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路人因為看了盒友的賽博案底帖子買了,玩了,6小時通關了。作者逆天aoe言論引起了我的好奇,沒想到他的理論是成立的,我為一篇遊戲差評帖子買單了他的遊戲,37塊。玩完可以說沒有想象的那麼差勁,沒有瑟瑟,是純劇情視覺小說類型遊戲,劇情算是完整。
餓殍篇
遊戲最有深度的內容是描繪了大饑荒時代,人吃人的生存環境,包括吃樹皮、觀音土、吃屍體、吃小孩、吃爹媽等黑暗的情節,這些內容通過女主穗的回憶章節以及路上遇到的村落來展現。雖然遊戲缺乏了一些細節刻畫,但情緒刻畫到位,有些地方可能玩家甚至會覺得恐怖,可是歷史和人性往往更加黑暗。
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赤地千里,終歲無雨,餓殍枕藉,哀鴻遍野。進士馬懋才奉命入陝調查,故里安塞人吃人的慘景使他觸目驚心。於是將沿途親見之慘景據實寫成《備陳災變疏》上奏崇禎皇帝。
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枯而澀。食之僅可以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唯榆皮差善。雜以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最可憐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之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不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三坑有餘。而數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許矣。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僅存之遺黎。
——《備陳災變疏》
其實在建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也有過一段相似的饑荒歷史,有一本高分神書寫過幾乎一模一樣的內容,當時看了大受震撼。書名忘了叫什麼名字了,評論區看到的可以回一個。當我通過遊戲再次體驗這些悲劇時,還是被難受到了的,真的感謝袁隆平等偉人讓現在所有人都吃得上飯,全球不再被饑荒所困擾,饑荒時代的痛苦值得我們銘記。
題外話,之前還看到過一個給和珅洗白的劇情。在乾隆四十四年,《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記載河南一帶發生了極其嚴重的洪災。受到此次災害的影響,河南多處縣鄉嚴重受損,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已經到了吃樹皮為生以及“易子相食”的地步。乾隆皇帝勃然大怒,數十名官員因此被革職查辦。可發怒之後還要繼續救援,於是乾隆便命令和珅親自押送第二批救援物資趕往災區,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和珅於是在米里摻合泥沙變成很難吃的摻米。他說米里如果不摻合泥,純米是到不了底層百姓手裡的,會被中間的官員貪光,而摻了泥沙的米就不一樣了,難吃只有正真快餓死的百姓才願意吃,這樣就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二是同樣的米,純米和摻米比例是1比7,也就是說可以救助更多的老百姓。
據《中國人口史》記載,崇禎年間漢中府的人口死亡率可能超過50%。有學者估計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中國共損失的人口為8000萬到1億。《明清之際人口損失再探討》一文認為明清之際人口損失達到了1.6億。
為什麼明清時期的饑荒天災如此嚴重呢?
因為17世紀開始處於全球小冰河時期,萬曆後期至天啟年間中國氣候顯著變冷,北方風沙壅積日甚,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降。 與此同期,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以來的最低點。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此後中原氣候持續下降,天下大亂,狼煙蜂起。
崇禎時期的河北,5月就開始降雪。據說後來考古時期發現的士兵日記裡記載:
他8月從山海關返鄉,一路上都能看見被凍死的老百姓。晚上他睡覺哪怕蓋了被。
據說明朝時期北方的夏天白天溫度在4度,晚上在零下12度。至於北方冬天,可以想象:室外溫度在零下20-30度是極為常見的事。而現在我國北方夏天白天的平均溫度在25度,晚上平均16度。現今北方冬天溫度大概是零下10度到零上10度之間。中外專家指出,明朝滅亡後的1650—1700年間是整個小冰河時間中最寒冷的時期之一。
天氣的寒冷導致了水運不利,蝗蟲過境等次生災害,從而導致莊稼不產糧食。後來甚至發展到了人吃人頻發的現象。崇禎朝總共17年,共有479個縣出現人吃人,其中僅1640年,全國一千多個縣裡面有237個縣出現人吃人。山東《諸城縣誌》記載:“古代災荒年間有易子而食的慘境,而今我們已經到了殺活人來吃了。”
