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规则演变小考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2-28 15:33:06 作者:猫毛卯茂 Language

游戏这个东西从人类开始形成独立的物种就伴随着我们,其中涌现过很多棋类游戏。但现在我们提到棋类游戏,数量却几乎屈指可数。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动力,作为有一个游戏,它的游戏性得经得住推敲。这里就对国际象棋的规则演变做一个小考,来看看这款成功的桌游是如何从军事模拟器,经过千年的优化,成为今天这个经典的益智活动的。

本源之争

说到规则演变,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发源。这个问题在西方不太常见,就是个东方传来的东西嘛。反而在我国是个问题,因为中国有自己的象棋,而且因为文明历史悠久,到底是中国传给印度,还是印度自己有这个发明,成了我们关心的问题。
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中国象棋以经纬作为行事方针,国际象棋则以棋子占据自己的格子为思路,本身就是大相径庭的文化。纵然恰图兰卡的走法非常像中国象棋,哪怕真的是借鉴了中国古象棋演变而来,那它传出去的时候就已经是印度文化了。西方现在发展出来的现代国际象棋,印度也是高手。而我们继续发展出来的中国象棋,有着自己的精妙,其实已经形同陌路。是不是本源,除非是有志于此的学者,作为爱好者自己能欣赏便好,顺便还能介绍中国象棋。
印度的“恰图兰卡”这个游戏采用8x8并有特殊标识的棋盘进行游戏,棋子按照印度王公们的军队配置分为4个兵种,步兵,骑兵,战象和战车,再加上统御全军的国王和宰相,形成了一种抽象的战场模拟游戏。《摩诃婆罗多》有诗句“四军将士已安排”,是这4种棋子设计的佐证。而且还能进一步把水搅浑,恰图兰卡有一个变种玩儿法,“恰图兰加”,中文有译称“四方棋”,四位棋手各自持恰图兰卡一半的棋子至于自己的左下角开始进行多人游戏。而且这个游戏最初还用骰子,现在来看就是扩展玩儿法加新机制。

这幅地毯的边上可见有一副八目棋棋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恰图兰卡,图中这副是后人制作的,可见棋盘中的X标志,据信表示城堡,但在恰图兰卡中没有意义。

另一种简易复原

恰图兰加,没有宰相,四位棋手各执一般军队

这幅地毯的边上可见有一副八目棋棋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恰图兰卡,图中这副是后人制作的,可见棋盘中的X标志,据信表示城堡,但在恰图兰卡中没有意义。

另一种简易复原

恰图兰加,没有宰相,四位棋手各执一般军队

这幅地毯的边上可见有一副八目棋棋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1 / 4
恰图兰卡的棋盘其实是借来的,上面的特殊标识本来是给原本的游戏准备的。强行类比的话恰图兰卡用的是别人的引擎,还没用上全部功能。其原本是更加古老的棋类游戏“八目棋”的棋盘,又称“八道行成”或“六甲行成”。这个游戏本身的规则已经不可考,很可能也有骰子,而且很可能有赌博性质,以至于释迦摩尼他老人家直接说了出家僧众不能玩儿这个(上座部巴利大藏经·律藏)。
在这个棋盘之上的棋子已经奠定了当今现代国际象棋的样貌。前排8个兵,后排中心是国王和宰相,向外两侧对称辐射出两个战象,两个战马和两个战车。其中国王和宰相在各自棋手的面前国王居右,宰相居左。恰图兰卡规定棋子的移动方式等同于其攻击方式,移动路径上的对方棋子将被吃掉,进攻棋子占据该格子,完成自己的回合。棋子不能攻击己方的其他棋子。
国王作为统帅,可以向周围八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移动一格。
宰相常伴国王左右,但自己并没有人皇的尊贵,只能斜方向四角移动一格。
战象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规则,大体有如下三种:
  1. 斜方向四角两格前进,跳过第一格;
  2. 正方向四角两格前进,跳过第一格;
  3. 斜方向四角一格前进,或,正前方一格前进。
战马能快速迂回,正方向四角两格前进之后向左右移动一格,成L型。
战车更加高速,但转向不便,正方向四角前进无数格。
兵则稍微复杂,行进时向前一格,攻击时只能攻击斜前方两角。
兵在行进到对方底线时可以升变,不同文献也有不同说法:
  1. 兵可以升变为宰相;
  2. 兵可以升变为其所在列对应的子力;
  3. 兵可以升变为任意之前失去的棋子。
游戏以杀死对方国王或歼灭除国王外的其他战力为最终目的。
恰图兰卡虽然是我们能从文字记载中最早找到的规则,但其中也已经有特殊规则。当其中一方无法利用任何规则行棋,或唯一可能的行棋可能导致自己国王被将军,则无法行棋的一方得胜。
我们姑且管这个局面叫“固守取胜”,也就是说恰图兰卡唯一的和棋就是双方因为子力不足谈和。进攻方如果被防守方取巧形成特殊规则的态势,则证明防守方更加聪明。真的是智力的比拼了。
为了配图搜索 “印度 国王 首相”……嗯……没毛病……

