糟糕的服化道水平以及簡單粗糙的劇情也使這部劇集在當時飽受批評。
儘管通常難以躋身於大家舉辦的最佳蝙蝠俠排行投票中,43版元祖蝙在後來依然收穫了許多核心漫粉的肯定與二創紀念,且於當時播出的幾年後獲得了一部續集——1949年的《蝙蝠俠與羅賓:全新冒險》,但老爺的演員被更換為了Robert Lowery。
THE Batman, the original one
New Adventures of Batman and Robin, 1949
媒體對於這些蝙蝠俠劇集的負面評價普遍稱它們為,“荒誕而無意義的鬧劇”。顯然在當年,便有一部分人不滿足於讓這些連環畫角色的改編影視作品變成純粹的滑稽異裝劇。
實際上,儘管這些劇集的畫面如今看來像是兒童秀,漫畫的畫風與角色設計也顯得粗獷而稚嫩,但蝙蝠俠當年在漫畫中卻是殺人如砍瓜切菜般的暗夜俠探,哥譚墨黑色的城市背景與布魯斯殘酷的身世起源在古早漫畫中也已然成形,難怪弗蘭克·米勒稱早年的《蝙蝠俠》漫畫為自己的童年陰影。
Dark Knight, Dark City
米勒大神:我來把自己的陰影變成全世界的!——編者注
49版蝙蝠俠劇集的出品人為Sam Katzman,這名以節約成本聞名的好萊塢製作人,也負責了40年代的另一部電視連續劇——《超人》。
Sam Katzman(右一)……等下,左邊這是?
2.You Won't Believe A Man Can Fly
你將如何讓世界記住你?
Jerry Siegel和Joe Shuster這兩個年輕人選擇創作一個穿緊身衣的外星大力士,這個後來由克里斯托弗·裡夫飾演的經典漫畫角色,讓數億青年想象人類的終極形態是一個高速飛行、力大無窮、吹氣成冰、兩眼發光的超級英雄,以至於萊克斯·盧瑟以近乎突破第四面牆的口吻發出質疑:超人限制了人類的進化上限嗎?1978年的《超人》電影海報上寫著一行大字——
You'll Believe a Man Can Fly,你將相信一個人可以飛翔。
但那是三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情,此時是1948年,電視劇《超人》的劇組正在思考如何讓他們的超人在劇中飛行。
Sam Katzman觀看著劇組工作人員為Kirk Alyn套上覆雜的繩索,然後笨拙地將他吊起,嘗試拍攝超人的飛行。Katzman於1947年獲得了超人電影的創作權,他曾嘗試將版權出售給環球影業等公司,但均遭到拒絕;總算獲得哥倫比亞影業的青睞後,他又費盡功夫說服公司高層,接受了他選擇的超人演員——Kirk Alyn,在颳去山羊鬍並整理妝容進入片場後,這名陽光高大的演員終於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哥倫比亞影業在宣傳廣告中寫道:“阿林先生將飾演克拉克·肯特,但我們遺憾未能找到超人的合適演員,只能請到超人本人來為大家演出。”
Superman, 1948
與前期的諸多困難相比,超人的飛行顯然已經是《超人》劇組面臨的眾多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之一了。
隔壁的《驚奇隊長》(沒錯,是那個最初的驚奇隊長)在當時已經提供了一種相當有趣的飛行鏡頭攝製思路,他們製作了一個能夠在纖細的滑索上滑動的紙人模型,用於遠景鏡頭拍攝;在近景鏡頭中則用粗繩子吊住演員在天空背景牆前移動,然後把抹去繩子的任務拜託給當時粗糙的馬賽克畫質;而起飛和落地的Superhero Move,則由特技演員來完成。
Captain Marvel, 1941. 此時的他既不屬於DC也不屬於Marvel
但善於控制成本的Katzman選擇了另一種更為酷炫的方法——用動畫製作超人的飛行。
特效完全替代實景,領先漫威七十年!——編者注
人間之神!(此處搭配漢斯季默)
在超人站定起飛的瞬間,畫師將用動畫人物覆蓋演員,並填補後續的場景鏡頭空鏡,而為了進一步節省落地動畫的拼接成本,超人將會以真人形象從動畫盡頭的某個石頭或某堵牆後出現,並小跑到指定位置與惡人戰鬥。
這個簡陋的特效是這部劇集極為少數的槽點之一,《超人》最終大獲成功,Kirk Alyn獲得了出演直接續集的機會,他將在《原子人大戰超人》中與萊克斯·盧瑟和他的動畫飛碟作宿命的對決。
(萊克斯-布萊尼亞克?)
Atom Man vs. Superman, 1950
Alyn版超人留下的最著名的“Superman Legacy”,大概是養父給予克拉克的教誨:
“你擁有超凡的能力:無與倫比的速度和力量、洞察萬物的視力和敏銳的聽覺,而正因為擁有這些能力,你同時也肩負著重大的責任。”(這時真的可以搭配漢斯季默了!)
