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這麼多年的黑盒了,從來沒有認真地寫過一篇圖文。正好藉此2024TGA的詭異結果,來蹭蹭熱度,綜合聊聊這個話題的內容。
首先作者聲明:本人儘可能地會以客觀的角度來描述TGA、宇宙機器人及Alyx的相關信息。但是本人其實對於這個大選結果是非常不滿意的(很可能會帶有情緒化的色彩來評判TGA、機器人等),望各位能理解。
因為在公司寫的這篇文章,手頭上沒什麼素材,所以很多引用網圖,侵刪。自己的圖片不多,還請海涵。
——————————————————————
我不是Dalao,所以不許查我成分XP(
——————————————————————
為了避免把這篇文章寫成論文,那就先來簡單講講我對於這兩款遊戲的認識。
認識:
首先很遺憾,Alyx與宇宙機器人我都沒通關。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投入集中投入到遊戲中去,光是學習和實習就佔了我80%的時間,但兩款遊戲的設計和遊戲性還是可以談談的(本人現在也在遊戲公司實習。
有人可能會問:這兩個遊戲都不是一個賽道,這怎麼能混為一談?
別急,我們待會就能聊到一塊。
2023年,我購入了index2.0來體驗半條命Alyx(可謂是為了這盤醋包的餃子
我的Steam Index 2.0
2024年,我也在年中購入了一臺PS5 Slim(本質上是為了玩獨佔,但是玩著玩著又幹起老本行收集遊戲來,小機器人就是那時候買的
我的PS5 Slim
機器人和Alyx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對於設備的依賴性——從使用指南開始到PSVR的搜救行動,宇宙機器人就是為PS5的交互性而生,倘若你使用其他非官方設備來體驗,那遊戲性將大打折扣;同樣,Index及VR的交互系統也是Alyx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食指和拇指併攏,拿起白板旁的那隻黑色油性筆時,我發自內心的笑了。上一次得到如此震撼的體驗還是16年第一次體驗戰地1的序章時,對於遊戲沉浸感的讚歎。
簡而言之就是,不用官方的東西,也能玩,但是隻能玩一點點
——————————————————————
Alyx——遊戲性:
半條命:Alyx發售於2020年。
它在VR遊戲賽道上屬於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能讓一部遊戲與場景如此之交互,外加獨屬於VR的解謎、戰鬥和沉浸式驚悚體驗。(沒錯我就是說的電梯慘案
這是簡直是前所未有的一款遊戲。
但它的用處並非只有遊戲性本身,而是讓你習慣如何使用VR來操作遊戲。
用筆能交互、寫字的效果(網圖
+++物理反饋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像哈利波特一樣想象著物品飛來,然後讓身邊的物品隨著Alyx的手套一拉而掌握在手。
或是抓住一把椅子,然後打飛朝你撲來的獵頭蟹。
++解謎環境
VR的立體式環境的構建,外加第一人稱的設計為解謎提供了獨一檔的體驗。你需要拿著手裡的工具,在3D的環境中完成謎題的破解。
+++沉浸感
我說過它是一款驚悚遊戲。當你躲過Jeff,認為自己能安全地進入電梯時,它走了進來,並與你零距離困在同一部電梯之內...
或是遊戲關卡內對於環境的渲染,讓你切身地感受到自己正位於一個四面楚歌的感染區之中。
+槍械設計
VR意味著你如同真實一般地手握著手中的武器。雖然不能感受它的重量,但它的操縱感比起坐在電腦前,要強烈得多。從一開始你面對敵人畏畏縮縮地將手槍退膛、摸出彈匣塞進手槍內。到手拿把掐地甩開霰彈槍、將子彈塞入膛內,沉著冷靜地送走所有靠近的敵人。你對於VR的操作就是在一場場戰鬥中不斷精進的。
遊戲裡我最喜歡的Alyx霰彈槍(網圖
——————————————————————
Alyx——綜合:
綜上所述,對於Alyx的綜合評價,它是一款VR平臺上最為出眾的遊戲之一。你在熟悉Alyx的戰鬥、解謎玩法的過程也是在逐步體驗一款VR設備與遊戲環境沉浸式結合的優秀作品。
如果我們說不用VR玩它可以嗎?
