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轉載!
因為在自西班牙和葡萄牙文網站搜到了更多圖片資料,就不分散修改到前五期文章了,再做一次補充。
古戰車的先決條件 ——車輪(補充完)
盧布利安車輪(斯洛文尼亞)製造於公元前3200年,是發現的最古老的車輪。它直徑70釐米,,由4根吊片連接在一起
青銅時代的古戰車——蘇美爾戰車(補充完)
蘇美爾城市和運輸車輛
公元前3000年的蘇美爾車輪,由三部分組成,用皮革和木條連接
蘇美爾兩輪戰車,馭手是弓坐在鞍座上的
蘇美爾兩輪戰車和四輪戰車
青銅時代的古戰車——阿卡德戰車 (補充完)
薩爾貢一世站在戰車上指揮軍隊
納拉姆·辛指揮軍隊攻破敵城
青銅時代的古戰車——原始戰車雛形 (補充完)
這裡需要先強調,原始戰車指的是馬拉的戰車,隨著庫爾幹文化中不斷遷徙的人群傳播。它和蘇美爾的驢拉的戰車是就像兩條完全隔絕科技的產物,而大洋那邊的瑪雅人儘管也發明了輪子,但始終沒用在運輸上。
庫爾幹人
“庫爾幹”一詞來自俄語和土耳其語,意為一個有墓穴的墳墓,墓室通常是用木頭建造的。庫爾幹人的文化發展了一種以畜牧業為基礎的經濟,有著非永久性的定居點,因此在考古記錄中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然而,他們的葬禮習俗卻留下了堅實的痕跡。
庫爾幹人通過挖掘,再用木頭建造支撐墓室來建造墳墓。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5世紀和6世紀,歐亞大草原上的許多人都使用這種埋葬方法。重要的識別是他們中的男性普遍有在墓葬中埋葬馬匹和車輛的習慣。
庫爾幹人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在他們的歷史上有不同的文化: 阿法納西耶沃文化(Aafanasyevl Culture) 、安德羅諾沃文化( Andronovo Culture )、亞姆納文化( Yamna culture )、印歐和印伊。
安德羅諾沃文化
安德羅諾夫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1000年),阿法內西耶夫的庫爾幹人向西遷移,形成了安德羅諾夫文化。
他們和早期庫爾幹人有所不同,經濟是田園式的,以牛、馬、羊和山羊為基礎。農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生產小麥和其他穀物的河谷地區。哈薩克斯坦中部的礦藏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銅和錫,他們的技術水平很高,已經按照銅和錫的比例加工武器或工具:比如錫在攻擊武器4%,鈍器工具5%至9%,挖鑽類工具9%至12%。他們還添加了其他金屬,如砷、銻和鉛。
在安德羅諾沃社會的頂峰,一個軍事貴族崛起,他們控制著金屬資源,使用青銅武器作為權力來源。輕型兩輪馬車在社會分化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這個貴族的象徵。
安德羅諾沃文化的兩輪戰車
他們用來打仗的戰車是兩輪的,與之前早期庫爾幹人使用的實心木輪不同,有8到12個輪輻,可以載兩個戰士。他們還被認為發明了一種用來驅動馬的馬嚼,向內突出,刺穿馬的嘴唇,通常由骨頭或鹿角製成,用皮革、繩子和青銅連接在一起,與韁繩相連。
安德羅諾沃文化的戰士群像
另一方面,隨著對戰車的需求增加,庫爾幹人在馴養動物時,開始通過人工選擇和飼養來挑選出更大、更強壯的馬。
庫爾幹人的馬拉車輛傳播
這兩張庫爾幹人為核心的人群遷徙與世界範圍車輪技術的傳播圖,可以很好的講述馬拉戰車在世界的推廣和使用。
關於從公元前2000年擴展到公元前500年的馬拉戰車技術傳播圖
- 紅色圈——公元前2000年:發現古老的木製輪輻車輪的地區(辛塔什塔-彼得羅夫卡文化,也是安德羅諾沃文化初始階段);
- 橙色圈——公元前1900年:安德羅諾沃文化的延伸,馬車技術的傳播毫無阻礙;
- 黃色圈——公元前1800年:隨著早期印度-伊朗僑民的遷移,馬車使用向中亞大草原和沙漠地區延伸,土耳其安納托利亞的第一批戰車是在這個時候發現的;
- 綠色圈——公元前1600-1200年:馬車技術傳播到到達巴基斯坦(在《梨俱吠陀》中常提到了馬車)和東歐、南歐,古代中國也出現了馬車,馬車成為青銅時代晚期各民族重要技術;
- 藍色圈——公元前1000-500年:隨著凱爾特人的遷徙,馬車技術也傳給了當時的西歐各民族。
約公元前2000年,由於氣候變化,可能是一場乾旱,導致印歐人向三個方向遷移擴張;
約公元前1800年,一些印歐人越過的山嶺,到達安納托利亞至埃及的土地,產生了赫梯人、迦南人、希克索人、路比人、帕萊人等民族。
約公元前1900年,印歐移民沿著埃爾伯茲山向東穿過,進入伊朗地域。
約公元前1000年,印歐移民到中國新疆地區產生了賽種人也就是今天所稱的塞人、烏孫國;移民到伊朗的移民產生了梅德人和波斯人,部分印歐移民走到了印度大陸。
約公元前1300年,向西遷移導致印歐人,或是與當地人融合產生了不同部落的新民族: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意大利人、伊利里亞人和希臘人。
青銅時代的古戰車——海上民族戰車 (補充)
希克索人也驅趕著牛車出現在埃及邊境,這些牛車可能拖家帶口,也可能運載著入侵的武士
青銅時代的古戰車——古埃及戰車 (補充2)
壁畫上敘利亞人向法老獻禮,其中上供的戰車一人就可拖拽
古埃及公主駕車的想象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