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剧情向解读(有剧透)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11-17 23:02:52 作者:生存战士 Language

纯路人因为看了盒友的赛博案底帖子买了,玩了,6小时通关了。作者逆天aoe言论引起了我的好奇,没想到他的理论是成立的,我为一篇游戏差评帖子买单了他的游戏,37块。玩完可以说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劲,没有瑟瑟,是纯剧情视觉小说类型游戏,剧情算是完整。

饿殍篇

游戏最有深度的内容是描绘了大饥荒时代,人吃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吃树皮、观音土、吃尸体、吃小孩、吃爹妈等黑暗的情节,这些内容通过女主穗的回忆章节以及路上遇到的村落来展现。虽然游戏缺乏了一些细节刻画,但情绪刻画到位,有些地方可能玩家甚至会觉得恐怖,可是历史和人性往往更加黑暗。

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赤地千里,终岁无雨,饿殍枕藉,哀鸿遍野。进士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故里安塞人吃人的惨景使他触目惊心。于是将沿途亲见之惨景据实写成《备陈灾变疏》上奏崇祯皇帝。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枯而涩。食之仅可以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唯榆皮差善。杂以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最可怜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

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迹。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不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许矣。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仅存之遗黎。

                                              ——《备陈灾变疏》


其实在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也有过一段相似的饥荒历史,有一本高分神书写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当时看了大受震撼。书名忘了叫什么名字了,评论区看到的可以回一个。当我通过游戏再次体验这些悲剧时,还是被难受到了的,真的感谢袁隆平等伟人让现在所有人都吃得上饭,全球不再被饥荒所困扰,饥荒时代的痛苦值得我们铭记。


题外话,之前还看到过一个给和珅洗白的剧情。在乾隆四十四年,《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记载河南一带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洪灾。受到此次灾害的影响,河南多处县乡严重受损,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已经到了吃树皮为生以及“易子相食”的地步。乾隆皇帝勃然大怒,数十名官员因此被革职查办。可发怒之后还要继续救援,于是乾隆便命令和珅亲自押送第二批救援物资赶往灾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和珅于是在米里掺合泥沙变成很难吃的掺米。他说米里如果不掺合泥,纯米是到不了底层百姓手里的,会被中间的官员贪光,而掺了泥沙的米就不一样了,难吃只有正真快饿死的百姓才愿意吃,这样就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二是同样的米,纯米和掺米比例是1比7,也就是说可以救助更多的老百姓。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崇祯年间汉中府的人口死亡率可能超过50%。有学者估计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中国共损失的人口为8000万到1亿。《明清之际人口损失再探讨》一文认为明清之际人口损失达到了1.6亿。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饥荒天灾如此严重呢?


因为17世纪开始处于全球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崇祯时期的河北,5月就开始降雪。据说后来考古时期发现的士兵日记里记载:

他8月从山海关返乡,一路上都能看见被冻死的老百姓。晚上他睡觉哪怕盖了被。

据说明朝时期北方的夏天白天温度在4度,晚上在零下12度。至于北方冬天,可以想象:室外温度在零下20-30度是极为常见的事。而现在我国北方夏天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度,晚上平均16度。现今北方冬天温度大概是零下10度到零上10度之间。中外专家指出,明朝灭亡後的1650—1700年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

天气的寒冷导致了水运不利,蝗虫过境等次生灾害,从而导致庄稼不产粮食。后来甚至发展到了人吃人频发的现象。崇祯朝总共17年,共有479个县出现人吃人,其中仅1640年,全国一千多个县里面有237个县出现人吃人。山东《诸城县志》记载:“古代灾荒年间有易子而食的惨境,而今我们已经到了杀活人来吃了。”

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到了清初只剩5000万,人口锐减一半,这还是得益于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不然估计得死2/3。

                                                        ——桃烟读史


可以看到在本游戏中满穗的父亲带来的番薯,确实在当时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啊。

明末篇

祸不单行,天灾伴随的是大明朝内忧外患的人祸。在外部是历经努尔哈赤后金和皇太极大清两代政权在辽东地区的虎视眈眈,内部则是因为朝廷腐败、连年征战、重税导致的财政透支和民不聊生,从而激发的农民起义。

我们现在来整理一下明末游戏的时间线,细细品味明末这段历史。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不久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二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三月晋升他为辽东巡抚。


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三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游戏中,良的父亲在这次王恭厂军火库爆炸中意外身亡,良走上盗匪之路。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游戏中,在甘泉附近一带,陕北农民满穗一家人开始闹饥荒。