這句話後來被斯坦·李在他的漫畫中致敬引用並發揚光大——“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3.彩色世界裡的希望之色
在哥倫比亞影業的《超人》劇集大獲好評後,伴隨著影視技術的突飛猛進,利珀特影業(Lippert Pictures)決定趁勢製作一部全新的超人電影——《超人與鼴鼠人》,它實際上是後續計劃中的劇集《超人的冒險》的試播集。這部電影講述了超人和一群生活在地下的鼴鼠矮人的故事,鼴鼠人同人類的交涉、衝突與告別逃亡、劃清界限的情節,實際上隱含了二戰後歐美民眾間普遍存在的紅色恐懼情緒。
Superman and the Mole Men, 1951
利珀特影業在試播集放映後隨即開始進行《超人的冒險》第一季的製作,並迅速因財務問題停止製作。
典!——編者注
幸運的是,在家樂氏的贊助下,這部劇集最終得以完成,並於1952年被處在經濟困境中的美國廣播公司(ABC)收購,於全國範圍內播出。
歷史從這裡已經進入了多數漫迷所熟知的階段。喬治·裡弗斯,這名出道於華納公司、起初不願出演電視劇集的百老匯演員,在劇集播出的第二年,發現自己成為了名揚全美的超級英雄。裡弗斯版超人,也是出現在電影《閃電俠》中年代最為久遠的客串角色。
Adventures of Superman, 1952-1958
《超人的冒險》共計播出六季,伴隨彩色攝製時代的來臨,超人脫下了便於進行黑白拍攝的高對比度棕色戰衣,第一次穿上紅藍制服出現在鏡頭前(雖然彩色電視廣播的普及還要等到1964年)。而隨著漫畫審查局(Comic Code Authority, CCA)的成立,劇集的風格自第二季開始,逐步從黑色犯罪暴力劇集轉向輕鬆幽默的冒險喜劇,又在第六季最終確定了嚴肅驚險而不失詼諧逗趣的科幻動作片風格,為數十年間的超英作品奠定了基調。
Phyllis Coates&Noel Neill,兩版記者俠
在Alyn版超人中飾演露易絲·萊恩的Noel Neill,之後也迴歸到全新的超人劇集,替換了在第二季退出的Phyllis Coates,算是超英電影的早期情懷彩蛋。但在完成兩季拍攝之後,40歲的喬治·裡弗斯也已萌生退意,他曾嘗試退出劇集並探索新的事業方向,但並未取得成功。
儘管事業發展稍顯不順,裡弗斯仍是現實的超級英雄,雖然為自己僅僅作為兒童偶像感到不甘與遺憾,他仍然熱情而耐心地接見自己的小粉絲,併為了守護自己的榜樣形象努力戒菸併成功;他在成名後曾擔任重症肌無力基金會的主席,為救助重症肌無力患者舉辦宣傳活動籌集資金。
第六季的裡弗斯已顯現老態,看上去和《天國降臨》中的老年超有些許神似
儘管認為超人日漸成為浪費自己演藝生命的花瓶角色,裡弗斯在六季之後仍保持著對這一角色的開放態度,表示不會放棄這個飽受孩子們熱愛的英雄。該劇的製片人則已計劃在第六季播出後第二年的1959年,繼續這部劇集的製作。
在DC宇宙,一個傳奇的故事似乎往往伴隨一個悲劇的結局。
喬治·裡弗斯於1959年6月被警察發現在家中死於槍擊,儘管死亡報告最終裁定其為抑鬱自殺,但關於他真實死因的爭議依然流傳至今。2006年上映的電影《好萊塢莊園》演繹了這場懸疑案件,本·阿弗萊克則在其中出演了這位黃金時代的傳奇影星。
Superman, Batman, and Martha
此後,超人劇集的製片團隊分別嘗試製作了兩部衍生劇的試播集:《超級小狗》(The Adventures of Superpup)和《超級小子》(The Adventures of Superboy),但均被放棄,後者的草稿劇本為後來的《超級小子》和《超人前傳》提供了參考;還有人曾提出拍攝一部以超人的朋友吉米·奧爾森為主角,並由他與一個由老鏡頭和替身合成的裡弗斯超人對戲的劇集,但被吉米的演員Jack Larson以褻瀆逝者為由嚴詞拒絕。(吉寶,永遠的好哥們!)
【歡樂谷效應警告】
The Adventures of Superpup, 1958. 基本就是狗狗世界版的超人故事,主角為氪星狗Bark Kent,其最新登場作品為《DC萌寵特遣隊》(2022)
受到漫畫審查局嚴格限制的英雄漫畫彼時已然演變為陽光開朗大英雄和滑稽笨蛋小反派的奇趣冒險,在幾年間已經少有電影人再次涉足超英題材。
1964年,老色扌……老影迷休·赫夫納在他的花花公子大廈放映了1943版《蝙蝠俠》的一整季共13集,哥倫比亞影業隨即把握住此商業契機,宣傳並組織了一場“蝙蝠俠與羅賓主題夜”的影院馬拉松放映,收穫了相當高的觀影熱情。
這一場頗為熱鬧的活動引起了劇作家Lorenzo Semple Jr.和製片人William Dozier的關注,他們決定藉此機會,以古早蝙蝠俠劇集為藍本,創作一部全新的蝙蝠俠閤家歡動作喜劇。
一段嶄新的故事即將開啟。
下期預告:DC影視狠活史(二)1966-1989,白銀時代的奇趣冒險!
#漫談超級英雄#
為增強可讀性,同時保證內容準確真實可考,文中廣為人知的角色與演員名採用了漢譯名,部分相對陌生古早的名字則採用英文原文。
部分歸屬於國家聯合出版公司旗下的作品未完整列舉,它們大部分基於後來未進入正式DC英雄宇宙的角色,如《霍普·哈里根》(1946),《剛果神猿》(1948)和《神奇黑鷹》(195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