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談談少時的一些書動畫遊戲相關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10-10 16:32:02 作者:月亮上的風 Language

內容沒什麼聯繫,想到哪算哪,就簡單說說今天想到的,非要說的話,都是過去時光的碎片。發到網上有個地方保存吧。
先說說遊戲,少年兒童時接觸的主要是國產遊戲和少量日本遊戲,至於具體有哪些已經記不清了,當年其實更多是看電視和看書,遊戲玩的不多,這裡只簡單說說印象深刻的遊戲。
《古龍群俠傳》算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遊戲(金智塔開發的那個單機遊戲),現在想想,應該是在最早接觸的一批遊戲中了。這遊戲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幾點,第一點是在殺人莊被那八卦謎題困住,當時還在遊戲中到處去找提示(一開始還沒有找攻略的概念),後來還是上網找到八卦圖片解決,在此期間從10級左右練到了幾十級……第二點,這遊戲有不少bug,比如隊友離隊後不能再加入,物品莫名其妙消失,戰鬥時莫名其妙中毒等等,這要換現在早就棄了,但當時最終還是通關了,好像還利用過這些bug刷錢和讓敵人中毒,所以也有好處哈哈哈。第三點,這個遊戲的劇情是將古龍幾本小說的故事串聯起來放在製作者新編的大背景故事中,所以會有小魚兒知道陸小鳳這樣的情節,當然總體改編的還是不錯的,頗有古龍特色,比如最後要打的一切幕後黑手青龍會老大是主角的爹和師父。最後結局每次都是選和師妹在一起,只是因為覺得是官配(小孩還是挺單純的,容易服從安排)。至於其他的印象就不深了,就不講了。
b站的流程視頻
《幻想三國志》系列,《三國群英傳》系列,《新絕代雙驕》系列,一個公司出的一起說下。但其實沒有什麼可多說的(馬上打自己臉)。
《幻想三國志》系列是披《三國》皮的愛情故事,《新絕代雙驕》系列是披武俠皮的奇幻愛情故事,至於《三國群英傳》系列,好像跟《三國》沒什麼關係,就記得兩點,一個是各種奇幻要素比如找神獸什麼的,再一個是撞臉的人物頭像。總之這三個系列在當時玩過的遊戲中算是製作得相對較完整精良的,其他的就沒什麼了。
張學友扮演傅士仁

張學友扮演傅士仁

《風色幻想》系列,這遊戲真是深得jrpg真傳,中前期不斷挖坑挖大設定,到臨近結尾時放出大量文字解釋敘述信息轟炸,不過當時覺得挺不錯的(?)反正是宏大世界觀遊戲的代表了。不過現在真是不想玩這樣的遊戲了,許多設定實在是為了設定而設定,反正翻來覆去就是少男少女轉世,找同伴,洗白黑化,拯救世界,被封印的神,人造的神,打敗神等等jrpg常見要素。當然概括來講歐美rpg也差不多,但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抄的還不一樣呢。歐美rpg更像美劇電影,而jrpg更像針對青少年的舞臺劇,我這個老年人真是沒什麼興趣了。
《仙劍奇俠傳》系列前幾作。《仙劍奇俠傳1》我是後來才玩到的,所以沒有情懷,客觀的說,《仙劍奇俠傳1》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下算是很不錯的,至於它的後續系列遊戲,就個人感覺其實並不比它差,只是時代變了。個人認為就遊戲性,劇情,流程體量等綜合最好的是3代。另外對個人來講重要的還有2點,一個是唐雪見是我最早接觸到的這類角色(個人很喜歡這類女角色),另一個是我最喜歡的仙劍音樂《御劍江湖》。至於《仙劍》後來的發展,只能說目標受眾變了,那東西也得跟著變。
