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 相關】談談「翻譯」這件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8-24 18:32:39 作者:謝頓與心理史學 Language

【本賬號下內容為小組成員共同創作的產物,原作者署名請參見文末】

前言

注:這篇內容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先後時間相隔將近三年,分為Part.1和Part.2
談到「翻譯」這件事兒,我腦海中第一個冒出來的人名是「豐子愷」,老爺子對「翻譯」這件事兒歸納為三個字「信、雅、達」。
對老爺子這個說法,我素來是十分推崇的。
以至於我個人其實更偏好豐版的「源氏物語」。(僅代表個人喜好…)
同樣的「源氏物語」,豐子愷老爺子的譯本(以下簡稱「豐版」)與林文月老師的版本(以下簡稱「林版」)其實各有千秋,這就牽扯出了翻譯時經常會爭論的一個問題:
究竟是該「直譯」還是「意譯」?
【疊甲:先掛免罪牌,無意引戰啊】

Part.1 -「語言」的韻律

接下來我們嘗試以紫式部小姐姐的偉大作品—「源氏物語」不同漢語譯本來展開討論。
圖源 光崎@Pixiv
  • 豐版在遣詞造句上以白話風格為主,更貼近以中文為母語的讀者的閱讀習慣。
  • 林版因為林文月老師的成長環境,對於日語的語感把握更勝一籌,同時身為女性,在許多細微處更能體會原作者紫式部微妙的情緒,因此相較其實更貼近原著的氛圍。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差別:
  • 豐版將原著中的和歌譯作了五言和七言。
  • 林版則將原著中的和歌以楚辭的格律展現。
どの天皇様の御代(みよ)であったか、女御(にょご)とか更衣(こうい)とかいわれる後宮(こうきゅう)がおおぜいいた中に、最上の貴族出身ではないが深い御愛寵(あいちょう)を得ている人があった。最初から自分こそはという自信と、親兄弟の勢力に恃(たの)む所があって宮中にはいった女御たちからは失敬な女としてねたまれた。その人と同等、もしくはそれより地位の低い更衣たちはまして嫉妬(しっと)の焔(ほのお)を燃やさないわけもなかった。夜の御殿(おとど)の宿直所(とのいどころ)から退(さが)る朝、続いてその人ばかりが召される夜、目に見耳に聞いて口惜(くちお)しがらせた恨みのせいもあったかからだが弱くなって、心細くなった更衣は多く実家へ下がっていがち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と、いよいよ帝(みかど)はこの人にばかり心をお引かれになるという御様子で、人が何と批評をしようともそれに御遠慮などというものがおできにならない。御聖徳を伝える歴史の上にも暗い影の一所殘るようなことにもなりかねない狀態になった。高官たちも殿上役人たちも困って、御覚醒(かくせい)になるのを期しながら、當分は見ぬ顔をしていたいという態度をとるほどの御寵愛(ちょうあい)ぶりであった。唐の國でもこの種類の寵姫(ちょうき)、楊家(ようか)の女(じょ)の出現によって亂が醸(かも)されたなどと蔭(かげ)ではいわれる。今やこの女性が一天下の煩(わざわ)いだとされるに至った。馬嵬(ばかい)の駅がいつ再現されるかもしれぬ。その人にとっては堪えがたいような苦しい雰囲気(ふんいき)の中でも、ただ深い御愛情だけをたよりにして暮らしていた。父の大納言(だいなごん)はもう故人であった。母の未亡人が生まれのよい見識のある女で、わが娘を現代に勢力のある派手(はで)な家の娘たちにひけをとらせないよき保護者たりえた。それでも大官の後援者を持たぬ更衣は、何かの場合にいつも心細い思いをするようだった。
日語原版文本
