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从以色列建国至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巴以冲突史,共约6,300字。由于篇幅所限,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涵盖,欢迎对中东历史熟悉的盒友们在评论区补充。
以色列建国史
从古罗马到一战结束
2023年十月,意大利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战队以色列,给罗马提图斯凯旋门打上以色列旗帜的新闻,殊不知这座凯旋门就是纪念罗马征服和摧毁耶路撒冷并成功驱逐犹太人而建。
其实犹太人自从公元135年被罗马帝国驱逐,到18世纪才开始有一些几百至上千人的小型回归。大规模的回归潮则始于1881年。当时散居各地的犹太人被迫害,不得已回到巴勒斯坦——古犹太国所在地。
他们回归的方式也非常犹太——花钱买地。当时是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把土地卖给犹太人。1917年时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拥有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到1947年就已经买到了大约6%的土地。
促使以色列建国的派系在1896年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或者叫“锡安主义”运动。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当然并非所有犹太人都买他们的帐,这个暂且不提。到了1897年,首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召开,随后成立了专门机构帮助各地犹太人回迁至巴勒斯坦。
很快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在中东区域角力。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同意战后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家。1917年英国也承诺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区域建国。可仗还没打完英国就悄咪咪和法国签了《赛克斯-皮科协定》瓜分奥斯曼治下的中东各省。这就打脸了不是。
后来一位犹太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时任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和当时的伊拉克国王达成协定,同意犹太人建国。但条件是英国人也得守信用让阿拉伯人独立。值得一提的是,从1949年开始,魏茨曼成为以色列首任总统。
一旦有英国参与,事情往往不会这么简单。如今的巴以冲突可以说和英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国代管时期
自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阿拉伯人内部纷争不断,1920年国际联盟(巴黎和会的产物,联合国的前身)委托英国管辖现在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盘。
1922年英国把现在约旦的地盘交给阿拉伯哈希姆家族管理,这个哈希姆家族的后代一直统治约旦到现在。英国人自己只管理如今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区域。彼时犹太人口的占比只有11%,算是少数民族,因此犹太和阿拉伯之间相安无事。
随后的几年是犹太人回归的高峰期。尤其是二战前小胡子在德国掌权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批犹太人回迁至巴勒斯坦。到1940年,犹太人口就占到了30%,种族关系非常紧张。
在这期间英国人也是很不靠谱的搞了一份白皮书,规定1939年后的五年内只能再接受75,000名犹太人。这下犹太锡安主义者哪里能忍,马上就跳出来大骂英国人忘恩负义。阿拉伯人也不知足,因为他们要的是完全停止犹太人迁入。可以说英国从这时起就失去了双方的信任。
事实上英国人并没能阻止犹太人的迁入。1944-1948年,约20万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区域。此时犹太人口占三分之一,种族冲突的规模和频率都更大了,英国人打了退堂鼓。
1947年英国人把国联的委托又还给了联合国。同年11月联合国多数票赞成(英国弃权)通过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这最终会成为了中东战争的导火索。前一小节中有提到,犹太人在1947年买到了6%的土地,但联合国方案给犹太人划分了55%的领土,这无疑让阿拉伯人非常光火。虽然方案通过,阿盟全员投反对票且不接受这一方案。巴勒斯坦区域爆发种族冲突(巴勒斯坦内战)。
一直到1948年5月14日英国人完全退出巴勒斯坦区域,英国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促成联合国分治方案的落实。当天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阿拉伯联军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1947年到1949年间的一系列冲突的统称,在以色列建国后的战争规模更大。而且在当时只有以色列“国”,而没有巴勒斯坦“国”。
