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人在吐槽網飛的《三體》第一季,但我卻覺得這是一部令人頗為驚喜的改編劇,沒那麼差。
選擇以這種方式來評價這部作品,也許會遭到一些讀者的反對,甚至招來謾罵之聲,但葉秋臣還是想講講自己的真心話。
為什麼令我感到驚喜?
因為它真正做到了“改編”這兩個字,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的二次創作,且成品的質感也很不錯。
該劇由曾國祥與國外導演聯合執導,中外合體。
曾國祥即此前大熱電影《少年的你》導演,他的改編能力還是一如既往的強。
敘事過程和組成元素都不重要,因為已經套上了完全不同的背景框架和結構。
幾乎重塑了所有核心人物,甚至將一些不討喜的角色與現有人員進行了整合。
所有情節都導向關鍵事件,高光場面全都拍了,以重要節點層層推進劇情,其餘任其自由發揮。
進入主題速度更快,矛盾更加突出,合體角色的人性刻畫更為細膩與合理。
這樣的改編方式讓觀眾對後續劇情是有期待的,畢竟那是與原著相似但不相同的情節安排,好奇心將驅使大家想要繼續追看之後的更新。
最初,葉秋臣看《三體》原著和國產版時,始終覺得第一部裡的汪淼根本不是真正的核心主角,葉文潔才是。
對於這種純純為了推進劇情的工具人,合理拆分他的部分是種非常聰明的做法。
當然會有人持不同的觀點,大家各自保留意見就好。
非要揪著劇中的某某某與原著裡不符的點來摳,那麼爭論本身可能沒意義,因為咱們看的角度本身也不同。
用中國思維去考慮外國人做事的不合理性,本身也是層面的錯位。
我在看劇時,一直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改編。
如果網飛也按照原著來拍,那麼難免會產生劇情重複且大概率不如國產版的問題。加上外國人的面孔來拍《三體》,那就必須適當做出“本土化”的創意改造,從這個維度來看,網飛版是成功的。
首先,完全照著書拍,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是最簡單也最穩妥的做法。
雖然國產版畫蛇添足加了一些冗餘人物和情節,但不可否認的是整體質量在此消彼長的衡量之下確實相當高,精編版就更貼合原著黨的心意了。
然而網飛版播出時間明顯晚於國產版,在情節上基本已經無法給觀眾創造出新的驚喜,若單純靠拍攝手法來吸引,盲目利用特效因素來加成,大概率根本拉不回這部分的口碑,所以製作困難係數成倍放大。
那便只能打碎原來的框架,重新構思這個新《三體》故事。
然後,環境和人員都不匹配這種想法。我很佩服網飛版的編劇,在平衡了諸多因素之後,大膽選用了五人組來擔此重任,讓他們分別認領了汪淼、程心、羅輯、雲天明等關鍵人物的戲份,同時將章北海也安排成了編外人員,將角色之間的關聯性捏得更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