答案是:可以,現如今有很多的Mod,讓你可以丟下設備,如同半條命系列前幾代一般在鍵鼠支持下完成遊戲。但是如果是這樣,那你將感受不到這款遊戲出色的設計——場景設計、關卡設計、交互式設計。
Alyx的PC版Mod(網圖
它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只是一款平庸之作,完全不符合Valve對於遊戲內容設計上的:創意、創新、有趣。
隔著屏幕,再也沒有刺激的沉浸感,也沒有了拍著獵頭蟹身上duangduang的緊實肉肉的那種快樂。
——————————————————————
宇宙機器人——遊戲性:
這裡集中探討今年和操作指南的這兩作
宇宙機器人發售於2024年。
是索尼第一方的一部遊戲作品,旨在創造與PS5遊戲手柄Dual Sense 5(DS5)的交互性體驗下的平臺闖關遊戲。
使用指南是為了讓玩家熟悉Dual Sense 5的操作特色。而宇宙機器人這一作則是完全依賴和構建於Dual Sense 5的操作來運行的。
包括但不限於道具和變身的使用:操作指南里的變成爬爬猴、跳跳蛙、滾滾球、飛飛火箭以及手柄飛機和加特林。2代裡在前作基礎上設計的拳套、變大變小、噴射手柄、馬戲球等。
而它們的操作都為手柄服務。
拳套工具的關卡(網圖
+++手柄質感交互
這一項是我最喜歡的一點,走在不同的材質上,如同Minecraft一般,能夠同聲音來感受到腳下物體的質感——遊戲中主角踩在不同的材質上,像是冰上滑行的滋啦,還有在沙地上嘩啦啦地行走、在滑軌上衝刺,都會以手柄聲返和振動的方式來反饋質感。
+關卡設計
根據不同的關卡,遊戲的玩法也有些許差異化。就像上文提到的各種道具和變身,這些小設計和關卡玩法結合,有一種小時候玩小遊戲時的懷念感。
它的優點在於結合手柄,把遊戲設計框架建立在DS5上。例如需要用手柄的動態感測來移動跳跳蛙的跳躍、或是收集小機器人後在手上搖晃、顛簸,畫面中的小機器人會得到同樣的力反饋感、以及小機器人使用拳套、加特林時,力反饋扳機的受力感等(但我個人認為力反饋這一機制受用性最好的還是模擬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槍械扳機效果
+美術設計
遊戲中為幾乎每一種生物都做了小機器人的版本,以及統一可愛的美術風格確實有討人喜歡。同時還有一些對於索尼及其他遊戲中人物的小致敬——把這些角色也小機器人化了,作為收藏品供玩家收集。
(題外話)其實之前也是和對象一起玩的,她覺得宇宙機器人還不錯,畫風也很可愛,蠻喜歡的。我自己無非也只是在旁邊看,偶爾打不過的時候去打一打嘗試了一下,也算是通關了全程吧。因為我綁定的psn賬號是我自己玩的日服賬號,沒有什麼進度,在給她註冊的港服賬號上是有通關的,不過不影響對於遊戲的體驗和評價。
——————————————————————
宇宙機器人——綜合:
簡而言之,宇宙機器人作為PS5的伴生之作,是有它獨到的創意設計的,而這些框架基本集中於對DS5手柄的開發之上了。不過我並不支持一款這樣單人遊戲可以作為“年度家庭遊戲”而獲獎。
如果一人一條命,或是可愛且老少皆宜的美術畫風都可以邁入家庭遊戲的門檻,那我認為全年齡向的闖關遊戲有太多了。首先馬里奧系列遊戲就能佔領非常大的市場份額。至於得獎的原因,我們將在待會談到TGA的時候詳細贅述。
我們同樣把問題拋出來:不用DS5能玩嗎?
各類小機器人致敬形象(網圖
我認為如果它是一款移植遊戲的話,完全可以。同樣道理,如果有適配mod可以讓其他手柄支持這款遊戲,那麼事實上游戲還是一樣能玩的。只是缺失了其圍繞DS5框架而開發的各種玩法。你將感受不到遊戲的各類設計。它就是一款平庸地不能在平庸的平臺闖關遊戲。與其他的平臺闖關遊戲相比,甚至它的玩法還略顯稚嫩。
——————————————————————
二者比對:
我們在這兩款遊戲中發現了什麼樣的共性呢?