明末漢族人口一億二千萬,到了清初只剩5000萬,人口銳減一半,這還是得益於從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不然估計得死2/3。
——桃煙讀史
可以看到在本遊戲中滿穗的父親帶來的番薯,確實在當時是延年益壽的好東西啊。
明末篇
禍不單行,天災伴隨的是大明朝內憂外患的人禍。在外部是歷經努爾哈赤後金和皇太極大清兩代政權在遼東地區的虎視眈眈,內部則是因為朝廷腐敗、連年征戰、重稅導致的財政透支和民不聊生,從而激發的農民起義。
我們現在來整理一下明末遊戲的時間線,細細品味明末這段歷史。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後金軍進攻寧遠,明朝總兵官滿桂、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固守寧遠。袁崇煥臨危不懼,召集諸將議戰守,決定採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不久用紅衣大炮擊敗了努爾哈赤,史稱“寧遠大捷”。二月,袁崇煥被任為僉都御史,專理遼東軍務,鎮守寧遠。三月晉升他為遼東巡撫。
天啟六年(1626年)五月,在北京王恭廠一帶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災變,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一聲巨響,狂風驟起,天昏地暗,人畜,樹木,磚石等被捲入空中,又隨風落下,數萬房屋盡為齏粉,死傷兩萬餘人,讓人心驚膽顫,觸目驚心。災後,男女盡皆裸體,衣物首飾器皿全都飄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繕圍牆的三千工匠盡皆跌下腳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啟皇帝躲在龍書案下才倖免於難。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卻"不焚寸木,無焚燒之跡",用火藥庫爆炸或地震引起災變,都難以解答。一時間,眾說紛紜,天怒人怨,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詔,大赦天下。
遊戲中,良的父親在這次王恭廠軍火庫爆炸中意外身亡,良走上盜匪之路。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鬥耀不顧饑民死活,仍然催逼稅,敲骨吸髓地榨取農民。白水饑民王二聚集了數百個無法活命的農民進行鬥爭,他聲問大家:“誰敢殺死知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敢殺。”於是王二率饑民衝縣城,殺死張鬥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遊戲中,在甘泉附近一帶,陝北農民滿穗一家人開始鬧饑荒。
崇禎元年(1628年),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掛、安塞高迎祥、漢南王大梁等,相繼舉起義旗。同年,明思宗朱由檢對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
遊戲中,這是滿穗一家發生悲劇的主要年份。滿穗的父親攜傳家寶太歲出門換糧,在路中被男主良截殺。奶奶、弟弟相繼餓死,母親煮了弟弟後上吊自殺。滿穗在瘋顛狀態下,通過吃了母親和弟弟活了下來。本也想自殺,但轉念一想父親一定是被奸人所害,發誓要找到殺父仇人。
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李自成因揹負兩條人命,夥同侄兒李過於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的把總。十月,皇太極親統後金兵大舉南下,京師吃緊。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調四方軍隊赴北京防守。甘肅邊兵李自成所在部隊隨參將王國向京師進發,途經金縣(今甘肅榆中),兵士們要求發餉,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被殺,兵民發動了兵變。
遊戲中,滿穗孤身一人向南逃難,途徑鄜州、白水、蒲城、並在渭南福源客棧遇到了廚子老爺爺好心收留,幹了6個月後從客人處得知了長安煙月樓是盜匪大本營。
崇禎三年(1630年)王佐掛被明廷招降,李自成轉投奔張存孟(不沾泥),擔任隊長一職。五月,薊遼督師袁崇煥在北京廣渠門、左安門擊退後金軍,皇太極撤兵,史稱“己巳之變”。隨後袁崇煥被崇禎帝逮捕下獄。八月,崇禎帝以謀反大逆罪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遊戲中,袁崇煥的遠親瓊華一家受到牽連鋃鐺入獄,瓊華被拐賣到華州人販子尹三處。而滿穗則去了長安煙月樓芸姐手下打雜,學會了見人說話的本領,8個月後從芸姐手中獲取一份黑當鋪名單。
