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證心
《還丹覆命篇》中闡述道:“從前有幸得師傳授秘訣,只教導我將心神凝聚於炁穴之中。”凝神入炁穴是催生先天一炁(即原始能量)和未經提煉的真陽之氣的修煉方法。先天一炁被視為“藥物”的源頭,金丹的始祖,因此,凝神入炁穴是內丹修煉的基礎功法。要理解凝神入炁穴,首先必須明晰炁穴的含義及其在人體中的位置。
炁穴不可與氣穴混為一談,儘管現代字典將“炁”與“氣”視為相通,但在古代內丹術典籍中,兩者有著明確的區分。《胎息經》中提到:“伏炁而非服氣,服氣需先伏炁;服氣不能長生,長生需靠伏炁。”這裡的“氣”指的是大氣,即呼吸之氣。而“炁”的實質,古今並無統一說法。我們認為,炁實質上是人體細胞中ATP(腺苷三磷酸)釋放的能量流,因此,炁穴便是能量最初產生的場所。炁穴在人體三關九竅中佔據核心地位,《周易·伏羲六十四卦圖方圖》中,圓圖象徵天,其圓心代表天心;方圖象徵地,其“恆”、“巽”、“益”、“震”四卦的中心代表地心。圓圖與方圖重疊,天心地心相合,即為天地之心。《道德經》所說的“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金丹四百字》中的“藥物生於玄竅,火候發於陽爐,龍虎交會時,寶鼎產玄珠。此竅非比尋常竅,乃乾坤共合而成,名為神照穴,內藏坎離之精。”以及“能知此之一竅,則冬至在此,藥物在此,火候亦在此,沐浴亦在此。此竅乃神炁之根源,虛無之幽谷。”這裡的天地之心、玄牝之門、玄竅,均指炁穴,由此可見炁穴在內丹術中的重要地位。
炁穴的確切位置,是內丹術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周易參同契》中說:“真人隱於深淵,浮游而守於規中。”這裡的真人指的是先天一炁,而規中即是炁穴。
《悟真篇》有詩云:“玄牝之門世所稀,莫將口鼻妄施為。饒君吐納經千載,難得金烏搦兔兒。”《金丹四百字》也認為:“要知身中有一竅,名曰玄牝。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鼻,非穀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需在人身中求,不可向外尋覓。”由於內丹經典未明確指出炁穴在人體的具體位置,後世丹家對此眾說紛紜。有人根據廣成子對黃帝的教導“慎內閉外,我為你遂於大明之上,至那至陽之原”,認為大明即雙目,雙目間的明堂穴便是炁穴;有人則認為玄牝之宮即中宮,中藏真一之氣,生真精,中宮即膻中穴;也有人認為下丹田穴是炁穴;甚至有人主張“人身寸寸皆經穴,此體無處不丹田”。
在尋找炁穴的過程中,我們也曾走過彎路。起初認為明堂穴是炁穴,凝神入明堂穴後,不久明堂穴出現熱感,頗感欣喜,於是嘗試將熱感引入腹部,但很難感受到先天一炁的暖流之象。後來再讀《悟真篇》“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西南在人體對應腹部,結合“藥物生玄竅”,張紫陽先師明確指出了炁穴在人體的腹部。《難經》中說:“臍下腎間氣動者,人生之性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楊玄超註釋道:“臍下腎間氣動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馮氏綿書》也提到:“身中一竅,名曰玄牝,乃金丹返還之根,神仙凝結聖胎之地也。”