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143595517
在這裡發一遍有插圖的
火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的中國,當時人們嘗試將火藥裝填在竹子等管形器物中,利用爆炸的威力發射彈丸。蒙古人後來改進了這種設計,使用金屬管來承載火藥,並命名為“火槍”
早期的火槍操作繁瑣,精度差,但聲音能夠嚇唬敵人。隨著火槍的傳播,其逐漸成為戰場上的新武器。
自從火槍時代以後,對於步兵戰術的使用,出現了數次大的變化。
火槍的基本成熟階段是火繩槍。
中世紀的工匠們改進了火槍,引入了火繩點火裝置,提高了射擊的精度和可靠性。火槍手開始在戰場上扮演重要角色,雖然精度仍然較低,但火繩槍的使用使得大量農夫能夠通過短暫訓練成為火槍手
在更早的火門槍時代,由於射擊方式很難無依託下獨立完成,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完善的單兵武器。
火門槍時代的火器使用更多是襲擾類,也就是在正式接戰前先行擾亂對方。或者作為守城戰中的純粹防禦手段。
但是火繩槍因為有了點火裝置,所以雙手據槍擊發成為可能,其武器射擊方式已經接近現代槍支了。
早期火槍的使用特點,是威力大,射程較遠,但是精度差,速度慢。
基於這種武器特點,火槍兵的使用模式是在長槍兵掩護下,分段射擊。
防禦作戰使用高柵欄作為掩護。
多段射擊的好處是彌補射速慢缺點,在面對騎兵時能保證火力的連續性。
同時齊射能彌補精度差的問題。
並且充分利用了火槍相對冷兵器的持續作戰更好的優勢。
這個時代典型戰術就是西班牙方陣,通過長矛兵和火槍手的混編,基本淘汰了戰場上的冷兵器兵種。
但是此時的火槍手還沒有完全的線列步兵,其主要原因是火繩槍安全性低,畢竟是明火,靠近容易引燃隊友。同時火繩槍射速還是太低,所以整體需要較厚的陣線來保證整體火力密度。
文藝復興後,燧發槍的發明提高了射擊速度和精度,刺刀的裝備使得步兵具備了近戰能力。
可以說“線式戰術”的出現與“燧發槍”的發明密不可分,燧發槍的出現使得火槍的射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與後來的武器比起來,它仍然有著幾個缺陷:
1、填裝太麻煩,燧發槍的火藥通常用豬油(牛油)紙來包裹的定量火藥包,在使用時用牙齒咬開後面,給發火槽倒一點,然後再把火藥倒入槍管,然後填入彈丸,最後用通條壓實,然後再擊發。這個過程極為繁瑣,導致填裝速度慢,且士兵必須採用站姿進行填裝。
2、射擊精度差,此時由於膛線還沒有發明,燧發槍的射擊精度並不好,往往一槍打出去,自己也不知道子彈會飛到哪裡。
3、射擊速度慢,除了填裝較慢之外,由於填入的是散裝火藥,火藥燃燒不充分和火藥殘渣的殘留,使得每次射擊完畢都需要清理槍管,而且同樣需要站姿完成。這導致燧發槍兩次擊發中的間隔時間通常較長。
因此,為了保證殺傷力,“線式戰術”隨之應運而生,大家排著整齊的隊列行進到射程,在指揮官的指揮下采用齊射的方式來攻擊,這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燧發槍的攻擊力。而為了保證射擊頻率,此後還有三段射擊的戰術產生。
這一時期的“線性戰術”一般是將軍隊展開成兩至三線,每線相聚50至200步,每線又分為3至6列,步兵居中,起兵位於兩翼,火炮視情況配置在兩翼或各線之間。步兵在火炮的支援下以整齊的步伐(每分鐘75步)整齊前進。
隨著火藥的改良,影響視線的煙霧減少,火槍槍兵可以靠得更近,於是步兵隊列厚度變低,一般只需要2-4排士兵分段設計就能保證足夠的火力密度。
這樣火槍兵使用寬正面橫列,就很容易在正面形成持續火力殺傷。
於是線列步兵誕生了。
燧發槍早期精度還是太低,所以使用密集射擊方式,就要足夠的火槍同時使用,所以橫列長度就要足夠長了。
同時,有一種線列步槍的經典戰術,就是抵近射擊。
燧發槍雖然相對火繩槍射速略高,但是其實還是不夠高,所以線列步兵儘量前進到距離對方足夠近的距離。
只要頂住對方先期遠距離射擊的傷亡,抵近齊射能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傷亡,很大概率因為其抵近射擊的高傷亡迫使對方無法維持戰線。
而無法維持戰線的火槍手,對於騎兵就是輕鬆首個的對象了。這個戰術英國人很擅長,電影《愛國者》中,對此有過很完整的再現。
