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功食補勝藥補·練功百病消
以武學打開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無懦夫
功法總共只有十二個動作步驟。它的鍛鍊方法融入了易經八卦中乾坤兩儀的深刻哲理。主要是通過雙手(在氣功中被稱為子午手)來引導身體內的氣機,分段地激活全身。當全身的氣流通暢後,練習者就能自然地進入靜功的狀態,從而進行更高級的功法訓練。
第一節 子午小球鍛鍊法
初學者應以馬步姿勢站立,雙腳與肩同寬。接下來,從頭到腳逐漸放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尤其是頭頂和尾骨部分要稍微放鬆並下沉。雙腿稍微彎曲,讓身體的重心自然落到雙腳的後跟上。這時,再次從頭到腳放鬆一遍,雙腳的十個腳趾輕輕觸地,使得湧泉穴懸空(這個要求和要領適用於後續的所有動作)。
保持上身端正,雙臂自然彎曲,形成上下抱球的姿態,即雙手掌心相對。左手掌心向下放在胸前的膻中穴位置,右手掌心向上放在腹部的肚臍處,雙手輕輕觸碰到衣服即可。調整一下呼吸和心情,達到心平氣和的狀態。然後,雙掌先相互吸引並拉動幾下,以體驗雙掌之間的氣感。十指稍微彎曲,自然散開,保持圓滑和放鬆。
如果氣感不夠強烈,可以先用左手掌心對準身體左側胸部的肺腑穴,然後向右胸部引導氣流,經過右肩膀,再順著右手臂的外側向下引導,經過手背到達右手的指尖,最後將氣投入右手的掌心或勞宮穴。同樣地,再用右手掌心對準右胸上的肺腑穴部位,向左胸部的肺腑穴引導氣流,經過左肩膀,然後順勢向下經過左手背到達左手指尖,再將氣投入左手掌中。
這時,再將雙手掌心相對形成抱球的形狀,雙手像拉手風琴一樣微微地開合幾下以體驗氣感。動作要緩慢,並逐漸加大開合的幅度。當掌中感受到氣後,用意念輕輕地守住它。然後雙手像揉棉花一樣將兩掌之間的氣揉成一個團,從而製成子午小球。接下來,把兩掌分開以將小球拉大,再將兩掌合併,以把小球壓縮變小。在這個動作過程中,兩掌、兩臂和兩肩要不斷地放鬆。放鬆是沒有盡頭的,在拉伸和壓縮小球的時候,要細心感受手掌肌肉裡的氣感。更進一步地,可以嘗試讓一隻手掌放鬆,而另一隻手掌則將對側手掌肌肉中的氣拉出來。這樣做既能鍛鍊內氣,也能鍛鍊外氣。在鍛鍊過程中,務必要感受到肌肉中有氣的流動,這樣功力會增長得更快,效果也會更高。以上的動作可以交替進行。當你感受到氣之後,只需用意念稍微守住氣,雙手繼續練習翫小球,身體的其他部位則可以自由活動和動作。
在抱著小球的過程中,你可以嘗試變化動作,比如用兩掌模擬滾動小球,或者像打乒乓球一樣擊打小球,以此來體驗手掌對氣的感覺。這些動作和練習小球的過程會使你雙臂中的三陰三陽經脈通暢,進而推動五臟六腑的氣機運行。
收功的時候,只需將兩掌中的小球揉成乒乓球大小或者更小,然後用兩掌將它拍入腰部以下的丹田或小腸內。隨著功力的提升,以後你可以用這個小球來實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原則。哪裡不舒服,就用兩掌不斷地揉成小球,並一個一個地打入不舒服的部位。也可以用雙手掌捧著小球在全身或病灶處滾動,以調理肌膚和全身的氣機。
第二節 十指貫氣法
當你已經掌握了小球練習後,接下來可以改為將兩掌橫放,掌心對著自己的胸部,十個指頭相對,兩手中指之間相隔大約半釐米。此時,你需要微微垂下雙眼,注視著自己的十指尖,眼睛稍微眯起,直到看到十指尖有些模糊為止。
這時,你輕輕地將兩手拉開大約1釐米的距離,感受指尖的氣感。一旦你感受到了氣感,就可以進一步讓十指之間相互傳遞氣。隨著兩手掌的分開與合併(但要注意不要讓指尖相互碰到),不斷地相互往指關節、指根以及兩手臂內部傳遞氣。