另外请注意,当我说到“冲突”之类的字眼时,一定是导致人员死亡的冲突。具体伤亡数字不再列出。
说回到以色列建国后,阿盟成员国黎巴嫩、叙利亚、Iraq、埃及、约旦、沙特、也门派兵进攻以色列。虽然阿盟后来也在追加兵力,奈何以色列全民皆兵,还有外国犹太人赶来支援,阿盟兵力上明显处于劣势。从1948年5月到年底,以色列的兵力从不到三万人增加到了十万多人。
在开战初期,阿盟联军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而且是压倒性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在世界各地犹太氪金大佬的支援下很快就不存在了。
在1948年5月末,联合国发起了停战协议,并要求双方不得购买武器。以色列悄咪咪的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了一批,但另一边阿拉伯人不光没有搞武器,反倒闹起了内讧。期间联合国调停员提出把北方加利利区域划给犹太人,南方的沙漠区域划给阿拉伯人,结果自然又是遭到双方反对。
停火不到一个月,犹太人发起反击,以压倒性优势击败阿拉伯人,拿下了调停员提议划给犹太人的加利利区域。这一波战斗结束于1948年7月18日的联合国停火令。但以色列军队在停火期间并没有闲着,而是继续策划进攻行动,占领部分阿拉伯人聚居的城市,并且驱逐当地居民。至少有五万巴勒斯坦人被驱逐。
到了1948年10月中旬,以色列完全无视停火令向阿盟军进攻。一直打到1949年1月7日,埃及怂了,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随后一直到3月,其他阿盟国家也相继与以色列停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
到停战时,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区域至少77%的土地。
需要额外补充的是,上面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隐藏了很多脏活。交战双方都有针对平民的军事行动并且造成了伤亡。
目前以色列最大的右派政党利库德的前身叫伊尔贡,纯纯就是个恐怖组织。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搜1948年的代尔亚辛村事件。伊尔贡的大boss在1948年访问纽约的时候,被一批美国犹太学者公开吐槽“法西斯”。伊尔贡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成功洗白上岸。
巴以冲突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我们看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区域站稳了脚跟。这其中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巴勒斯坦人去哪儿了?
先说回今天的主题:苏伊士运河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
二战期间,英国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彼时埃及是个君主制国家,埃英关系不错。1952年埃及军官推翻了国王,国内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和以色列交恶。到1956年埃及连苏伊士运河也不让以色列用了。
英国在当时的国际话语权很大,在美-北约,苏-华约之外,攒出来一个“巴格达公约”(简称巴约),希望延续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但埃及公开反对巴约,同时和苏联发展关系。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强行吞了英法两国在苏伊士运河公司中的股份,将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法以三国秘密达成协定,当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
鸡贼的是战争刚开始,英法就出面调停。以色列表面接受但进攻并没有停止。仅仅两天就占领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英法以的目标非常直接——夺取苏伊士运河并推翻纳赛尔政权。一边是英法的经济利益,一边是以色列的国土安全。
在这场战争中英法直接派战机从地中海方向摧毁埃及的空军,到11月初英国更是派士兵到塞得港抢占运河地区。面对两面夹击,埃及部队只能后撤保护运河。
在10月底,英法曾利用一票否决权组织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插手。此后虽然美国敦促联合国大会通过紧急会议通过了停战决议,英法也并不遵守。于是美国抛售英镑致其大幅贬值,并否决了IMF对英国的贷款。苏联也威胁“无法保证巴黎与伦敦的安全”,并撤回了驻以大使,强势介入中东事务。新中国大力支持埃及,提供了大笔经济援助。
在英国抢占塞得港后仅一天,英法两国就迫于国际压力接受停火。两天后用以色列也同意从西奈半岛和加沙撤军,但撤退直到下一年三月才完成。
至此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埃及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桥头堡。日不落帝国就此凉凉,再也无法与美苏平起平坐了。而美苏则正式介入中东。
第三次中东战争
