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夜遊者#-達不溜
前言
《Who Pressed Mute on Uncle Marcus?》(後續簡稱《Uncle Marcus》)是一款與眾不同的劇本殺FMV(Full 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詳細點來說《Uncle Marcus》就是以《劇本殺》作為核心框架的互動式電影遊戲。《Uncle Marcus》創作於新冠疫情時期,各位演員都在家中隔離,遊戲製作者以此契機將電子遊戲、電影、劇本殺進行巧妙地結合,發現了互動式電影遊戲的另一種可能。
圖片來自VR遊戲-《A.D. 2047》
為何《Uncle Marcus》是互動式電影遊戲的另一種可能?不如我們先從互動式電影本身開始講起。
什麼是互動式電影遊戲
關於“什麼是互動式電影遊戲”這個問題,網絡上並沒有一個通俗簡單的答案。少數派認為“相比起遊戲,它們更像是一本小說、一部電影,你不能自由地操控角色,但你往往可以通過不同的選擇來左右劇情走向。”這個定義有些潦草,它把視覺小說等其他多結局遊戲也包括在內。
遊人天羽認為:“互動式電影遊戲旨在帶來精彩的情節推進的同時給予玩家沉浸式的體驗。”這個定義的問題在於沉浸式體驗和情節推進同樣是電影的特點,如果遊戲帶給玩家的感覺與電影完全類似,哪倒不如直接把它歸類為某種特殊的電影。
以上定義中確實有著某些真理。與遊戲相比互動式電影遊戲偏向於電影,比起電影它又偏向於遊戲。因此它是介於電影和遊戲之間的混合體。它有著電影的畫面結構、人物演出效果以及遊戲的可互動性和代入感。它不一定同時具備所有特點,但必須要有遊戲的可互動性。
世界上第一款互動式電影遊戲
基於這種定義,世界上第一款互動式電影遊戲可能並不是維基百科中提到了《Life Targets (MovingPictures as Targets)》。為了確定這點,我特意查看了相關文獻《Interactive media andimperial subjects: Excavating the cinematic shooting gallery》,文章中講述的“Moving Pictures as Targets”是一種射擊娛樂。這種娛樂的玩法是玩家射擊電影中的移動目標,並以此積分獲得獎品或者僅作為練習。我個人認為這種射擊娛樂與現在的互動式電影遊戲相差過大。因此不歸類於互動式電影遊戲。
第一款也似乎不應該是《Auto Test》,它預先錄製了駕駛視頻片段,玩家需要選擇正確的選項才能使錄像的繼續播放,但它完全沒有劇情內容和人物演出。目前比較公認的是《Kinoautomat》,它會根據觀眾的投票來決定接下來播放的電影內容,其本身的可互動性很弱,但確實可以稱為互動式電影遊戲。
而第一款被大眾所知且商業化的交互式電影遊戲是《Dragon's Lair》(WIN10可能無法運行)。這是一款以快速反應事件(QTE)為玩法的遊戲。《Dragon's Lair》最初在街機平臺,為了坑玩家的遊戲幣,其QTE難度相比現在的《Detroit: Become Human》等遊戲高出太多。
互動式電影的表現形式
第一類是以《Dragon's Lair》為代表的單線敘事遊戲,QTE將作為故事是否繼續播放的重要節點。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類遊戲還不如正經看電影,屬於是遊戲和電影的強制結合。不過在當時這確實是相當不錯的設計。
第二類是以《Phantasmagoria》為代表的單線角色扮演遊戲,注意這類遊戲已經不算是單純的敘事遊戲,它裡面包含著角色扮演玩法,玩家可以在遊戲世界中半自由地探索,並在其中獲取某些關鍵信息或者補充信息以推進遊戲劇情。哪怕以現在的眼光來看,《Phantasmagoria》依然是優秀的交互式電影遊戲。遊戲採用了真人影像和遊戲建模結合的方式以完成電影內容和遊戲內容的結合。對《Phantasmagoria》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去看看這位up主的視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541137it?p=2
插入的B站視頻被吞了,給大家放上鍊接。
第三類則是以《Detroit: Become Human》為代表的多線角色扮演遊戲,這類遊戲與第二類較為類似,不同點在於敘事結構上的差異。玩家在遊戲過程中進行的不同的抉擇將引導玩家走向不同的結局而不是如同單線角色扮演遊戲的死亡結局。
