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本人的创作方向主要是游戏文化与学术剖析,因此笔者需要大量阅读人文社科等各领域的著作才能更好的给大家带来优质的游戏分析内容,而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也是想要将其打造成一个持续月更的固定系列,每个月将笔者自己所阅读的著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个人评价,也算是一种书籍安利,希望能吸引一些读者去阅读,
多玩游戏,多读书。
总览:
2023年12月与2024年1月总阅读数为12本书,分别是《扣人心弦:游戏叙事技巧与实践》、《电子游戏大发展:从Pong到PlayStation的历史与未来》、《从咖啡到珈琲:日本咖啡文化史》、《日本推理100年》、《流氓、极道与国家主义者:近代日本的暴力政治》、《现代神话修辞术》、《简明中国文学史》、《日本侦探作家论》、《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乌托邦的观念史》、《推理事典》、《推理大无限》
中文著作与译著:
1.《扣人心弦:游戏叙事技巧与实践》202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12月5号读完)
介绍语:
作者凭借多年一线游戏叙事开发经验,以及多年在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召开专题研讨会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完整自洽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通俗易懂且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解了游戏叙事的核心原则。
《扣人心弦:游戏叙事技巧与实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叙事理论基础,确保读者在团队合作时能将其作为一种“通用语言”;第二部分则从实践的角度,详述了团队中的各部门成员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游戏叙事。
《扣人心弦:游戏叙事技巧与实践》既适合各个层次的游戏设计师、游戏开发人员,以及想要学习游戏叙事的人阅读,也适合对游戏文化感兴趣的人阅读。
个人评价:
质量很不错的一本论述游戏叙事学的专著,前半段很适合游戏玩家阅读,后半段则更偏向专业从业人员,但同时也能让普通玩家学到一些东西,论完整性个人认为比日本作者的那本《游戏剧本怎么写》更好。
2.《电子游戏大发展:从Pong到PlayStation的历史与未来》202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2月12号读完)
介绍语: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以来,电子游戏借助科技的力量,从实验室中的新奇之物逐渐发展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并在21世纪初期深刻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本书聚焦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从四个层面展开了研究。第一,阐述了“电子游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指明了它在信息科学技术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点;第二,梳理了电子游戏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将其概括为早期的电子游戏(1983年之前)、游戏产业的复兴(1983—1994年)和迈入次世代的电子游戏(1995—2007年)三个阶段;第三,从微观角度探究了电子游戏的开发流程、图像/音效设计的理念发展和类型特征等;第四,从宏观角度讨论了电子游戏在道德和伦理方面引发的问题、电子游戏与其他媒介的关系、电子游戏的发展前景等。
此外,本书包含大量扩展资料,适合电子游戏爱好者、电子游戏行业从业者和游戏学学者阅读,也可作为电子游戏的科普读物。
个人评价:
虽然本书仅仅涉及到1972年--2007年的电子游戏史,但本书却花了大量篇幅去论述电子游戏与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和媒介载体的关系,这使得这本按理来说已经过时了的著作依然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阅读。
3.《从咖啡到珈琲:日本咖啡文化史》202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2月18号读完)
介绍语:
当日本第一家咖啡馆“可否茶馆”在东京诞生时,整个世界都没想到日本将成为咖啡消费大国,日式精品咖啡文化将成为全球三大咖啡潮流之一。