崇禎四年(1631年),李自成於米脂號召饑民起義,率眾投靠農民軍張存孟(不沾泥),四月,張存孟在陝北戰敗降明。六月,義軍首領王嘉胤被南山總兵曹文詔部下殺害(一說為叛徒殺害),陝晉各路義軍結成三十六營,迎祥為領袖之一,推稱“闖王”。是時,李自成及侄李過、張獻忠等部亦東渡與會,義軍眾20萬。分道四擊,相繼攻克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諸州縣。
遊戲中,滿穗途徑長安、富平、蒲城、渭南四家當鋪都沒有找到父親的遺物,路過了廚子爺爺的客棧,不料爺爺已死,留給了她一雙鞋子。於是再次上路,終於在華州黑當鋪找到了當初給父親的荷包,並從掌櫃處得知尹三的信息。
到了崇禎五年(1632年),也是遊戲的主線劇情年。良和舌頭從華州尹三處領了4個女娃子(紅兒、翠兒、瓊華、滿穗)走上了去洛陽的人販子千里行之路,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兩人的情感也發生了變化。良還偶遇了李自成的闖軍,和李自成大戰三百回合不分伯仲,並被放走。
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並仿效明朝陸續建立政權機構,又東征朝鮮,西聯蒙古,勢力日益強大。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軍攻陷洛陽,二十日攻陷府城。朱常洵與女眷躲入郊外僻靜的迎恩寺,仍想活命,但二十一日終為李自成所殺。其世子朱由崧縋城逃走。 崇禎帝在接到朱常洵被殺的消息後,“長嘆泣下” ,輟朝三日,予祭葬從優,一切喪禮較其他藩王倍厚,賜諡忠王。
遊戲中,良和滿穗再相逢,達成共生HE結局。
千里行
餓殍、明末都說完了,下面說說千里行。
兩個主角、兩條路線,女主滿穗從甘泉一路南下到長安再折返華州應該有千里之遠,這是滿穗的復仇千里行。而男主良從華州、過華山、出潼關、到解州再到洛陽,當中大概也有千里之遠,是男主良的轉惡為善的從良千里行。良和滿穗的羈絆也在這路途之中逐漸加深。作者主要通過良的千里行劇情來推動兩人情感的發展。
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兩條路線雖然在時間線上是線性的,但是在敘事時間上是交叉蒙太奇結構。玩家通過交互遊玩體驗,逐漸揭秘遊戲的真相。
下面是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設計,一是角色起名。
良之所以為良,是因為他本可以是狼,當良多了一點獸性就是狼,少了點獸性則是良。遊戲裡把販賣的人口稱為羊,把人當作牲口看待。一開始我很不適,認為這是物化女性。還讓人想到了牽羊禮。不過後面作者圓了這個話題,當狼變成良的時候,他把羊改叫了女孩兒。反過來思考,如果你是這個劫匪,你確實會把販賣的人當作牲口看,這是合理的身份代入。
這也能夠啟發玩家去思考一些深度哲學命題。例如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也許人是受環境影響的動物,既有惡也有善在體內。又或者善惡是否是真的善或是真的惡?還是時代特有的價值體系?甚至善惡真實存在嗎,也許只是人類特有的標準?
其二是幾種情感寄託的物件設計。荷包、鞋子、皮影戲。這三樣東西都和女主以及她的長輩有關聯。
荷包是女主在父親出行前親手編制的物件,最後被男主殺害其父親後被當掉。通過荷包在結尾的出現,讓玩家瞬間知道了真相,原來女主的父親就是當年良所殺害之人。可見,荷包既是串聯劇情反轉的重要道具,也是寄託女主對父親思念的情感寄託之物。
鞋子是良從良後送給滿穗的成人禮,那天她正好是14歲古時成年的生日。一開始滿穗穿的是廚子爺爺送她的鞋子,雖然破舊不堪但她一直穿著,直到男主送的鞋子出現。女主選擇穿上了新的鞋子,這是對男主良的認可,可能是一種對長輩感情的認可,更像是父愛、爺愛。
到後來,在湖邊女主要尋死時,又是那雙鞋子被擺在岸邊,給到玩家一個劇情殺,當女主真的投湖自盡的結局達成時,這個鞋子對玩家是一種對女主不捨的情感衝擊。而對女主來說,也是一個不想帶著仇人的物件離開的解讀。
而皮影戲是遊戲中出現最多的道具了。滿穗爺爺是皮影戲人,所以留有了一箱道具。滿穗和父親想通過賣藝換一些錢,於是拿皮影戲去了甘泉鎮賣藝。但結果不盡如人意,當掉了皮影戲。滿穗在這次賣藝過程中學到了皮影技藝。到後來,良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皮影戲盒子,兩人於是通過皮影戲的夜間教學,加深了情感。這裡良其實替代的是滿穗父親的角色。最後兩人通過一次皮影戲的公開表演(給其他幾個女娃),讓良的良知觸發,下定了決心要保護她們而不是賣掉她們。同時,在多次皮影戲的表演中,女主也是有所成長變化的,從一開始的小聲哼唱,到後面的自信演唱,因此無論男女主,都通過皮影戲獲得了人物弧光。
合格但不出彩的部分
從gal角度看主線不夠瑟瑟,每天晚上和女主搞一下皮影戲實在提不起什麼性趣,當然從遊戲設計角度出發,女主確實年紀太小了也不允許這麼做,所以gal群體還真不是這個遊戲的主要圈子。
對於有吐槽配音的,我個人觀感其實還好,不認識那個hanser。但也沒聽配音就是了,因為配的速度實在是節奏太慢了,每次都是看三行劇情她才唸完。而且沒有把饑荒的狀態配出來,吃的還是太飽了。如果是我來設計,在一些關鍵的段落,應該加長CG演出,例如做點動畫劇情進去,這樣時長就長了,配音情緒也能更好的融入,嗯,37塊的PPT就不能要求那麼多了。而陝北口音的紅兒和翠兒的配音挺有本土特色的,是一個很好的聲音設計。
