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推薦《臥龍:蒼天隕落》或者《魔物獵人:荒野》,諸位在其他地方可能沒見過有人推薦這種好評率60左右的遊戲
但是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你被關在一個不打通關遊戲就出不去的房間,但你只能從2023年之後發售的“翻車遊戲”裡選一個,這時候我的評測將會對你非常有幫助

當我2023年第一時間打完了我在PC上預購的《臥龍》的時候,我是有點失望的。祖傳的光汙染沒改屬於預料之中,但這個小怪換皮問題和鍵鼠不適配多少有點缺乏誠意了
光榮特庫摩是老三國題材開發商了,按理說屬於對中國市場比較瞭解的外國廠商,然而遊戲一發售就是鋪墊蓋地的差評,因為他們居然在PC佔多數的市場不做鍵鼠優化,我估計日本人可能以為中國用PC玩遊戲的也是核心玩家,一定人均配有手柄,畢竟你看日本本土市場玩FPS的玩家甚至一邊用手柄移動,一邊拿鼠標瞄準
這個遊戲差評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吸引了不少《仁王》系列的粉絲,然而臥龍和仁王完全動作系統完全不能比,雖說仁王豐富的武器動作系統最終很可能演變為經典的強勢動作復讀,但臥龍屬於簡化到你沒得選,核心機制其實只有名為“化解”的彈反
排除掉這些也許可以被辯解為場外因素的缺點以後,臥龍的體驗現在回過來看,其實還好,只是當時玩家們受的大廠拷打太少了,還沒被鍛煉出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所以群情激憤,怒而打差評。倒不是我要替臥龍翻案,而是從後面花活百出來看,我覺得臥龍的性質還沒那麼惡劣

這兩年來我預購了三部遊戲,第二部就是我最為期待的《龍之信條2》,它的前作龍信1實際上是一款銷量很高,風評還不錯的獨特遊戲,在龍信2發售前就爆料出來的一些缺點我當時是完全不在乎,因為那些個缺點龍信1也有,而一代的遊玩體驗還算對得起它“冷門神作”的稱號,所以當時不少人的期待其實就是一個高清化、內容更豐富的新龍之信條
那麼這樣一個,受眾群體包容性很高的遊戲是怎麼做翻車了呢?
既有製作組自己的奮鬥,也有時代的選擇啊。24年初沒有什麼當家大作發佈,只有一個發售在主機端《浪人崛起》選擇和卡普空的龍信2硬碰硬(順帶一提,浪人最近也上PC了,從好評率來看,其實也能進我們這個系列),這倆廠商之間本來就有點恩怨,不過對於PC玩家來說其實也不用站隊,因為沒得選
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這個遊戲的前作雖然毛病一堆,但其實銷量並不低,而且整體風評還好,所以它這個時間是很能吸引新生代的路人玩家群體的
但龍信2最後交出的答卷,不僅沒有吸引新人留下,讓龍信再次偉大,甚至連老家都丟了。原本一代就有的問題,在地圖放大的二代,問題也同樣放大了。龍之信條是一個玩家在地圖上傳送成本極高的遊戲,所以遊戲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趕路的遊戲。一代被不少玩家惋惜的小地圖其實是挽救了這個枯燥的體驗,減輕了玩家的煩躁感。但最重要的是,一代遊戲的“代入感”更強,它在有限的地圖上塞了各種怪物、寶箱、奇遇來中和趕路的無聊,還有一個在當時非常先進的隨從系統,這就讓整個遊戲的“異世界冒險”氛圍非常強,給人留下的趣味更多,淡化了它的一些缺點
然而神奇的是,傳奇遊戲製作人伊津野英昭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遊戲為什麼好玩,在龍信2中依舊延續了老舊設定的同時,非常強烈地破壞了這個遊戲最重要的東西——代入感。同樣種類數量的怪物放在小地圖裡就是剛剛好,放在原本4倍大小的地圖上,就會被人叫做“哥布林殺手”,沒辦法更長的趕路時間理應用遠超4倍的體驗來填充,但結果是不僅怪物種類數量非常少,就連原本的洞穴探索都拉胯了,一個大量時間被迫在野外探索的開放世界遊戲,它的野外洞穴其實沒什麼好探索的……
龍信2是我今天要講的幾個遊戲中把自己的核心優勢做的最差的一款遊戲,所以我不建議你去嘗試這個遊戲,如果你想感受一下這種獨特的遊戲風格,有一個更好的選擇就是回去玩完整版的一代《龍之信條:黑暗覺醒》,舊作品除了畫質略微有些老舊以為,其他方面都要比新作更好,甚至十二年前的一代比二代有著更多的技能欄位和更豐富的服裝搭配

