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里面,蝉往往被被描写为夏天的精灵,或是不知倦的歌唱家,甚至生命阐释禅意的大师:用地下十七年的黑暗蛰伏,换来一个夏天的璀璨。
嗯…彳亍。然而,在童年的我眼中,它只代表着三个字––好吃的。
–––––––––––––––––––––––––––––––––––––––––
蝉,禅?––馋也。
前几日的傍晚,我和朋友沿着河边的小道漫步。夏天的夜晚总是少不了蝉鸣。我不由感慨了一句,这玩意儿好久没吃过了。闻言他们露出一脸惊奇的表情,这东西居然还能吃!?
我一脸惊奇地回看他们:啊?你们没吃过?
出于对童年美食的怀念,还有些其他原因,遂此开贴,详细说一说蝉这玩意儿从抓捕到出锅的全过程。
(搜索相关资料时找到还有知了猴,即蝉蜕壳前的幼体,嗯……原来这玩意儿也能吃?)
知了猴
蝉
–––––––––––––––––––––––––––––––––––––––––
第一步,食材的获取
想要吃,得先学会抓。
小时候家里常常会备有几根竹竿,用于抓知了或钓鱼。竹竿的挑选也是很有讲究:不能太短,短了抓不到高处的知了;也不能过长,不然在一些低矮的树林里穿行就会很不方便。最好是粗细匀称,长度适中。(前头太细的话伸过去会抖得十分厉害,平白就把到手的蝉惊跑了)
小时的我们会在竹竿前端缠上一个铁丝,套上一个结实的塑料袋,或是布袋。然后看准了方向,咻一下伸过去,回来时里面就是一只陷入囚笼的蝉了。
差不多这样子,只不过是竹竿子
然后这法子吧,也就那样。袋子浅了或是运气不好,进网的蝉回来时还能飞走。
于是后来,一种绿色的黏性球突然兴起。这玩意儿可比塑料袋好使多了,杆子前头固定好,看到蝉后凑过去,一粘,食材+1。如果没粘性了用打火机燎一下,烧掉黏在上面的脏东西,还可以继续使用。
就这个小绿球
接着嘛,便可以准备第二步,食材的处理
也可以不处理直接生吃(划掉)
啊呜
知了最普遍的烹饪手法,不外乎油炸。味道好,步骤少,上手快。
在下锅之前,需对抓来的蝉进行清洗。
蝉的结构示意图
进行预处理时,需摘除蝉的头,颈 翅,足以及腹。虽说也有部分地区不摘除直接全部吃掉...不过本人没试过,而且也不推荐。
部位摘除后,其腹部空腔内常有大量白色或黄色体液残留,里面一般是卵,排泄物之类。需要用清水再次清洗干净。
没找到图,不找了,反正一堆白色粘液不好看
第三步,下锅下锅!
将清洗好的蝉(一般现在只剩下个身子了)放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入味杀菌。然后起锅加油。
油热后倒入清洗好的蝉。也可以在此之前倒入姜蒜等调料增香,后小火慢热一段时间~
(因为大火🔥🔥🔥可能会导致外焦内生,所以无论出于安全还是口感的考虑,都是小火🔥最佳)
小火慢炸
待锅中蝉其外壳出现金黄色泽,有噼啪脆响之声。便可出锅,撒上些许盐巴,辣椒增味…锵锵,一份新鲜!冒着热气!的油炸蝉完成了!
又没找到图,全是知了猴的
谈谈口感
做好的油炸知了一般外壳酥脆不扎嘴,内部肉质紧实有劲道。咀嚼起来还会有咯嘣咯嘣的脆响,加上盐巴和辣椒,有香辣咸脆口感,实属开胃小食绝配。
而且貌似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还挺高,这是百度说的。
馋了
以上部分步骤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替
比如裹上面粉,炸至两面金黄,
或是放酱油增加风味等等
此外,除了最普遍的油炸知了,根据搜索显示,还有知了煲汤,水煮知了,炖知了汤(认真的吗?)∑(´△`)?!
不过以上楼主都 没 吃 过,不予评价
–––––––––––––––––––––––––––––––––––––––––
可惜的是,记忆里的这些味道,终是和那些无忧无虑的生活,被留在童年的夏日里了。同时,蝉在夜晚捕获之便利也成为很多人暑假快钱的来源,疯狂抓捕的背后是其数量每年的急剧下降。童年还真就成为回不去的童年了。
–––––––––––––––––––––––––––––––––––––––––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