這個功法是為了以後能夠打通十二經脈,連接到五臟六腑,併為氣穿透骨頭打下基礎。指尖的氣密度非常高,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這也是一種練習觀察和感受氣的方法。有些人,當他們的十指間的氣連接起來後,一拉就能看到十指間相互連接的氣帶以及氣帶的顏色。這種方法還可以調和陰陽,並將眼光中的精氣轉化為十指中的氣,可以說是一種捷徑。
收功的方法是,將十指間的氣合併成一個小球,然後用兩手掌將它揉成一個更小的球,最後拍入丹田保存。
第三節 井榮架練功法
這個功法是回春子午功的一個重要練習方法。它既可以當作動功來練,也可以作為靜功來練習。
站勢練法:站立的姿勢和放鬆的要領與子午小球法是一樣的。只不過,原本抱小球的姿勢現在要改成一隻手臂在上,手掌心向下,放在另一側的乳尖前;另一隻手臂在下,手掌心向上,放在另一側的肋骨以下。在上面的那隻手的五個指頭自然下垂,然後向在下手臂的肘關節內或曲池穴內發送氣,讓這個氣通過下面的手臂,再經過向上彎曲的手指,向上面的手臂的肘關節下部的少海穴內或者肋關節內貫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小循環的氣路。如果感覺不明顯,可以試著讓兩隻手臂上下相互拉動幾下,來激發氣機。
坐勢練法:兩腳散盤或者坐盤,讓兩腳的湧泉穴向兩腿的膝關節內或者鶴頂穴內發氣,這個氣會貫入兩小腿內。比如說,右腳的湧泉穴會向左腿的膝關節內側發氣,這個氣會貫入左小腿內,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練到這個階段的時候,應該早上面對東方、中午面對南方、晚上面對西方、子夜面對北方來打坐。而且要注意在子時、午時、卯時、酉時這幾個時辰來練功。
等到以上說的井榮架走通了,就可以進一步把四肢和胸腹部想象成空空的管子,手臂的架式還是保持不變,兩腿從銀盤打坐法開始,然後逐漸過渡到金盤打坐法,這就是真正的練功井榮架法,也就進入了靜功的狀態。這個時候的井榮架不僅能讓手足的十二經脈氣通,還能激發任脈的氣機發動,引導五臟六腑的氣機運行,調和營衛氣,強健外表,壯大氣息,培固根本。
收功:用兩掌拍打一下全身,然後再兩掌抱成小球狀,經過揉搓之後拍入丹田。接下來的功法都會用這種方法來收功。
第四節 子午卯酉圈練功法
自然地坐在凳子上,保持全身舒適,將左腳小腿下部搭在右腿膝蓋上方的大腿下部或者血海穴的位置。接著,用右手掌心對準左腳心的湧泉穴發送氣,以打通氣路。同時,左手掌心向左膝關節內部發送氣,並想象左小腿就像一根管子。左手掌發出的氣會經過小腿內部,向腳心的湧泉穴流動,然後通向右手掌心,再沿著手臂經過肩關節進入胸部,最後到達左肩關節,之後沿著左手臂下行到左掌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氣路循環圈,我們稱之為“卯圈”。當氣走完一圈後,左手掌心繼續向左膝關節內推氣,而右手掌則需要將左腳湧泉穴內的氣拉出。
同樣的,保持相同的身體姿勢,將右腿小腿下部放在左大腿下部的血海穴上。右手掌心對準右腳心的湧泉穴發氣以接通氣路,而左手掌心則向右膝關節內發氣。想象右小腿是一根管子,右手掌心的氣從右小腿內部流向腳心湧泉穴,然後通向左手掌心,再沿著左手臂上行,穿過胸部到達右肩內部,最後順著右臂下行到右掌心,這樣就形成了另一個氣路循環圈,我們稱之為“酉圈”。
在熟練掌握了卯酉圈的練習後,可以採取兩腿打坐的姿勢,形成金盤之勢。左手掌心和右腳心的湧泉穴相連接,氣從左臂經過胸腹部流向右腿,然後下行至右腳心的湧泉穴,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子圈”。同樣地,右手掌心和左腳心的湧泉穴相連接,氣從右臂經過胸腹部流向左大腿,然後下行至左腳心的湧泉穴,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午圈”。
