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晚年是什么样子的?椎名立希,一个20多岁的女孩,这句话已经成了摆在她面前、不得不实际考虑的严峻问题。
立希漂亮漂亮漂亮
对我而言,无疑是在疾病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尊严。对于椎名立希来说,疾病是命运强加给她的,是每天都在按规律减退的心跳频率,是疾病带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症状,是晴天霹雳,是无妄之灾。
如果时间和世界迫使人作为主体放弃自身的主体性,尊严死可能是保卫自身规定性的唯一和最可行的选择。如果不站在上帝视角,不开剧透的话,单纯从立希的角度看,结局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在这种语境下,玩家所操控的立希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有尊严地慢慢死去。这就是所说的,【在一个问题面前只可能有一个选择】。当然,从游戏的层面来说,我更喜欢设计者提供的最好结局。
用哲学的术语来说,动机作为相对理性,是由知性所控制的,因此作为自由意志的想象的动机-结果不过是想象中的表象范畴。这遵从着充足理由律之第一重根的自由意志支配着思想,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意志范畴的自我反思,因为知性所支配的不过是感性所直观而来的材料,它归理性所属,因此必然是有限的。故而行动应当受着意志而非想象的支配;立希在十天里做的一切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实实在在的。屏幕后的玩家也会随着情节的展开和遇到人物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抉择。(我很后悔对小灯说了实话)
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被灯推出家门口的那一刻,我心都死了
与身体同一的意志之片断服从的是动机律而非因果律,遵从的是直感而非理性;而作为意志之表象之一的“人的意志”,作为描摹意志幻影的海市蜃楼供知性描摹,所得出的仍然是遵从动机律的因果模型。无论意志是绝对不可知的物自体还是只能通过模糊直感悟觉的幻象,知性所能够采纳的是可见的动机,而结果虽不能感知,却也为意志所命定。
因此,
1)立希的决策立基于分析,但这分析完全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2)尽管分析可能是空中楼阁,但这此时此地唯一的空中楼阁却恰恰规定了立希的此在。因此通向这空中楼阁的道路是她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似乎这个结论具有一定普适性。人类是每时每刻都在作出决策的。
显然,游戏中的椎名立希不是伟人;但她可能成为一个作为在剧情中自我意识的对象,这个对象在被其他自我意识(像高松灯、爱音等)所遭遇时,能够逻辑地辅助自我意识进行双向确证,作为一个对象,立希辅助了精神现象的探险旅行,尽管是在一个微观的层面上,尽管只有在游戏中的短短十天、现实中的数个小时。
当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只有十天,人们应该怎么活下去?这是一个没有人获取答案的问题。因为它也许并不是问题,或者说生命本身在其自证当中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并且发现永远无法触及那个问题的结论。
所以,事已至此,不来()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