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來觀察一下見行者的面板數據,這裡主要比較其餘三位推擊手:溫蒂、食鐵獸、阿消(不考慮天賦,除阿消外均按精二滿級無潛能計算)。


天賦:技巧射擊
“技巧射擊:攻擊重量大於等於3的敵人時無視目標180/200的防禦力。”
見行者的天賦“技巧射擊”,出現在他的身上頗有一些戲劇性。這類型與敵人重量直接掛鉤的天賦,一般都出現在輸出幹員的身上,而“重量等級3”恰好是其中的重要分水嶺。比如攻城手早露對大重量敵人增傷的“深入骨髓”,以及歌蕾蒂婭作用小重量敵人的“弱肉強食”,兩者的界限正是3重量。

不過問題也來了,無視目標180/200的防禦力在數值上絕對是屬於高的,甚至要強於投擲手迷迭香的“殲滅戰裝備”(無視目標160/175防禦力)。這放在輸出幹員身上肯定優秀,但對於非輸出向的見行者而言,真的會適配嗎?讓我們在下文的傷害測算中一探究竟。
射擊技巧:護身與驚爆

“驚爆射擊:立即將範圍內所有敵人往身前方向較大力地推開並暈眩2.2/2.3/2.4/2.5秒(撞到高臺時暈眩時間延長為3.4/3.6/3.8/4秒)。若目標碰撞其他敵人,使其暈眩2.2/2.3/2.4/2.5秒。”
一、技能機制:見行者的兩個技能,基本都用的是之前推擊手的模板,只是進行了一些細節微調。一技能“護身射擊”,是低技力消耗的單次推擊;二技能“驚爆射擊”,是高技力消耗的群體推擊,這兩者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只是見行者在此基礎上增加的是“暈眩”控制效果,而不是像食鐵獸一樣去減速:


二、護身射擊:即便是推擊手,傷害測試也是要進行的。這裡選用了此次活動中的新敵人:尋路者術士(防禦力200,法術抗性50,重量等級為2),來簡單測試一些傷害和位移距離:


因此:如果打算啟用見行者,必然要找到合適的地形,讓他能推開目標撞到高臺。如果沒有這樣完美的地形,那麼更建議攜帶能直接暈眩的溫蒂、或是會減速的食鐵獸,抑或是在肉鴿中抓取希望消耗更少的阿消,都會成為更佳對策。


這裡要再提一嘴他的天賦“技巧射擊”,無視部分防禦力的屬性和幾乎毫無傷害的二技能“驚爆射擊”完美錯過。過低的相性配合,令人不得不感嘆一句可惜。但見行者真的這麼不堪嗎?倒也不是,他還有暈眩在呢。


尤其是見行者的二技能“驚爆射擊”,效果更是獨特:如果推擊的目標碰撞其他敵人,能讓所有人都暈眩2.5秒,這是見行者的真正核心價值所在,也延伸出了他下面的兩種作戰思路。
五、實戰應用:見行者的第一種用法,既適用於他的一技能“護身射擊”,也能適配二技能“驚爆射擊”:尋找面對高臺、距離兩格以內、最好一格的位置,通過暈眩打出穩定的群控。就像在上文表格中表現的那樣,能不能觸發“撞牆暈眩”,對他整體暈眩覆蓋率的影響是7.8%:

聽上去是不是有點難?對於部署位置的要求過於苛刻。沒事,這裡還有另外兩種用法:不用考慮地形,只需要敵人扎堆配合。見行者能通過推動一個敵人,像“打保齡球”一樣地打出範圍控制。這可能才是見行者這位幹員存在的意義,能通過推動對範圍敵人形成群體控制:



基建與綜合評價
一、基建技能:見行者的基建技能“邏輯推理”,屬於常見的特定線索收集:“進駐會客室時,線索蒐集速度提升35%,心情每小時消耗+2。”

二、潛能建議:一罐無糖咖啡,方便攜帶,開罐即飲。見行者沒有核心潛能提升階段,各潛能收益平平。五潛時他增加了20點額外的無視防禦力,但由於見行者自己的二技能不具備倍率,只能對一技能生效,而恰恰這個技能不是他的核心。其他階段部署費用和再部署時間的降低,聊勝於無。活動幹員建議兌換滿潛,但收益很小。

三、培養建議:拉特蘭公證所執行者見行者,將為你調解紛爭。對於萌新博士而言,阿消已經完全足夠了。這位四星幹員幾乎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幫我們完成“推擊”的任務,而只需要最低的培養成本。並不建議再額外練一個見行者,推薦度:★
對於常規隊伍已經成型的博士而言,見行者憑藉著“身前方向”這四個燙金大字,硬生生地開闢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域。如果是常規隊伍攜帶一個推擊手位,他在週轉方面的表現不佳,並不能成為剛需。但是在部分地形中,還真是隻有見行者的“反身抱摔”才能將之有效利用。常規作戰推薦度:★★☆;
對於超高練度、尤其是眾多推擊手已專三了的博士而言,見行者依舊有著屬於自己的兩份巨大差異化。一是上文提到的“反身抱摔”,二是範圍暈眩的控制潛力,這兩者都是非常珍貴的。至於幹員自身的輸出平平,已經不重要了。綜合推薦度:★★★★。肉鴿模式推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