話說從前某一朝天皇時代,後宮嬪妃甚多,其中有一更衣,出身並不十分高貴,卻蒙皇上特別寵愛。有幾個出身高貴的妃子,一進宮就自命不凡,以為恩寵一定在我;如今看見了這更衣走了紅運,便誹謗她,妒忌她。和她同等地位的、或者出身比她地位的更衣,自知無法競爭,更是怨恨滿腹。這更衣朝朝夜夜伺候皇上,別的妃子看了妒火中燒。大約是眾怨所集所致吧,這更衣生起病來,心情鬱結,常回孃家休養。皇上越發捨不得她,越發憐愛她,竟不顧重口非難,一味徇情,此等專寵,必將成為後世話柄。連朝中高官貴族,也都不以為然,大家側目而視,相與議論道「此等專寵,真正叫人吃驚!唐朝就為了有此等事,弄的天下大亂。」這消息漸漸傳遍全國,民間怨聲載道,認為此乃十分可憂之事,將來難免闖出楊貴妃那樣的滔天大禍來呢。更衣處此境遇,痛苦不堪,全賴主上深恩加被,戰戰兢兢地在宮中度日。
豐子愷版譯本
不知是哪一朝帝王的時代,在後宮眾多女御和更衣之中,有一位身份並不十分高貴,卻格外得寵的人。那些本來自以為可以得到皇上專寵的人,對她自是不懷好感,既輕蔑,又嫉妒。至於跟她身份相若的,或者比她身份更低的人,心中更是焦慮極了。大概是日常遭人嫉恨的緣故吧,這位更衣變得憂鬱而多病,經常獨個兒悄然的返歸孃家住著,皇上看她這樣,也就更加憐愛,往往罔顧人言,做出一些教人議論紛紛的事情來。那種破格寵愛的程度,簡直連公卿和殿上人之輩都不得不側目而不敢正視呢。許多人對這件事漸漸憂慮起來,有人甚至於杞人憂天地拿唐朝變亂的不吉利的事實來相比,又舉出唐玄宗因迷戀唐貴妃,險些兒亡國的例子來議論著。這麼一來,更衣的處境就更加困難了,但是想到皇上對自己的無比深情,也只好忍耐著,繼續留在宮中侍候皇上。
林文月版譯本
結びつる 心も深き 元結に 濃き紫の 色しあせずは
日語原版中的和歌
朱絲已綰同心結 但願深紅永不消
豐子愷版譯文
新束髮兮紫帶鮮 曾將絲組殷勤系 但願君情兮似此堅
林文月版譯文
想來會看到這篇內容的讀者基本都是月球眾,由此想拋出兩個問題:
  1. 以各位的閱讀偏好,是更喜歡豐子愷譯本還是林文月譯本?
  2. 參考目前的FGO漢語版本的翻譯,更接近豐版的風格還是林版的風格?
不過請各位看官注意一點,「文本」和「語言」是有機結合的整體,「閱讀」和「朗讀」又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不信?
上面兩段各位可以嘗試讀出來,或者試著讀給身邊的朋友聽,再問一下他們的感受。
翻譯本身是一件相當微妙的事情,中譯英最難的是什麼?無疑是詩詞的翻譯…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
各位覺得這是啥?
王維 《相思》 —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英譯中時,我們拿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詩來舉個例子:
圖源 てぃあ@Pixiv
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 When I behold the voi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all silvered o’er with white, When lofty tree I see barren of leaves, Which erst from heat did canopy the herd, And summer’s green all girded up in sheaves Borne on the bier with white and bristly beard; Then of thy beauty do I question make That thou among the wastes of time must go, Since sweets and beauties do themselves forsake And die as fast as they see others grow, And nothing gainst Time’s scythe can make defence Save breed, to brave him when he takes thee hence.
莎翁英語原版