崇祯元年(1628年),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挂、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等,相继举起义旗。同年,明思宗朱由检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游戏中,这是满穗一家发生悲剧的主要年份。满穗的父亲携传家宝太岁出门换粮,在路中被男主良截杀。奶奶、弟弟相继饿死,母亲煮了弟弟后上吊自杀。满穗在疯颠状态下,通过吃了母亲和弟弟活了下来。本也想自杀,但转念一想父亲一定是被奸人所害,发誓要找到杀父仇人。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李自成因背负两条人命,伙同侄儿李过于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十月,皇太极亲统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游戏中,满穗孤身一人向南逃难,途径鄜州、白水、蒲城、并在渭南福源客栈遇到了厨子老爷爷好心收留,干了6个月后从客人处得知了长安烟月楼是盗匪大本营。


崇祯三年(1630年)王佐挂被明廷招降,李自成转投奔张存孟(不沾泥),担任队长一职。五月,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北京广渠门、左安门击退后金军,皇太极撤兵,史称“己巳之变”。随后袁崇焕被崇祯帝逮捕下狱。八月,崇祯帝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游戏中,袁崇焕的远亲琼华一家受到牵连锒铛入狱,琼华被拐卖到华州人贩子尹三处。而满穗则去了长安烟月楼芸姐手下打杂,学会了见人说话的本领,8个月后从芸姐手中获取一份黑当铺名单。


崇祯四年(1631年),李自成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靠农民军张存孟(不沾泥),四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降明。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一说为叛徒杀害),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是时,李自成及侄李过、张献忠等部亦东渡与会,义军众20万。分道四击,相继攻克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

游戏中,满穗途径长安、富平、蒲城、渭南四家当铺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遗物,路过了厨子爷爷的客栈,不料爷爷已死,留给了她一双鞋子。于是再次上路,终于在华州黑当铺找到了当初给父亲的荷包,并从掌柜处得知尹三的信息。


到了崇祯五年(1632年),也是游戏的主线剧情年。良和舌头从华州尹三处领了4个女娃子(红儿、翠儿、琼华、满穗)走上了去洛阳的人贩子千里行之路,路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两人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良还偶遇了李自成的闯军,和李自成大战三百回合不分伯仲,并被放走。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效明朝陆续建立政权机构,又东征朝鲜,西联蒙古,势力日益强大。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陷洛阳,二十日攻陷府城。朱常洵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仍想活命,但二十一日终为李自成所杀。其世子朱由崧缒城逃走。 崇祯帝在接到朱常洵被杀的消息后,“长叹泣下” ,辍朝三日,予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较其他藩王倍厚,赐谥忠王。

游戏中,良和满穗再相逢,达成共生HE结局。


千里行

饿殍、明末都说完了,下面说说千里行。

两个主角、两条路线,女主满穗从甘泉一路南下到长安再折返华州应该有千里之远,这是满穗的复仇千里行。而男主良从华州、过华山、出潼关、到解州再到洛阳,当中大概也有千里之远,是男主良的转恶为善的从良千里行。良和满穗的羁绊也在这路途之中逐渐加深。作者主要通过良的千里行剧情来推动两人情感的发展。

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两条路线虽然在时间线上是线性的,但是在叙事时间上是交叉蒙太奇结构。玩家通过交互游玩体验,逐渐揭秘游戏的真相。


下面是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设计,一是角色起名。

良之所以为良,是因为他本可以是狼,当良多了一点兽性就是狼,少了点兽性则是良。游戏里把贩卖的人口称为羊,把人当作牲口看待。一开始我很不适,认为这是物化女性。还让人想到了牵羊礼。不过后面作者圆了这个话题,当狼变成良的时候,他把羊改叫了女孩儿。反过来思考,如果你是这个劫匪,你确实会把贩卖的人当作牲口看,这是合理的身份代入。

这也能够启发玩家去思考一些深度哲学命题。例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也许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动物,既有恶也有善在体内。又或者善恶是否是真的善或是真的恶?还是时代特有的价值体系?甚至善恶真实存在吗,也许只是人类特有的标准?


其二是几种情感寄托的物件设计。荷包、鞋子、皮影戏。这三样东西都和女主以及她的长辈有关联。

荷包是女主在父亲出行前亲手编制的物件,最后被男主杀害其父亲后被当掉。通过荷包在结尾的出现,让玩家瞬间知道了真相,原来女主的父亲就是当年良所杀害之人。可见,荷包既是串联剧情反转的重要道具,也是寄托女主对父亲思念的情感寄托之物。

鞋子是良从良后送给满穗的成人礼,那天她正好是14岁古时成年的生日。一开始满穗穿的是厨子爷爷送她的鞋子,虽然破旧不堪但她一直穿着,直到男主送的鞋子出现。女主选择穿上了新的鞋子,这是对男主良的认可,可能是一种对长辈感情的认可,更像是父爱、爷爱。

到后来,在湖边女主要寻死时,又是那双鞋子被摆在岸边,给到玩家一个剧情杀,当女主真的投湖自尽的结局达成时,这个鞋子对玩家是一种对女主不舍的情感冲击。而对女主来说,也是一个不想带着仇人的物件离开的解读。