为了配图搜索 “印度 国王 首相”……嗯……没毛病……

直至此时,我们还能勉强说,恰图兰卡是一个战场模拟器。比如战象的第三种规则,体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庞然大物转向的迟缓。我专门提这个规则的拟态,想到的是之前重轻老师谈到Jonathan Blow 的时候提到,后者认为游戏不应有太多人工斧凿的痕迹,而应当体现出最基础的玩儿法原理,并用这个原理形成游戏。
那如果这么想来,恰图兰卡其实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儿。它模拟战场用的是每个兵种最为基本的底层逻辑,并且简化为直接的游戏性。步兵在古代作战的阵型通过直线前进和斜方向支持来体现,其他棋子在介绍规则的时候也提到了思路来源,提炼出来的规则简单,唯一,而且足够有趣。除了宰相之外,几乎就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了。当然,和人家钦点的围棋比我们这个还是俗了。但和这个游戏之后发展的形态相比,这可能是Blow 最喜欢的版本了。

2.0波斯版本

人口的迁徙原因多种多样,但其结果总是可以总结成几点。对我们这个小话题来说,就是恰图兰卡辗转进入中亚地区。很有趣的是,这帮印度人北上之后,给西方传播了数学和象棋,给东方传播了佛教。
恰图兰卡来到的第一站是波斯,并在波斯逗留许久。波斯人采用恰图兰卡的音译来称呼这个游戏,中文称呼为沙特兰兹,或直接称呼为波斯象棋。彼时恰逢伊斯兰思想在中亚开始发展,直到波斯帝国伊斯兰化之后,沙特兰兹才开始继续向西传播。甚至在伊斯兰对印度的征服活动中反传给印度北部。这是后话。
波斯人对沙特兰兹做了几个游戏性的规则改动。印度恰图兰卡时期,游戏可以击杀国王结束。有介于此,恰图兰卡经常以国王暴死结束。而波斯人的改良就是:
  1. 国王被攻击时会被提醒,也就是现在的动词“将军”;
  2. 国王不能在自己的回合被攻击,也就是不能进入被攻击区域,或者因为其他棋子的离开让自己被攻击;
  3. 国王必须尝试解决被攻击局面。
就此,现代国际象棋的“将军”概念出现了。游戏目标中的击杀国王也随之变成使对方国王无法回避攻击,从而导致必死。即“将死”。现代国际象棋中Check Mate 这个直译会怪怪的词组便是由波斯语的 Shah Mat,国王死了而来。
波斯时代的对弈图