子午卯酉圈的鍛鍊方法對於促進足三陰三陽經的氣路暢通非常有幫助,尤其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
第五節 分貫五臟法
在井榮架和卯酉圈練習得通順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練習下面的方法,以進一步激發氣源之本。
無論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只要保持胸腹部放鬆就可以。首先,兩掌捧起子午小球以激發氣機,然後用兩掌心的氣分別去“照”五臟(這裡的“照”既包含發氣的意思,也像是用手電筒發出生物電光照亮五臟)。這樣可以通過氣來調理五臟,使五臟的功能更加有序,精氣向五臟聚攏。
1、貫肺法
(此法最好在寅時練習)
兩手掌自然彎曲,將兩掌心分別對準自己胸部的兩肺葉。在胸腹部放鬆的狀態下,讓兩掌心的氣輕鬆順利地進入肺泡內。等肺內的氣機被激發後,兩掌可以發出氣在肺葉中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的圈數以1、3、5等奇數為佳,然後再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相同的圈數,以保持氣機的平衡。為了平衡氣機,兩手掌可以互換所對的肺葉。
初學者可以不用太在意旋轉的圈數,等功力有所提升後再去計數。
這個方法對肺部疾病和皮膚問題有一定的調理和治療作用,同時也有助於調整其他臟腑的病變。通過鍛鍊,可以使肺氣正常地宣散和肅降,從而打開鼻竅,消除鼻部疾病。
2、貫心、脾、肝、膽法
在肺氣通暢的基礎上,將兩手移至章門和期門兩個穴位的位置。用左手掌心向心臟、心包和脾臟發氣,用右手掌心向肝、膽臟腑發氣。氣接通後,可以向外拉幾下,然後做橫向的橢圓形順時針旋轉動作。接著,兩手臂交叉,以平衡氣機。這樣,手上的一陰三陽經之氣和臟腑之氣可以互相交換,使人達到心平氣和、神寧氣靜的狀態,進而氣合和。
3、貫腎法
在以上四髒氣通的基礎上,再將兩手移至兩腎的位置,向腎臟貫氣。這個方法需要練習者兩掌中的氣有一定的功力才能貫入,因為腎臟位於身體的較深處,且與外界的交流較少。練習回春功法主要是為了不斷地強化腎臟功能。腎臟健康了,元氣就會增強,人就能保持青春活力。
4、五指歸髒法
在各髒與手三陰三陽經接通的基礎上,可以練習五指歸髒法,使手六經之氣首尾相接,促進氣通而後血行。具體方法是:將兩掌擺在兩腎外側的腰部,離腰約一尺左右,掌心對著胸腹部,五指分別對著不同的臟器,然後接通氣路。
左手的大拇指對準左肺葉,食指對準脾臟,中指對準心臟,無名指對準心包(也即心臟),小指對準左腎臟,然後分別發氣。右手的大拇指對準右肺葉,食指對準肝臟,中指對準膽腑,無名指與小指對準腎臟,然後分別發氣。
兩手十指分別對臟器接通氣路後,微微向外拉合1、3、5……次,就像母雞用翅膀護住小雞一樣護住各個臟器。當激發氣機發動時,保持靜守即可。
這種功法無論站著、坐著還是躺著都可以進行。
練習完以上各節後,在收功時要拍打一下全身,然後再以揉小球的方式將氣拍入丹田。
第六節 沖洗中宮法