咖啡在16世纪初传入日本时,还是个新鲜事物,到明治维新时代已经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今天则是家喻户晓的寻常饮料。作为 “后来者”的日本人对咖啡极度痴迷:改良速溶咖啡、发明罐装咖啡、重新发扬光大被欧美摒弃的手冲咖啡。从世界上第一个连锁咖啡店品牌圣保罗集团到咖啡迷前往日本必去朝圣的咖啡馆之一——琥珀咖啡 (Café de L'ambre),风格各异的日式咖啡馆及其背后的主理人引领着咖啡爱好者们走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一位多年旅日的美国人类学家追溯“咖啡热”的足迹,探寻咖啡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为读者奉上一份私人收藏的日本咖啡馆名录。
个人评价:
非常典型的文化史夹杂着个人情感的随笔式写法,以跨学科的角度对“咖啡”文化本身以及在日本的发展为主线探究了很多问题,但个人觉得在结构略微有些冗杂混乱。
4.《日本推理100年》2015年,谜斗篷(12月21号读完)
介绍语:
十九世纪后期,西方的推理小说被黑岩泪香冠名为“侦探小说”引进文坛。二十世纪,日本的推理小说经历了从无到有,还有过多次兴盛、衰败和变革。正是通过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日本推理小说在二十世纪作为一种小说门类得以确立。《日本推理100年》的主旨在于,以年为单位回顾日本推理小说的这 段长达百年的历史。通过介绍历史重大事件,列举代表性作品和热门作品,希望能让众位读者了解:那一年对日本推理小说史而言是怎样的一年。
个人评价:
以编年体的形式概述了1901年到2001年这一百年时间里的日本推理小说发展史,以作家和作品为主要切入点,其主要的参考价值是大量的冷门作家与作品的罗列(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100年来的历史事件与推理作家作品原型的对应)
5.《流氓、极道与国家主义者:近代日本的暴力政治》2023年,东方出版中心(12月24号读完)
介绍语:
日本的近代历史充满了暴力色彩,明治维新、自由民权运动……这些事件与所谓的“暴力专家”,即本书的核心人物——博徒、壮士、大陆浪人、院外团、极道、暴力团密切相关,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实施的暴力的影响甚至会超越事件爆发的时刻,他们的暴力行径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近代日本政治生活中一个系统的、根深蒂固的元素。本书通过研究从明治时代到二战后的“暴力专家”,详叙了他们的暴力行为被合法化的过程,揭示了日本独特的暴力文化如何形成,又如何深深嵌入政治的整体实践之中。
个人评价:
一本质量很不错且研究角度比较刁钻的日本史著作,如果对日本的黑道/极道体系感兴趣可以着重阅读二战结束后的那一章,如果对幕末维新时期“义士”感兴趣可读前几章,相信这本书可以满足不少朋友的胃口。
6.《现代神话修辞术》2023年,漓江出版社(12月27号读完)
介绍语:
本书精选作者孔德罡于2019 ~2021年开始在澎湃新闻·思想市场板块开设的“现代神话学”专栏中三十余篇文章,向符号学大师、"神话学”创始者罗兰·巴特致敬。文章涉及社会时事、文化思潮、文化产业、音乐、戏剧、影视综艺、电子游戏、青年亚文化圈层等热门领域,探索并揭露活跃在当代文化场域上“不言而喻”的众多“神话”背后持存的符号操演机制,在自然与历史的永恒缠结中,捕捉时代的面庞与意识形态的留存幻象。作者关注的话题契合当下年轻人聚焦的文化事件和现象,语言犀利风趣。
个人评价:
孔老师的文章精选合集,其中有好几篇文章的角度切入和分析相当独到,个人强烈推荐第四章电子游戏部分的内容。
7.《简明中国文学史》201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2月31号读完)
介绍语:
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史已有很多版本,亦有不同写法。本书的目标是追求理论的新颖性与较强的知识性,在有限篇幅里清晰而完整地阐述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在具体论述上,坚持文学本位的立场,强调从文学的独特价值尺度去分析问题;注重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时期文学演变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意义及影响。书名虽冠以“简明”二字,但在某些环节如对部分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上,却要比一般多卷本文学史来得周详。加以文字优美,精见迭出,洵为文学史著述里的出群之作。
个人评价:
骆老师的这本简史读起来可以说是相当方便快捷,甚至其结构给人一种工具书的感觉,言简意赅,并不会花费大量篇幅讲述政治与社会环境等内容,这使得这本文学史针对文学著作本身的叙述更多,很合适。
8.《日本侦探作家论》2015年,谜斗篷(1月8号读完)
介绍语:
1975年,侦探小说专门杂志《幻影城》创刊。担任总编的岛崎博(傅博)指出:希望通过活用他的藏书,挖掘被掩埋于历史中的作品,展开再评价,创造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评论家权田万治就在《幻影城》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日本战前的近代侦探作家的研究文章,之后与早前发表的几篇的同类作品一起结集为《日本侦探作家论》,收入“幻影城评论研究丛书”,并获得第二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评论及其他部门奖项。
