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遊作禮闔家歡#
真人FMV(Full motion video)遊戲一直是玩家喜聞樂見的一種遊戲類型,《428~被封鎖的澀谷~》與《隱形守護者》的成功也證實了這個三十多歲的老人在新生代玩家群體中依舊有著不俗的生命活力。
大名鼎鼎的隱形守護者
《畫廊》(《The Gallery》)就是一款典型的FMV遊戲,它包含150個選項和18種結局,單是預先錄製的真人影像就有343段。遊戲的流程不長,一週目的遊玩時長大約是兩小時。
預錄製的真人影像
它的劇本由擔任過《復體》(《TheComplex》)編劇工作的保羅·拉希德(PaulRaschid)負責(也是導演)。遊戲的劇情非常簡單:陷入各種麻煩的藝術策展人被瘋狂的肖像畫家以畫像為由綁架,玩家的選擇將決定所有人的命運。只看遊戲劇情的話,這似乎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要知道線性多分支敘事從來不是FMV類遊戲的專利,先不談傳統的文字冒險遊戲,就算是電影中也有著像《羅拉快跑》這樣的線性多分支敘事嘗試。
線性多分支敘事嘗試《羅拉快跑》
那麼,FMV類遊戲憑什麼能夠從電影與傳統AVG手裡搶奪目標用戶呢?《畫廊》採取了一種非常討巧的做法:將一個劇本上演兩遍。這兩個劇本臺詞與基本情節都是一模一樣的,甚至連主要角色的姓名也沒有發生變化,不同的只有故事發生的時間與演繹故事的演員,而故事中的角色,進行了一次性別上的互換。在這樣的安排下,玩家可以更好地去欣賞演員的演技與導演對於光影的應用,去領略那些只有通過鏡頭語言才能體會到的內容,找到自己的故事,這是傳統電影或者AVG類遊戲所做不到的。
遊戲中光影的變化十分吸人眼球
遊戲對西方社會常見的一些亂象,像是槍支氾濫、毒品濫用、黑人權利、貧富差距和財色交易等有所提及,但都是蜻蜓點水。編劇討巧的地方就在於,他與玩家打破第四面牆進行了一次對話:兩個故事,真的有太大差別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故事的精彩程度並沒有因性別互換而改變,編劇讚賞藝術創作中的第三性別(無性別)而不是現實中存在的性少數群體。作品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對歐美過分強調性別問題的批判。
中性的彩色蒙娜麗莎
遊戲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作品沒有下太大力氣去宣發,要知道絕大部分遊戲的宣發與開發比是等於或者大於1的。但這或許也是開發者有意為之,做一副掛在美術館牆壁上的肖像畫,等待著玩家去發掘,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藝術呢?除此之外,遊戲的操作上也略顯簡單,遊戲玩法略顯單調,遊戲性基本為零,選項的本地化翻譯也存在一些問題。遊戲也沒有相應的流程圖,多周目遊玩時雖然可以跳過,但一旦某個選項選擇錯誤是不可以倒回的,必須從頭再來一遍,這也導致了遊戲的多周目遊玩過程十分惱人。最後說說劇本,遊戲的劇本更接近於傳統的話劇劇本,先依次介紹登場人物,最後再在舞臺上爆發衝突,這樣的介紹雖然清晰,但枯燥的前期難免會勸退掉一部分玩家,如果你對這款遊戲感興趣的話,請一定要撐過前期的人物介紹,這樣才能收穫遊戲的樂趣。
第二種彩色蒙娜麗莎
真人FMV類遊戲的特性決定了這類遊戲很難獲得良好的市場回饋,據說大賣的《隱形守護者》也不過才勉強回本,在今天仍然有人用這類體裁進行實驗對玩家與業界來說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技術的革新也註定了真人實拍終有一天會敵不過電腦合成,虛幻五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即便照相技術再怎麼發展,肖像畫也依然靜掛在藝術展廳中,等待著有緣人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