自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分别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在以色列西南、东面和北面与其冲突不断,并在苏联的支持下准备与以色列开战,欲将其完全击败。
1967年4月初叙利亚戈兰高地的驻军率先向以色列开火,战争开始。随后埃及迅速组织兵力接近西奈半岛东的以色列边境。
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中,埃及驱逐联合国的观察站和驻军,封锁西奈半岛东的堤蓝海峡——以色列通向红海的唯一出海口。5月末,埃及忽悠约旦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理论上埃及和约旦可以迅速将以色列的领土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约旦非常心动。
形势对以色列明显不利,可以说是被团团包围。到6月5号,以色列果断出击,只有12架飞机留守,其余战机全部出动攻击对方机场。
首先被攻击的是埃及。由于时区的差异,以色列飞机攻击埃及机场时正是早晚班换班时间。结果可想而知,第一波空袭结束后,十个埃及机场中有六个完全瘫痪,16个雷达站被破坏,200多架战机被摧毁。第二波空袭又击毁了100多架埃及飞机,破坏了其余的雷达站以及空军基地。仅半天时间,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约旦和叙利亚空军由于没有事先准备,没能及时对以色列造成有效打击,围魏救赵失败。
当天下午,以色列空军攻击约旦,约旦空军团灭。第二天叙利亚空军也遭到重创。
至此,在仅仅两天时间里以色列就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到第三天,6月7日,以色列陆军在空军的配合下一鼓作气,全歼埃及五个步兵师,拿下加沙和整个西奈半岛,再一次打到了苏伊士运河东侧。同时,以色列东部的部队击溃约旦部队,拿下了约旦河西岸的全部土地。
在同一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以色列接受了联合国的停战要求。
在6月9号,以色列又突然对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区域进攻。战斗只持续了一天,以色列成功占领了戈兰高地。
至此,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大获全胜。数十万阿拉伯平民被迫逃离,成为难民。巴勒斯坦人开始在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组织对抗以色列的武装活动。可以认为当下的巴以冲突就是由此开始。
1967年11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归还占领的领土,同时阿拉伯国家认可以色列的国家地位。但实际上以色列直到1982年才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拿回领土后埃及就承认了以色列。最近的新闻中大家会觉得埃及和以色列关系似乎还不错,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埃及被打服了。至于约旦和叙利亚的领土以色列并未按照联合国的要求归还。下一次中东战争也是由此而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大获全胜结束之后的两年中,埃及一直在苏联的支持下和以色列战事不断,试图收回西奈半岛。由于美国担心与苏联的摩擦升级,在1970年促成了停火。
苏联同样不希望在中东和美国对抗,对埃及的军事援助也开始打折扣。埃及自然是非常不满,到了1972年时公开向以色列喊话要开战,甚至把苏联的顾问也全请回去了。
这次埃及很聪明,开战计划非常保密。一边对外散步军备不足的假消息,一边时不时在边境搞军演。每次军演以色列都很紧张,但次数多了像烽火戏诸侯。在犹太人赎罪日前一周,埃及又开始“军演”,叙利亚部队也在和以色列的边境集结部队。但以色列总理决定不再像上一次一样先发制人。
在赎罪日当天(10月6日凌晨),埃及进攻西奈半岛。以方人手缺乏,埃方准备充分,结果就是埃及人迅速攻陷了以色列防线。以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遭到了反坦和地对空武器的毁灭性打击。
激战两天后双方开始休整。到14号埃军又主动冲击以军阵地,但大败。
一天后以军步兵开始反击。由于双方准备都很充分,战斗非常惨烈。最终以军获胜,成功渡过苏伊士运河,并向埃及首都开罗进军。
在北线,戈兰高地的战斗更加激烈。以色列对此处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虽然开战时兵力悬殊异常(1:9),但以军的增援迅速抵达战场。10月8号,集结后的以军开始反击。到10号就把叙军打回了战前的边界。到14号,以军进军到距离叙利亚首都仅40公里的位置。由于约旦和伊拉克的及时增援,叙利亚才得以阻止以军的继续进攻。
以军的战果离不开美国的军援,包括武器弹药,甚至直接派遣战机参加战斗。同样,苏联向埃及和叙利亚提供了大量军援。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援。不仅巴勒斯坦人参加了战斗,甚至连朝鲜都派了一个飞行中队支援叙利亚。
10月22号,在美苏的影响下联合国通过了以埃停火协议,但战斗并未停止。直到苏联威胁直接进场中东,美国直接向以色列施压,以军才停止了对埃军的围剿。叙利亚和伊拉克也顺势宣布停战。
战后埃及逐渐疏远苏联,叙利亚也开始平衡与美苏的关系。阿拉伯人为了反制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引发了1973年石油危机。实际上以埃间的边境摩擦一直持续到了1974年5月底,才在美国的斡旋下达成协议,结束战争。