但是,這些都是基於早期燧發槍使用滑膛,彈丸精度太低,有效射程不足。
線列步兵被淘汰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主要起作用的有米涅彈、後擊針裝槍共同完成的。
在早期線膛槍開始逐漸進入軍隊中,就出現了一種使用這種武器的兵種:散兵/獵兵。
實際上是使用較好遠程精度武器的,不參與線列作戰的士兵。
因為早期線膛槍裝填困難,成本高,並沒有成為主流。
但是在米涅彈出現以後,其裝填難度降低,精度大增,有效射程大增。軍隊中的散兵配置增多。
可對於幾個主流大國,其軍事技術的慣性猶在,所以即使在米涅彈普及的情況下,也只是增加了散兵的數量,而線列步兵依舊沒有淘汰。
雖然米涅彈基本還是前膛槍,裝填還是要站姿,但是其射程已經非常接近現代步槍,對敵打擊已經完全不用線列抵近射擊,合理的戰術就不應該是線列作戰了。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於武器的進一步改進,特別是野戰火炮的運動性能和步槍射擊精度的提高,線式戰術的傷亡代價越來越大,於是新戰術的出現迫在眉睫。
於是,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歐洲開始普遍用“縱隊戰術”取代“線式戰術”。不過這種戰術只存在了較短時間。
所謂的縱隊戰術,就是以少數兵力在戰線前方組成散兵隊形,後面則是以營為單位組成的密集縱隊為主力,最後面則是預備隊。
炮兵位於主力縱隊的前方或兩翼,騎兵則位於側翼或後方。戰鬥時,先進行炮火覆蓋,再以散兵攻擊,消耗敵人,同時以騎兵襲擊擾亂敵陣,最後以主力縱隊發動衝擊,進行白刃格鬥,決定勝負。
隨著十八世紀後填裝式槍支的出現,以及十九世紀出現定裝彈丸後,膛線技術開始大規模應用於步槍。
隨著膛線槍的出現,步槍的射擊精度和射擊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步兵戰術進一步發展。
線列步兵及其衍生的作戰方式(如散兵佈置,火炮的使用,熱武器時代的騎兵衝鋒,縱隊戰術等)的出現使得步兵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火力進行抵近射擊,形成了新的戰術體系。
這一時期,步兵逐漸成為戰場上的主導力量,線列戰術在武器精度,彈藥改良和火炮發展下不斷向前改進。
但騎兵的存在和火槍射擊過慢(填裝困難)使得線列步兵的基本思想沒有改變,而戰鬥中決定勝利的白刃戰始終督促著指揮官以線列步兵戰術來保證刺刀的密度,從而奪取最終的勝利。
可戰鬥方式的轉變,從來就具有非常大的慣性,沒有足夠多的鮮血就不能扭轉這個慣性,就如同一戰法國士兵在馬克沁機槍和鐵絲網面前還要集群衝鋒一樣,所謂血的教訓總是比較深刻。
各國的線列步兵戰術基本都是在後膛針發槍普及以後陸續淘汰的,因為射擊頻率的提高使得火力強度不再需要隊列來保證。諸如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以後才徹底淘汰線列步兵,使用散兵作戰。
這裡關於線列步兵淘汰的過程,除了後裝線膛槍,還有個很重要的就是火炮技術的進步,讓線列陣型很容易被火炮打亂,並造成大量的殺傷。拿破崙時期的榴霞彈對步兵的殺傷尤其是排成隊列的士兵的殺傷是相當可觀的。
線列步兵戰術的替代者,是散兵線和密集衝鋒。
在沒有速射武器的時代,局部採用足夠的兵力反覆衝鋒,就能撕裂對方的防線,屬於集中兵力和火力形成局部優勢獲得突破。
但是隨後出現的速射武器,徹底淘汰了密集衝鋒。
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速射武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無視個體堆疊帶來的兵力優勢。
也就是說,局部堆疊兵力獲取優勢突破的戰術無效了,這大大強化了防禦方的優勢,鐵絲網和戰壕的應用讓進攻變得前所未有的低效,於是一戰進入了蹲坑模式。
直到全新的能無視機槍火力並且具有高防禦力的裝甲單位出現,才讓大規模的運動作戰成為了可能,這個就是後話了。
當然,隨著裝備的更新換代,尤其是裝甲單位的出現和升級以及戰機、直升機的存在,讓單兵存在的意義不斷弱化。尤其是海灣戰爭直觀地體現了軍事科技的壓制性,最終讓純步兵這一曾經的戰場主力逐漸邊緣化了,科技代替人成為戰爭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