沒錯,最大的共性就在於這兩款遊戲與其說是遊戲,不如說是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只是更具趣味。
偷偷曬一下今年收藏的50多款遊戲的其中一部分awa~
它們在設計師對於遊戲設備的所搭建的框架上,最大限度地將設備的長處和優點開發至遊戲當中,令玩家在遊玩遊戲的同時,逐漸掌握並熟練操作自己手中的設備。在通關遊戲後,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等不及去嘗試其他的PS5/VR遊戲所帶來的,與眾不同的新體驗。
我原以為遊戲的開發過程中,遊戲性作為遊戲好不好玩的基礎,是獨立存在的。其他的玩法設計:例如半條命之中的重力槍,傳送門中的傳送槍等或是超閾限空間中為玩家創造的一系列的視覺玩法和設計、以及熵值中心、取景器、紀念碑谷等極其特殊的解謎玩法等。
這些特殊玩法、設計本是遊戲的加分項,如果它存在,那麼圍繞這些設計所構成的遊戲能夠更具創意和趣味。哪怕:如果傳送門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解謎遊戲,玩家主要的目標是消滅敵人,那我想遊戲也同樣好玩。但起源引擎為遊戲創造了獨到的玩法設計,將一款本身無害的工具變為玩家全程緊握手中的武器。
(像是jojo裡的替身使者,不是它太強,而是使用者太會使用它的能力)
比如空條徐倫(網圖
然而類似Gameboy(遊戲機)上的遊戲,Steam Index之於Alyx,PS5之於宇宙機器人,以及其他玩法迥異的獨立遊戲。這些遊戲能被巧妙構思出來是設計師對於設備和玩法最大程度的致敬。並且他們也證實了玩法與設備是可以獨立與遊戲性之外而存在的。
但我認為它們還是不應該被作為遊戲評分主要考慮的內容。如果加分項變為了遊戲固有的內容,那它的創新並非是遊戲玩法的創新,而是設備創新。就像現如今主流的說法是:宇宙機器人怎麼怎麼好,是因為和手柄的互動性等等。
這一點我不否認。不過你不可以排開遊戲本身就是一款平臺闖關遊戲這個框架來說。它在關卡設計上其實只能算中等偏上,縱觀世界上其他的平臺闖關遊戲,我們會發現這個類型的遊戲已經被設計師玩出花樣來了。這樣一看手柄的互動性,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是平臺跳躍這個類型的基礎分。
類比Alyx。它其實無非就是一款射擊解謎遊戲,因此實際上它的射擊解謎玩法才是遊戲的核心,而物理環境、沉浸環境,圍繞Index的設計等等都是遊戲的加分項。
搞笑的就是,Alyx並沒有獲得當年TGA的提名,而宇宙機器人斬獲了“最佳家庭遊戲”的同時拿下了2024年的年度最佳遊戲大獎。
——————————————————————
TGA:
那麼迴歸主題,我們來探討TGA所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樣的。
我是學傳播學的,媒體和社會的輿論對於產品及市場的影響我非常清楚。
TGA宣傳圖(網圖
首先,TGA本身所具備的“權威性”,是受到全世界玩家的認可的——不管怎麼說,它作為“遊戲春晚”,還是那個春晚。性質擺在那裡,你看不看央視的春晚、在不在乎,它都是春晚。
那麼TGA其實背後所揹負的,不僅僅是玩家社群和遊戲市場的期待。在TGA發佈的廣告,全世界玩家都很期待,在TGA發佈的提名,受全世界玩家的關注。如果背後不存在資本運行和扶持以及社群的支持。它甚至不如金搖桿、TGAGWCAGA(開玩笑的)甚至是steam社區獎項提名所具備的含金量。
PSDL對TGA及大環境很客觀的預測和分析
PSDL大佬的內容節選
參考上面知乎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TGA內部其實水比你玩家想得要深得多,TGA的一份獎項所帶來的價值,代表了遊戲市場上主流群體的價值,它並不為單一市場和玩家群體而服務,它的地位被捧得太高太高以至於不敢輕舉妄動了。
——————————————————————