falcom出的《卡卡布》三部曲,《軌跡》系列,《雙星物語》一代和二代,《伊蘇》系列在pc上的前幾作,一起說下。《卡卡布》三部曲,《伊蘇》系列和《雙星物語》一代、二代是清新精緻的舞臺劇風格,沒有扯太多宏大設定,橋段演出也不錯,給我的印象至今仍然不錯。《軌跡》系列個人喜歡的還是前兩作,越往後越扯,有人說是製作者的問題,這也不一定,jrpg針對青少年的舞臺劇風格就限定死了只能這樣,不可能真正深刻的揭露什麼,而把系列延續下去必然越來越宏大,這就尷尬了。當然《軌跡》系列是falcom現在的臺柱了,這類遊戲總是有著核心粉絲圈的,就公司發展來看也是走的這個路線。
《幽城幻劍錄》和《軒轅劍》系列前幾作是我少時所玩遊戲中最喜歡的。具體的在之前文章裡寫過了,這裡簡單說說。
《幽城幻劍錄》可以說是中文遊戲中綜合最佳了,當然這類遊戲最重要的還是劇情;關於劇情,我認為好的劇情能讓人感受真實,讓故事照進現實,《幽城幻劍錄》的故事能讓人想到世界的複雜,正邪難分,人在命運面前的掙扎和渺小,而精彩的文本和橋段演出可以幫助玩家代入到遊戲體驗中去,在遊戲中感受現實的複雜與無奈,而最後的悲劇也讓人印象深刻(人類也很奇怪,現實就夠無奈了還要去虛構的故事中體會)。
《軒轅劍》系列前幾作吸引我的是其試圖去表現揭示覆雜的東西,當然限於製作者的水平,對於表現的效果見仁見智,表達的觀點各人看法不同,但至少有這樣的嘗試去表達了不同的聲音,而不是用短平快的東西包裝包裝就把人忽悠了完事。
《廢都物語》是我最喜歡的jrpg,樸素精緻的畫風,恰到好處的配樂讓其外相不錯,而故事也精彩且不是jrpg老套路,就個人對於故事的解讀,大概是迪多斯創造了迪多斯消滅了迪多斯救贖了迪多斯,整個故事其實就是“tale of 迪多斯”,這種尋求個人自我救贖的故事總是能打動我的。一個人製作的獨立遊戲尚能如此,而反觀很多大製作遊戲,反正也不知道錢都到哪裡去了。
白甲的迪多斯

白甲的迪多斯

《三國志》系列,《信長之野望》系列,《太閣立志傳5》這些英雄史觀遊戲讓我記住的當然是其中的人物,《信長之野望》系列和《太閣立志傳5》也是讓我對日本歷史文化產生興趣的啟蒙了。至於遊戲性見仁見智,個人認為也就是《太閣立志傳5》設計精妙,《三國志》系列和《信長之野望》系列就是人物數值驅動型遊戲。
基本上印象深刻的就這些,後來興趣就轉向歐美遊戲了。
說一說少年兒童時看過的一些印象深刻的書。
歷史方面的,《中華風雲人物通覽》對開紙1000多頁我居然看完了,內容是介紹從三皇五帝到清末的中國人物。當然就現在回想,這書算是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不是通俗小說,也不學術,大概類似百家講壇那樣。
主要印象深的有幾點,其一,人物篇幅極不平衡,最長的如曹操,秦始皇,李世民分別近20頁,最短的如黃忠不到半頁,這也讓我很早意識到兩點——①重點人物和非重點人物的歷史待遇差別大了去;②大多數人事在歷史中早就消逝的渣都不剩了。
其二,認識了不少不為人知的人物和少見字,如古公亶父。
其三,編書選人是有傾向的,比如①全書基本是軍政人物,而技術、學術、文藝人物基本沒有;②如秦檜等負面人物一概沒有。全書人物基本上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屬於普通人的只有黃道婆等幾個人吧,作下點綴,反正得有。而對於這些人的敘述明顯空洞,沒有可靠的歷史記載,沒有可以敘述的具體經歷,沒有具體的技術細節,乃至連真實姓名都沒有,不過也難怪,從來普通人能有什麼記載,有個名字就不錯了。寫人也是有傾向的,如曹操的負面內容也就是多疑,好夢中殺人,殺了華佗等民間老生常談的東西;李世民的負面內容只有結尾處吃丹藥死了;對於王安石,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沒有任何負面敘述;關於商鞅,倒是諷刺了其作法自斃的下場,不過為啥不提《商君書》的具體內容呢。
