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双鱼星皇家飛机场# 评测员 撬棍二筒 撰写
写在前面
就在昨天,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DC粉丝自行组织的观影活动,组织的大佬和coser都非常友善,也很会营造气氛,尤其是小丑姐姐,她的一句“谜语人滚出哥谭!”让我记忆犹新,观影前的蝙蝠侠混剪视频与电影倒计时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呐喊。
这里的朋友岁数大的有三十多,而岁数小的可能仅仅只有七八岁,但我们欢聚在一起仿佛全然没有了年龄的隔阂,因为此刻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彻底释放——DC。
姐姐太帅了!
在开始影评之前我要先解释我标题的意思,《新蝙蝠侠》它做到了跳出超英框架之外,挖掘了其角色背后的真正特点并且融合了大量漫画中的桥段,它逆流而上甚至铤而走险的迈出了这一步,我非常佩服马导的勇气,不论影片的质量如何,《新蝙蝠侠》的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
比肩神明还是贴近生活?
我记得在我的上一篇帖子中有写到,“因为本片不是起源电影,所以如果你不了解蝙蝠侠请酌情观看。”
但我看完之后这句要改一下了,你对于这部影片的观感取决于蝙蝠侠在你心理究竟有多大的份量,又或者说你希望看到一个战无不胜,比肩神明的蝙蝠侠,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部影片中的新蝙蝠侠表现绝对会让你失望透顶。
本片的布鲁斯韦恩跟以往蝙蝠侠电影中的花花公子大有不同,他更像是一个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不论是在黑夜还是白天,面具之下是更加浓厚的黑色烟熏妆,似乎是为了掩盖常年熬夜的黑眼圈,一张隐形的面具死死的扣在了他的脸上,如同上帝剥夺了他笑容的权力一般。
不止是抑郁,本片的布鲁斯韦恩还时不时透露出些许的自卑,他经常弓着个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背后凸起的脊椎,就跟2019年的《小丑》一样,甚至他不再想穿上西装当回布鲁斯韦恩,对阿尔弗雷德(管家)也冷淡了很多。
换言之本片的蝙蝠侠更像是一个有心理创伤的自闭患者,而他通过打击罪犯达成自己复仇的手段,用愤怒来掩盖自己的伤疤,对罪犯更加残忍,也更加冲动,战斗毫无技巧漏洞百出,甚至他的计划也乱无章法只要能用拳头解决绝不手软。
而如果你还想看酷炫的装甲与装备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应该也要失望了。
本片的蝙蝠洞非常简陋,就感觉像是随便找了个地下室当蝙蝠洞,估计只有大量的蝙蝠和一台蝙蝠电脑能够看得出是蝙蝠洞了。
蝙蝠侠则更寒酸..没有蝙蝠镖没有烟雾弹,除了能扛揍的装甲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了。
但如果你问我喜不喜欢本片的蝙蝠侠,我的答案是“喜欢,贴近现实的喜欢。”
蝙蝠侠在正联代表的就是人类最高的极限,能够比肩神明的存在。
但我们是否也忘了,蝙蝠侠他也是人,是一个被罪犯摧残到家破人亡的孩子。
他对罪犯恨之入骨,却从不跨越自己的第一原则,哪怕是复仇在心中燃烧,无情的发泄自己的愤怒也是有始有终,这样的蝙蝠侠与其说是菜,我更愿意把它称作是迷茫。
“我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让哥谭市变得更好,唯有恐惧才能让罪犯对我产生畏惧,也只有愤怒能驱使恐惧,多年之后我要让每一个罪犯都清楚的记住一个名字——复仇使者。”
没错,本片的蝙蝠侠称自己为“复仇使者”,蝙蝠侠这个名字还是来源于谜语人对他的称呼,从这点上来看就已经能看得出来此刻的蝙蝠侠是迷茫也是****的,他不知道哥谭真正的问题出在哪只能通过愤怒来发泄。
所以本片中的蝙蝠侠并不是菜,他只是一个受犯罪影响的孩童,还不知道怎么去更正,不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蝙蝠侠其实都应该仔细想一想,面具之下是一个普通人还是超人?是布鲁斯韦恩还是克拉克肯特?
回归本质
看完《新蝙蝠侠》之后我只能说DC终于回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全名——Detective Comics(侦探漫画)
《新蝙蝠侠》与其说是一部超英电影不如说只是套了超英的壳子,它可以是超英也可以是侦探悬疑片。
马导似乎学到了扎导的精髓,用镜头与旁白代替剧情,让观众更好的融入进故事,沉浸感比起言语叙述也要强上不少。
在电影的前期我丝毫感受不到这是一部超英电影,它体现出来的更像是一部黑色犯罪电影。
哥谭的雨夜,一个神秘人出现在了男人的家中,他手持凶器隐匿黑暗当中静静的观察男人..
家中静的可怕...只能听到男人的脚步声与雨的滴答声,一步,两步,三步...木板嘎吱响迎来了神秘人..
黑暗中一双无形的手伸向了男人,像是狩猎一样锁住男人的咽喉,窗外雷声轰鸣,轰鸣过后只剩下了一个满脸胶带的人。
正如我上述举的例子,《新蝙蝠侠》就是利用大自然正常发出声音来掩盖黑暗与危险,马导非常会把控观众的内心,前期看的我很是过瘾,这里我推荐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去杜比影院观看,绝对会是一场视听盛宴。(电影院中如果有小孩估计要被吓哭。)
犯罪案件说完就要来到我们电影的核心点——侦探元素,本片的主旨就是侦探,那么去掉了大场面和血脉膨胀的战斗戏换来的侦探元素值得吗?
