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景”類遊戲有它忠實的擁躉,足以在模擬建造這個類別中守出一畝三分地。且這樣的遊戲也可以說是永遠不嫌多的——畢竟夢是做不完的,而這樣的遊戲也更像是幫助玩家做夢的工具,還原出那些只存在於腦海中的意境。當然,其中也包括這款《巴黎建築師》。
顧名思義,《巴黎建築師》是一款讓你有機會重塑巴黎的造景類遊戲。你在遊戲中的唯一目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這座時尚之都。地標景點附近的從屬建築,每個區域間的色彩風格,以及地段分塊的樣式類別都由你來決定。而在此之上,特別需要提及的一點是——你做這些事情將沒有任何成本。
換個角度來看,與其說你在遊戲中扮演了一位建築師,倒不說是地道的造物主。你可以無視金錢、時間、原料這些要素,從而有效率地達到任何目的。當然,對於只熱衷於造景的玩家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你不用擔心條條框框的改建成本,而是想怎麼造就怎麼造(“造”在這裡當是一字雙關)。也正是因為這個前提,使得作為新手而進入遊戲中的我有了大施拳腳的底氣,我的第一個大手筆甚至把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把香榭麗舍大街兩側的建築推平,一股腦改成村莊Style。
當然了,我並不真心喜歡“城中村”,而是要實地測試一下宏觀建設工具。作為以城市為載體的造景遊戲,我認為它的建設工具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直接在上帝視角下對區域進行風格改造的宏觀工具;一是把街區放在設計臺上精雕細酌的微觀工具。兩種工具各有其用途,互相補足方可滿意。
以我測試的香榭麗舍大街為例,這裡細分出來的街區像切披薩那樣切成了固定的塊,你可以點擊任意一塊或幾塊,在改建按鈕中選擇風格,接下來等施工進度即可。在施工的過程中,時間是會自動流逝的,且很快,所以理論上你要快速改建一大片區域也用不了多久。而這種大規模改建的場景可以說是十分壯觀的,百餘個塔吊同時工作,恐怕也只有當今的雄安才能見到。
重要的是,如此折騰,你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這是沒有什麼成本的。我自己從鄉村到新香港、再到“2040”試了一遍,就是玩兒。而決定了區域的大體風格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微觀上的精雕細琢了。點擊一個街區,進入設計臺,開始針對街區內部的各種景觀進行更換或調整——
比如我不喜歡高樓大廈,只喜歡花草樹木,那我就可以隨意在素材列表中選中替代的對象,效果會立時反饋到檯面上。而就像在其他類似作品中一樣,所有獨立的建築模型都是一個單獨的模板,你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對它們進行細微的調整,如高樓可以加蓋層數,牆體可以加寬;天台或建成公園、或弄成平頂和斜頂樣式;你也可以選擇喜歡的顏色風格,以使它們保持整齊劃一的美感。這些操作的過程幾乎都是傻瓜式的,不需要什麼學習成本。
除此之外,已劃好的街區佈局也可以重新設計,就像在紙板上畫圖一樣,使用鼠標切線即大功告成。無論如何,定製街區的過程就像在為自己製作一個微雕模型,從素材庫裡選取、再調整、最後打上光,供你細細觀摩。不過需要提及的是,目前遊戲裡的素材——無論商用、民用還是如綠地公園等建築還不算太豐富,特別是如果有一些特殊需求的玩家,可能會覺得不夠用。創意工坊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提到自由度,其實本作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不能對巴黎的標誌性建築和固定分區進行更改。也就是說,你可以按照已經劃分好的區塊去決定內裡每一片街區和具體建築的樣式,但不能直接編輯路網和地形;而包括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巴黎聖母院等等地標在內的建築也是不能動的。說到底,這個遊戲的主題是“巴黎”,所以你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出一個更魔幻的巴黎,而不能把巴黎的特徵砍掉,讓它變成東京、紐約、上海什麼的。這可能會讓玩家有自由度受限的感覺,但考慮到“專一城市”的主題,這一點倒也無可厚非。
其實在本次測試時,我覺得吸引我的另一個系統是任務。你看,這個遊戲它原本的狀態是一個大沙盤,供你自由玩耍卻沒有具體的目標,那些GDP啊,綠化率啊,居民數量啊,房價啊什麼的都成了空設指標。但加入任務後就不同了。任務給予了我很多額外的樂趣(甚至可以說有點像解謎的樂趣)。比如你要保證一個區域高綠化率的同時又必須擁有多少幢臨街建築,街區內既要四通八達又必須注意樓間距等等。有一個目標將那些似是而非的指標串聯在一起,遊戲性的味道就更濃了些。不過,我也得說目前這個任務系統似乎還在測試中,我這個版本能體驗到的任務數量實在不過癮,希望後續可以玩到更多。
最後,此類遊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還有拍照模式。你自然可以把親手打造的景觀留存下來,發在社交媒體上或作為素材保存。本作的拍照模式也同樣提供了豐富的自定義元素,角度、景深、濾鏡、天氣條件等等供隨意調整。我想,站在符合夢想標準的城市中的一角,舉起相機為它拍一張照片,這個瞬間應該就是此類遊戲的終極目標吧。
我這個攝影天分薄了點...來看看官方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