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5-15 01:50:29 作者:電玩狂熱愛好者 Language

披著萌系外皮的核心向音遊

文/草莓十字架

給音遊寫測評對我來說總是一件難事。我的鍵盤力,尤其是4k並沒有那麼高,隔壁djmax最多99%普通15星,神椿市協奏中等此類變軌也只是能勉強一戰最高等譜面。這就導致筆者很難就遊戲的完整寫譜思路與鍵型做出較為客觀的敘述。

但我仍盡力去描繪一下,音遊評測所要去抓住的點,來淺淺分析。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0張

我將音遊的評斷思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曲庫、鍵型、譜面,而其中又分支了許多可探究的點,比如bga、難度梯度劃分、手感反饋等,甚至可以加上二次元小人的立繪(?)。接下來筆者會一一分析,PLATiNA :: LAB這款遊戲作為音遊的各個屬性。

這寫起來似乎會相當文字kol,但是對一個核心向的音遊進行拆分式的評測才更能打動核心向的玩家(大概)。

例外疊個甲,本人在PLATiNA :: LAB的4k b50 rat已經達到 ,算是中上游的玩家了大概(?)

以下所有看法基於4k。

曲庫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1張

曲庫的質量是吸引並打動潛在用戶的最大招牌,而多樣化的分區tag與版本選曲思路又是錦上添花的一集。

《PLATiNA :: LAB》的曲庫素質是最大亮點,vocal與器樂比重合理,曲風多樣華麗,矩陣全面且富有特色。在收錄曲方面,ea階段選擇了諸多老熟人公交車,如end time、洋紅藥水等,也見到了許多帶有韓國本地特色的曲師。通過選曲的傾向可以明顯看出製作組在曲庫質量上沒有敷衍了事,且想對選曲的全面性做出一定的發展。原創曲方向上,走的大多為萌系電子卡,vocal表現亮眼。

令人感慨的是,本作ea階段收錄的70餘首雖在平均質量上較為突出,但數量上明顯遜於發行多年的其他商業音遊,更遑論用戶粘性極其綁定的社區音遊,加之高昂的售價,很難吸引中度音遊玩家這個基本大盤。所以後續dlc的發行與本體曲庫的擴充作為商業考量是不得不敲響警鐘的。作為失敗的案例,隔壁《神椿市協奏中》即便不斷增加曲庫數量,但高昂的價格與推行的低緩速率使得用戶粘度無法上升甚至穩定,這對於一個ea遊戲將會是更重大的打擊。如果本作能延續現今的曲庫質量進行發展,那真是未來可期。

鍵型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2張

鍵型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塊。大多數音遊的base都基於傳統下落式,若想在廣袤的市場中殺出重圍,差異化是不可缺失的。而事實證明優秀的下落式都憑藉著自己獨特的鍵型分割了市場的些許蛋糕,如sdvx的旋鈕,中二的air,音擊的彈幕、握把等。而在非傳統下落式中對鍵型的考量就更為重要,有的甚至改變機型來擴展音遊這個範式,如舞萌的星星,wacca的劃鍵。所以筆者將鍵型的重要性提升到此等高位。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PLATiNA :: LAB》和絕大多數鍵盤下落式一樣,並沒有做出更好的創新。基礎按鍵只有note與麵條,在4k+or6k+中附加了兩條額外軌道,和sdvx與djmax類似。比較特殊的是pitch note按鍵,作為另一種全屏式附加鍵型,來增加譜面的層次與複雜度。但實際上並沒有提供更好的寫譜創新思路與分數變化,非常單調,若能在今後的譜面中將切和亂中插入新鍵型、或是在疊或子彈裡穿插起來,那遊玩起來並不會太顯乾巴。

較雷同的附加軌則單獨拎出來做了個plus的難度,但寫譜思路卻不怎麼雷同,類比為pjsk的apd比較到位。在普通模式裡沒有出現的兩條附加軌在plus的譜面的表現中使其更有層次感,且不像djmax那樣作為添頭,而更偏像4軌的6k打法(?),不止承擔麵條的作用,note的次數也很頻繁。本人並沒有玩很多這個難度所以不太好說。

