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場輸出玩法
隊友的選擇
①6命千織的普攻獲得額外防禦倍率加成,這使得千織在戰場時可直接搭配五郎,提高千織的普攻、戰技和元素爆發的傷害(均具有防禦倍率)。
②高命千織的巖傷輸出基本是“雙巖+”的搭配方案,如果搭配芙寧娜就需要考慮搭配1名群體治療角色保證隊伍的增傷循環。
·但實際上,滿命千織的輸出能力很強,即使不能每輪獲得芙寧娜較高層數的增傷也具有很強力的表現,因此隊內的治療角色既可搭配班尼特(提高攻擊力)、也可搭配4命以上五郎。
③三巖隊中,也可將夜蘭替換為阿貝多組四巖隊。
班尼特&五郎的提升對比
五郎未解鎖6命前,對主C站場千織的提升要稍遜色於班尼特,但差距差距並不大;而五郎解鎖6命後,即使是2巖隊,也能略勝出班尼特。
參考輸出順序
①三巖輸出:鍾離E(長按)、夜蘭EQ、五郎EQ、千織QEA接普攻輸出
②雙巖芙班:鍾離E(長按)、芙寧娜EQ、班尼特EQ、千織QEA接普攻輸出
低命千織的站場
千織在解鎖6命前,自身的普攻傷害較低,且不能持續站場輸出,雖然可以搭配「祭禮劍」“強行”在場上輸出兩輪,但是輸出效率比較一般。因此,低命的站場輸出更多是娛樂玩法,不推薦優先考慮。
其他元素的附魔玩法
①千織6命效果中的普攻獲得額外防禦倍率加成是直接獲得的。
②雖然拓展出了搭配班尼特(6命)、重雲和坎蒂絲等的普攻附魔玩法,但因為只有普攻才能獲得防禦倍率,所以附魔玩法並沒有比巖傷普攻玩法有多少優勢、相反為了體驗其他附魔玩法強行加入上述附魔類角色會導致隊伍角色配置緊張的現象。
③因此,該玩法更多是一種娛樂拓展玩法。6命千織優先考慮普攻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