今年實際上是LGBT群體抵抗最激烈的一年,也是各大遊戲平臺矛盾最深的一年。
前有星鳴特工,後有刺客教條:影。遊戲媒體的可信度岌岌可危,大家都盯著提名媒體的結果,而黑神話:悟空不過是恰好碰上了這一時間節點的作品而已。但它的衝擊力又為今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變化(遊戲本身的質量、國產3A等標籤,都衝擊了全球的遊戲市場,乃至劍星、法環DLC)。那麼就帶來了如下環境:
以下是個人分析:
黑猴的問世,對於市場的衝擊,讓玩家群體關注到國產3A,關注到國產遊戲的進步,社區呼聲很高,但如果TGA輕易把獎項頒給黑神話:悟空,玩家是可能會滿意,那你看資本、其他群體願不願意?這個後果TGA扛得住?IGN很“得體”地為遊戲打出8分評價,它知道遊戲什麼樣,但是它不敢拔尖,但我認為8分很中肯。遊戲的缺陷並具,它是一款佳作,也同樣具備缺點。
星鳴特工作為第一把刀,被冠以7分評價。但因為社群爭端、反LGBT熱潮導致遊戲不了了之。
宇宙機器人當時是什麼樣各位經歷過的應該看得出來。這遊戲作為第二把刀。在當時小黑盒、Bilibili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評價和產出自媒體內容,甚至讓玩家一臉懵逼。冠以9分評價的它本身缺點不多,因此成功以輿論優勢和自身大牌出廠、PS5特色的遊戲性躋身進入年度提名。
最迷惑的操作就是這個,為什麼要加入DLC和重製版遊戲作為競爭?現在我們來馬後炮一下——它們的加入並不是為了遊戲能拿到年度獎項,而是為社區表明:我們也在考慮各種各樣的遊戲內容。讓今年更有競爭力一點,也是TGA做給某某些人看的。雖然此前也有各種DLC、重製版,但為何今年引入規則,就是重中之重。規則是人定的,也是為人服務的。
最後,參考PSDL大佬的理論,我們來分析提名的其他五款遊戲(FF7RB、機器人、黃金樹、小丑牌、暗喻幻想)。首先如果投給FF7RB,那很多內容設定直接就挑戰了LGBTQ+群體,這和既要又要的TGA作風不符;黃金樹呢?它的體量可以,但是評價真的一般,又是DLC,如果給它也不太合適;小丑牌的話...給它那全世界的遊戲都是小丑;暗喻幻想其實是我認為競爭能力最強的了,在提名前我感覺暗喻幻想可以,但第一它是日廠,沒有歐美加持,又不符合歐美正確價值觀,太難說了。
TGA今年年度大獎提名遊戲:最終幻想7重生、宇宙機器人、黑神話:悟空、小丑牌、艾爾登法環:黃金樹之影、暗喻幻想(網圖)
那綜上,最值得考慮的,既能夠不貼近LGBTQ+價值觀,又不會招惹這類玩家群體的遊戲,只剩下“閤家歡”的《宇宙機器人》了。
它再怎麼不合理,但當你排除了所有選項之後,無論這個結果有多不合理,它都是答案。
本意上TGA是不想得罪各種群體,借小機器人的輿論也可以保住TGA的地位,以及背後資本的扶持。畢竟它這款遊戲誕生以來就是在媒體的裹挾之下而發展的。“DS5交互”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它是原因,是可以開脫的理由,也是擋住LGBTQ+大刀最合理的受害者。
所以我說TGA是狹隘的。雖然我很想黑神話拿下提名,但是TGA是絕無可能為它而提名年度最終獎項的。TGA還要吃飯,還要拿錢。還要還要還要,什麼都要。
只要輿論存在,一切都會慢慢發酵,TGA便不易受玩家注意,它還是所謂“權威”,各類群體沒得罪,買單的還是支持自己喜愛遊戲的玩家。
所以人們忘記了Alyx未提名的事情,也忘記了此前的各類評選規則,反正理由是無限的,但TGA的視體量在那裡,因而為了不摔得太慘而被迫狹隘。
TGA雖然公信力下降,但是這沒有關係。它完成了自己該做的,剩下的交給輿論就好了。
反正今年只是因為關注的人太多,到了明年,那又是明年的故事了。
我說的不一定對,不過是想把我的觀點發表出來,同時也是對於PSDL大佬論點的衍生和引論。感謝你看完,只要有一個人看到這裡,這篇文章都沒有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