其位置“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鄉,一身之正中,不依神而立,惟體道而生,似有似無,若存若亡,在於秉持中正之道而已。”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一身正中即腹部臍位,因此我們改為凝神入臍。一段時間後,感到臍後腎前有炁旋動,並得到了暖炁的感應。這樣看來,《大成捷要》所言“炁穴即命門,正在脊椎第七節,臍後腎前,前七分後三分,兩腎中間,左腎屬水,右腎屬火,其中空懸一穴,上通泥丸,下貫湧泉,為先天大道之祖,日生炁之根,產鉛之地,而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皆由此出”,確實是練功實踐的總結。正如《金仙證論》所說:“其穴無形無影,炁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
現代人體科學指出,人體產熱的部位包括骨骼肌和內臟。安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內臟,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腹部是內臟較為集中的區域,內有腸、胃、脾、肝、胰、腎、膀胱、性腺等器官。若能依法修煉,內臟細胞中的ATP釋放能量,由微至著,炁動而聚之時,便是炁穴顯露之際。因此,炁穴在腹部也就不難理解了。
凝神入炁穴的方法,實質上是一個調心的過程。《悟真篇》中提到“道自虛無生一炁”,道家的“虛無”即釋家的“空”。所謂“凝神”,就是收回已清之心,而入其內。心未清時,眼勿亂視,先要自我勸勉,勸得回來,心境清涼恬淡,然後才開始將心神收入炁穴,這叫做“凝神”(《道言淺近》)。虛無是凝神的基礎,入炁穴是其必然的趨勢。凝神入炁穴需要風火的動力,正如《入藥鏡》所說“起巽風,運坤火”,因此與調息有著密切的關係。王重陽說:“初築基之時,先將上竅之神,沉潛於下竅炁穴之中,心息相依,使真意常覺,一呼一吸,往來於造化爐中,久而久之,自然火從臍下發,虎向水中生,不歸中而自歸中。初時守於臍下一竅,迴光返照,原是一團黑球,如月之純陰之地,陰月被此離火凝照,巽風吹拂,自然黑中生白,水中火發,溫暖之氣,旋結於炁穴,而為真陽初動,無中生有,純陰之下,須用風火鍛鍊,方得陽炁發生。”他又說:“當行神往下田之功,將虛無之神,輕輕送入真人呼吸之處,蟄藏於坤爐之中,主靜之極,沉之又沉,不有不無,先存後亡,直將身心沉靜到無何有之鄉。此時,一點真意,虛靈性光,潛藏於深淵九泉之下,伏而不動,化為無有,如龜藏蛇蟄,神氣相抱,永鎮下田,謂之己土一到,即入杳冥之境。後天息住,先天炁接,玄關竅開,真種產矣。”這裡的真種即先天一炁。呂洞賓說:“我悟長生理,太陽伏太陰”;許旌陽說:“與君說破我家風,太陽移至明月中”;白玉蟾說:“內煉之道,至簡至易,惟欲降心火于丹田耳。丹田乃坎宮屬水,心乃離宮屬火,火入水中,則水火交,而真陽產矣。”這裡的真陽也是指先天一炁。上述所提的丹田,並非現代一般所說的丹田穴。古人說:“丹田二字,本出道經,名曰丹田者,謂出生金丹,造化之田也。”可見丹田即是炁穴。
凝神入炁穴詳細練法
依據《周易·伏羲六十四卦圓方圖》中的“陽氣在子時初生,至午時達到極盛;陰氣在午時初生,至子時達到極盛”的原理,每天應在子時和午時各進行兩次練功。子時的練功稱為“晉陽火”,午時的練功則稱為“運陰符”,這與左慈所提的“子午顧關元”相契合,也被稱為“乾屯暮蒙”。