波斯时代的对弈图

歼灭除国王外的其他战力仍然是该游戏的另一种获胜方式,这其中又有先被歼灭方的国王可以消灭对方国王外最后一个棋子为例外。大多数地区判这种情况为和棋,双方全部光杆司令。但麦地那地区认为此局面中吃掉最后一个棋子一方获胜。可能跟恰图兰卡固守取胜一样,体现了后手胜出的老谋深算。以及因为将军和将死概念的提出,固守取胜的机会也增加了。
针对国王的修改还没完。恰图兰卡在印度,国王在中央两格中居棋手右手边,因此双方的国王刚开始并不对脸,而是对着对方的宰相。波斯人则规定两位棋手的国王在同一列。而在左还是在右则根据棋手协商而定。
这就形成了现代国际象棋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王翼,即国王所在的半边棋盘。
不就是换一列么?怎么还单独用了一个自然段?那当然是因为这个变化产生了游戏性的根本转变。国王和宰相互为两仪之象时,国王的弱点也在斜方向上。虽然细节上我们可以做很多战术调整,但出子时大可以瞄准弱点各出各的,呈二人转之势。波斯人把国王这么一对,弱点从两仪相对变成了两翼相对。对攻和迂回的技术变得更加重要。如果说前面不能直接击杀国王拖慢了游戏的节奏,国王对列的变化则加强了对战的烈度。
我们现在觉得波斯摆法好,很可能是因为这种布局被我们研究的最多。但提高游戏性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导致了先手占有优势,损害了平衡性。进入高级多轮次对抗时经常会看到高手之间后手以不败为目标。这里说先手后手,因为此时象棋的颜色还没有确立为黑白相对。这是后话。
棋盘另一翼也有一些变化,他们将宰相的称号改为顾问,并规定了兵在到达底线之后只能升变为顾问。我们这里回溯一下印度的恰图兰卡,多种规则的说法中,沙特兰兹的规则与其只能升变宰相相符。也因此,部分人认为当时其他的升变法则可能只在当地应用。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波斯人对这个游戏的游戏性调整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们还做了一些美术设计上的创新。和印度恰图兰卡作为王公娱乐的具象雕刻相比,波斯棋子的设计更加抽象、写意,给棋子的立体设计开了个头。除了一些棋子形制外,棋盘上八目棋的特征基本消失。单色棋盘和后来的跳色棋盘逐渐流行起来。

文化冲击和本地化

波斯融入伊斯兰世界之后,沙特兰兹在伊斯兰世界风行一时。对他们来说,象棋只是一种游戏。但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的扩张,都使得象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到西方世界。这其中又以商人们的自由往来和享乐天性最为迅捷。
沙特兰兹进入欧洲有两条路径。首先是我们熟悉的威尼斯商人,他们带着棕榈油,乳香和本地化的沙特兰兹回到意大利。其次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摩尔人,经由北非进入西班牙。这两条路线都用过自己在欧洲的心脏,将这个新的游戏送到了欧洲各地。
然而和印度、波斯,甚至利比亚等地不同,大象在欧洲可是个稀罕玩意儿。上次听说还是汉尼拔和亚历山大各自无双的时代。

怎么还有毛儿和爪子了?!以及稍微多说一句,这种象背上的箭塔才是战车现在城堡形状的由来。

欧罗巴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请看,这就是大象!

法国老爷们!大象就是这样的!这个蹄子我真的是……

怎么还有毛儿和爪子了?!以及稍微多说一句,这种象背上的箭塔才是战车现在城堡形状的由来。

欧罗巴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请看,这就是大象!