第四類也就是標題中寫的互動式電影遊戲的另一種可能,以《Uncle Marcus》為代表的類劇本殺角色扮演遊戲。這類遊戲與前三類相比,更接近於遊戲,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劇本殺的樂趣和專業演員的表演魅力。所謂的表演魅力在於演員的表情和小動作都體現了人物角色的性格,沒了劇本殺中蹩腳的“演技”,使得玩家在《Uncle Marcus》中的體驗更有代入感。
互動式電影遊戲的另一種可能:《Uncle Marcus》
《Uncle Marcus》創作於新冠疫情時期,因此各位演員都是在各自家中完成演繹的。基於這種情況,《Uncle Marcus》設計了一種類劇本殺玩法。“劇本殺是一種推理遊戲,就是用劇本虛擬出來的一場謀殺故事,每名玩家都有自己的劇本,遊戲過程中玩家需要代入到角色中,蒐集線索並找出遊戲中的真兇。”這裡的“類劇本殺”不在於遊戲的形式發生變化,而在於玩家是沒有劇本的。
舅舅馬庫斯
在這樣的前提下,玩家所扮演的角色“艾比”自然也就是一張“白紙”。艾比的家族有一個長期以來的傳統——一年一度的家庭問答。但今年,艾比收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有人給舅舅馬庫斯叔叔下了毒!在此之前,艾比只知道家裡的其他人都與舅舅不和,但並不知道具體原因。因此,玩家不僅需要參與正常的家庭問答,還要在暗中調查給舅舅下毒的兇手是誰。
《Uncle Marcus》的故事存在明面和暗面兩條線,明線上玩家在參與這個一年一度的家庭問答,回答著家庭成員不著調的問題。而暗線則是碎片化的敘事方式,玩家需要找到合適的機會詢問上次家庭聚會上發生的事情(據舅舅馬庫斯所說,他中毒的唯一可能就是上次聚會)。然後將從每個家庭成員那裡得到的回答進行拼湊,最後通過手中的證據在本次的家庭問答上指出上次家庭聚會給舅舅馬庫斯下毒的兇手。
由於《Uncle Marcus》給這個玩法套了一層家庭問答的外皮,玩家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選擇對話選項以套取對方的話。因此,玩家在《Uncle Marcus》中得到的遊戲體驗,與《The Dark Pictures Anthology》或者《Detroit: Become Human》完全不同。我們在《Detroit: Become Human》中想要獲得的:一種是類似於電影的沉浸感;另一種則是想要了解某種選擇對當前角色後續故事的影響。而在《Uncle Marcus》中,玩家可能更想知道上次聚會發生了什麼以及到底是誰給舅舅馬庫斯下的毒藥。《Uncle Marcus》帶給玩家的並不是沉浸感,而是暗中偵察的緊張感與興奮感,以及對家庭成員個人故事的小好奇。
《Uncle Marcus》中也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玩家如何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套取信息?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玩家是沒有劇本的”,在第一週目裡,玩家對每個人是完全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玩家在選擇選項時會感覺有些莫名其妙。相信多數玩家的一週目遊玩體驗應該與我相似都是懵懵的,在一連串選擇之後遊戲突然就結束了。不過,演員們的精彩演出稍微彌補了這個不合理的地方,還讓玩家在收集證據的一週目中初步瞭解到整個家族複雜的利益關係。因此,玩家如果想要找到兇手,那麼只能通過多周目遊玩才能通過“窮舉法”或者根據人物性格來套話。
結語
儘管《Who Pressed Mute on Uncle Marcus?》發現了互動式電影遊戲的另一種可能,可它作為一款遊戲而言還不夠優秀。《Who Pressed Mute on Uncle Marcus?》要求玩家進行多周目遊玩,因此跳過重複情節是必要的。遊戲自然進行了這種設計,可遊戲中存在一些相似的影片。例如,玩家進行了與上週目完全相同的選擇後,影片中的一些詞語或者句子會存在偏差,但又不影響整段影片的主體內容。這種時候玩家是無法跳過重複情節的。此外,遊戲不夠便利,遊戲中應當給出的選擇樹狀圖,方便玩家探索不同分支,而不是讓玩家在遊戲外自己繪製樹狀圖。這樣遊戲的沉浸感會更好一些。
家族樹狀圖
總體而言,《Who Pressed Mute on Uncle Marcus?》是一款值得嘗試的互動式電影遊戲,它存在一些缺點,但如果你喜歡互動式電影遊戲或者劇本殺的話,一定要嘗試一下。
#神來之作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