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站立过久会损伤骨骼、行走过久会损伤筋脉,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重则引起肌肉筋骨损伤,劳作和运动一定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遵循适度的原则。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道:“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一说法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运动观:“常欲小劳”。
“常”:持之以恒的小量运动
“常”字体现了运动频率的重要性。中医认为,运动不应是一时兴起的行为,而应当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每天都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或者每周至少四到五天都要坚持运动。这里的“常”不仅仅是指每周的运动次数,还包括在一天之内分散进行多次短时运动。
例如,与其一次性集中锻炼一个小时,不如分成四次,每次十五分钟,这样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来说,每小时起身活动五六分钟,哪怕是爬楼梯,都比长时间静坐更有益处。此外,做一些简单的办公室体操,或者步行一小段距离上下班,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关键在于养成习惯,使之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劳”:适度而非过度的劳动
“小劳”强调的是适度而非过度的运动强度。首先,运动应当让人感到劳累,但这种劳累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筋疲力尽。中医认为,适度的劳累有益于身心健康,而过度劳累则会损伤身体。
“小劳”意味着运动时应当出些汗,但又不至于精疲力竭。很多家庭妇女或老年人平时忙于家务,不停地打扫整理,这种日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小劳”,无需额外寻找专门的运动方式。
运动的度
“小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握运动的度。当你感到累了、吃不消了,就应该停下来休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判断是否劳累的标准也应基于个人的感受。如果你感到非常疲劳,需要躺下或坐下休息,这就表明运动过量了。不必担心自己的运动量太小,只要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运动量会自然增加。切忌急于求成,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而不是为了参加比赛。
过度运动的危害
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对身体是有害的,北京就曾发生过中老年人在爬香山时猝死的案例,这往往是由于突然大量运动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肌梗死。即便是看似不高的香山,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意外的影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游泳或跑步时突发心源性猝死等。为了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应该逐步增加运动量,比如第一周每天跑一千米,下一周增加到一千二百米,逐渐递增,这样身体就能够逐渐适应,减少风险。
生命需要运动,更需要“适度运动”,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要做到劳而不倦,劳逸结合,才能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