而皮影戏是游戏中出现最多的道具了。满穗爷爷是皮影戏人,所以留有了一箱道具。满穗和父亲想通过卖艺换一些钱,于是拿皮影戏去了甘泉镇卖艺。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当掉了皮影戏。满穗在这次卖艺过程中学到了皮影技艺。到后来,良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皮影戏盒子,两人于是通过皮影戏的夜间教学,加深了情感。这里良其实替代的是满穗父亲的角色。最后两人通过一次皮影戏的公开表演(给其他几个女娃),让良的良知触发,下定了决心要保护她们而不是卖掉她们。同时,在多次皮影戏的表演中,女主也是有所成长变化的,从一开始的小声哼唱,到后面的自信演唱,因此无论男女主,都通过皮影戏获得了人物弧光。

合格但不出彩的部分

从gal角度看主线不够瑟瑟,每天晚上和女主搞一下皮影戏实在提不起什么性趣,当然从游戏设计角度出发,女主确实年纪太小了也不允许这么做,所以gal群体还真不是这个游戏的主要圈子。

对于有吐槽配音的,我个人观感其实还好,不认识那个hanser。但也没听配音就是了,因为配的速度实在是节奏太慢了,每次都是看三行剧情她才念完。而且没有把饥荒的状态配出来,吃的还是太饱了。如果是我来设计,在一些关键的段落,应该加长CG演出,例如做点动画剧情进去,这样时长就长了,配音情绪也能更好的融入,嗯,37块的PPT就不能要求那么多了。而陕北口音的红儿和翠儿的配音挺有本土特色的,是一个很好的声音设计。

对于结局,我个人是无法接受所谓的【不见】这种的,很多人就吃HE好结局的,你比如说我就希望是【共生】,或者最差是【共死】。这个每个玩家有每个玩家的看法,既然有多结局存在,那就还算合格。

不太满意的地方

从价值观角度出发,结局的仇恨转移是生硬的。为什么杀父仇人可以被原谅,转而去把所有仇恨转移到对社会、对政府某个人的不满?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就会触发类似最近珠海一车撞死35人的社会性惨剧事件。

虽然明末这个年代确实是官逼民反的时代。不过对于一个复仇萝莉爱上杀父仇人这样的故事,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价值观导向处理。例如像电影老男孩中,老男孩失忆了,那么他和女儿谈恋爱的剧情就能够获得观众的原谅。我认为作者是想要把杀福王做福寿宴的故事、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线索强行融合到这个故事中,因此仇恨转移的剧情就略显生硬的搬进来了。

而这个洛阳福王朱常洵,确实也是个败家王爷。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和朱常洛的国本之争,间接导致了明末的崩溃加速。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于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日(1586年2月22日)寅时出生。他母亲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神宗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不久后,朱常洵完婚,婚费达三十万金。

廷臣请福王按制度就藩,而神宗和郑贵妃一直把爱子留在身边不放。福王的封地在洛阳,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万两银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费。神宗派出太监征收“矿税”,搜刮的亿万钱财,皆入福王藩围。

到了万历四十年(1612年),福王已二十七岁,内阁首辅叶向高上疏力争,神宗答应第二年春天举行。到时候却又失信了,见舆论汹汹,不能不就藩,郑贵妃便借机开口,为儿子大捞一把。郑贵妃要求一次赐田四万余顷,群臣力争,不得以减为两万顷。

万历皇帝不理朝政达30年,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独福王府的奏章早上递交,下午即答复,其要求无所不允。有这样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纷纷趋之若鹜,聚集在朱常洵门下。天启皇帝和后来崇祯皇帝即位后,因这位朱常洵是帝室尊属,所以对他很是礼敬,而朱常洵则“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四方征兵队伍行过洛阳,士兵纷纷怒言:“洛阳富于皇宫,神宗耗天下之财以肥朱常洵,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贼手,何其不公!”当时退养在家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多次劝朱常洵说,即使只为自己打算,也应该开府库,拿出些钱财援饷济民。朱常洵不听,最终导致了洛阳城破身亡的结局。

其次,我认为有些剧情设计比较突兀。例如在杀舌头的煮肉剧情中,男女主在一个客栈进行了杀人、分尸、煮肉、抛尸、清洗等作业。这就比较不合理了,一是女主一直对良是有刺杀敌意的,即使良为了救女主杀了舌头,两人也不太可能在这种情形下共谋作业,特别是这里还是女主主动提出来的各种计划,甚至也是女主实际上救了男主。二是,一个客栈的澡堂真的完成这样的大项目吗?实在有点不和逻辑,对吧。

第三是能不能不要这么节约啊,稍微做点动画CG多好啊,纯PPT略显粗糙啊。

好吧,总的说来,作为37块6小时体验的剧情小说,已经算是国产佳作了。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