我的答案是值得,本片因为是侦探悬疑电影所以整体节奏是偏慢的,因为它不光要铺垫案件和人物,还要描绘布鲁斯内心的变化,所以不是粉丝可能会觉得有点拖沓。
但探案的过程真的是非常精彩,这里的精彩不在于福尔摩斯般的"神推理",而在于凶手的犯罪手法与谜语,本片的犯罪现场充满着"十宗罪"的味道,到处都用血字写着”不要撒谎“,连死者的脸都被胶带包裹,而谜语人留下的每一个谜语都荒诞且诡异,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新蝙蝠侠》的推理也并不是大众所认知的强逻辑分析与侦破,它更像是一步一步的往谜语人的坑里跳但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侧面体现出了谜语人这个反派最大的优势——智商。
所以本片更多的是用气氛去吊足观众的胃口,每一个谜语环环相扣,比起正常侦探片推理时的头脑风暴《新蝙蝠侠》所体现的则是扑朔迷离的案件与错综复杂的谜语,让观众去做猜谜语的侦探。
多彩的黑与极简的乐
黑色是蝙蝠侠的主配色也是哥谭市必不可缺的灵魂之一,但过多的黑只会造成较差的观影体验与审美疲劳,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答案就是适当的加入符合设定的暖色调。
《新蝙蝠侠》的时间设定大多时候都是在晚上,就算是在早上也会用大量的冷色调与阴郁的天气来渲染气氛,达到“哥谭市永无太阳”的效果。
而夜晚每当切换到蝙蝠侠战斗时都会加入时亮时暗的灯光效果让你看清楚蝙蝠侠的每一个动作。
部分夜景的颜色搭配非常有讲究,楼房常常会伴随着一点橙黄色灯光代表家中的温馨,而道路则是清一色的黑,唯有霓虹灯招牌的亮红色能照亮哥谭市的真面目。
黑色与红色本就是影片蝙蝠侠的主基调,所以影片的主配色采用了大量的红与黑,如同红色的梦魇一般笼罩着哥谭。
在这样的色彩搭配下不光不会产生颜色单一的问题,相反会让画面极具美感。
而影片的配乐有诡雅异俗的古典乐《圣母颂》,也有压抑平淡的《SAMUELKIM》,文章开头的配乐便是后者,相信各位读者已经能感受到本片的音乐阵容是多么强大。
《圣母颂》之下隐藏着谜语人悲惨的过去,同时也作为犯罪现场音乐的主旋律让现场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怪异。
《SAMUELKIM》则代表着布鲁斯韦恩的内心,悲凉之下是暗流涌动的复仇,也代表着昏暗罪恶的哥谭仿佛永远不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芒。
哥谭之下的种种小人物
相信在电影上映前不少观众都对佐伊饰演的猫女嗤之以鼻,我一开始也并不看好,毕竟安妮海瑟薇实在是太符合我内心中猫女的人设了,但在我看完影片佐伊的猫女在我心里直接封神,相信我,放下偏见去观看本部影片,你的观影体验会好上不少。
《新蝙蝠侠》的猫女从头到脚都充满着性感抚媚的气息,而她与蝙蝠侠诞生的种种化学反应真的能让人甜死,如果你不是漫画粉可能会觉得他们两的感情有点莫名其妙。
但你仔细思考一下两人的身世就会发现他们两此刻其实都需要一个与自己相似的怪人,这里我就不多剧透了,大家可以自行去电影院观看,你一定会喜欢上这一版的猫女。
谜语人可以说是本片塑造的最成功也是最鲜明的一个角色,他与蝙蝠侠是对立面却又不是对立面,就像是双面人的一枚正反硬币,只不过谜语人做事要更加极端。
蝙蝠侠以愤怒驱动正义成为复仇使者,而谜语人则是不惜一切代价揭露真相自称为复仇使者,两者皆是受害者,他们的目标一致驱动力也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蝙蝠侠面具之下代表的就是资本家群体,可悲却又讽刺。
戈登的刻画相比于猫女来说要浅了不少,但演员演技是真的非常优秀,直接让我忽略掉了他是黑人戈登。
《新蝙蝠侠》明显给了戈登与蝙蝠侠跟多的对场戏,从侦探拍档上来看戈登这个角色是成功的,只是动机与行事逻辑上并不是那么清晰,不了解戈登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
总结:最不超级英雄的一版蝙蝠侠和最无可救药的一座城市
《新蝙蝠侠》让我看到了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蝙蝠侠,那么他必定是帕丁森版本的蝙蝠侠。
比起其他版本的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蝙蝠侠更能让我为止共鸣,他展现出了一个普通人的脆弱和沧桑,那是悲惨世界中的最后一丝纯粹。
马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吃人的哥谭市,它可以让一个富家公子一夜之间变成复仇使者,也可以让一个孤儿在多年过后成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这是一层层道德败坏后的人群们诡异的狂欢,血光蔽日也不仅仅是地狱的专属,但与地狱不同的是在那橘黄色的云层中有一道熟悉的蝙蝠光芒,那时它不再是罪犯的恐惧,而是民众的希望。
#神来之作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