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證心
內丹與精氣神詳解
內丹術雖然門派眾多,但核心內容都是圍繞煉精、氣、神展開的。內丹術修煉有三個關鍵階段,即“三關”:初關是煉精化氣,中關是煉氣化神,上關則是煉神還虛。古籍《紫清指玄集》中提到:“能穩固精華,珍惜氣息,保全精神,使三田(上、中、下三丹田)精滿,五臟氣盈,這樣便稱之為丹成。”
《上清黃庭內景經》也說:“仙人道士並非真的有神秘力量,而是靠積累精氣以達到成真之境。”由此可見,“內丹”並非實體之物,而是精、氣、神這三個人身至寶的融合與昇華。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是一個既可分又可合的有機整體。因此,了真子有言:“大藥無非精氣神,它們如同天然的母子般親密無間。”在《抱朴子》一書中,這被稱為“三一之道”。後來,施肩吾等人進一步明確指出,“存三守一”是內丹術修煉的重要原則。
那麼,什麼是“存三守一”呢?《道樞·修真指要》引用高上元君的話說:“腎中產生元氣,心中孕育元神,神氣交匯而形成精;精神安定後迴歸於下,於是上部存神,中部存氣,下部存精。三存完成之後,便守住其中的一,即丹田。”因此,修煉內丹術的人必須首先理解精、氣、神這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
關於初關煉精化氣,《中和集》僅用了一句話來概括:“首先要識別天癸(即先天之精)產生時及時採集。”這句話雖然簡短,卻直指要害。《規中指南》中提出了“內丹三要”,即玄牝(修煉的關鍵部位)、藥物(精、氣、神等修煉材料)與火候(修煉的時機與程度)。可見,採藥與產藥都是初關煉精化氣的核心任務,這也涉及到具體的修煉方法。有人主張通過極致的虛靜來等待精氣的自然復歸,如《規中指南》所言:“眼簾下垂,閉塞感官,調息至靜,忘卻身形與智慧,近乎坐忘之境。勸你終日默默如愚,方能煉成一顆如意珠。”也有人主張必須主動作為,如《大丹直指》所說:“默默地運氣至丹田……以神駕馭氣,氣便自然從尾閭穴進入夾脊三關……”邱處機則主張以意念駕馭氣息。而《靈寶畢法》則提到:“神識內守,呼吸綿長。以腹部微微脅迫。如果臍腹部感覺過熱,就稍微放鬆;如果還未熱,就加緊。”鍾離權更進一步,主張通過勒緊腹臍(即讓下腹隨呼吸起伏)來控制體內的熱量。還有人主張動靜結合的方法來煉精化氣,如《玄機直講》所述:“每天先靜坐一段時間,等到身心都安定下來,氣息也平和了,再將雙目微閉,眼簾下垂,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處,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既不忘記也不刻意助長,萬念俱滅,只留一靈獨存,這就是正念。在這個狀態下,心中活活潑潑,氣息悠悠揚揚,呼氣時氣息上升至上不衝心,吸氣時氣息下降至下不衝腎;一呼一吸,一來一往,如此循環七七四十九次,自然漸漸感到兩腎如火蒸烤,丹田氣暖,呼吸不調而自調,氣不用煉而自煉。”張三丰所描述的“呼之至上”、“吸之至下”、“一闔一闢”、“一來一往”的動態,是在靜中自然產生的動,而非意念所驅使。《易經·繫辭上》說:“一闔一闢稱之為變。”這裡的變就是精化氣的過程,闔闢之功實際上是化生的根本。
玄關一竅的奧秘