法国老爷们!大象就是这样的!这个蹄子我真的是……

怎么还有毛儿和爪子了?!以及稍微多说一句,这种象背上的箭塔才是战车现在城堡形状的由来。

1 / 3
玩家人数潜力很大,但他们要中文版,怎么办?机核宝箱@棘艾纹JaVin ,B站大佬@黑桐谷歌 来帮您忙!没错,找人来做本地化就好了。反正大家都是就近本地对战,几乎不可能在你下棋的地方突然闯进来一个印度来的婆罗门开始嚷嚷;“NONONO!这个应该是大象!长这样儿。”并开始抓耳挠腮表演起来。
各地本地化的对象都不太一样,但因为传播路径的第一家掌握了本地化的主导地位,一个地区出现同一个本地化形象不足为奇。常见的形象有信使、驽箭手、弓箭手、官员、司号员、骆驼,这些本地化的棋子很好地体现了沙特兰兹中大象原本的特性。而现在最常见的本地化就比较难以想象了:主教。
我们首先想想这个游戏是哪儿来的。一个威尼斯商人不大可能会跟你说这个游戏是印度恰图兰卡演变过来的,如何云云。本地人看见的就是一个从伊斯兰世界回来的商人手里拿了个阿拉伯人玩儿的东西。
因此,国际象棋在欧洲的本地化不仅仅是文化冲击上的,还有宗教与政治上的。
但是本地化都可以把里面的人物换掉了,怎么可能没有扩展包呢?而且还是物理意义上的扩展。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世纪流行的变种信使棋,另一个是西班牙大象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中的棋子用了现在流行的图标,但其中的一些棋子并不是他们现代设计上的同类。比如图二西班牙大象棋中的主教图标,他表示的是鳄鱼。然后你还会发现这套棋里还有长颈鹿和独角兽!以及那个骑士头盔是狮子。还大象棋,西班牙斗兽棋还差不多。

蒙古帖木楞象棋

信使象棋

西班牙大象棋

蒙古帖木楞象棋

信使象棋

西班牙大象棋

蒙古帖木楞象棋

1 / 3
您可能还注意到了,上面的图册还有图三。那个是蒙古象棋的一个变种。放在这里事项说明,国际象棋在演变过程中,这样的形制变化肯定只会更多。只不过留下来的比较少罢了。恰图兰卡向蒙古的演变,要么是更早时期就已经向东来,要么就是西征之后带回来的。这里可以看到,棋盘为了给棋子开局方便还有单独空出来的格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扩展包仅仅是在个别地区存在,更广大的棋手玩儿的仍然是形象本地化之后的沙特兰兹基础款。提这三个眼花缭乱的扩展包不仅仅是为了把您绕晕,然后显得我好像很懂。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疯狂的、诡异的、匪夷所思的棋子规则之中,阿方索大象棋的鳄鱼,无论是他的起始位置还是它的移动方式,都是现代国际象棋中主教的走法。
14世纪期间的一位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依本·玛穆德·阿奥米在自己的科学的宝藏(Treasury of Science)中描述了这种走法。其中说道,这种象棋中有一个棋子,它像战车一样行走,却沿着斜线进退。
主教作为棋子和鳄鱼的走法相结合,并被“标准”的欧洲象棋纳入规则中的具体时间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从游戏性的角度来讨论其必然性。
首先,之前版本的大象由于规则限制,只能在64格之中的8格往来。虽然有跨越障碍这个异能,但因为战马同样具有这个异能但理论上能够到达所有位置,大象的价值就严重缩水了。
其次我们应当看到,这游戏的游戏性变化主要就两个方向。增加复杂度加快节奏。波斯规则要求将死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复杂度的办法,可疯狂出扩展包就不一定了。因为扩展包逐渐失去平衡性或者削弱原本棋子或卡牌的强度,让多少原本很有潜力的游戏最终只能昙花一现。
而说到加快节奏,前面刚好说了大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欧洲乡民们还不太能领略这种巨兽的美。那咱就换呗。然后某个玩儿过阿方索大象棋的哥们儿就说,哎你这个长得像主教的这个,咱们让他斜线无限格试试。然后一个新时代的大门就此打开。
当然这期间因为信息相对闭塞,地区之间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况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主教斜行数格,战车直行数格,小马无视阻挡,面对这三种走法,这样的组合即便在今天的游戏设计中都是机制分配的典范。