當我數著壁上報時的自鳴鐘, 見明媚的白晝墜入猙獰的夜, 當我凝望著紫羅蘭老了春容, 青絲的捲髮遍灑著皚皚白雪; 當我看見參天的樹枝葉盡脫, 它不久前曾廕庇喘息的牛羊; 夏天的青翠一束一束地就縛, 帶著堅挺的白鬚被舁上殮床; 於是我不禁為你的朱顏焦慮: 終有天你要加入時光的廢堆, 既然美和芳菲都把自己拋棄, 眼看著別人生長自己卻枯萎; 沒什麼抵擋得住時光的毒手, 除了生育,當他來要把你拘走。
辜正坤譯版
當吾心數鍾報時, 看著明晝入噩夜, 當望羅蘭春色逝, 烏黑捲髮白若雪; 目睹大樹落葉紛, 綠蔭不復牧人遮; 夏日青苗成束捆, 挺白鬚芒裝靈車。 不禁擔憂君終人, 既然媚妍有盡時, 但見蕾綻已萎枯; 時光鐮刀不可擋, 除非留後替君扛。
高黎平譯版
「意思」都到了,「意境」總覺得和原作有那麼一些差異?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在翻譯的時候單純的只將「文本」當成「文字」,那麼我們會忽視「語言」本身的韻律感,不同的「語言」有著自己本身的「韻律」。
接下來,我們回到FGO,用第七章裡的兩段對話來展開討論。
圖源 lack@Pixiv
梅林: Master。 還有英靈們啊。 走到這一步,你們費盡了千辛萬苦。 但是,還不夠。 那傢伙依然不知恐懼。不知天敵。 不知他這個死亡。 瑪修: 他……? 還有其他能出手相助的人嗎?! 梅林: 嗯,當然有。 而且還是頂尖的高手呢。 但他究竟是被誰召喚而來的呢? 不是吉爾伽美什王,也不是魔術王的聖盃。 ……不用說。 就是你啊,Master。
BGO版漢語文本
讓我們來看下日語原版,各位注意我用粗體標識出來的部分。
マーリン Master。そして英霊たちよ。 ここに至るまで、実に多くの手を盡くしてきた。 だが、まだ足りない。 あれはまだ恐怖を知らない。 天敵を知らない。 彼という死を知らない。 マシュ 彼……? 他にまだ、助っ人さんがいるのですか? マーリン ああ、いるとも。 とっておきの悽いのがね。 では、彼はいったい誰に呼ばれたか? ギルガメッシュ王でもない。 魔術王の聖杯にでもない。 ……言うまでもない。 キミだ、Master。
日語原版文本
日語原文從「まだ足りない」開始,後續句尾先是三個「知らない」,然後再是三個「
でもない」,前後七個斷句的句尾,全部是「ない」。
這就是「語言」本身的「韻律感」,在TV版動畫裡表現的就更為強烈
這時,回過頭來再來看BGO現有的翻譯,就會發現的確是「遵從原作」,按照原作的格式和斷句進行的「直譯」。但是如果換做漢語語境下的閱讀,因為缺失了日語原本的「韻律感」,反而讀起來會有些不夠帶感。
走到這一步,所有人都用盡了一切手段 但是,還不夠。 那傢伙依然不懂恐懼,不知天敵。 不知道他這個死亡。 不是吉爾伽美什王,也不是魔術王的聖盃。 把他召喚來的不是別人,而是你啊
B 站上的動畫官方漢語翻譯
看文字的話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因為意思(文本中的「信息」)基本都能get到,但是如果讀出口的話,是不是感覺意思還差了那麼點?
這個時候,如果遵循漢語本身的「韻律感」(其實就是平仄和格律,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單押雙押),試著改成這樣,讀出來的感覺就會好不少。
到了這一步,大家已經盡了一切努力 但是,這依然還不夠 現在的她,依然不知道什麼叫做恐懼,什麼叫做天敵 誰,會為她帶來死亡 吉爾伽美什王麼? 不是… 魔術王的聖盃麼? 也不是… 將他召喚而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你啊
試著念出聲,就會發現其中微妙的差異。
我們還是用這段劇情,看看爺爺出場時的臺詞:
ケースワベ【K-SUWABE】@Pixiv
……無死則無生,有死方得生。 汝口中的永恆,並非行走,乃是沉眠。 災害之獸,由人類而生之惡啊。 渴望迴歸的那份慈愛,正是排斥汝之根基。 冠位之名非吾所需, 最強之證只需寄予這一刀之上。 雖然乃是墮落為獸的神, 但既為起源之母,吾便不得不報上名號。 自幽谷深淵、晦暗之死中疾馳而來。 吾乃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 晚鐘已指汝之名。 我將基於天命,剝奪汝之羽翼!
