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力求在不劇透的前提下,以主觀和相對客觀的角度闡述電影的底層邏輯和深層內涵,對電影相關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供讀者參考和學習;
- 本意是讓讀者帶有思考的,親自去體驗,觀看完整的電影;
- 文章分為三個部分,前言,正文和總結,可以選擇性的進行閱讀。
PART 1
The pianist 海報
- 創作背景:本片是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結合個人經歷和波蘭鋼琴家Wladyslaw Szpilman(劇中席皮爾曼原型)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 時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進行“猶太人大屠殺”的種族清洗,在波蘭的首都華沙建立猶太區,設立集中營,期間發生的著名戰役”華沙起義“(1944年8月1日波蘭發動反抗納粹德國的起義)
- 電影簡介:本片講述了1939年,一位波蘭鋼琴家的被迫逃亡的故事。他從家庭的團聚到分離再到永別,親身經歷了德國在猶太區的種族主義運動,他見識到了在納粹德國的挑撥下,一個原本美好的世界被一堵堵高牆隔斷了生命。在脆弱的外殼之下,生命顯得極其卑微、廉價。饑荒、衝突、爭搶、漢奸,槍殺,整座城市瀰漫著死亡的氣息,人們過著顛沛流離,擔驚受怕的生活。所幸的是,席皮爾曼虎口脫險,僥倖擺脫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命運,他憑藉著對於鋼琴曲的執著和朋友的幫助,對於”求生“的渴望,一次又一次地躲避了德軍的追殺,最後在一位德國軍官威廉·霍森菲爾德的保護下,迎來了解放。
PART 2
電影截圖
席皮爾曼的影響力
許久未見的鋼琴
難以置信的麵包
電影簡評
從上面電影的三張截圖便能感受到這場猶太人的浩劫帶給猶太人的災難有多深刻。戰爭是人類的災難,災難之下是人們的苦難,而苦難是迫不得已而面對的現實。電影中的苦難是一個人的回憶錄,也是一群人的回憶錄,它深刻而痛苦。如今的麵包越來越香甜,蓋住了當年的那份苦澀,在戰爭年代,它是食物,更是生的希望,甚至能剝奪一個人的尊嚴。目睹著電影的一幕幕災難的發生,直到電影最後,跟隨著倖存者-席皮爾曼在波蘭電臺彈奏的肖邦的鋼琴曲,我才想起他還是個鋼琴家。經歷過苦難的人往往都向往著陽光,也只能嚮往陽光!電影中那一縷陽光便是希望,誰都不想再次提起那場戰爭,在音樂中慢慢死去,讓靈魂接受音樂的洗禮便是Wladyslaw Szpilman最大的願景。
相關資料
羅曼·波蘭斯基出生後不久,全家就遇到在法國興起的反猶排猶浪潮迫害,而遷回在波蘭的老家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迅速佔領克拉科夫,並下令驅逐波蘭人以供德國人居住。羅曼·波蘭斯基的母親、父親和叔叔相繼被抓入集中營,母親死於奧斯威辛,父親在奧地利毛特豪森集中營僥倖保存了性命,羅曼·波蘭斯基則逃出克拉科夫的猶太人居住區,並通過一個波蘭農夫的幫助在二戰中存活下來
(1911年12月5日-2000年7月6日)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作為猶太人,他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
德國軍官:1952年死於蘇聯設在西伯利亞的戰俘營。2009年,受瓦迪斯瓦夫·席皮爾曼之子安德烈茲·席皮爾曼請求,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於2009年2月16日追封霍森菲爾德為國際義人。
PART 3
總結:這部電影具有眾多的細節,這些細節需要連貫的前後情節去鋪墊,去承接,去展現,僅靠文字和解說是代替不了的。故事情節的高低起伏就像席皮爾曼心理上的輾轉變化,觀眾的心情也跟隨劇情的推展而或憤慨,或失落,或緊張,或憐憫。電影中的背景音樂則帶給觀眾心靈上的緩釋,也帶給觀眾思考的時間。
THE END
(創作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送我一個簡單的贊,我也將繼續分享優質電影和影評,感謝閱讀)
#影視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