神圣的,伟大的

棋子身份的逐渐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棋盘上除了主教之外,还有一位重要棋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国王身边的这位,从恰图兰卡的宰相,到波斯的顾问,再到穆斯林的维齐尔,身份和角色一直都是辅佐国王。作为一个消遣用的游戏,欧洲玩家并没有说非得把他换掉。而且话说回来,维齐尔可比大象好理解多了,起码是个人型生物。
但是仍然有一些人群需要对这个情况做一些改动,那就是天主教的僧侣们。作为未被禁绝的唯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之一,他们需要对这个游戏做一些“无害化”处理。公元1000年左右的一篇中世纪拉丁语写就的“象棋的格律诗”(Verses on Chess)中,全篇98行的前10行都在叠甲,象棋是一个精神上的放松,毫无害处(ne dollus ullus inest, non laceras corpus membra vel ulla tui)可言。
这首格律诗在国际象棋历史上是个宝贝,因为这是欧洲最早的关于国际象棋的文字记录。作者已不可考,成诗并存放于瑞士的艾伊西德伦修道院。既然是天主教人士在给这个游戏作辩护,这里的维齐尔自然需要调整一下。在这个诗篇中,国王旁边的这位名唤Regina,拉丁语中是女统治者的意思。
天主教和王权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分别从欧洲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统治欧洲。很多宗教人士都是宫廷里的宾客,用女统治者这个称呼替代维齐尔,简直是完美。这种采用配偶属性来摊平文化差异的方法在很多地区都在使用。欧洲很多分阴性阳性的语言使用国家对这个棋子都做了女性化处理。甚至波斯时期另一种该棋子的专用称呼 “fer”,也被女性化为fierce 或fierge 。
和国际象棋之前传来路径的那部分世界相比,女性在欧洲的地位已经好很多了。即便在10世纪,不依靠夫君自己治理国家或领地的女性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王室之间联姻也是政治风向的指向标,而且还有圣母信仰加持,一个宫廷女子出现在棋盘上也没什么问题。
但一如之前所说,形制的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2、3世纪,经由和东方经商的威尼斯商人进入意大利的象棋仍然有维齐尔的形象。而通过摩尔人进入西班牙之后,很有天主教精神的西班牙人已经用自己的女王形象雕刻这枚棋子了。

卡斯蒂利女王,阿拉贡的统治者,天主教的守护人,伊莎贝拉一世。请听朱老师的电台节目。

公元1000年左右成诗,其中对国王旁边棋子的介绍时Regina。

直到12、3世纪,维齐尔仍然在意大利享有站在国王身边的殊荣。

而与此同时,12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早早换上了女王和王后。

卡斯蒂利女王,阿拉贡的统治者,天主教的守护人,伊莎贝拉一世。请听朱老师的电台节目。

公元1000年左右成诗,其中对国王旁边棋子的介绍时Regina。

直到12、3世纪,维齐尔仍然在意大利享有站在国王身边的殊荣。

而与此同时,12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早早换上了女王和王后。

卡斯蒂利女王,阿拉贡的统治者,天主教的守护人,伊莎贝拉一世。请听朱老师的电台节目。

1 / 4
女王加入战棋,不仅仅是对她们的尊重,也是这个时代特征的涌现。欧洲女性统治者们在此期间锐意进取、推陈出新,政治上风生水起,军事上不遑多让。于是乎,在早已将女王摆上棋桌的西班牙,对“卡斯蒂利的女王、阿拉贡王国的统治者、天主教的保护人,The 伊莎贝拉一世女王陛下”的崇拜,赋予了她世俗世界战车一样的横竖无数格,和天主世界主教一样的斜方无数格。国际象棋棋盘上最强大的子力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现在比较确信这次游戏性改动来自西班牙,是因为此时已经有很多国际象棋的书籍。而在这些从西班牙传播出去的书籍中,便记述了女王或王后这个棋子的运用。与此同时,有学者认为1492年西班牙双王驱逐犹太人造成的人口迁移也对这个棋子规则的流行起到了作用。