對於結局,我個人是無法接受所謂的【不見】這種的,很多人就吃HE好結局的,你比如說我就希望是【共生】,或者最差是【共死】。這個每個玩家有每個玩家的看法,既然有多結局存在,那就還算合格。
不太滿意的地方
從價值觀角度出發,結局的仇恨轉移是生硬的。為什麼殺父仇人可以被原諒,轉而去把所有仇恨轉移到對社會、對政府某個人的不滿?這種思想是非常危險的,可能就會觸發類似最近珠海一車撞死35人的社會性慘劇事件。
雖然明末這個年代確實是官逼民反的時代。不過對於一個復仇蘿莉愛上殺父仇人這樣的故事,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更加合理的價值觀導向處理。例如像電影老男孩中,老男孩失憶了,那麼他和女兒談戀愛的劇情就能夠獲得觀眾的原諒。我認為作者是想要把殺福王做福壽宴的故事、李自成農民起義的線索強行融合到這個故事中,因此仇恨轉移的劇情就略顯生硬的搬進來了。
而這個洛陽福王朱常洵,確實也是個敗家王爺。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和朱常洛的國本之爭,間接導致了明末的崩潰加速。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鈞的第三子,於萬曆十四年正月初五日(1586年2月22日)寅時出生。他母親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而在此之前的萬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長子朱常洛。朱翊鈞寵愛鄭貴妃,想廢長立幼,被眾大臣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
圍繞這個問題,大臣們與神宗鬥了15年,期間發生很多事情。“國本之爭”是萬曆一朝最激烈複雜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輔四人(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鬥爭之激烈可見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議。不久後,朱常洵完婚,婚費達三十萬金。
廷臣請福王按制度就藩,而神宗和鄭貴妃一直把愛子留在身邊不放。福王的封地在洛陽,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萬兩銀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費。神宗派出太監徵收“礦稅”,搜刮的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
到了萬曆四十年(1612年),福王已二十七歲,內閣首輔葉向高上疏力爭,神宗答應第二年春天舉行。到時候卻又失信了,見輿論洶洶,不能不就藩,鄭貴妃便藉機開口,為兒子大撈一把。鄭貴妃要求一次賜田四萬餘頃,群臣力爭,不得以減為兩萬頃。
萬曆皇帝不理朝政達30年,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獨福王府的奏章早上遞交,下午即答覆,其要求無所不允。有這樣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紛紛趨之若鶩,聚集在朱常洵門下。天啟皇帝和後來崇禎皇帝即位後,因這位朱常洵是帝室尊屬,所以對他很是禮敬,而朱常洵則“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
明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四方徵兵隊伍行過洛陽,士兵紛紛怒言:“洛陽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朱常洵,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當時退養在家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勸朱常洵說,即使只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朱常洵不聽,最終導致了洛陽城破身亡的結局。
其次,我認為有些劇情設計比較突兀。例如在殺舌頭的煮肉劇情中,男女主在一個客棧進行了殺人、分屍、煮肉、拋屍、清洗等作業。這就比較不合理了,一是女主一直對良是有刺殺敵意的,即使良為了救女主殺了舌頭,兩人也不太可能在這種情形下共謀作業,特別是這裡還是女主主動提出來的各種計劃,甚至也是女主實際上救了男主。二是,一個客棧的澡堂真的完成這樣的大項目嗎?實在有點不和邏輯,對吧。
第三是能不能不要這麼節約啊,稍微做點動畫CG多好啊,純PPT略顯粗糙啊。
好吧,總的說來,作為37塊6小時體驗的劇情小說,已經算是國產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