少兒故事方面的,《兒童文學》《少年科學》《故事大王》《童話王國》《米老鼠》。《兒童文學》封面上寫著適合9-99歲,不如說確實有一些內容不適合兒童,有明顯針對青年的偏散文偏現實的文章。也有黑殘深的文章,有一篇文章名字記不清,大概內容是一個性工作者在船上做生意時,她的兒子有個看守廁所的差事,其兒子和來的人發生了一些故事,最後結尾處這性工作者做完生意從船裡出來,而她的兒子剛死了沉入湖中。總之《兒童文學》讓我當時看到了不同風格的文章,還是挺好的。
《少年科學》主要是一些科學知識,科幻故事,記得裡面還有紙質模型圖,可以裁下來做成模型,嘗試過轟炸機(還是客機?)紙模型,成品太軟(畢竟雜誌紙做的)。關於科普故事的雜誌,原來家裡還有不少80年代的《我們愛科學》雜誌,裡面的故事真是既有趣味性又起到科普的作用,秒殺現在的所謂科普故事,可能當時的作者是有著正經科學背景並且願意來寫故事的吧。
《故事大王》就是各種少兒故事了,風格多樣,有一些常駐的兒童作家像楊鵬(科幻),葛冰(恐怖?)等。還有印象較深的如範錫林(作者似乎是退休教師)的武俠故事,少年讀者來稿——有一篇記憶很深,大概內容是寓言(擬人化)遇見謊言,格言,名人名言等並揭穿其虛偽,遇上越來越虛弱的真言並和其成為好友,後來寓言被人從山上推下掉落河中,多年後寓言醒來,發現各種虛偽之言愈發強壯,而真言不知所蹤,從而踏上尋找真言的路途。
《童話王國》就是鄭淵潔寫的一些故事了,風格就是那個風格,看過都懂。《米老鼠》其實大多數故事是唐老鴨一家的故事,不過確實唐老鴨一家的故事比米老鼠的故事好看,唐老鴨總有倒黴催的故事,史高治和三隻小鴨總有冒險故事。記得這雜誌很早就每期7.8元了,不過物有所值,應該都是迪士尼作者創作的漫畫翻譯成中文。另外每期雜誌附有一些小玩意兒,對少兒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科幻方面的,《飛·科幻世界少年版》,《科幻世界》。
《飛·科幻世界少年版》如其名,故事更輕快,更適合少年看,當然也有不少奇幻故事,印象深的幾個故事,網聊少女竟是超級AI為愛轉為人類、連體人兄弟爭奪養分耗死對方、傳頌中的大英雄原來只是暈倒的路人、茅山道士在現代捉妖。記得大概在04年時改版,05年刊號給《奇幻世界》用了後就停刊了。
《科幻世界》就不用多說了,看過的都知道,還記得在《科幻世界》上看《三體1》連載的日子嗎?另外,中國只有《三體》熱,沒有科幻熱。至於《科幻世界》後來的發展,就個人認為,還是作者的問題。以前在《科幻世界》上長期高質量(質量究竟如何見仁見智,反正總比沒有強)輸出的作者大多數是中小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中年男性,這些人不愁生計但也沒有往上的路子;他們有閱歷有思考,不是一無所知也沒有站得很高什麼都看得見,所以他們還有幻想。而現在有的人太老了,有的人不寫了,再加上現在科幻也成了商業炒作的對象,不像當初純業餘寫這沒幾個錢的豆腐塊文章。其實中國最適合寫高質量科幻小說的是這批人。當然韓松是個例外,寫的小說詭異的很,不過結合他的工作身份,其中隱喻的到底是什麼就見仁見智了。至於現在為什麼沒有新一批中年人來寫,大概是,現實的引力太tm沉重了。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挪威的森林》。當時只對《百年孤獨》有所感觸,多年以後的開頭,長久的循環,註定消亡的命運,“馬孔多在下雨”,抓著床單飄走的如仙子般的雷梅黛絲,馬孔多廣場沒死一個人等等,這些對少兒也是有著衝擊力的,更何況看似魔幻的事在中國又何嘗沒有呢。至於《霍亂時期的愛情》和《挪威的森林》,當時真沒啥想法,而就現在來想——當然可能不恰當——這兩本書大概講了面對操蛋的生活所做的不同選擇,可能很多人心中想做出《霍亂時期的愛情》主角的選擇,但在現實中還是如《挪威的森林》主角那般。