个人评价: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概括战前主流推理作家作品特色与个人思想的评论专著,其中转引的大量一手资料可以让我们对推理小说本身的各类概念有更深的理解,非常值得一读(坏消息,没有土屋隆夫;好消息,有浜尾四郎)
9.《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202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月15号读完)
介绍语:
游戏既非天外来物,也非单纯的技术命题,它是与社会文本密切互动的结果,每一时代的游戏作品必然讲述着这一时代的文化无意识。本书收录“游戏宗主国”日本11位大家的13篇文章,基本涵盖了日本近40年来最重要的游戏批评文章,涉及当代日本游戏研究的的主要面向——包括日本游戏文化的特殊性问题、日本游戏玩家的主体性构造,以及日本学者对游戏批评理论的创造性思考,等等。本书的出版旨在以日本的游戏批评为参照,促进中国游戏批评的发展。
个人评价:
偶有惊喜,作为一本论文集,多少还是有那么几篇质量比较拉胯的文章浑水摸鱼,但那为数不多的几篇优质论文却直接撑起了整本书的含金量,尤其是中川大地、吉田宽、八寻茂树与东浩纪(东子哥)的文章可读价值很高,值得一看。
10.《乌托邦的观念史》2023年,商务印书馆(1月20号读完)
介绍语:
乌托邦的观念源自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持久渴望,它植根于原始而富足的、具有社会平等特点的黄金时代,并随着托马斯·莫尔的名著《乌托邦》的出版而变得清晰。从创始神话到新世界的发现之旅,从技术进步时代的探索到理想社区的建构,本书呈现了古往今来的诗人、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建筑师与艺术家构想中的乌托邦形象的变迁,并指出,可持续的乌托邦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当下消费主义、环境污染等问题。
个人评价:
翻译扣一分,综合内容质量扣一分,这本书与其说是“观念史”,不如说是文学艺术史,大部分的篇幅基本都是各类论述乌托邦或类乌托邦的文艺作品,不过本书最后的三个论述科幻小说/电影与乌托邦/反乌托邦关系的章节依旧有可读价值。
11.《推理事典》2024年,文化发展出版社(1月22号读完)
介绍语:
大侦探福尔摩斯、怪盗亚森·罗平、间谍007、无人生还模式、密室与不可能犯罪……
推理文学历经一百八十多年的发展,呈现出类型多元、风格多样的繁荣景象。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约翰·迪克森·卡尔、雷蒙德·钱德勒、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等名家大师,创作了众多丰富多彩、名留青史的经典作品。
本书由森濑缭、海法纪光等多位推理评论家、翻译家、小说家组成的作者团队执笔,是一本献给推理爱好者的“推理世界漫游指南”。本书系统性梳理了推理文学的起源及发展,全景式介绍了各个创作流派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分门别类地对经典作品中的侦探角色、犯罪诡计类型、相关的专用名词等一一予以详细解读。读者可通过此书揭开推理世界中的种种神秘,也可查漏补缺,对感兴趣的知识空白在书中找到推荐书目,做进一步阅读和了解。对于推理文学和解谜游戏创作者,本书可作为整合资料、激发灵感的案头工具书。
个人评价:
质量还不错的推理文化术语科普,虽篇幅内容比较浅显但胜在全面,不过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是后文整理的大量推理文艺作品附录,正文内容简单看看了解一下即可,不适合推理老登,适合纯萌新。
12.《推理大无限》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月31号读完)
介绍语:
资深推理迷、大众文化研究达人卢冶,以文化研究的专业视角,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解读侦探推理小说的前生今世,辨析推理类型的不同流派和主题,揭示推理作家的写作秘诀,剖析推理故事的叙事技巧。
书中既有推理历史的探讨,如推理这把热火是怎样从欧洲烧到日本、再到今天的中国,推理家族的发展壮大历程中诞生了哪些成员;也有推理小说技巧的分析,如推理作家们是怎样在案头制造那些惊天诡计的;还有推理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推理思维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启发。
本书在洞察推理类型、主题和叙事技巧的基础上,建立起文学、历史的坐标系,在社会和思想的角度上,更深入地理解推理文化的发展源流,助力读者思索推理之于今天生活的意义。该书既适合推理迷重温名作名家和解谜快感,也能够满足入门推理读者们的好奇心,并由此推开推理之门。
个人评价:
质量相当不错的一本推理小说杂谈文论分析集,作者的写法让我想起了《魔法师荣格》这本著作,虽乍看上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各种引申,实际上其背后依然有着非常完整的逻辑链条。这有如抽丝剥茧一般的阅读体验,何尝不是在读推理小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