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之初最大的问题还是半成品和残缺的系统,基本上有这三点问题:
游戏的引导:游戏开始是四月,基本上要游戏内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唐门内部各处的作用,但宗门大比在五月,强度不够容易直接暴毙,同门是真下死手。活侠传很多选项引导性都很弱,你并不能知道大前期的某件事或某物会对中后期产生什么影响,只能在不断试错中在文本里找寻蛛丝马迹。所以一般玩家需要等攻略组完善攻略之后再跟着亦步亦趋的打出结局成就,哪怕坏结局也可有心理准备。自行试错可能会导致在不经意间进入某些整蛊结局,虽然可能令人气急反笑,但从玩家群体来看诧异和愤怒还是要大过惊喜的。
存档系统:不同于大多数人因龙湘盲侠事件上头,我天生败家圣体,两次经商失败后早早在后山偷学了石灰粉,并没有因不得密要而成为盲侠。然而我的情况更糟一点,因为龙湘下山丢钱的随机事件被乞丐反复拷打。要么赌过去,要么放弃事件,最后我的选择是回档,最终也是成功的选择了重开。
剧情和事件系统:不管是雪山派剧情,龙湘剧情还是小师妹剧情,一般都不是一周目玩家能打出的,因为好感度要通过大量随机事件刷取,哪怕是初始两心的小师妹也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围着练武场和灶台转,并且在一系列负面事件中SL才能稳定提升好感,触发结缘剧情,更不用说雪山线的触发条件之隐蔽,龙湘外堡事件触发之艰辛…或许有人说“你不主动,难不成等妹子倒贴?”,但我跟妹子聊天也不是随机的,不会是我约她出去玩,结果来的是随机一位她家邻居:“她临时有事,我来陪你”。当然,如果人家都婉转的拒绝你了,你还一个劲献殷勤,只是感动自己还给别人添烦恼而已。(不针对任何人)
我一周目就将近二十二小时,光金乌上人为了ROLL出击杀我就打了快一个半小时,甚至我的二周目就是建立在一周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不知道二周目能逆天改命。也可以说是我吃了两遍一周目的苦。不过喜欢SL的,倒档的大有人在,以我浅薄的游戏经验来看,关键节点存档然后顺着分支去看不同剧情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活侠传的系统设计适合做成有点数继承的肉鸽或者人狼村之谜那种纯文本的游戏,养成系统对阅读体验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从头开始新的周目,新的养成,快进早就看过的剧情,耗费大量垃圾时间去重新打造练功和刷好感度,二三周目可能还算有趣,但周目高了就变成在高重复的劳作中中寻找以前未曾进入的选择支。
此间体验,颇有吃蟹雅趣:最初可大啖其黄,次一点可多吃蟹肉,最后再取前半蟹螯将壳内剩余的肉渣刮下,佐以米饭食之。
鸟熊强调的“逆天改命”其实不过是把赵活从鸟熊操作的一条时间线上调整到另一条上,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命运石之门的那条线,现在完整的故事线还没有做完。如果是写书或者系列作品这样无可厚非,书籍可以出第二部第三部,命运石之门这种系列作品也可以用额外故事延续IP寿命,这种商业行为符合一般逻辑。可作为活侠传IP的第一作,他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要考虑到更多受众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种种一一做出妥协。
我不是很理解用创作自由的旗号为鸟熊摇旗呐喊的人。鸟熊这种刻意描写坏结局的情节安排可能是现当代作者写作的主流,但有些结局明明给了解决途径却不在正式版里放出,导致现版本部分角色只有坏结局就颇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的味道,我们常说的文青病大抵如此。文青病需要拷打,不然能拍出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也能拍出无极这种烂片,文艺作品推出来就是要面向观众的,作者的作品和观众的口味是相互影响的,碰撞磨合才会做出当代的好作品,一味追求所谓“艺术性”可能会在五六十年后成为经典的开山鼻祖,但更多误入歧途的作品只会石沉大海,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在某些黑深残作品中也存在悲剧的结局。但一般是用悲惨的结局烘托出好的主旨,很少以纯粹为满足恶趣味而进行情节安排。这种安排不光在现代要遭骂,在古代要遭骂,在未来也要遭骂(这种说法可能有静止史观的嫌疑,但目前来看确实如此,对好结局的呼唤是千百年来普罗大众最质朴的追求)。
