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不知道多久之前,在小黑盒浏览到的帖子,里头大致是说:“这壁画里的猴子,为什么不是那样地像现实里的猴子?”往下评论回它说:“这样的画,实际是参考古画里的猴。”事实当真如此吗?不妨随我,看看特意找来的古画,心中或许能够自己浮现答案。
说实在,古人其实并非特别钟情猴子,就如同现代人。跳开“孙悟空”这样的正面形象,提到猴子,哥几个姐几个会想到的大概是劫人东西,毁人财物的“美名远扬”峨眉山恶猴。(你这猢狲,忒不识好歹,把手机还我。)与之相对,称呼与“猴”略不同的“猿”倒存得一些美名,或让人漂泊后带起的忧愁多些凄美的意境。诗人也拿“猿”给自己的作品增添风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虽说“猴”与“猿”有诸多相像,却不见得“猴”在孙悟空这个形象外,能有个好形象。一提起猴儿,古人这样写诗: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苏轼《次韵达章传道见赠》
睢盱猴缨冠,狼籍鼠穴寝
——王安石《酬王伯虎》
避权如避虎,冠豸如冠猴
——元稹《阳城驿》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简单来说,没一句好的。古语说“沐猴而冠”,又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所以古人多欢喜画猿,一检索猴,猿图却数不尽。自然,黑神话也有猿,通臂猿猴便是了。
虽说比起古人印象里的猿,略有点些许出入。却并不碍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形象设计。享受形象本身,比偏执的当个原教旨主义有意思的多不是吗?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不妨看看,古画的“通臂猿”是个什么样子,“猿”们大多黑脸,脸四周布有白毛,躯体四肢呦黑:
《松猿图》南宋 牧溪
《戏猿图》明 朱瞻基
《猿戏图》明 仇英
《二郎搜山图》南宋 李嵩
一只混入其中的狗
《戏猿图》南宋 夏圭
当然,看着更偏向猴子,却叫《猿图》的古画
《猿图》南宋 毛松
看完了猿,我们再转向猴子本身,虽说与“猿”相较,它少之又少,但这可比不过我搜图的大能耐。我林林总总,找个七七八八,且看猴:
《蜂猴图》清 沈铨
《写生猴禽图》宋 赵佶
《猴猫图》北宋 易元吉
画猴画猴,这些猴子其实大多没有神异处。但看它们样貌:尖嘴缩腮,肌瘦面黄,一幅痨病鬼的样子。便晓得它们是猴子了。如此,我们见过了普通猴子,就叫有神异的猴子来给诸位参看。当然,这大多是在百回本成书前所画,求不得它们是正面形象。下面诸多画作多选自各版本的《二郎搜山图》,这些猴妖,可没甚么大本事,瞧,这不正在被抓呢:
《二郎搜山图》南宋 佚名
《二郎搜山图》南宋 佚名
《搜山图》明 郑重
《二郎搜山图》明 李嵩
往后呢,便有了《西游记》的绘本,这些个画,大体是坊间人为糊口作的,还多是清朝留存,要它们比过上面这些各家画作,实在为难了,诸位且看:
不过,在找图期间,也意外找到另外的大场面,虽与主题没大关系,也还想放上来:
那么,到了现在,教我们回归原本的标题。黑猴的猴,真是古画的样子吗?
查找了这样多的古猴子,我的想法从开始的一点不像,到有一些像,变来变去,没有定式。直到我想通一点,便不纠结了。说古画,道古画,想把东西找个相同的样子。忘了创作者原来自己就有创造力,这创造力会让他把自己的一瓣灵魂融入。模样虽像古画,实则是现代作品。它是受了前朝画作的荫蔽,乘着这荫蔽,成就为自己的画作。倘若它是完完全全复刻,照搬照抄又有什么新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