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參考:
《造訪現當代藝術:蓬皮杜藏品中的偉大傑作》-蓬皮杜藝術中心
《超現實主義》-西蒙·威爾遜
《達達與超現實主義》-馬修·蓋爾
《超現實主義宣言》-安德烈·布勒東
《人類之子》1963
[雷尼·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
(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
(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
該怎麼形容雷尼呢?這位超現實主義領域的藝術大拿是獨特的,相比於達利那充滿夢幻的抽象形態和米羅那似兒童塗鴉般的畫作,雷尼的畫是將現實的日常以超現實狀態展現出來的創作,他並不傾向於自我剖析,而是把自己的創作當成一種哲學論辯的舞臺。
1898年,雷尼出生於比利時的埃諾省萊西納市,他的父親是裁縫,母親是一位銷售員,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堪堪穩定。
1912年,他的母親跳河自盡,14歲的雷尼站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一切,但原因至今不明。當母親的浮屍漂在河中被打撈出來時,馬格利特看到母親的臉龐被衣衫遮蔽,這個場景帶給了他巨大的心理衝擊,在馬格利特的畫作中,人臉總是被不相干的物品遮蔽或取代,令人產生疑團。
就像他自己所說:
“我們看到的東西總是互相遮蔽,而我們又總想知道被擋住的是什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什麼被擋住了,什麼沒有被擋住的問題…而是一個被擋住的和沒被擋住的之間可見性差異的問題。”
《戴圓頂禮帽的男人》1964
他青年時在布魯塞爾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就學兩年,1918年畢業後曾在壁紙工廠負責花紋設計。
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正好是現代藝術萌生階段。藝術發生巨大變革,拋棄了傳統意義的寫實風格,表現開始體現在藝術家個性觀念及形式語言,並且形成眾多藝術流派。
藝術家們對表現形式的積極探索豐富了人們的審美經驗,開拓了藝術的視覺表現空間,因此,雷尼早期受到了立體派、未來派及純粹主義的綜合影響。
他在1927~1930年居住在巴黎,此後一直住在布魯塞爾。在1925年的時候,他深受基里科的影響,因此放棄自己早期的風格。他將突兀,不合理的物體並列,同時營造一種安靜,近似恍惚的氣氛,藉此表達他對神秘世界的感覺。
移居巴黎期間期間,他認識了安德烈·布勒東(超現實主義運動領袖),並加入了超現實主義者的行列,大量的創造出具有神秘語意的迷人畫作,同時也為許多時裝海報或樂譜封面進行商業平面設計。
也因此,比起那些活著時窮困潦倒的畫家們來說,雷尼在廣告業十分成功,起碼可以說的是小康級別的生活。1930年代,他與弟弟保羅共同經營一間名為Studio Dongo的廣告公司,製作海報、音樂專輯封面和廣告圖案等,1950年代已在國際藝壇與商業領域聲名鵲起。
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響,而專注於創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滿特殊構想的形象。他的繪畫作品彷彿謎語一般讓人猜想,作品裡浮現一種死寂的安靜,表達的觀點含括了從政治到哲學的理性世界。
《戀人Ⅰ》1928
《戀人Ⅱ》1928
時間倒退一些,自1920年代起,馬格利特開始探索文字和聲音與概念和物品間的隨機關係。他是最早開始探究標誌與意符概念的藝術家之一,一部分畫作更探索認知的主題。
將這種主題推向極限的便是他在1929年所創作的讓他名聲在外的畫作《形象的叛逆》,他畫了一個極其普通的菸斗,卻在菸斗下方書寫著“這不是一個菸斗”。他畫一個菸斗,卻告訴諸位這不是菸斗。
它是菸斗嗎?是的。但它可以被使用嗎?不能。那這個菸斗到底是不是菸斗呢?如是。
還有《錯誤的鏡子》也是可以體現這一概念的作品,它直接質疑了我們的經驗認知——“眼見為實”。藉由眼睛這一身體器官,我們得以觀察這個世界,殊不知眼睛的科學工作原理只是作為世界的一個反射,它是未經任何加工的、原始赤裸的再現。
《形象的叛逆》1929
《錯誤的鏡子》1929
《禁止複製》1937
在《禁止複製》中,馬格利特畫出現實中反映真實的鏡子,卻剝奪了它原本的功能,並以一模一樣的男人背影與相互對置的書本產生角力,增加畫面的弔詭氣氛,加劇人們對“眼睛的功能”產生的不信任感。
對他來說,尋找象徵意義的人們,未能把握物象中固有的詩意和神秘感。毫無疑問,他們感受到了神秘感,但他們竭力想擺脫這種神秘感。他們懼怕它。通過詢問“這是什麼意思”,他們表達出一個願望: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有人不拒絕這種神秘感,他一定會有著完全不同的反應。所以雷尼追索著另外的東西。
他用自己的語言來發問,來表示對眼見事物的質疑,我所見是否為真?我所見所是為何?這現象與實在的矛盾點讓我們被引進瑪格麗特的世界,思考他想讓我們思考的東西,被帶著思考,所見是否為真?
可見與不可見、可知與不可知、指代與被指代,這些意向在他的筆下幻化為“平凡”。
“平凡”是馬格里特畫作中的一個常見主題。他的藝術深深植根於生活的經驗,以非凡圖像表現日常之物,由此引領著觀眾進入到他新奇而豐富的想象空間。
《火梯》1933
《個人價值觀》1952
蘋果、雞蛋、岩石、鳥兒、圓頂禮帽、雨傘、杯子、藍天白雲等等,都是他筆下常見的形象。再尋常的物件在他的筆下也有了與眾不同的意味。它們徹底顛覆了觀眾對現實生活的認知,賦予他們新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周圍的世界。
這些畫作當中,事件與細節的意外組合,產生奇特怪誕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來一瞬間,在不清醒狀態下所產生的錯幻視覺,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形成了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獨具一格的畫風。
作品看似荒誕如夢,實則充滿理性、秩序,藉由日常元素的重組,探討外部世界與內部意識深刻而隱晦的聯繫,達成那種安靜與恍惚的狀態。這狀態細膩而完美,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的繪畫基本上是以“寫實”為基礎。
《人類的處境》1933
就好比雷尼的《人類的處境》,當看到這幅畫時,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是畫架上的畫準確地描繪了窗外被畫作所掩蓋的風景,窗外的風景是現實的,此畫作是現實的再現。
然而,人們卻永遠無法知道,畫作背後的風景是否真正與畫作是一致的,因為人們無法看到真正的風景。在此之上,經過片刻的思考,人們便會恍然明白:窗外的風景也是畫作——這幅畫中的一部分,因此,它也是虛構的,它並不存在。在這幅畫中的任何東西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屬於現實。
但是,即使我們對此進行解讀,但雷尼本人卻一生拒絕所有想要揭開其作品內在含義的嘗試。
“我沒有任何要表達的!”他曾經如此大叫。“我只是尋找圖像,並不斷創造、再創造。含義對我來說沒關係:重要的只有圖像,那無法解釋的神秘圖像。因為我們生活中全部都是無法解開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