BGO 漢語版文本
您還真別說,乍一看,是不是覺得逼格滿滿?
麻煩讀一下,念出聲的那種讀…
再仔細讀一下,就會覺得內容完全不知所云…
「汝口中的永恆,並非行走,乃是沉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自幽谷深淵、晦暗之死中疾馳而來」又是幾個意思?
爺爺難道是順豐小哥麼?
還是得來看下日語原版:
                 あた ……死なくして命はなく、死あってこそ生きるに能う。 そなたの言う永劫とは、歩みではなく眠りそのもの。 災害の獣、人類より生じた悪よ。 回帰を望んだその慈愛こそ、汝を排斥した根底なり。 かんい 冠位など我には不要なれど、 今この一刀に最強の証を宿さん。 獣に墮ちた神と言えど、 原初の母であれば名乗らねばなるまい。 ふち ちそう 幽谷の淵より、暗き死を馳走しに參った。 山の翁、ハサン・サッバーハである。 晩鐘は汝の名を指し示した。          はくだつ その翼、天命のもとに剝奪せん!
日語原版文本
我們拉個對照組,看下英語版的翻譯是怎樣的。
All that begins must end. So, too, all that lives, dies, and in dying, value finds. Thy vaunted eternity is but hollow slumber. Beast of Disaster, evil born of mankind's folly, thy desperate wish that thy love not go unrequited shews thy rejection's roots. Of rank, nor station, nor the title Grand have I need. Bear witness, goddess of life, to the testament writ with mine own blade. Thou fallen god, to beasthood turned, if Primordial Mother be thy title, attend, and hear my name. From the mountain abyss, I come, and only death do I bring. I am 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 the First Hassan-i Sabbah. The bell of evening tolls thy name. Touch not the sky, for by heaven's will I shall strip thee of thy wings!
英語版文本
我相信很多人的日文都比我這個五十音都快忘了的人好,但說實話漢語版裡爺爺這段臺詞翻成現在這樣真是挺讓人無語的…
另外,提媽人類惡屬性裡的「迴歸」用了直譯(直接用了原作中的日文漢字),這裡的「迴歸」如果結合TV版的劇情塑造,實際上在中文語境下翻成「回報」可能會更接近中文語境。
試著信手幫爺爺重新翻譯了一下臺詞,嘗試保留原先中文版本中「汝」和「吾」的部分以保證B格(雖然半文半白看的我挺難受的…),大概齊是下面這樣:
沒有死亡,談何生命 生命本就是自死亡中孕育 汝口中之永生 不過是通向永眠的旅程 由人性中惡孕育而生的災難之獸啊 渴望對「愛」得到回報 ,才是汝被否定的根本 由神墮落為獸的原初之母 在此,報上吾之真名 由幽谷深淵處,帶著最深沉黑暗的死亡 山中老人, 哈桑・薩巴赫 應召喚而來 聽見響起的晚鐘了麼? 捨棄一切虛無之物,吾將「冠位」寄託於這一擊 汝之羽翼,就由吾來斬斷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讀到這的你,更喜歡豐子愷版的翻譯風格,還是林月文版的翻譯風格呢?
現今大多的翻譯作品,又是哪種翻譯風格呢?

