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作还是“精神污染”?
一、基础信息与背景
- 类型:悬疑科幻视觉小说(科学ADV系列第四作,与《命运石之门》同世界观)
- 推荐人群:硬核悬疑爱好者、日式视觉小说拥趸、心理承受力强者

二、核心体验:撕裂理性的“混沌漩涡”
1. 剧情:9/10——疯狂与逻辑的极限拉扯
- 高能开局:以涩谷地震为背景的“新世代疯狂”事件,猎奇案件频发(如人体自燃、眼球穿孔),主角团通过“Gigalomaniac”能力(以妄想扭曲现实)揭开真相,全程无尿点,但精神污染指数极高。
- 争议点:真结局门槛过高,需通关全部角色线+隐藏条件,部分玩家吐槽“被编剧PUA”;BE冲击性过强,角色死亡方式过于猎奇(如断头台少女),可能引发心理不适。
2. 角色塑造:8.5/10——病娇与救赎的群像剧
- 主角宫代拓留:“情报强者”人设,表面理性实则脆弱,与《石头门》冈部伦太郎形成鲜明对比;
- 女性角色:尾上世莉架(争议核心):真结局身份反转引爆社区,评价两极分化(“神伏笔” vs “强行喂屎”);来栖乃乃、有村雏绘:支线剧情补全世界观,但部分角色动机略显牵强。

3. 视听表现:7/10——经费不足,但风格化拉满
- 画面:立绘精致度一般,但CG张力极强(如血色涂鸦、破碎瞳孔特写);
- 音乐:OP《Uncontrollable》燃炸,BGM阴郁氛围渲染到位,但重复使用率高;
- 演出:伪纪录片式UI、突然跳出的惊吓画面(慎防深夜游玩)。
三、硬核劝退预警:这不是一款“友好”的游戏
- 入门门槛:需至少了解《混沌之脑》基础设定,否则开局一脸懵;
- 叙事节奏:前3章铺垫冗长,第4章后剧情密度陡增,信息量爆炸;
- Meta要素:打破第四面墙的设计(如游戏内论坛互动),部分玩家认为“故弄玄虚”。
四、横向对比:科学ADV系列的“异类”
《混沌之子》 | 《命运石之门》
- 剧情基调 :绝望压抑,全员恶堕;热血中二,拯救世界
- 角色塑造:灰色人性,反英雄主导;王道成长,友情羁绊
- 游玩体验:致郁指数MAX,适合M系玩家;燃泪交织,大众接受度高
- 出圈能力:核心圈封神,路人劝退;破圈神作,动画引流成功
五、综合评分与购买建议
- 综合评分:⭐️⭐️⭐️⭐️(8.5/10)
- 入手时机:Steam史低约¥32(日厂原价偏高),建议捆绑购入科学ADV系列包;
- 慎入人群:
- 无法接受血腥/精神污染场景者;
- 追求轻松娱乐的休闲玩家;
- 对日式悬疑叙事无感的欧美剧情党。
结语:
《混沌之子》如同一杯混合了脑浆与红茶的致命饮品——它用癫狂的叙事撕裂你的理性,却又以严谨的伏笔令你跪服。若你渴望一场颠覆认知的颅内风暴,且自认精神防线坚不可摧,这场“混沌狂欢”等你赴约。否则,请珍爱心理健康,远离拓留和他的妄想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