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年,黑石出現。黑石輻射會嚴重干擾高速飛行物體的精密電子元件,使導彈無法準確命中目標。各國的主流反坦克導彈均被證明無法在黑石環境下工作,單兵反坦克武器技術出現嚴重倒退。
2072年,為了彌補單兵反坦克火力的巨大缺口,孤星陸軍向國會提交報告,希望能夠開展新一代“先進單兵火力支援系統”(Advanced Individual Fire Support System,簡稱AIFSS)的採購研發工作。但由於此時孤星政府已經決定將研發的重點放在新型航空器(ASTOVLF)和地對空導彈(SAMS)項目上,因而國會拒絕向AIFSS項目撥款,項目流產。
無奈之下,經費無多的陸軍只能退而求其次,放棄開發能夠在黑石環境下工作的新型反坦克導彈,轉而與萊茵新材料合作,升級老舊的Rh-AT/I-19“拳刺”(Push Dagger)輕型無後坐力炮以作為反坦克導彈的替代。該項目的成果便是Rh-AT/I-20“刺劍”(Rapier)多用途火箭筒。
和傳統無後坐力炮一樣,“刺劍”仍然利用向後噴出氣體的反作用力推進炮彈,但相比於老舊的“拳刺”,“刺劍”換裝了更大口徑的膛線鋼質身管,這使其能夠在不損失精度的情況下發射威力更大的120mm破甲彈(HEAT)。同時,新的尾焰抑制裝置使得“刺劍”在封閉的室內依然能夠安全操作,並能顯著減少射手因明亮的噴焰或揚起的煙塵而被敵方發現的機會。
儘管性能有了大幅提升,但“刺劍”畢竟是由輕型無後座力炮改進而來的妥協產物,即使配備了高威力的HEAT,其殺傷效力在面對現代主戰坦克厚重的正面裝甲時仍然捉襟見肘。因而,“刺劍”在戰場上更多是充當“掩體破壞者”的角色,用其裝備的120mm多用途高爆彈(HEDP)打擊各類固定火力點和輕裝甲目標。
同時,由於發射管和彈藥的重量大幅增加,“刺劍”的便攜性相比前代大幅降低,因而裝備“刺劍”的支援炮兵只能穿戴基礎的M-BV/I-A1“鱗龍”(Lepidosauria)輕型防彈衣,以保證基本的機動性。
*因為黑石輻射導致單兵反坦克武器技術倒退,聯合方面轉而發展無後座力炮,陣線方面轉而重新研發大威力的反坦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