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事件:
昨天我朋友在大廳組野五排,對面養豬。陣容選擇其實沒啥特大問題,,但是沒有搶選劉邦,五樓後手選了夏侯惇,另外四樓輔助選了盾山。我朋友玩干將。局內輔助沒有中開,而是跟著馬可和魚二對一,很快對面就轉線入侵,發育很快。
局內不讓干將吃經濟,射手打野放大單吃中線,,也不讓掛邊蹭。。我朋友就想指揮一下,想讓馬可處理邊線,然後正面避戰,用線施壓,但是沒人聽,就硬跟著對面轉,正面硬守,打野也不斷線。。所以很快就輸了。最後經濟最少的干將破了好幾次對面的陣型,打了48%的輸出,敗方mvp。在這樣沒有太多鍋可背的情況下,結束後隊內有人加我朋友,開麥猛猛罵我朋友,說啥不該玩遊戲不該活著,什麼難聽說什麼。
(似乎有點春秋筆法了,不過不想改了😐)
一些思考:
接近80星的排位,還是需要一點轉線體系應對的,輔助怎麼說也應該會一個孫臏或者大喬,隊友之間也應該有點配合意識,大家有點各玩各的,可能是沒見過養豬吧。
不過水平先不談,只是說結尾罵人這件事:人的戾氣究竟從何而生?我想過很多種可能,例如沒有滿足其帶飛全局的虛榮心;作為唯一一個陌生人要承受轉嫁的怒火;單純因為意識不到自己水平……我發現我想不到一個理由去涵蓋這類行徑。讓我想起來之前的熱議,一主播全局泉水鉤妲己,並偽造了妲己戰績併發視頻公開侮辱人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在受到批評後又發表了多次。這類人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如果實名制上網,是否可認為其只為得到違反刑法的一紙訴訟嗎?
一些人似乎把“及時行樂,主觀至上”奉為圭臬,可是卻沒有意識到,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每一個惡劣的行徑,每一次對他人尊嚴的踐踏,都是對自己人格的腐蝕。每一斑斑劣跡,都是剜去了自己一片片血肉。突然意識到了一些共同之處:我在一些禮儀教學視頻裡常看到類似“太假了,我不想做作”的論斷,可是禮儀本身就是為了讓別人與自己交往舒服,一切的根本就是替人著想,但一些人始終在強調自己應該怎樣感受,自以為解放了真實,操著一副“不做作”的姿態,用自己的“禮”,藐視著相干之人,又或連帶著傘兵、唐氏等無涉之人。
回憶以前的互聯網,似乎還是很純真。可是人們的戾氣,卻隨著網絡思潮變遷而湧動。每種潮流下,都能看到主流聲音對事件淹沒性批判,對逆流言論都極具攻擊性。尤其以疫情之後,挑動性的思潮越發增多。最經典的如,在王者榮耀裡的“哭弱”“超標”,食品安全界的以謠言“為民請命”,比極端女權主義還抽象的“互聯網流量女權”,都廣泛激起了對立,卻缺乏理性聲音的主導,戾氣和焦慮滋生。人們不願意思考嗎?或許是,又或許不是——人們會聽從自己想聽到的,又竭盡腦汁去駁論逆耳之言。可以看到,極端女權如何摧毀韓國和阿根廷女權先驅建立起來的威望的,也可以看到,食品安全的謠言是如何摧毀一眾踏實勤懇的農商從業者的家庭,如何一步步蠶食國家公信力的。話說回來,其實說到底,這依然是“主觀至上”的結果。
不過我也相信,人始終具備自我修正的智慧。就像早期互聯網也曾經歷聊天室罵戰、論壇版殺,但最終也催生出早期知乎的專業討論、豆瓣的深度影評。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決佔領理性的高地,以蓋住挑動的聲音。就像毛主席所言,我們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在算法催生信息繭房、流量異化傳播邏輯的當下,要構建理性話語體系,才能扼制住挑動與戾氣,才能讓理性登上山巔,讓人性之聲在時代的山谷中激盪。
(看我朋友很難過,我也不好受,想了很多,就跟著寫了很多,😅有些發散了。。。)
(疊甲聲明:我是男性,我不大力推崇但支持馬列女權和交叉女權,如果有女權主義者,希望瞭解一下,做一個有思考,行動有綱領的女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