張三丰所提到的“垂簾觀照”之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處,正是“內丹三要”之一的“玄關一竅”。他在《道言淺近》中解釋說:“守中的人,需要迴光返照,將注意力集中在臍下一寸三分的地方,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又說:“這裡,就是玄關一竅。”還提到:“玄關就是氣穴,氣穴就是神進入氣中,如同在深穴之中,神氣相互交融,玄關之體便確立了。”張三丰對“玄關”的解釋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尋身中之中”,即前面所說的“臍下一寸三分處”;第二層是“求不在身中之中”,即達到“心平氣和”的狀態,“平”就是在這個“中”的狀態。玄關一竅是一個極其玄妙且爭議頗多的問題。如《心賞編》中說:“考察人體,心與腎相距八寸二分,心以下三寸六分屬陽,腎以下三寸六分屬陰,中間的一寸是水火交匯之處,名為規中。”這裡明確指出“規中”在臍上三寸六分之處。司馬微子則說:“虛無之中有一竅號稱玄關,它位於人身的天地之間,八萬四千分上下,九三六五列循環,它包容法界而無跡可循,細入微塵而不見其形,這個名為祖氣穴,像一粒黍珠懸掛在正中。”《性命圭旨》也說:“人的一身就是一個小天地,心與臍相距八寸四分,而中心之處,正好在四寸二分的中點。這個竅位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八脈九竅,經絡相連,其中有一個虛閒的穴位,空懸著一粒黍珠,這是人一身天地的正中,是藏有元始祖氣的竅穴。”以上關於玄關位置的描述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關於身心秘密與訣竅的探討。趙泰昌則說:“臍門內稱為生門,其中有七竅,下通外腎,外腎是精氣洩散的地方。臍之後,腎之前,中間有一穴名為偃月爐,又稱氣海;再稍下一寸二分名為華池,即下丹田,是藏精之所,也是採藥之處。左明堂右洞房,也是虛空中的一穴,方圓一寸二分。這裡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直下一竅通尾閭,中間勉強稱之為玄關。煉精練到精滿氣足時,自然會產出真一之氣,玄關便自行開啟。”這裡又將玄關定位在下丹田與尾閭穴之間。那麼,玄關到底在哪裡呢?是臍上還是臍下?我認為它既可以在臍上,也可以在臍下,因為它“大包法界渾無跡,細入塵埃不見顏”,既然可以大可以小,當然也能上能下。玄關並非實有的竅穴,而是“產出真一之氣”而“自開”的玄妙機關。《中和集》將它比作牽動傀儡手足的線。由此啟發,我認為玄關就是腹胸部的呼吸肌。人的意念比作傀儡的牽線人,元始動氣比作傀儡的手足,意念控制呼吸(即調息),呼吸時牽動呼吸肌的伸縮活動,從而產生真氣。這正是鍾離權所講的通過“肚腹微脅”、“輕勒”或“重勒”來調整熱感的方法。
張三丰先講“垂簾觀照”在“腎上心下一寸三分”,後又講“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他到底要人意守何處呢?張三丰是主張“凝神入氣穴”的,而且初關的重點是煉精,當然要凝照下丹田。他說:“心止於臍下稱為凝神,氣歸於臍下稱為調息。”如果單純靜守是不能化精的,想要煉精化氣,就必須從靜中求動,也就是張三丰同時要求的“觀照”的“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使氣“呼之至上”,“吸之至下”,“一闔一闢,一來一往”,藉助呼吸牽動玄關,促使真氣產生以煉精。不過這種動的產生,是依靠靜中自然產生的動,而不是靠意念強制其動。因此,可以將三豐功法概括為:神靜於下丹田,氣動於中丹田,動靜相結合以求化精。
前面講了“動”不能靠意念去強求,張三丰的凝照要求做到勿忘勿助。他說:“神與息相依存,保持清靜自然就是勿忘;順應這種清靜自然就是勿助。”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在這個念頭中活活潑潑,在那個氣息中悠悠揚揚”的氣功狀態。也才能“循環七七四十九次後,自然漸漸感到兩腎如火蒸烤,丹田氣暖”的產藥情景。
關注【武宗】【武宗文創】您的支持· 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