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事件:
昨天我朋友在大厅组野五排,对面养猪。阵容选择其实没啥特大问题,,但是没有抢选刘邦,五楼后手选了夏侯惇,另外四楼辅助选了盾山。我朋友玩干将。局内辅助没有中开,而是跟着马可和鱼二对一,很快对面就转线入侵,发育很快。
局内不让干将吃经济,射手打野放大单吃中线,,也不让挂边蹭。。我朋友就想指挥一下,想让马可处理边线,然后正面避战,用线施压,但是没人听,就硬跟着对面转,正面硬守,打野也不断线。。所以很快就输了。最后经济最少的干将破了好几次对面的阵型,打了48%的输出,败方mvp。在这样没有太多锅可背的情况下,结束后队内有人加我朋友,开麦猛猛骂我朋友,说啥不该玩游戏不该活着,什么难听说什么。
(似乎有点春秋笔法了,不过不想改了😐)
一些思考:
接近80星的排位,还是需要一点转线体系应对的,辅助怎么说也应该会一个孙膑或者大乔,队友之间也应该有点配合意识,大家有点各玩各的,可能是没见过养猪吧。
不过水平先不谈,只是说结尾骂人这件事:人的戾气究竟从何而生?我想过很多种可能,例如没有满足其带飞全局的虚荣心;作为唯一一个陌生人要承受转嫁的怒火;单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水平……我发现我想不到一个理由去涵盖这类行径。让我想起来之前的热议,一主播全局泉水钩妲己,并伪造了妲己战绩并发视频公开侮辱人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在受到批评后又发表了多次。这类人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实名制上网,是否可认为其只为得到违反刑法的一纸诉讼吗?
一些人似乎把“及时行乐,主观至上”奉为圭臬,可是却没有意识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恶劣的行径,每一次对他人尊严的践踏,都是对自己人格的腐蚀。每一斑斑劣迹,都是剜去了自己一片片血肉。突然意识到了一些共同之处:我在一些礼仪教学视频里常看到类似“太假了,我不想做作”的论断,可是礼仪本身就是为了让别人与自己交往舒服,一切的根本就是替人着想,但一些人始终在强调自己应该怎样感受,自以为解放了真实,操着一副“不做作”的姿态,用自己的“礼”,藐视着相干之人,又或连带着伞兵、唐氏等无涉之人。
回忆以前的互联网,似乎还是很纯真。可是人们的戾气,却随着网络思潮变迁而涌动。每种潮流下,都能看到主流声音对事件淹没性批判,对逆流言论都极具攻击性。尤其以疫情之后,挑动性的思潮越发增多。最经典的如,在王者荣耀里的“哭弱”“超标”,食品安全界的以谣言“为民请命”,比极端女权主义还抽象的“互联网流量女权”,都广泛激起了对立,却缺乏理性声音的主导,戾气和焦虑滋生。人们不愿意思考吗?或许是,又或许不是——人们会听从自己想听到的,又竭尽脑汁去驳论逆耳之言。可以看到,极端女权如何摧毁韩国和阿根廷女权先驱建立起来的威望的,也可以看到,食品安全的谣言是如何摧毁一众踏实勤恳的农商从业者的家庭,如何一步步蚕食国家公信力的。话说回来,其实说到底,这依然是“主观至上”的结果。
不过我也相信,人始终具备自我修正的智慧。就像早期互联网也曾经历聊天室骂战、论坛版杀,但最终也催生出早期知乎的专业讨论、豆瓣的深度影评。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决占领理性的高地,以盖住挑动的声音。就像毛主席所言,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算法催生信息茧房、流量异化传播逻辑的当下,要构建理性话语体系,才能扼制住挑动与戾气,才能让理性登上山巅,让人性之声在时代的山谷中激荡。
(看我朋友很难过,我也不好受,想了很多,就跟着写了很多,😅有些发散了。。。)
(叠甲声明:我是男性,我不大力推崇但支持马列女权和交叉女权,如果有女权主义者,希望了解一下,做一个有思考,行动有纲领的女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