首先,把兩個手掌心放在腹部前面,就像手電筒一樣斜著“照亮”(發氣向)肚臍。當感覺到氣連接上後,慢慢地把這個氣沿著胸腹的中線往上引導。經過膻中穴後,兩個手掌分別向左右兩側的胸部引導,繞過乳房上側,然後垂直引導氣下行到腹部的下緣。接著,兩個手掌向恥骨下方匯合,再向上經過中極穴回到肚臍眼,稍微停一下,理順氣息,然後繼續走第2圈、第3圈……。順時針轉幾圈後,要逆時針轉相應的圈數來平衡氣機。也就是說,當兩個手掌在肚臍眼停住後,將兩個手掌引導氣慢慢下行到恥骨底部,然後分別向腹部外側兩邊引導,到了兩腎垂直下來的位置,再引導氣上行,經過胸部,繞過乳房上側向膻中穴匯合,然後沿著胸腹中線引導氣下行至肚臍。稍微停一下,再繼續走第2圈、第3圈……
這種功法用氣來按摩五臟六腑,啟動了十二經絡的氣機。它能使心竅通利,讓人神清氣爽,還能放鬆胸腹部的筋骨和肌肉,讓人感覺心胸開闊,為以後的靜功鍛鍊中開九竅打下基礎。
第七節 宮中訓馬法
兩個手掌心斜著“照亮”肚臍眼,發氣連接後,引導氣慢慢上行到鳩尾穴下方。然後分別將兩個手掌向上腹部的左右兩側引導,繞過兩腎外側,沿著腹部的下緣,向恥骨匯合。接著經過中極穴向上引導到肚臍眼,稍微停一下,理順氣息,再繼續走第2圈、第3圈……。順時針走幾圈後,再沿著原來的路線逆時針轉幾圈,以平衡氣機。
之後,兩個手掌隔空重疊,向肚臍眼發氣。氣流慢慢地沿著整個腹部的外沿做螺旋式的旋轉,將氣引導匯合到肚臍眼。同樣地,要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相同的圈數,這樣丹田很快就會形成氣團,進一步結丹。但為了使丹更加純淨,還需要依靠後面提到的化丹法來練習。
第八節 排貫氣法
練過前面的功法後,全身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的氣機都被調動起來了,練功時的氣感會非常強,“發氣”會直衝而出。有些人會感覺全身充滿了氣,這時我們就需要用排貫氣法來提純氣質,並與自然界的氣息相連接。
採取站立的姿勢,方法和練習子午小球法一樣。兩個手掌垂直對著地球中心發氣,想象自己的兩手兩臂都因為手中的氣而伸長加大。然後,兩手慢慢地從身體兩側上舉,以捧起氣向頭頂的百會穴貫氣,想象兩手把宇宙萬物的氣捧起,並貫入頭頂。舌頭抵住上齒齦,在頭頂的兩個手掌一前一後向前引導氣下行,經過任脈向下引導,經過印堂、鼻子,到舌尖,再下十二重樓(就是咽喉)。這時候舌頭可以伸平,不必上頂,一直引導到肚臍眼。然後,兩個手掌分別將腹部的氣撥向兩腿,再用兩掌將大腿的氣向下壓,一直壓到兩腳的湧泉穴,使氣排入地下。兩手在下壓時,只要用手發氣下壓就可以,不需要彎腰,手掌直接壓到小腿或腳背上。
這種功法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身體升清降濁的方法。如果感到不舒服,可以反覆做這個動作。如果能夠結合正確的時間和位置,那效果會更好。
收功時,全身拍打一遍,然後兩掌揉小球拍入丹田。
第九節 接地氣與山水花木之氣法
1、接地氣法
身體站立,方法和練習子午小球法一樣。兩個手掌心向下,自然地抬到兩腎正前方,離腹部大約12釐米的地方,向地球中心發氣。當手上的氣和地氣連通了,兩掌提拉幾下,以激發氣機。當氣感較大時,稍微停一下讓氣流自然與地氣交換。
2、接花木之氣法
在地氣接通的基礎上,用手指向地中發氣,然後再將地氣從花木的根部向上挑。當挑到花木高度的一半時,將地氣連同花木的氣與自己手指、手掌、手臂及全身的氣路接通,讓花木之氣經過自己手臂流入胸腹部,再經過兩腿過湧泉穴進入地下。又經過花木根部,將氣向上引導到花木中部,然後與兩手接通,形成一個循環圈。當這個循環走通了,以後只要兩手掌對著花木一發氣,氣路就會通,就會自然地產生氣流。
3、接山水之氣法
與接花木之氣法相同,只是接山氣時兩手(也可以用一隻手接氣,一隻手照著丹田)最後停在山高度的一半處;接水氣時,手停在水深度的一半處。接山水之氣對補充陰氣、強化腎臟是非常有益的。
收功時也是全身拍打一遍,然後揉小球拍入丹田。
第十節 接天氣與日月之氣法
1、接天氣法
