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干货游戏鉴赏组赠游
对于《双盲把戏》这样一部作品,能够讨论的其实并不多。因为从一款游戏的角度而言,她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从看一本小说的角度来看,它又仅仅是一部有亮点但是整体略显平庸的带点悬疑推理要素的小说。而从一个可互动的视觉小说来看,它将双主角多角度叙事融进其中确实颇有新意,游戏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性格鲜明,然而糟糕的是,这些信息的获得与否,完全取决于玩家的水平,或者说运气。
是的,《双盲把戏》并不算一款优秀的作品,但它在文本和叙事上的表现,确实比某些明显带有炒作嫌疑的视觉小说,要好得多。
可结之缘
尽管我不太愿意把游戏鉴赏写成一个文本分析,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双盲把戏》给人的阅读体验都非常像是一本小说。这并不是说其他的视觉小说不像小说,但是《烟火》也好还是其它游戏,玩家把文本单独拎出来看,大概率是感受不到文本里的“小说感”,你可能只会觉得这是哪个剧本的人物台词对话。但是《双盲把戏》里不仅有对话,还有大量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因为大部分小说都是这么写的。所以在一开始,本作就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文本气质,它读起来像个小说,里面的句子也很符合当下比较流行的那种,细腻、略微矫情的“优美”句子的特点。细腻的文本让我去查了查制作组的文案负责,结果发现制作组仅有的两人都是女生,那么《双盲把戏》的文本充满着精致感也就不奇怪了。
注意,这并不是说像是小说和有意淡化小说感这两者之间谁优谁劣,我们应当具体到游戏本身来看,制作组这样做给游戏带来了什么。答案当然很明显,就是游戏的人物刻画更加立体,故事更加动人。虽然仅从文本来看,本作的故事并不优秀,但有趣的是它是一款游戏。
得益于游戏这一媒介的特殊性,玩家是通过自己来主动去探索和挖掘出《双盲把戏》背后每一位配角的故事,这会给玩家一种参与感——玩家亲自参与了其他人的活动,窥探到了他人生命的一角。这种体验,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中并不是没有,但绝大部分时候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当玩家有了这种参与感,里面人物的结局自然会令人为之动容。
这种体验感有点像是我前段时间玩过的《龙之信条2》,在故事尾声,玩家所遇到的人都迎来了自己的结局。双盲把戏给里面每个重要配角都埋藏了一个故事线,玩家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询问和推理来得出这一结论。这种参与感无形强化了玩家与游戏角色之间的情感羁绊。
细致的文本也许不适合在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对话中大量出现,但在《双盲把戏》这样一款互动小说类游戏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加分项,角色塑造得鲜明而又无法讨厌。在游戏的一开始,玩家在侦探视角下的一开始得到的忠告就是马戏团是个小圈子,排外。但实际上当玩家开始了解马戏团中的每一个人后,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很好。在一个群像剧本里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讨喜而不讨人厌,这是比较考验编剧的把控能力的。
《双盲把戏》最大的卖相莫过于人物,以及文本。但很可惜的是宣发偏偏要往游戏本身并不怎么浓郁的推理要素、悬疑要素靠拢。外加DEMO的优异表现,实在是太容易给首发玩家一种这将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推理题材游戏。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这是《双盲把戏》最不擅长的部分。
我有证据?
毕竟本作还是可以归类到游戏,那游戏的game play部分当然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一环。本作的游玩模式类似于侦探探案,主要通过出示证据给相关人物,调查周边环境,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线索,进而推出事情的真相。
这个设计思路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坏就坏在玩家的行动是会消耗AP点数的,你可以理解为行动点数,无论是玩家出示证据还是调查环境,都会消耗这些点数,而在游戏刚发售时,玩家甚至移动场景都会消耗点数。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玩家必须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那一个,这要求玩家能够专注于文本,并且有一定的联想能力。绝大多数普通玩家,或者说路人,都是很难做到的。
毕竟逆转裁判的梗图还是能够代表一部分玩家在游玩这类游戏的真实体验。而且和逆转裁判收集到所有重要证据之前玩家无法推进进度的设定不同,无论玩家有没有收集到重要情报,在玩家行动次数用完之后,游戏进度就会向前推进,游戏也没有提示什么是重要的信息,一切全靠玩家判断。
于是《双盲把戏》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一无所知的玩家也可以通关,但是获得的信息其实并不足以玩家推导出凶手,这会使得玩家缺乏一种参与感。《逆转裁判》的法庭部分就是由玩家来一步一步驳倒证人证词来揭露真相,玩家并不会有旁观者的视角的错觉。
所以,本作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游戏的引导和机制并不能保证玩家不会缺席于这个故事,这,就会导致玩家对于游戏的剧情产生不一样的评价,更何况,本作的故事无论是推理还是推理之外,都很难称得上足够让玩家忽略这些问题。再加上游戏发行的错误宣发,收获玩家的差评也在预想之中。
谢幕
实事求是地说,抛开这些外在因素,《双盲把戏》的故事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没有脑淤血剧情,没有挖坑不填,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当成睡前的一本故事书,偶尔翻翻看几页,观感倒也不差。但这样的游戏,还是会沉入茫茫的游戏之海,也许有深潜员会在偶然打捞起来,但看着steam评论区不足一百条的评论,其中大部分还是像我这样的鉴赏组成员,无论是敷衍了事还是用心通关写下的评论,这样的文章终归也是要同游戏一样无人问津。也许,如果不是错误的宣发,还不会有这么多玩家。
正如游戏片尾曲一句歌词——尽情闪耀,直到盛会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