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小黑盒提供的激活碼
《極圈以南》是一款冷戰時期背景的故事。作為一款從Apple Arcade移植的優秀作品,本作整體而言與手機版並沒有什麼區別。唯獨劇情與人性才是本文想要闡述的重點,而整體流程雖然只有3小時左右,但其結局卻值得深思。
電影化敘事劇情
《極圈以南》以電影化敘事體驗來講述一段動人心絃的故事。冷戰時期的劍橋博士彼得與同事克拉拉在火車上相識,同時發生了一系列愛與糾紛的故事。其少互動、弱操作、無探險的玩法,使玩家更偏向於藝術形式和劇情。整體操作可謂是無腦,在劇情推動下只需點擊不同的分支想法即可。如果你沒有選擇,那麼遊戲也會自動選擇。
人性化的一點在於:即使你點擊不同的想法、對話分支,也不會影響劇情的改變,所以也不用擔心會有多結局,整個流程屬於線性劇情。這種流程的弊端在於很難讓玩家有動力再去進行二週目,也許作者意在讓玩家只進行一週目,而深思結尾的劇情。
印象派畫風/獨特的敘事流程
整體遊戲藝術風格較為明顯,與漫漫長夜極為相似的印象派畫風讓本作顯得格外獨特。整體畫面都是用簡單的線條和大色塊勾勒而成,而與極地中的雪,建築,山等等倒也顯得格外融入。遊戲的色彩也格外獨特,對話面顏色,形狀也代表了主人公內心的獨白,紅色代表緊張,紫色代表失落,方框代表肯定,簡約的風格同時也讓整體遊戲的表現力更強。
而遊戲整體敘事流程採用了貫穿式插入,時而是男主現在在雪地中的,時而又回憶起與女友克拉拉的故事。通過過去與現在的類似的場景來互相切換,時而極地,時而過去,倒也形成了一種連貫性,讓玩家能更好代入劇情。
鮮明的人物色彩
整個遊戲人物雖然不多,但是各個色彩都非常鮮明,以下代表個人想法,當然不同的玩家也會有不同的見解。(涉及劇透)
彼得:這是本遊戲主人公,作為一個冷戰時期的科學家博士,彼得的個人世界是單一的,幼稚的。這也與他從小的生活經歷有關,小時候被人欺負,父親又對他嚴格苛刻,甚至還有家暴行為,而母親的隱忍,使得他的整個人生觀變得孤獨怯懦,很長一段時間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至於對克拉拉都是一廂情願,而在之後的論文糾紛中也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某種意義上來講,彼得是懦弱的。
克拉拉:本作女主,作為劍橋講師,克拉拉與彼得的偶遇也算是一種巧合。冷戰時期的她也受莫拉影響,內心想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克拉拉的這種性格也受家庭影響,從小哥哥早逝,父親便一門心思培養她,好在她的父親很開明,以至於克拉拉的思想非常前衛,一步步的努力讓她進入了劍橋大學。
她的獨立思想與博覽群書也讓她與彼得的性格相嵌合。但過於獨立自主的性格最後也釀成了他與彼得之前交情的崩塌。這種崩塌並不是因為學術地位的糾紛。而是她對彼得信任的崩塌。
教授:作為彼得的教授,他保持著與上層階級的聯絡,同時也是利益的推動者。從彼得進入劍橋開始便培養他。而在最後論文卻不願意加上克拉拉的名字。反映出當時社會中對女性地位的輕視。教授其實有點抽象化,而他也是利益、學術地位的象徵,而讓彼得思想搖擺不定的他正是始作俑者。
機長與蘇聯工程師:這兩人都是配角,但是也卻是極地圈中的唯一一絲暖意。機長是個硬漢,骨子裡那種對蘇聯人的不滿使得他一開始便對工程師充滿惡意。即使摔斷了腿,也改變不了他求生的慾望。而蘇聯工程師本沒有惡意,即使彼得朝他開了槍,他仍舊把彼得扶了回去。在彼得推油桶回來暈倒之後也仍舊把飛機修好,救了大家出去,整個冷戰期間各個國家的人都彼此滿懷惡意。
而在極地圈中3人相依為命,機長給工程師遞煙,敬威士忌,而工程師也與他敞開心扉,聊的酣暢淋漓,不由得讓玩家們在極地的寒冷中感受到了一絲暖意。這也是在生命的最後時期中,體現出的一絲人性的良知面,這種感情,並不是國與國之前能限制的,而是人與人一輩子的生死至交。
總結
整個冷戰的大背景構成了本作寒冷的氛圍,克拉拉與彼得故事讓玩家們不禁唏噓:這個遊戲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從所有人的角度來講,所有人都生還了,是個喜劇。
而從克拉拉與彼得的角度來講,他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卡拉拉對彼得的信任觀崩塌,而彼得也獲得了學術地位,但也失去了感情,是個悲劇。
因此結局非常能引起玩家的思考,一週目來說就能讓人回味無窮,作為一個手遊移植來說,本作還是非常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