譜面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3張

說譜面之前,得先批評一下本作的難度梯度。

在難度梯度劃分上,本作只設計了三種大的難度,在其中又以數字為定數進行區分。問題就出現在過於割裂的難度選擇上,黃譜過於簡單而紅譜又塞了大量的高難陣型,如迴旋樓梯與對切的大量應用(ps本人並沒有打很多紅譜)。而紫譜本身的定數也存在令人感慨的神鬼二象性,以特化譜與技巧譜居多,能底力平a過去的很少(對我來說),定數之間差距幾乎可以不計。在日後的更新中,若能增加點難度選擇體感會更好。

更令我感慨的是,本作並沒有就紅譜與紫譜進行寫譜思路上的區分。在許多音遊中,紅譜象徵著常規寫法的終點,而紫譜則代表著運用特殊鍵型來塑造的更豐富、更創意的綜合頂點,包括採音、鍵陣等都會發生思路上的改變。但本作的紅譜與紫譜間的聯繫似乎只是正常與強化的思路,只在單曲間存在聯繫,而整個大難度下是缺乏特色的。前文也說過,紅譜有大量的高難陣型,而紫譜也不過是往上堆砌密度罷了,就創意而言寫得相當無趣。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4張

在陣型上,有大量的切和亂應用,而罕見疊與交的特化,這在一定程度也暴露出譜師的寫譜傾向,不過這對沒有專門練過的玩家來說,是很難用底力碾過去的。

那麼繼承之前的大title“披著萌系外皮的核心向音遊”,本作實在是不推薦輕度玩家因萌系角色或曲庫入坑,高昂的價格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完成樂曲後的成就感。音遊的成就感往往來自於一首歌的出分或整體rat的上升,而在本作過於離譜的等級難度區劃下,新人進行基礎訓練後很難完成從黃譜到紅譜的底力飛躍。在我之前於pjsk群中做過的調研,大多數玩家進行偶像養成類音遊時對難度取捨是無所謂的,而在面臨核心向音遊時,拋去局外養成與劇本帶來的快感,是很容易被“難度”這個tag影響的。不僅表現在一層畏難心理,也有面對低難度曲子的羞恥與無法得到明顯進步的苦惱。不過這在日後也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層外皮下,製作組完全可以就局外的角色進行一番操作來完善輕度用戶的需求,也能使遊戲的壽命與用戶粘度進行提升。

但值得肯定的是,本作的敲擊手感非常優異,key音的反饋恰到好處,特效能夠很好地提示受擊且沒有喧賓奪主,這使得本作與近年來一眾粗製濫造的流水線作品隱隱地劃清界限。

其他雜項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5張

美術方面,本作的人設帶有明顯的韓系二次元畫風,淡系配色加較為個性化的衣著特徵,入眼很鮮明亮麗,萌萌的很安心。不過本作疑似受碧藍檔案影響,人物臉譜略顯幼態,服飾也略顯誇張,但統一的立繪樣式加不錯的差分變化依舊很加分。在主ui的設計上以淺系色調為主,符合lab的科技感氛圍,不過在選曲與打歌頁面實在是太過繁瑣,如果後續更新可以設計出輕量化的選擇,並對bga進行可自主調控的選項(比如調低亮度或關閉bga),那體驗會更加舒適。

說到bga,本作的大量樂曲實際上是沒有原生bga,而是自己做了幾套泛用的去套用,無不可,但還是希望後續的樂曲能補上。

遊戲的局外資源少得可憐,空有背景而沒有劇情,任務除了解歌解角色外毫無營養。不過本作尚在ea,以後圍繞局外做一些發展倒是不錯的研發流程。不能可惜了這麼棒的美術對不。

而在段位上,本人迫切需要考段,只有rating是不夠的!

哎最後發點自己的小牢騷。我不能算是個音遊高手,只有一點可笑的小天賦,不需要花很長時間與pc數便可以達到中上游的程度,但也僅此而已。微不足道的天賦與不夠努力的汗水注定我不可能接近軟殼哪怕腳後跟,我最擅長的無軌下落式與maimai只能算是稍微厲害一點的萌新。我也想過很多次,去放棄音遊,把那花費的一丟丟時間注入到荒廢已久的樂器上。

不過即使難過無奈悲憤消沉,我始終還是割捨不下音遊。

因為我單純喜歡聽歌嘛!

所以我很開心能寫下這篇測評,原來我這麼多年的音遊沒白打~

從萌妹到密集note:這款音遊是“可愛陷阱”嗎?深度拆解!-第6張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電玩狂熱愛好者 原創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摘編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