還有一些文摘類雜誌,現在想想,也就是個成年人看的雞湯,當然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各種口味,各種成分的雞湯都有(毒雞湯不還是雞湯),就不多講了。
以上書都沒了,所以沒有圖片。
最後說說動畫,太常見的如《聖鬥士》《貓和老鼠》《海綿寶寶》《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數碼寶貝》《遊戲王》《火影忍者》《龍珠》《奧特曼》《小糊塗神》等就不說了,太過子供向的《光能使者》《神龍鬥士》之類的也沒什麼可說的。基本上是從90年代末到零幾年的,現在想想好久以前了,那時CCTV7還是少兒頻道。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電視上好看的動畫少了,不過對我也沒什麼影響,那時已經基本不在電視上看動畫了。
《宇宙刑警》,故事本身其實沒什麼印象了,印象深刻的是片頭曲,沖天一號(好像是叫這個)的外觀;最後的結尾處,女主角在夢幻般的場景中奔向從決戰歸來的男主角所駕駛的飛船,“如果這是夢,我希望永遠不會醒來”,多麼美好又傷感。
《喬尼大冒險》,大概是最早看過的有進入虛擬世界情節的動畫,進入虛擬世界後成了3d動畫,不過由於當時3d技術限制,給我更多留下的是驚悚的印象。
《天鷹戰士》(就是《EVA》),本來劇情就雲裡霧裡,還閹割版,印象深的也就幾個中文版歌曲了。
小神龍俱樂部,各種迪士尼動畫,最喜歡的還是《唐老鴨俱樂部》。還有藝術創想節目,不知道有沒有人嘗試過學著裡面做。
1961版《大鬧天宮》,目前為止最好的國產動畫電影。真·主旋律電影。
《賽文奧特曼ov》,更加成人化了,幫助身為侵略者的地球人的賽文將何去何從。
《飛天小女警》,花花,泡泡,毛毛,可愛又迷人。
《大草原上的小老鼠》,《鴨子偵探》,真中美合拍,片頭曲仍然印象深刻。接吻伯爵的故事到最後也沒弄明白。梅小姐的口頭禪,這是常有的事(實際上不常見)。
《鐵臂阿童木》2003版,絕對的製作精良。人和機器人和睦相處,它所隱喻的東西真的有可能嗎,挑動群眾鬥群眾什麼時候會改變?還是離開地球飛走的機器人更有希望吧。
《超能勇士》《猛獸俠》,最早看的全3d動畫了。《超能勇士》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恐龍勇士了。恐龍勇士接受了預定了的命運挑戰,用棍子打敗了金屬變體,守護了人類和賽博坦人的未來,而他所為之戰鬥的動機,翻譯成良心也挺好的。
Tell my tale to those who ask.Tell it truly,the ill deeds along with the good,and let me judged accordingly.The rest...is silence... ——改編自《哈姆雷特》的恐龍的遺言。
《猛獸俠》中前作導演和編劇都換了,更神神叨叨,大概講的是霸王龍想將賽博坦變成徹底的無機體,矩陣想把賽博坦變成徹底的有機體,猩猩想把賽博坦變成有機態與無機態融合的形態,至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編劇要這樣定,總不是套現實,類似工業發展與生態的平衡,有點像《質量效應》中的綠光結局,不過我還是認為類似《Stellaris》中的靈能飛昇最高級。另外,國語版配音相當不錯。
另外,《天線寶寶》也蠻不錯的,始終覺得很可愛。還能在天線寶寶肚子上的小電視裡看到外國小朋友玩耍的片段,看看別人的生活,不過似乎新版引進中國後都給替換成中國小朋友玩耍了。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