在練功時,應減少飲食,穿著寬鬆,於靜室內正身盤坐,雙手按照“太極手印”放置於腹下大腿之上,舌頭輕抵上顎。坐定後,全身放鬆,摒棄雜念,先扣臼齒和門齒各36次,接著進行“赤龍攪海”(即舌頭在口腔內攪動)和眼球左右轉動各24次,待唾液滿口後,分三次吞嚥,並用意將其送入氣穴。
隨後進入物我兩忘、心境空明的氣功狀態,自然垂下眼簾,緩緩閉上眼睛,將視線收回至臍部(女性則收回至兩乳頭之間),並用意念專注於此,這就是所謂的“凝神入氣穴”。在外部氣息不入、內部雜念不生的極度虛靜狀態下,呼吸自然而順暢。吸氣時,舌頭抵住上顎,意念較重,想象真氣從尾閭沿督脈上升至頭頂泥丸宮;呼氣時,舌頭自然放下,意念較輕,想象真氣沿任脈下降至下丹田氣穴。呼吸應緩慢、細長、均勻,用意將氣吸入氣穴,並在腹部形成起伏運動,這便是伍守陽所說的“用後天的呼吸,尋找真人呼吸之處”,即現代所稱的“腹式呼吸”。
練功時間的長短,需以呼吸次數來計算,“周天息數微微數,玉漏寒聲滴滴符”,一呼一吸稱為一息。肖紫虛說:“乾坤如同風箱,鼓動有數。”神、氣、呼吸三者必須相互依存、共同運作,才不會外遊。練功時怕出現太過或不及的偏差,因此必須遵循周天的限定次數,不按照息數進行則是旁門左道之術。鍾離權說“生成有數”,這個數就是《周易》中所說的陽用九、陰用六的數目。陳泥丸說:“子時一陽復卦生,午後一陰姤卦始,三十六又二十四。”子時一陽如同復卦,象徵晉陽火用九;午後一陰如同姤卦,象徵運陰符用六,各四通為三十六和二十四。伍守陽說:“子時行三十六息,積累得陽爻一百八十數;午時行二十四息,捨得陰爻一百二十數。”每天從子時到巳時為六陽爻,卯時為沐浴(休息)時,還有五陽爻,每陽爻三十六息,合計一百八十息;從午時到亥時為六陰爻,酉時為沐浴時,還有五陰爻,每陰爻二十四息,合計一百二十息。也就是說,每天子時練功為180息,午時練功為120息。這樣做的結果,“就能得到周天的妙用,積累動氣,時來時煉,補全真氣,使精竅不漏,從而可達長生之境”(見《金仙證論》)。
為何凝神入炁穴能開啟玄關竅,產生先天的真氣呢?現代神經生理學認為:神經中樞通過神經傳導與全身各組織細胞相聯繫。人體的線粒體(合成ATP的場所)常密集於肌肉細胞的肌纖維和神經細胞的周圍。“凝神”使大部分腦神經細胞處於抑制狀態,從而促進部分興奮的神經細胞合成神經遞質(一種信息物質)併產生脈衝生物電。“入氣穴”則使部分腦細胞處於興奮狀態,通過神經纖維與氣穴的靶細胞產生聯繫,這樣產生了兩種功能:一是神經細胞合成的神經遞質,通過神經纖維與氣穴的靶細胞中的受體結合,形成遞質-受體複合體,從而改善靶細胞的生理生化功能,延長其壽命並防止病變;二是神經細胞產生的脈衝生物電,引發密集於神經纖維的ATP加速釋放能量,由於連鎖反應,也引起靶細胞中的ATP加速釋放能量。再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高溫物質總是向低溫物體傳遞熱能,靶細胞向周圍細胞傳遞熱能,當這種溫度達到閾值時,又引起周圍細胞加速釋放能量。當氣穴及其周圍細胞釋放的能量流由微至著,匯聚於氣穴時,便是氣穴顯露,達到“鉛鼎溫溫照幌幃”的境界,此時便是產生先天真氣之際。但這種微弱的陽氣是不能採煉的,正如《周易·乾卦初九爻辭》所言“潛龍勿用”。之後便進入產生未經提煉的真陽功法階段,繼續擴大放能細胞範圍,增強能量流,就可以“震之,一陽乃出而受符”了。氣穴細胞放能即腹部內臟細胞的放能,加強了能量的代謝。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形氣亦氣”的道理,這對於改善腹部內臟細胞的生理生化功能、延長壽命和防止病變具有積極作用。
您的支持· 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