身體站直,方法和練子午小球法一樣。兩個手掌心向上,自然地抬到胸部下方肋骨的前方,離胸部兩乳前(與胸平行)大約12釐米的地方。兩個手掌心對準天上的一點,集中向那一點發氣,然後,再用手掌將天上那一點的氣拉下來。當氣路連通的時候,就會感到天上的那一點和雙手好像被氣連接在一起了。只要全身放鬆,讓氣流在身體裡流過,就能和天氣相互交換。進一步可以想象天上的氣從兩手進入,經過胸腹部、兩腿到湧泉穴進入地下,再在地下散開,到天與地相接的地方再回到天中,又集中到天上那一點處向下進入全身,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
2、接日、月之氣法
這個方法和接天氣法一樣,只是把太陽或月亮看作天中的一點就行了。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最好在早晚進行,也就是卯、西兩個時辰練習。
第十一節 開啟背腧走小周天法
身體站直,方法和練子午小球法一樣,只是兩腳站得比肩寬一倍半,兩腿的彎度稍微加大一點。先把兩個手掌心對準肚臍眼發氣,接通氣路,發動氣機,然後慢慢把氣向下引導,經過恥骨後,兩手掌加大發氣量,把氣推到前後二陰,讓氣到達尾閭部。這時候,兩手掌從腹部繞到腰部,稍微提一下肛門,藉著這股力量,繼續把尾閭部的氣向背部引導。當氣引導到胸背部後,兩個手掌心斜著對準背部發氣,讓背部各個腧穴和胸內的五臟六腑氣路相通。當氣機發動後,兩手掌稍微推拉1、3、5等奇數下。然後把氣集中到腰部的命門穴,用兩手掌從腰部把氣向前推到腹部,兩手掌移到腹部前面,把氣引入下丹田。再調整一下氣,用兩手掌把氣推過前後二陰,提肛託氣上行到背部各腧穴,用兩手掌發氣一陣後,兩手掌移到肩部將氣拉到胸前的天突穴,然後引導氣下行到丹田。再調整一下氣,用手掌將氣推過前後二陰,上到背部各腧穴,用兩手掌斜向上發氣一陣,最後把背部的氣向後腦勺推,兩手上舉到肩背後部,將背部的氣向上拉到玉枕穴,再推到百會穴。然後兩手掌一前一後,和排貫氣法一樣,把氣向下引導進入丹田。
第十二節 中子午球與大子午球練法
經過前面十一節功法的練習,氣已經基本上激發了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中子午球法了。身體可以站著、坐著或者躺著,只要全身放鬆就行。兩手掌可以放在腰外,也可以一隻手掌放在頭上,掌心向下,另一隻手掌放在腹下,掌心向上。你可以用意想下掌降到腳下,把腳也包進去,像是在抱一個球。接著,將球拉大,想象你的整個人都浸在這個球裡,然後再把球慢慢縮小,往丹田部位縮小,最後縮成一個乒乓球大小的小球。就這樣反覆鍛鍊就行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功,有的人腹部會形成氣團,但其中的氣還不夠純淨,那就得靠這個方法來提純,所以這個方法也叫化丹法。
大子午球法的練習方法和中子午球法差不多,就是要把這個球逐漸放大。先把自己包在球裡,然後把球放大到充滿整個房間,再縮小存進丹田。等這步練熟了,再嘗試把球放大到包羅整個地球,甚至放大到包羅整個宇宙,最後再縮小存入丹田。在練習大子午球法時,放大球的過程一定要一步一步來,循序漸進,否則效果就會打折扣。
這兩種方法收功時,都是先撫摸全身,然後拍打全身幾遍,最後揉個小球拍入丹田就行了。
回春子午功的靜功鍛鍊,得嚴格按照子午流注來練。就是根據自己的生物鐘來運行“五行”。師傅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制定一個練功的時間表。在這段時間裡,你得利用信息,結合宇宙中的光和密,認真地盤坐入靜。
當你全身聚氣達到一定程度時,師傅會用氣傳授給你一副孩兒骨。這時,你就可以聚氣結金丹,進一步邁向結胎的境界了。