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計劃》的搶先體驗版已經發售一段時間了,宏大而浪漫的遊戲目標設置、成熟而富於深度的沙盒建造玩法、收放自如的美術表現,使其取得了意料之中的好成績:目前Steam好評率維持在97%以上,根據各方數據推算也有望成為今年銷量破百萬的國產遊戲之一。
顧名思義,這個遊戲的終極目標就是建造那包裹整顆恆星,並提取其輻射能的巨構建築——戴森球,它是由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一種假想。
標準的戴森球
《戴森球計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把這種假想變成了觸手可及的東西。你將在遊戲中從手動生產基本零件開始,一步步地建造那壯麗絕倫的戴森球。這個過程,當然是痛並快樂的:夜以繼日地開採利用星系資源,殫精竭慮規劃自動流水線,堆砌出一個龐大的工業國度,以為戴森球的最終成形服務。
然而,在你辛辛苦苦幾十小時後,跑到各大遊戲社區、論壇去激動地分享自己的球形成果時,很可能備受打擊。因為這會兒,“硬核”戴森球玩家早就不造球了,他們已經開始深耕造型藝術,從寫字到建模無所不及,風格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有玩家在行星上用建築物堆出了 “戴森球計劃”五個大字,紅色的字跡由於夜色的襯托在太空中格外醒目。
@我是誰我在哪(貼吧)
這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遊戲中有一類物品叫“矩陣”,俗稱糖塊,有紅、黃、藍、白等好幾種顏色。只需要藉助最常用的裝置“傳送帶”鋪出字形,再把紅糖(能量矩陣)輸送到傳送帶上就可以了。傳送帶的佈置幾乎沒有什麼限制,3D沙盒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允許你充分展現書法功底。
@Andreidagiant(Reddit)
寫字的進階版本是繪圖,兩者原理一樣,但繪圖顯然需要更多耐心,對球面地圖和經緯度信息也需要有更精細的把握。一個精彩的例子是某位玩家制作的“地球地圖”,大致準確勾勒了我們世界七大洲的輪廓,中國則被紅糖填了色。
@然哥最能吃(Bilibili)
這位玩家還表示“做之前覺得不難,實際做才發現在星球上畫畫有多麻煩。其實我提前做好了30多萬的藍糖,準備鋪海洋的,鋪完紅糖我就放棄這個念頭了……”的確,平面繪圖之難不僅在於你要用線形的傳送帶組合成一個面,有時還得為了“畫布”的平整先把整個行星鋪上地板,總之工程量浩大。
@風旅者1379(Bilibili)
即使在鋪好傳送帶後,糖塊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全自動輸送,有時可能需要手動放置……比如上圖中必須手動放置黃糖的中國結穗擺。
不過,假如你已經對傳送帶和糖塊的組合得心應手,就可以考慮嘗試更復雜的設計了。作為參考——有的玩家在運用遊戲中的“四向分流器”對傳送帶上的物品妥善配比後,做出了霓虹閃爍的效果。
@隱隱約約嚶嚶(貼吧)
對於行星的整體建築佈局,自然也是有著千奇百怪的構思。如果你還在為自己的星球雜亂無章而感到苦惱,不妨看看強迫症藝術家是如何巧妙利用極地中心法,讓所有建築完美地貼合在緯線圈上吧。
@tcgod4(貼吧)
當然,我們不要忘記,最讓人想要傾瀉才華的部分,還是戴森球的形態設計。
在這個遊戲裡,戴森球並不是只能做成一個球,就像提出者弗里曼•戴森解釋的那樣,它可以是雲狀、環狀,或任意別的形狀。
遊戲中戴森球實際的建造過程大致分為節點和殼面兩個部分。在恆星的特定高度軌道上,每30個小型運載火箭可搭建一個節點,這構成了戴森球的整體骨架,節點越多則戴森球的發電功率越大,但成本顯然也越高。節點之間的空隙為殼面,玩家可以發射相對廉價的太陽帆來填充,以吸收更多的太陽能。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同一顆恆星可以在不同高度軌道建造戴森球,只要彼此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即可——你可以想象到這將帶來多大自由度。同時,這不得不讓人讚歎遊戲出色的優化,從一個個微型建築,到戴森球這種巨構,到幾十個星系組成的總地圖,遊戲到了後期即使單位多出N個數量級,也依然能夠較為流暢地運行。
言歸正傳,目前玩家們在戴森球結構方面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比如有人分享了目前找到的球形結構中最能節約材料的設計,看上去就像一個足球。
@花倫同學(貼吧)
談到造型創意,更加是人才輩出。B站一位Up主創造了也許是洪荒宇宙中最配得上“恐怖如斯”四字的仙家異寶:以戴森球為瓣的一朵金蓮,正藏護著一顆恆星級別的金丹。這位Up主展示視頻的標題稱,這是《戴森球計劃》和《鬼谷八荒》聯動的產物。看來“科技修仙”,才能讓人真正地“法力無邊”。
@我就是曹某(Bilibili)
順便一提,這位Up主還在視頻評論區分享了自己的存檔,其他玩家通過社區的“戴森球藍圖”Mod就能載入。
伊卡洛斯(伊卡洛斯是我們在遊戲中操控的工業機甲,主要通過它來完成建造行動)不務正業的情形,實在太多太多,還有把戴森球做成萬聖節南瓜頭的:
@Wrn2x(Reddit)
有致敬蝙蝠俠的:
@lakedisease(Reddit)
有在藍星周圍設計不知道什麼形狀的,和普通的橙色光譜段星系的戴森球,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質感:
@Wizmopolis(Reddit)
還有跑去黑洞建戴森球,並勇敢地接近黑洞表面的事件視界的:
@CecilPalad(Reddit)
可以看到,當玩家操控的工業機甲接近事件視界時,戴森球的形狀也被時空扭曲,製作組在這裡的編程處理應該還是挺符合實際物理定律的。
說到底,玩家們之所以能玩出這麼多花樣,一個前提仍是遊戲設計本身提供了足夠多的可能性,具備允許玩家發揮創意的包容度、自由度。
成熟的建造玩法、小巧的球面地圖、、良好的程序優化,一氣呵成地融合到了一起,於是玩家們才有條件去打破常規思維,自主掌控、自由創造。
在這一點上,《戴森球計劃》和《我的世界》何其相似。這樣的遊戲沒有所謂“爽點”,沒有數值陷阱,只要你盡情發揮創造力,就能獲得一種莫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