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投稿結尾觀點有誤,經盒友提醒修改後再發布結果卡審核了,故刪除投稿並補檔
往期科普傳送門:《🦌和長痘到底有沒有關係?
不知道盒友們有沒有這種經歷:認識某位哥們有個很好看的女朋友,可是這位哥們並沒有多帥,就是個子高,183或185甚至更高......不過也正常,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些女生就是比較在意對象的身高
盒友們對身高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
涉及隱私已打碼
那麼問題就來了:老師我現在16歲,有什麼辦法能讓我長得更高?我現在22了還能再長長嗎?我爸媽都矮,遺傳基因會影響我身高嗎?網友說擼鐵會抑制長高是真的嗎?拼夕夕某東上賣的增高藥有用嗎?......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及的身高是指依靠長骨中骺軟骨的增生和骨化引起的絕對身高增長,那種由於調整了不良體態(例如圓肩駝背)引起的相對身高1-3cm的增長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哈
宇宙安全聲明疊甲:身高發育的機制複雜,人與人的體質、基因不能一概而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能作為醫囑
先從解剖角度給大夥科普一下人類骨頭長度生長變長的機制:
人類骨頭生長變長的機制主要涉及生長板(也稱為骨骺板)的功能和調控。生長板是位於長骨兩端的薄層軟骨結構,是骨骼縱向增長的關鍵區域。
在生長板中,軟骨細胞經歷增殖、肥大和鈣化的過程。
這些過程對骨骼的縱向增長是最重要的。首先,軟骨細胞在增殖區進行快速分裂,然後進入肥大區,在這裡細胞體積顯著增大。肥大細胞最終鈣化,形成骨組織,吸引血管和骨細胞的侵入,從而促進骨骼的延伸。
概括一下就是:
徐國棟 運動解剖學 p14
“長骨骺與骨幹之間存在骺軟骨,骺軟骨不斷增生和骨化促使骨不斷長長”
所謂的“骺(hou)軟骨癒合”就是骨頭長度停止生長的意思,骺軟骨已癒合=不會再長高,吃再多藥也沒用。
接下來詳細解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一般骺軟骨癒合的年齡是多少呢?
這篇由Jihad A M Alzyoud等人撰寫,並發表在《Medicina (Kaunas)》上的文獻指出,女性在股骨遠端以及脛骨和腓骨近端的骨骺閉合出現的時間早於男性。男性膝關節骨的完全閉合(通常始於17至18歲,而女性則在16至17歲。到了21至22歲的男性和20至21歲的女性,膝關節骨的骺軟骨完全閉合率達到100%。
總結一下,單從這篇文獻來說,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越接近22歲,長高的可能性越低。不排除各位身邊有22歲之後還能繼續長高的特例哈,文獻僅供參考。
第二個問題:運動對身高發育的影響是怎樣的?
好一個“只會”,經典二極管發言
首先,有個概念大夥需要知道:沃夫定律(Wolff's Law)。
骨骼會根據所承受的機械應力進行重塑,即骨在需要的地方生長,在不需要的地方吸收。骨骼會通過調整其結構,包括骨的重建和吸收來適應外部受力環境的變化,從而保持其結構和功能的最佳狀態。力學刺激通過成骨細胞將生物力學信號轉化為生物化學信號,進而促進骨形成。
舉個例子:當骨骼承受較大的應力時,會形成新的骨組織以增強其承載能力;而在應力減少或缺失的區域,骨組織則會被吸收。這種機制確保了骨骼能夠有效地應對不同的力學負荷,維持其結構完整性和功能。
說人話: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骨長度的生長,相反,過度的運動會引起骺軟骨過早癒合,停止生長。
第三個問題:不同類型的運動對骨生長發育的影響是怎樣的?