此后到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以色列同意归还西奈半岛,以换取与埃及的正常外交关系与和平。埃及也因此失去了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领导地位。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大获全胜结束之后的两年中,埃及一直在苏联的支持下和以色列战事不断,试图收回西奈半岛。由于美国担心与苏联的摩擦升级,在1970年促成了停火。
苏联同样不希望在中东和美国对抗,对埃及的军事援助也开始打折扣。埃及自然是非常不满,到了1972年时公开向以色列喊话要开战,甚至把苏联的顾问也全请回去了。
这次埃及很聪明,开战计划非常保密。一边对外散步军备不足的假消息,一边时不时在边境搞军演。每次军演以色列都很紧张,但次数多了像烽火戏诸侯。在犹太人赎罪日前一周,埃及又开始“军演”,叙利亚部队也在和以色列的边境集结部队。但以色列总理决定不再像上一次一样先发制人。
在赎罪日当天(10月6日凌晨),埃及进攻西奈半岛。以方人手缺乏,埃方准备充分,结果就是埃及人迅速攻陷了以色列防线。以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遭到了反坦和地对空武器的毁灭性打击。
激战两天后双方开始休整。到14号埃军又主动冲击以军阵地,但大败。
一天后以军步兵开始反击。由于双方准备都很充分,战斗非常惨烈。最终以军获胜,成功渡过苏伊士运河,并向埃及首都开罗进军。
在北线,戈兰高地的战斗更加激烈。以色列对此处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虽然开战时兵力悬殊异常(1:9),但以军的增援迅速抵达战场。10月8号,集结后的以军开始反击。到10号就把叙军打回了战前的边界。到14号,以军进军到距离叙利亚首都仅40公里的位置。由于约旦和伊拉克的及时增援,叙利亚才得以阻止以军的继续进攻。
以军的战果离不开美国的军援,包括武器弹药,甚至直接派遣战机参加战斗。同样,苏联向埃及和叙利亚提供了大量军援。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援。不仅巴勒斯坦人参加了战斗,甚至连朝鲜都派了一个飞行中队支援叙利亚。
10月22号,在美苏的影响下联合国通过了以埃停火协议,但战斗并未停止。直到苏联威胁直接进场中东,美国直接向以色列施压,以军才停止了对埃军的围剿。叙利亚和伊拉克也顺势宣布停战。
战后埃及逐渐疏远苏联,叙利亚也开始平衡与美苏的关系。阿拉伯人为了反制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引发了1973年石油危机。实际上以埃间的边境摩擦一直持续到了1974年5月底,才在美国的斡旋下达成协议,结束战争。
此后到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以色列同意归还西奈半岛,以换取与埃及的正常外交关系与和平。埃及也因此失去了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领导地位。
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被刺杀后,以色列以此为借口出动十余万名士兵进入黎巴嫩,史称第五次中东战争。
为什么说以色列是找了个“借口”呢?因为实施刺杀的组织和巴解处于敌对状态,而以色列出兵的目标却是消灭巴解,顺带赶走支持巴解的叙利亚部队。巴解属实是被前猪队友坑了,但话又说回来,即便没有刺杀事件,以色列也会寻找下一个借口。
以色列的动作非常快。刺杀发生后仅一天,以色列空军就开始了对黎巴嫩南部的巴解游击队的轰炸。到6号,大约两万人的第一批以色列陆军就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进军黎巴嫩。
激战持续到6月17日,以色列提出停火,并要求巴解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撤军。巴解自然不会同意,于是战斗继续。
到6月2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停火并无条件撤军,以色列自然不会同意。巴解和以色列也相继向对方提出绝不可能被接受的条件。谈不拢就只能接着打。一直打到8月初巴解的总部被以色列包围,巴解才同意撤出黎巴嫩。
随后巴解游击队成员转移到了其他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部队也退回了叙黎边界。
但此次中东战争并没有随着巴解和叙利亚的失败而结束。9月15日,黎巴嫩总统(也是基督教长枪党的首脑)遭到炸弹袭击身亡。以色列部队又以此为借口回到黎巴嫩,并在贝鲁特西区掩护长枪党袭击了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贝鲁特大屠杀持续43小时,估计有3,000名左右巴勒斯坦难民和黎巴嫩平民丧生。整个事件的恶劣程度堪比南京,被联合国定性为种族灭绝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以色列或黎巴嫩士兵因为这一事件被审判。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确实迫于压力辞职,但十几年后又复出并成功当选以色列总理。
五个多月后,以色列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从东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