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妙訣·凝神入穴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12-13 02:53:08 作者:武宗文聖 Language

下手妙訣·凝神入穴-第0張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證心

薛道光在《覆命篇》中寫道:“昔日有幸得師親傳口訣,關鍵在於凝神入氣穴。”

凝神入穴的方法,是性命雙修的入門妙訣。在修煉過程中,只要將一點元神歸入氣穴之中,放下萬緣,達到極致的虛無靜謐狀態,彷彿若有若無,既不刻意追求也不強行助長,久而久之,便能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

在這一刻之後,真陽氣湧現,神氣交融,凝結成丹母,這便是凝神入穴的整個過程。“凝神”有兩種方法:一是將祖竅之神凝聚後下照氣穴。為此,首先要端正身體,安坐如常,平視前方,待心情平復後,將目光收回,使兩眼對視,光芒交匯,歸於中央合一之處。然後將心神集中於兩眼中間的水平位置,把神光涵養在祖竅之內,並自然下垂以觀照氣穴,這是回光守中的方法。二是將兩眼的神光凝聚於眉心,運用“伊”字法訣,以左點存於左目,右點存於右目,這樣兩眼的神光就會自然匯聚於眉心。眉心即天目,是三光迴歸出入的總門戶。接著用意將三目的神光匯聚後下照氣穴。這裡是上玄關的位置,而下照氣穴則是下玄關。上下玄關相合,神氣相交,便能成就造化之功。

上述的凝神下照,並不等同於真正進入了氣穴。凝神入穴與調息緊密相連,氣息不調則心神無法入定。因此,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中指出:“‘凝神調息,調息凝神’這八個字,就是修煉的起步功夫。必須一氣呵成,分層次而不斷絕方可。”而調息的方法又從調心開始,凝神的方法又從調息開始。所以,從調心到調息,再到凝神,這是一個分層次而不斷深入的過程。調心即清心,張三丰說:“將已清之心收入氣穴之中”,這就是調心的過程。心未清時,眼睛不要隨便閉上。清心首先要祛除妄念,斷絕塵緣。“放下萬緣,身心自然虛寂”。若有妄念產生,就採用“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的方法,去掉這些遊思妄念的“攀緣”,心也就會自然澄靜下來。心靜了,氣息也就容易調理了。張三丰指出:“調息並不難,心神一靜,氣息自然隨之而調。我只需保持其自然狀態,加以神光下照,便是調息。”調息凝神,只需心平氣和即可。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處於玄關竅中,自然就平靜無波了。所以說,神在竅中,氣息也就自然調勻了。從凝神與調息的關係來看,它們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李涵虛在《道竅談》中說:“氣息靜則心神歸,凝神的方法固然依賴於調息。心神定則氣息止,調息的方法也依賴於凝神。因為心神存於虛無之中,內息才會產生。所以氣息因依戀心神而停留,心神因依託氣息而留駐。”張三丰所講的“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作為修煉的起步功夫,其依據就在於二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它們是相互制約、不斷轉化、共同促進,以深入於竅中之竅的。

接下來還有一個氣入氣穴的問題,尹真人說:“心神既然已入竅,那麼呼吸就全部在竅內進行,而我們鼻中的呼吸,只有微弱的一點,幾乎感覺不到。這才是氣息入竅的驗證。”(《道藏續編》)外部的口鼻呼吸微弱到幾乎消失,內部的囊俞穴卻自吹自鼓,那就是凡息停止、真息出現的標誌。真息的形成是先天之氣生髮,氣穴之中,氤氳開闔,悠揚活潑,旋轉不息,這就是氣息入氣穴的驗證。

如何才能使氣息入氣穴呢?這就需要運用以神導氣、心息相依的方法。回光的同時兼以聽息。聽息,是聽自己呼吸的出入。正常人的呼吸出入是無聲的。所以,聽息聽的是無聲之息,將心神繫於氣息之上,運用的是兩耳的神光,“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去聽,用氣去聽”。從而使心息相依。心細則息細,息細心也細。氣息微弱到無聲,心境平靜而入定。所以要安定心神必須先調養氣息。“養氣忘言守”,忘言忘守,專注於聽息上下功夫,這就像丹書上說的:“雞能抱卵心常聽,這是修煉的妙訣。”聽息凝神、神入氣穴,就能做到心死神活。人能死心,元神即活。心無為,神氣便有所作為,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正如石杏林所說:“萬物皆有死,元神死而復生。以神入氣穴,丹道自然成就。”

目光內照,不向外視而保持清醒,就是內視;耳光內聽,不向外聽而保持警覺,就是內聽。聽的是無聲之音,看的是無形之象。在無聲無息、無形無象之中,收回視線,返聽內心,神自然就歸於竅中,凝聚於氣穴之內。但用意不可過重,只需微微照聽即可。兩眼交光而內視無形,就如同外界日月交光一般。兩耳交精而內聽無聲,就如同體內日月交精一般。目光聚焦於氣息的凝聚之處,就是內外日月交精交光的方法,也就是凝神入穴的過程。神入氣穴,雖然停留在陰蹺穴,但使神全部交媾於氣穴之中。久而久之,便進入恍惚杳冥的境界。忽然之間,陰蹺脈動,真陽氣生髮,和氣上升,周流全身,這是水中火發、雪裡花開的時刻。此時必然全神貫注於真氣的上升,無暇他顧,這就是以鉛製汞、以氣留神。漸漸地,元氣充滿小腹部,並且衝動陽物,外腎欲舉,這就是水源清真之藥物。張紫陽說:“採陽氣以陰蹺為先。”這個穴位是大道的根源,是先天一氣產生的地方,也是生精、產藥、採取、結丹的所在。只要能真正做到“凝神入氣穴”,就會有以下效驗:

一是凝神入穴則“氣穴暖,真火旺”,丹田溫暖,藥物生火也旺盛。二是氣入氣穴,真息形成,以真息運動真氣,就能透徹全身內外上下的關竅。三是“汞死鉛柔,身暖心安”,“鉛得汞合則鉛柔”,即神入於動氣之中,神氣融合,則氣由剛變柔,這就是“專氣致柔”的功效。同時,“汞得鉛合則汞死”。汞死,並不是枯竭而死的意思,而是指神氣融合,使靈汞找到了歸宿,漸漸進入不識不知的冥冥之境,以此來比喻心與身合的驗證。身心合併則身暖心安,所以閔一得說:“身心相守則身暖,心得身依則心安。身暖心安則修煉有把握而不覺勞累,這真是修煉的起步妙訣,也是始終不渝的恆常之法。久而久之,便能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您的支持· 我的堅持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