王国的两极

主教和王后的战力提升自然加快了游戏的节奏,也提高了游戏的复杂性。但游戏性提高的同时,一款好游戏还需要保持好的平衡性。现在进攻手段这么凌厉,国王该怎么办?
整个中世纪到15、16世纪期间,国际象棋在世界各地的本地规则婀娜多姿,形态各异。国王作为王国的代表和游戏的终极目标,再这番激烈的攻势下喘不过气来。也因此,我们应该对世界各地棋手对国王规则改动的努力有所准备。
这里首先提及一个大家不约而同的平衡性调整界限。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国王的特别规则都有临时性的性质,即该特殊规则只能使用一次。国王在进入相对安全的地方之后不应再有这种特殊能力。
这其中的努力包括国王的第一步可以像马一样移动,这个就很拟真了,国王是骑着马到营地的。还有的规则是国王第一步可以走两步,由于他可以斜着走,这个规则其实不坏。但是还有一个更好的,能加快节奏的方法。这便是“易位”。
操作的方法是第一回合国王前往棋手所在的第二排,第二回合,国王其中一个战车互换起始位置。这个规则首先出现在13世纪,可以看出基本上是现代易位的概念了。哥廷根手卷是第一本针对现代国际象棋的文献,成书于1500年左右。其中也明确了易位是分两步操作的特殊规则。
直到1620年,法国棋手们才第一次将易位改为一回合同时移动两格棋子的操作,并且在1640年在英国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易位规则。这个易位规则的基本走法则同时包含了上述的两种规则思想:国王和战车互相交换相对位置,以及在这个版本中,两格棋子都必须是第一次动,且国王的落点是易位方向两格,也融合了之前国王第一步两格的风潮。
而在罗马,易位规则还有一个特殊操作,只要国王和战车互换相对方向,两个棋子可以在两者之间的任意位置就坐,称“自由易位”。该规则在罗马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穆罕默德二世,入主君士坦丁堡,这个时期易位还需要两步。

君士坦丁十一世,拜占庭末代皇帝,力战而沒。

穆罕默德二世,入主君士坦丁堡,这个时期易位还需要两步。

君士坦丁十一世,拜占庭末代皇帝,力战而沒。

穆罕默德二世,入主君士坦丁堡,这个时期易位还需要两步。

1 / 2
如果说国王是王国的顶级,那么这个国家的基石就是士兵。士兵们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但在15世纪新规则风起云涌,游戏性、平衡性被反复调试年代,还是有了非常朴实的变化的。
这个变化同样是提高游戏节奏的变化。15世纪之前,兵只能一步一步走。您现在把自己带回到7、8岁的年纪,下过几把棋,知道抢占中心的重要性,那你和你的对手(同样也是7、8岁,鼻子上吊着稀鼻涕)肯定是手里拿着兵怼着棋盘,搓!搓!两步到中间。欧洲孩子们搓来搓去太麻烦,又有了国王第一步可以走两步的思路,咱们规定,兵的第一步也能走两步!
然后玩儿的挺好,毕竟前几步大家都不接敌。但是玩儿多了就有个问题:如果我的兵已经到了第五列,原来一步一步搓的话,你的兵到中线的过程就能被我这个第五列兵吃掉了。那你现在突进两步我就不能吃了,似乎不太公平。
于是这个规则又有了特殊规则,第五列兵旁边这列如果第一步走两格,那五列兵可以把这一步分解为搓了两次,并在第一次的地方截击!而且五行兵只有在发生的这个回合可以叫吃,此后则不能。其实就是如果分解成老规则两步的话,第二步人家已经到地方了,你再叫吃那就是你不公平了。
此招名叫“吃过路兵”,法语“En-passant”。这个规则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学的时候也觉得云里雾里。但如果你按照兵只能走一步来理解,就是无比正常的操作。

懂了吧?

五行兵

边行两格突进

吃过路兵

啥?

这次放慢点看

就在黑方突进的瞬间

掐,黑棋没了

懂了吧?

五行兵

边行两格突进

吃过路兵

啥?

这次放慢点看

就在黑方突进的瞬间

掐,黑棋没了

懂了吧?

1 / 8
兵的另一个异能是升变。之前提到在欧洲,女性形象取代了维齐尔的位置,而维齐尔,以及他们之前的宰相,顾问,都是兵到达底线之后升变的唯一选项。于是乎,棋手们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在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国家,怎么能让自己的国王有两个配偶呢?!
解决的方法也很随意,升变来的棋子不要叫它王后就好了嘛。因此在很多地方的规则中,升变来的王后走法和王后一样,但是名字则是顾问,或者沙特兰兹传来时用的fer,连词性都不改了。
同样是18、19世纪的意大利,他们还有另一个规则,即兵的升变选项只能是在游戏中已经损失的棋子。这个和波斯规则很相像,并且明确指出,如果没有损失的子力,则这个棋子保持兵的状态直到有子力损失。以上两种升变规则在历史中普遍归类为受限制的升变。
不受限制的升变最早在纸面上出现是在1823年,由英国棋手雅克布·撒略特在他的书中提出。撒略特提到不受限升变在他的时代是最流行的,但英国更大佬级的斯汤顿爵爷1847年的书中也提到过,受限升变在北欧和俄罗斯仍然是主流。斯汤顿爵爷可是办过天下第一武道会的,见多识广,说明直到那时,升变的规则仍然没有统一。