這篇if4.4的4區文獻由Santos, Lívia; Elliott-Sale, Kirsty Jayne; Sale, Craig 於2017年發表在《Biogerontology》期刊上。文獻認為,不同類型的運動對骨骼健康的影響各有特點:
1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同時對骨骼健康也有積極影響。這些運動通過增加身體的機械負荷,刺激骨骼吸收更多的鈣和磷,從而提高骨密度。特別是對希望提高骨密度和減少骨質疏鬆風險的人群,有氧運動是一種有效的選擇。
2抗阻運動,包括舉重、使用阻力帶等,對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特別有效。通過對抗性的力量訓練,對骨骼施加壓力,促進骨骼的生長和重塑,尤其對提脊柱和髖部的骨密度有顯著效果。
3.衝擊性運動,如跳繩、籃球、排球等,通過地面反作用力對骨骼產生高衝擊力,這種衝擊力可以刺激骨細胞活動,增加骨密度。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衝擊性運動尤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盒友們快讓自己的弟弟妹妹多打球跳繩!!
4.靈活性和平衡訓練,如瑜伽、太極等,雖然對骨密度的直接影響可能不如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明顯,但它們能夠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平衡能力,減少跌倒的風險,從側面曲線救國來降低骨折的可能性,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群。
第四個問題:老師,我聽別人說,爹媽身高的基因遺傳對孩子身高的影響才是最大的,真假的!?
這篇文獻發表在生物學一區的TOP上,if為6.4(雖然是2016年的),由Jelenkovic A, Sund R, Hur YM, 等人撰寫,發表在eLife上。
文章通過對40個雙生子隊列的143,390對完整雙生子進行個體水平的彙總分析,研究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對成人身高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是否在不同出生年份隊列中有所不同。
1遺傳和環境因素:研究發現,儘管遺傳因素的方差在不同出生年份隊列中總體呈增加趨勢,但遺傳性估計值(男性為0.69-0.84,女性為0.53-0.78)並未顯示出明顯的長期變化模式。
2地理文化區域差異:在北美和澳大利亞,身高的總方差最大,而在東亞最低。然而,在不同出生年份隊列中,遺傳性估計值並未出現明顯的模式。
3生活水平與遺傳性:研究結果不支持身高遺傳性在生活水平較低的人群中比在富裕人群中更低的假設,也不支持隨著生活標準的提高,身高遺傳性會在人群中增加的假設。
4身高變化趨勢:在男性中,從1940-1949年出生的隊列開始,總身高方差呈上升趨勢,遺傳因素方差在1970-1979年和1980-1994年出生的兩個最新隊列中增加。在女性中,總身高方差從最早的出生年份隊列開始增加,遺傳因素方差從最早的出生年份隊列開始就呈上升趨勢。
5遺傳性估計值:在男性中,遺傳性估計值在最早的和最新的出生年份隊列中最高。在女性中,遺傳性估計值在最早和最新的出生年份隊列中最低,尤其是在1886-1909年。
儘管身高的遺傳因素方差隨著出生年份呈現出輕微的增加趨勢,但身高的遺傳性估計值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長期變化模式。因此,研究結果不支持身高遺傳性隨著生活標準的提高而增加的假設。這項研究提供了對身高遺傳性和環境因素影響的深入理解,並強調了遺傳因素在不同出生年份隊列中的作用。
省流:身高遺傳性估計值:男性為0.69-0.84,女性為0.53-0.78,確實遺傳的影響相對其他因素來說是最大的。
研究結果中的一句話讓我感覺很意外:本研究不支持身高遺傳性隨著生活標準的提高而增加的假設。
非常amazing啊,其意思是說:根據研究的結果,沒有找到證據支持這樣一個假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經濟條件的改善、營養狀況的提高等),身高的遺傳性(即遺傳因素在身高變異中所佔的比例)會增加。
就是說,做實驗的人原本假設:在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中,由於營養不足等因素,環境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可能會更大,導致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環境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可能會減少,從而使得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相對增加,即遺傳性增加。但是,通過對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出生年份的人群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身高的遺傳性並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而顯示出明顯的增加趨勢。這意味著,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生活水平的人群中相對穩定,並沒有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而顯著增加。
以上就是本次給大夥們帶來的關於身高的科普的全部內容了!臨近期末,忙著開題答辯做ppt,估計最近沒時間寫科普了,寒假再繼續吧,有想看的科普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哈,兄弟姐妹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