是的沒錯,怪獵荒野我也是預購玩家
不瞭解上一世代廠商品性的玩家群體,可能會誤以為“卡婊”是個愛稱,尤其是前面有一個《生化危機4:重製版》這樣一個比較有優質的“炒冷飯”作品,似乎卡普空是個不錯的廠商,遊戲品質有保障,PC優化也算上心
嘻嘻,現在相信你已經知道結論了。卡普空其實並不在乎自家頭號IP的週年紀念,也並不在乎玩家群體花了錢該有的遊戲體驗。他只是比光榮特庫摩更聰明而已,更早的去開發新自研引擎,拿邊緣IP和舊作品重製來試水,穩紮穩打地搞高清化作品
大製作帶來的人力成本就要分段更新,讓玩家花了錢等你慢慢上班產出,這就叫先款後貨。高清化開放世界帶來的資金成本就要多搞內購誘氪來拿錢,所有內購遊戲想要高效地掙錢就要做減法,把原本正常設計的體驗點減去一些,來做成氪金點來誘導你花點小錢
不過卡普空畢竟護城河深厚,在全配音大製作的當家作品中甚至還敢來點飽受爭議的“原諒”劇情,當然這也算是卡婊多年來和其他保守的日廠相比的一大特點,更快地接受外部的新潮流,就是不知道席捲遊戲領域的DEI思潮還能持續多久,別卡婊剛進步上了,外部環境又變了
除開這些之外,《魔物獵人:荒野》確實是一部能玩的作品,本篇文章是矮子裡拔高個,我冷靜下來想想如果我都推薦臥龍了,不推薦怪獵怪獵荒野有點不公平,所以你做好準備,體驗體驗最新的怪獵其實也還行,更何況本作有個挺不錯的優點,就是大部分武器都比較強力,至少在毆打小動物的時候可以說百花齊放了,故而也能推薦一下吧
——————————————————
以上游戲都是我預購併且打完了的,有豪華版我都是預購的豪華版的,相信有人肯定對我的品味有所質疑,但是如果我說我躲過了《星空》呢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五一
今年五一我實在沒東西玩了,本來打算嘗試一下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軸4:重置版》,結果這個遊戲居然不能輸入中文(部分地方不能),而且翻譯還是機翻,真正的機翻,如果大家有了解過AI譯的話就能看出來,它甚至沒有用AI
我突然靈機一動,不是有個《星空》嗎,都過去快兩年了,當初不少問題都修復了吧,內容也更豐富了吧,正好可以體驗一下貝塞斯達的新時達作品,這還玩什麼老作品啊
於是我又一次震驚了,我玩星空的時間比其他幾個遊戲長,這並不是因為星空更吸引人,而是因為星空如果純淨遊玩想體驗它的一些重要玩法,就是要花更多的時間,這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問題,星空的毛病多的我需要單獨列一篇,來告訴你們2025年了,星空為什麼還是不推薦購買
————————————————
啊還有一件事,我發現以上游戲都是可以自己捏人拍照的遊戲,所以也最後留下一個給喜歡拍照的玩家一個評測吧
捏臉拍照體驗上:
臥龍>龍信2>怪獵荒野>星空

星空的捏人可選項非常少,自帶的相機也比較低級

荒野的拍照系統也非常爛,但捏人比星空好多了
臥龍和龍信2的拍照、捏人屬於第一梯隊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一找成品,我既然是來推薦翻車作品的,這種做的比較好的方面就不展示了,缺乏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