天下第一武道会

哈罗德·斯汤顿,英国棋手,1851年借英国国际博览会之天机,举办了1851 伦敦国际擂台赛。500英镑的奖金在当时已经是大奖赛水平,约合今天的40万英镑吧。
这里不介绍这个比赛本身。主要是想说,从此以后,国际象棋的国际性赛事开始遍地开花。这些赛事的举办者和承办方都是象棋爱好者,懂这个游戏的游戏性和平衡性应当如何权衡,又直到作为一个国际赛事,规则的统一是必要的前提。
从此,规则的制订和演变开始由这些赛事组织者引导,而非像以前一样,在混乱中的地方规则互相斗法之后逐渐融合了。在这种统一规则的精神下,国际象棋的新规则包括:触棋必行、三次复现原则和50步原则等。具体内容请参看这篇文章
时至今日,国际象棋这项运动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管理机构,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国际象棋协会:FIDE了。FIDE自己有制作规则书,但现在已经没有很多像前文那样大刀阔斧的改动了。

看我七十二变

但是光照着你国际象棋协会的玩儿多无聊!首先不干的就是鲍比·费舍尔,世界上最伟大的棋手。他妈名字还叫Regina,冥冥中有点天数。总之无敌是多麽寂寞,无敌是多麽空虚,独自在顶峰中冷风不停地吹过,实在没意思,于是他20年没下棋。
事后有媒体采访他,他原话说的是,“我恨象棋”。但后来还是给了个他想要玩儿的象棋玩儿法,就是前排兵不动,后排子力的起始位置打乱。这个玩儿法现在专门有一套赛制,叫960 。这个赛制下也不是完全打乱,还是有一些最基础的摆放要求的。有兴趣的可以去chess.com上看看,这里不再冗述。总之就是这些底层规则也是通过对游戏性和平衡性的洞鉴加上去的。
修改规则也不是顶尖棋手的专利。哪怕是小孩子,学棋无聊也会搞点不一样的上去。比如我女儿会把马放到战车上,这种状态下战车可以像马一样移动。把马放下来,战车就恢复之前的走法。
这套规则推广出去有待时日,但已经有其他玩儿法了,稍微介绍几种:
山丘之王:己方国王在中央四个停留三回合不被将死获胜;
灭世核弹:每次叫吃,棋子所在格和周围八个格的所有棋子瞬间消失;
战争迷雾:只有棋子可以移动到的路径可见,其他范围被迷雾笼罩;
送子观音:葬送掉自己除国王外的子力获胜;以及最近比较痴迷的,
来下棋鸭:一个可以阻挡的小鸭子,每回合行棋后放在任意位置,下回合对方行棋后所有权易手,并由对方放置。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翻译,您就听个响儿。主要是想说,国际象棋就是个游戏,应该变着花儿的享受它。

结语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规则演变了,可能会有一些纰漏,如果您发现了,请一定告诉我。
游戏是人类的本能,理解游戏,并提炼出规则,改动它,让它变得更加有趣,这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但愿这篇文章您还看的开心,您可以看一下下面这篇基础规则的文章,就当是这千百年游戏优化之后的总结。也欢迎翻阅其后所附的其他国际象棋相关文章。
黑方格,白方格,国际象棋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以及大言不惭地推荐一下自己的这篇传记性质的文章:
THE BOYS:那些无敌于国际象棋江湖的小子们 链接好像不好用,要不您右键打开一下......
猜猜是谁如此完美!任他千百年天命流转,我自岿然不动!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