简单看一下游戏中的进步思想,作品中能看出最基本的反帝反封建思想,符合最基本的侠义价值观。宋官家被描绘成一个软弱不堪的混蛋皇帝,泥教畜生道深谙游击战术,丐帮帮主为了大义发起运动最后殉道的剧情令人感慨,泥教人间道则具备早期女权思想,但把这样一个角色安排在以一个女性为工具折辱另一个男性的手段的情节中,实在是跟她前边所表达的女性思想相互冲突,这反而形成了一种诡异的互文,即“害女人最深的还是女人”。可能因为温夫人本身也是食利阶层?虽不知他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这种情节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以对瑞生的不满作为爆发点,许多声音混杂着被喊出:对不合理系统的吐槽,对最终战只能握手言和的不甘,对莫名其妙各类死亡结局的气愤,以及别有用心者的煽动,他们团结起来用消费者权益的铁拳给了鸟熊这个重重一击,为赵活喊出了那句“我不是树,我是活人”。确实,没有人为赵活而活,但每个玩家都是赵活人生的亲历者,又有几人甘愿做旁观者呢?“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在我看来,真正的逆天改命不在游戏中,而在游戏外。消费者以差评的星星之火点燃了活侠传的评论区,尽管活侠世界对赵活恶意满满,但至少这次玩家这些“天外之魔”们给了赵活点燃了一盏孤灯。制作人修改了结局,把瑞生改成了瑞圣,千古骂名一人承担,意图让赵活背后的玩家背负愧疚。瑞生无罪,但他确实算得上是罪有应得,作为傀儡被推出来挡枪,早就有洗白剧情却只能被雪藏,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半成品的问题上。
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跟鸟熊是唐门守护者,批评家跟野心家们是所谓的武林正派,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对立。社区跟武林一样。武林中人争强斗狠,却局限于私斗,点到为止,打打闹闹,不成体统。在社区对战的也不过是同为玩家的异议者,或者说“异教徒”。对“异教徒”最大的定罪就是“不信神”即“云玩家”,相互攻伐便使用各类的渎神之罪:“笑子”“麻辣鲜人”“后宫卢瑟”。本质上两波人没有区别,无非当初给差评的还算有一定的纲领,现在的社区只能算一盘散沙,各个门派自立山头,互相争斗不休。
何为侠?
活侠传是这么说的:
“侠客立身天与地中间,当有一身傲骨,不畏强权。 含一腔热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惩恶扬善,打抱不平。 武功无非是手段,即使武学失传,侠义精神也能长存在心。
只消后人仍能明是非、论公道、鸣不平,武侠就不会消失。 杀得了身亦杀不了心。所流碧血会浇灌这片土地,使侠名远扬、苍生怀幸, 八百年后,人间犹有正气。”
从最简单的惩恶扬善,到不惧强权,再到为国为民,最后超越时空传递信念,看似层层递进,但回避了武林大会最关键问题:国有国别,人有族类,以惩恶扬善为名乱取人命就是侠?以对抗强权为名破坏制度就是侠?以保境安民为由相互攻伐杀戮难不成都是侠?金人是人,宋人也是人,宋人愿意把金人当人,金人愿意把宋人当人吗?这种侠义的最后只是让一个农夫的儿子和另一个牧人的儿子去拼命罢了。同东西武林盟之争一样,自第一个流血的人出现开始,就从正邪之争变成道义之争了,大家都不认为自己该死,都认为对方该死,只从道义出发,根本不存在什么罪魁祸首和必须要杀的人,因为人已经死了,死人没法争辩,譬如瑞生,瑞生可以说是兵解成仙,肉身成圣了。
最后提一嘴我个人的观点。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西夏百姓,大宋百姓,乃至于蒙古的百姓都是同一人,整日操劳只为饱暖,无论是何种形式;各处的豪门显贵们也是同一人,以食利的形式附着在百姓身上吸血,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反的应该是这落后生产力下诞生的封建体系,不光要反形式,更要反内核。若武林中人明白这个道理,坚定的同百姓站在一起,那么他们离侠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