Part.2 — 和制漢語

「特異點」這個詞,在我原本最初在 FGO裡接觸到的時候,以為就是這三個字在字面上的意思。
鑑於型月的作品是一個半架空的虛構世界觀,故此在其中出現任何「新概念」都不足為奇。
「設定」罷了。
大約在兩三年前,因為一些緣故,我正補習熱力學以及量子物理的基礎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繞不過一個概念——「奇點」(Singular Point)
而當我從英語資料中挪開視線,順手想看下日語資料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理解錯了
Singular Point在日語中的表述正是「特異點」(特異點 シンギュラー・ポイント),而引力奇點(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在日語中的表述是「重力の特異點」(じゅうりょくのとくいてん)。
也就是說,FGO 的漢語版在翻譯過程中,對於大量直接使用日語漢字表述的「名詞」,或者用更嚴謹一些的說法——「概念」,採取的是直接採用日語漢字的表述這一方法。
之前用了許久的「羈絆」改為「牽絆」,正是個中一例。
而「特異點」,或者說「特異點」與「奇點」,也是這一情況。
至於“日語漢字的表述”,在學術上有一個更明確的稱呼,叫做「和制漢語」
  • 防槓疊甲 請注意將「和制漢語」與「協和語」這樣的王八蛋概念區分。
「和制漢語」的形成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戶時代「閉關鎖國」時「蘭學」的引入與翻譯。
蘭學 日本江戶時代經荷蘭人傳入日本的學術、文化、技術的總稱,字面意思為荷蘭學術,引申可解釋為西洋學術(簡稱洋學)。
有一個不是那麼為廣大公眾所知的事實是,在現代漢語早期形成的過程中,類似上面這樣直接採納「和制漢語」的情況其實大量發生。
一個比較誇張的說法是,現代漢語中關於社科及人文領域中將近 70%的「概念」都是源於「和制漢語」。
舉例說明的話,比如有:
  • 社會(Society) 社會一詞在漢語原指春秋兩季鄉村學塾舉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會。 嚴復在 1897 年翻譯社達[注]祖師爺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的《The Study of Sociology》時,對Sociology的採用的譯名是「群學」。 [注]社會達爾文主義 因此,嚴復的譯本書名為《群學肄言》,而我們現今更多稱呼為《社會學研究》
再比如說,
  • Economy 如今被譯做「經濟」,「經濟」這詞的出處是漢語“經世濟民”,其包含了政治、經濟等多種抽象意義。 而Economy這一概念在最初進入中國時被翻譯為「資生」
當然,這樣的觀點在學術界被嚴重批判,因為「語言」,或者說「概念」的交流總是雙向的。
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1862 年同文館成立後對許多詞彙的翻譯至今仍通用在中日兩國,乃至於朝韓。
例如,蛋白質、銀行、幻想、保險、文學、戀愛這些詞語最初的翻譯定型是羅存德的(Wilhelm Lobscheid)"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上述這部分事實歸屬於「概念史」的研究,在語言學領域被歸入「歷時語言學」範疇。
對這部分內容有興趣的夥伴,推薦關注下陳力衛老師和他的作品《東往東來-近代中日之間的語詞概念》和《和制漢語的形成與發展》(這本只有日語版)。
ISBN 9787520143066
大家把概念史都當成政治概念來做,其實可以把它和生活拉得更近一點。我們過去都做的都是名詞,實際上動詞、形容詞 都是值得做的。 比如有一次,一個學生問我“發展”、“開發”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時候才獲得現在的意義。其實一想,這些還真是可以做一做的,例如它們的概念形成和概念的出 發點是什麼?傳到中國以後,在中文裡是如何展開的?因為我是做語言史的, 我對任何詞彙都感興趣,只要是有趣的,都可以做。 我做“金字塔”就是做一個實體的詞彙,我主要做它的意象如何變化。我們不一定非要按照歐洲概念史的那種“四化”標準來做,只要它有這個意象,對這個概念寄託了很多其他的寓意的話,其實都可以通過研究一一釐清。 一些詞彙的含義是一成不變的,這也不是不能做。比如說前一陣子,王晴佳老師做筷子的歷史,也做得很漂亮。他做物質史,講筷子的作用在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流傳到各個國家,各個國家把它用到什麼程度,這本身也是文化交流和演變的好課題。還有復旦大學張仲民做的“仁丹”一詞,先進入日本,又回到中國,就是一個文化交流史,在衛生史上也具有意義。所以除了概念,具體的物質史也很有趣。 因此我說不要侷限到概念史。像我剛才說的筷子、仁丹、金字塔這種,只要這個詞的形成和它的展開有故事,其實都可以做。剛才我舉的動詞“發展”、“開發”都用得很晚。你一做,就會發現原來這個詞這麼晚才進到我們這邊。 再比如“偉大”原來並不是用於表示人的,都是表示物。什麼時候“偉大”開始使用 的?其實用得很晚的。最近關西大學的一個學生在做。我覺得這種變化都應該 作為一個現象,把它描述下來。所以如果你想將課題做得有趣的話,可能要有故事性的、曲折性的詞彙來做。
陳力衛 專訪-搞外語的人不做翻譯,是一種逃避
至此,原本斷裂的邏輯鏈條得以通順,這同時也引出了後續的討論。

後記兼原作前言

Part.1和Part.2部分寫作的時間點相隔三年。
Part.1作於 2021 年末,彼時的並未對語言學(Linguistics)、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及符號學(Semiotics)等有所涉獵,至於古典哲學下所涉及的修辭學(Rhetoric)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葉分析哲學的發展等就更是在認知之外。
在2024 年的今天,再回過頭看這篇當時一時興起寫就的小品,深感汗顏。
Part.1的起始點是21 年底的時候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和導演討論到「二次元」作品中對白的「中二感」的由來。於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重溫了一遍「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對我這個將五十音已經不知道忘到哪裡去的人,反而是有了機會可以將如下的四部分內容做了個充分的橫向比較。
  • 「日語原作文本」
  • 「日語語音」
  • 「漢語翻譯文本」
  • 「漢語語音」
從而有了Part.1的部分。
而Part.2 部分是最近寫就,最近關於Fate/Grand Order部分的內容總共有三篇,目前在機核已經更新了兩篇,分別是本文的Part.2和《紅 A 「英靈衛宮」原型考》
第三篇是關於Fate系列「宏大敘事」的一些反身性思考,應該近期也會上傳。

參考

^《源氏物語―付現代語訳》,紫式部 / 玉上 琢彌,角川書店,1964-5,ISBN 9784044024017 ^《源氏物語》,紫式部/豐子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07,ISBN 9787020026760 ^《源氏物語》,紫式部/譯:林文月, 譯林出版社,2022-5,ISBN 9787544788953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英對照本)》, 威廉·莎士比亞/譯:辜正坤,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5,ISBN 9787513589390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威廉·莎士比亞/譯:高黎平, 外文出版社,2011-9,ISBN: 9787119072142 ^Atlas Academy DB ^《Fate/Grand Order》 ^《Fate/Grand Order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 》 ^『Fate/Grand Order -絶対魔獣戦線バビロニア-』 ^『兵學と朱子學・蘭學・國學』,前田勉,平凡社,2006,ISBN 4582842259 ^『日本洋學史』-「第2章 蘭學―オランダ語」,宮永孝,三修社,2004, ISBN 4384040113 ^『和製漢語の形成とその展開』,陳力衛,汲古書院,2001年2月,ISBN 4-7629-3439-9 ^《東往東來-近代中日之間的語詞概念》,陳力衛,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6,ISBN 9787520143066 ^專訪-搞外語的人不做翻譯,是一種逃避,陳力衛

版權及署名信息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原作者署名
Mu Jung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